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

永乐十三年春正月庚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辛丑  敕谕天下大小衙门来朝官曰治天下之道君总于上臣分职于下上下相承体统不紊故事理民安天下和平唐虞三代之盛率由斯道朕以眇躬托于万姓之上所赖文武群臣翼赞以协于治惟尽乃心惟敬乃职以熙庶政永康兆民尚慎之哉惟善致福惟恶致愆天有显道报施无爽尚慎之哉朕所畏者天所保者民所资为理者贤才古之贤人君子为德为民功加于当时名昭于后世尔尚以为法夙夜祇慎用副朕保民致治之意钦哉既复榜午门之外曰天下文武官治兵者爱恤军士理民者爱恤百姓敢有剥削以厉军民者必罪不赦

○癸卯

○贵州宣慰使司宣慰使安卜葩等来朝贡马九十匹赐彩币遣还

○甲辰  命张軏为散骑舍人令带刀宿卫軏英国公辅之弟也

○丙午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正觉大乘法王昆泽思巴遣使贡马赐之彩币等物  塞居庸关以北潭峪小峪黑折涧水峪台鳌鱼岭千石涧南石阳等处山口每口戍卒十人守之

○丁未

○以将祀南郊百官受誓戒于文华殿  瓦剌顺宁王马哈木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遣使观音奴塔不哈等贡马谢罪言数年以来仰戴  皇上大恩如天罔极前者不能约束部属致犯边境且拘留使臣舍黑撒答儿等实非本心皆为左右所误致负大恩天兵远临死罪万万今惭惧无地痛自追悔伏望天地大德曲赐赦除俾得自新仍朝贡如初谨遣使护送舍黑撒答儿等来归并献良马五十匹  上览奏曰黠虏尚敢巧言文过群臣以为夷狄禽兽不足与较惟天德广大无物不包请姑容之  上然其言遂受献命馆其使

○戊申

○大宁都指挥使张忠卒忠凤阳人洪武中为万全左卫指挥使  上举义之初从克保定烧火具桥与敌相持四十余日屡立奇功升都指挥佥事永乐元年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命忠为都指挥使至是卒遣官赐祭子锐袭保定卫指挥使

○己酉

○行太仆卿杨砥奏畿内民皆养马近见顺天等府所属多有官军老幼无职役者宜令兵部户部取勘循例养马  上语砥曰民间养马已甚烦扰但以国家武备所急不可以止官军老幼艰难者多正当存恤可忽又令养马不听

○庚戌大祀  天地于南郊  皇太子军老幼艰难者多正当存恤可忽又令养马不听

○庚戌大祀  天地于南郊  皇太子代行礼毕遣太常寺丞葛清隐复命

○壬子

○夜午门外灯山火有仓卒不及避而死者都督同知马旺预焉

○甲寅

○以灯山火命礼部给赐死者之家钞布遣官祭都督马旺仍命有司治丧具旺徐州人由卫士屡从大将军征伐以功授燕山中护卫世袭百户  上起义命旺守丽正门从征怀来战埧上克东昌旺卒奋勇自先士卒累官至都指挥佥事  上即位升山西都指挥使永乐七年扈从北京升中军都督同知从征沙漠亦效劳绩至是卒  上甚惜之

○丁巳  敕皇太子曰朕以上元节张灯午门意在与民同乐不意失火伤人虽由不谨之故亦上天以垂戒不德也方兹祇惧以务修省尔亦宜敬慎弗懈凡各衙门进送物件悉皆停止以纾民力

○戊午  遣监察御史吴文等分行天下询察吏治得失及民间疾苦文等陛辞  上谕之曰百姓艰难有司蔽不以闻尔等受朕耳目之寄宜悉心咨访凡朝廷所差人及郡县官有贪刻不律者执之郡县官有阘茸不职及老病者悉送京师惟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以状来闻毋枉毋纵必合公道军民利病宜一一奏来汝不恭命汝则有罪  敕谕内外诸司官曰祇奉天命统承  皇考太祖高皇帝鸿业简贤用能抚绥军民图臻治理尔文武群臣宜尽诚竭虑以副朕望今春阳维时宜布宽恤之令所有合行事条示于后一自永乐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以前民间递年亏欠税粮农桑及诸色课程盐课草束等项尽行蠲免一自永乐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以前递年倒死马驼驴骡牛羊等畜及亏欠芦柴未纳各项赃罚倍追叚疋未完一应钱粮物件尽行蠲免一天下课额自永乐十三年正月为始俱照永乐六年以前收办一各项造作除军需等项急用外其余不急之务悉皆停止一民间应有事故人户抛荒田土有司即从实开报除豁别召人承佃有系官田者照民田例起科一军官并旗军将军力士校尉舍人余丁为事犯笞杖徒流罪名自永乐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以前发遣各处立功者尽行宥免复还职役一军官犯笞杖徒流罪名自永乐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以前发遣各处充军养马种田等项者悉宥复职一文武官员并总小旗有为事已复职役住支俸粮并支半俸者俱照旧关支一逃军逃囚许令赴官自首与免本罪军还原伍囚还原配所一凡有军民利病及贪官污吏作弊害民者许诸人具实奏闻一军民中有怀材抱德或在下僚或隐山林许诸人荐举有司礼送赴京量才擢用

○庚申

○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彰劾奏监察御史李文凤擅罪军职宜正其罪命如律

○壬戌

○设保安州隶北京行部保安在居庸关外汉涿鹿县地方元为奉圣州后以地震改为保安国初移其民入关内州废至是  上以其地关塞要冲且土壤饶沃命复设州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

○癸亥

○旌表顺天府大兴县民王万僧奴孝行以其继母疾刲肝和药以进母服之汗而愈县上其事故有是命

○甲子

○行在户部言漕运至者渐多请发民置仓贮之  上曰东作将兴不可役民民失春种则一岁之计废可令法司除死罪外出徒流以下定等第输作后不为例  密云中卫雨水坏城请命修筑从之

○丙寅  命武职大臣出镇丰城侯李彬往狭西忻城伯赵彝往徐州都督同知曹德往德州都指挥使李任往彰德都指挥同知李晟往宿州指挥使费瑾往真定指挥佥凌金□暠往扬州都指挥佥事施文指挥同知刘敬黄瑄往淮安  上谕之曰尔皆朕旧人此行寄以心腹须循理奉法爱恤军民能守己然后能爱人财者人之心不伤其财斯不失其心其往勉之  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光烛地出梗河东北行入天厨

○丁卯

○狭西都指挥佥事刘旺前坐抵换鞑靼贡马谪甘肃立功旺在途迁延不行觊望侥幸为法司所劾遂改谪开平从成安侯郭亮立功

○戊辰

○郢王栋妃郭氏薨讣闻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设淮安府常盈仓徐州广运仓德州广积仓并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成宗四·宋濂
  卷十四·浦起龙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四·徐乾学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杨士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一·佚名
  卷之六十七·佚名
  自序·吕思勉
  第二六二移光绪十六年四月初八日一一六一○--七·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结论·金毓黻
  四 抄碑的房屋·周作人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孙中山
  职官一·徐松
  第九章 大唐帝国自此亡·吕思勉
  《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效款·许自昌

    【天下乐】〔旦上〕夜半妖星照水滨。遭逢梁上相惊。探踪迹。凭闺阃。侧望伤神不自禁。万事干戈裏。低垂气不苏。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奴家昨夜门掩梨花。户扃鱼钥。不惊淸梦。来旣无踪。劫尽黄金。去又无

  • 第一折·关汉卿

    (老旦扮夫人引梅香上,诗云)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日。生女不生男,门户凭谁立?老身姓温,夫主姓刘,早年辞世。别无儿男,止生得一个女儿,小字倩英。年长一十八岁,未曾许聘他人。夫主在日,教孩儿读书,老身如今待教他写字扶琴,只是无个好明

  • ●慶芝堂詩集卷十八·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絕句詩 ◆七言絕句詩◆ 長信宮 春閨 春怨 秋碪 九日登高 塞上詞 少年行 昭君 詠荔枝 和人經某花園牆外看花之作 題牡丹圖 題雙鵲圖 盆菊 過某舊園林感賦 過某新居感賦 為尉千題牡丹圖 鐃歌三章 盧

  •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司马迁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

  • 志第三十三 地理七·欧阳修

    岭南道,盖古扬州之南境,汉南海、郁林、苍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等郡。韶、广、康、端、封、梧、藤、罗、雷、崖以东为星纪分,桂、柳、郁林、富、昭、蒙、龚、绣、容、白、罗而西及安南为鹑尾分。为州七

  • 清波杂志卷二·周煇

    宋 周煇 撰建炎元年五月一日髙宗即位赦书一应蔡京童贯王黼朱勔李彦王师成谭稹及其子孙皆误国害民之人见流窜者更不叙二日降手诏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宗有安社稷大功奸臣怀私诬蔑圣徳着在国史以欺后世可令国史院别差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律吕通考尔雅律谓之分【○郭璞注云律管可以分气】 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征谓之迭羽谓之栁【○郭璞注云此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史记书曰七正二十八舍律歴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舍

  • 帖木儿不花传·宋濂

    帖木儿不花,世祖孙,镇南王脱欢第四子。起初,世祖第九子脱欢因讨安南无功而令终身不许进见皇上,封为镇南王,出镇扬州。脱欢死,子老章袭封镇南王。老章死,其弟脱不花袭为镇南王。脱不花死,其子孛罗不花尚幼,由其弟帖木儿不花嗣为

  • 卷七十四 易十·黎靖德

      ◎上系上   系辞,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   上、下系辞说那许多爻,直如此分明。他人说得分明,便浅近。圣人说来却不浅近,有含蓄。所以分在上、下系,也无甚意义。圣人偶然去这处说,又去那处说。尝说

  • 四书因问卷一·吕柟

    明 吕柟 撰大学介问大学旧本云何曰言大人者之学其道在明此明徳以亲爱下民而止至善也夫至善则所止之地也非先知之则不能得也故有先后焉盖所止之地皆物也则有本末尽止之功乃事也则有终始能知所先后则物本可得而兼末不

  • 卷一·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一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策书者国之正史也传述祝佗之言谓鲁公分物有备物典策而韩宣子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班固艺文志因谓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杜元凯亦以备

  • 卷三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二礼运第九之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人兼此气性纯也【孔疏天地之德隂阳之交是气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是性

  • 卷五·佚名

    尔时众中。有菩萨名常希奇。从座而起白世尊言:未知此声从何而出。佛言善男子,汝当问彼大虚空藏菩萨。当为汝说。尔时常希奇菩萨。即白大虚空藏菩萨言:大士我今不知如此法声从何而出。唯愿仁者为我说之。虚空藏菩萨言:善男

  •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复次作禁伏法。先画金刚香菩萨。作圆满相身黄色。放大光明照虚空界。住大山顶足踏冤家像。行者于此像前作观想。得现前已。一切冤家皆悉禁缚。又法于[巾*(穴/登)]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五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五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明破思假。初列思假名。云亦名正三毒者。思惑有四慢入痴摄。故但云三。一非背使二非习气。故名为正。历三下头数也。三界九地下品数也。欲四上二各三。上界无嗔故

  • 老老恒言·曹庭栋

    养生类著作。清·曹庭栋著,全书共五卷。初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后因遭兵燹板毁,同治九年(1870)重刻。又名《养生随笔》。前二卷详晨昏动乱之宜,后二卷列居处备用之要,末附粥谱一卷,皆为调养治疾之需。全书所述,有论有

  • 檀弓疑问·邵泰衢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着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如脱骖旧馆人

  • 书传会选·刘三吾

    六卷。明刘三吾等奉敕撰。三吾名如孙,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广省茶陵(今属湖南省)人。元末明初经学家、文学家。仕元为广西儒学副提举。入明,官至翰林学士。三吾博闻强记,学识过人,每承皇帝垂问,应对详备得体;御制书成,多使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