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七

永乐二年十二月戊辰朔  上视往南郊

○庚午

○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等奏修筑宣府诸处屯堡成先有敕谕亨等于宣府万全怀安诸处简军马坚垒壁谨烽堠慎防御之务每数堡择一堡为高城深濠城多置门其中开井积水以聚数堡之人马辎重粮饷昼夜瞭望寇至夜则举火昼则举炮为信以军士坚守之附近屯堡军亦皆移入其中亨等经营规画至是始备云

○辛未

○刑部尚书郑赐劾奏河南都指挥佥事刘圭蔑视亲王过端礼门不下马命谪戍我向

○癸酉

○擢进士吴廷用江贞虞京王彦修曹润俱为给事中  徙延安庆阳之克戎巡检司于小里河口定边巡检司于马跑泉槐安巡检司于三山狭青原把截所于黑河子保安县把截所于兀剌城增设绥德米脂县把截所革安定县把截所

○甲戌

○黄岩县高浦奥贼童养民等伏诛初养民等聚众作耗劫杀县民事闻命浙江都指挥同知蔡斌率兵二千往捕仍敕斌严戒士卒毋扰平民至是斌禽养民等送京师诛之

○乙亥

○腊日赐文武群臣宴

○丙子

○设天津左卫

○戊寅  上闻中宫于应天府私取工匠役之召府尹向宝等责曰数年军旅供给加以权豪横肆百姓艰难京师为甚既命汝牧民当体国家爱民之意正直不阿矜恤保庇庶几民可休息宦者宫禁使令之人非有重权汝何用畏之而輙听其役民略不之拒公家凡役一夫必先告朕官者擅役之而不告何耶为京尹朝夕在朕左右尚畏人如此若在远外任小官职当如何畏之譬为人典守宝货擅启藏纵人私取必不免责罚矣汝擅以朕百姓作人情可逃罪乎今姑宥尔若复蹈前非必诛遂逮所私役工匠中官责之曰朕为天下不敢轻一民汝何人敢擅役之百姓家僮奴亦敢不告其主肆意自为(手)[乎]命锦衣卫执而治之  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张翥言山西行都司所属地方切近沙漠军卫充实则虏不敢为患比军人犯徒流罪者悉徙兴州屯戍恐边卫军士图易避难必多故犯以求迁徙则队伍日减边备不足乞令临边卫所军人犯徒流罪者止从科断仍流原卫戍守从之

○己卯

○赐周王橚彩币三十疋珠翠春花各四十枝酒千瓶羊百牵马十匹鞍二副  遣知县潘隆本赍敕抚谕广东琼州府黎峒生黎  夜月犯井宿西北第一星

○庚辰

○四川天全六番招计使高敬让来朝贡方物贺立皇太子且遣其子虎入国子监受学赐虎钞衣裳等物

○辛巳

○升羽林右卫指挥使魏整为都指挥佥事掌金吾左卫事义勇卫指挥同知张旭为府军左卫指挥使  吏部言宁国府学训导考满当调除其生员告言训导明经善教乞仍除本学庶几诸生得卒所业然训导所书考满奏牍有错误宜治罪  上曰学官明经善教于今难得奏牍错误小过可恕其宥之复职

○壬午

○册镇西卫指挥孙整侄女为宁化王济焕妃  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李耒奉表请立其长子禔为世子诏从之

○癸未

○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以急乏边储请不为常例无分官民令于甘肃卫仓中纳淮浙盐粮庶边储易充从之

○甲申

○命江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华哈者致仕

○乙酉

○移广西南舟卫于宾州上林县

○丙戌  上因言管屯言不务劝率军士顾侍臣曰朕在藩邸时数因围猎过田家见所食甚粗粝知其所苦每亲劳问之无不感悦今屯种军士亦田家若管辖者能知其情时时劳问所苦谁不感奋勤力又曰用人之道亦须先得其心然后可与图功若养之于无事之时用之于感恩之后未有不得其力者  朝鲜国王李芳远安南国王胡大互及四夷土官酋长俱遣人奉表贡名马方物贺明年正旦

○戊子

○升前燕府与宝副奇原为尚宝司丞

○己丑

○升泗州知州庄敬为广东布政司左参政敬洪武中为山西右参政建文中坐事谪两淮  上兵渡江敬诣营朝见授泗州知州寻以父忧去官至是服阕升用之

○庚寅

○升礼部左侍郎宋礼为工部尚书改礼部右侍郎杨砥为本部左侍郎工部右侍郎赵羾为礼部右侍郎

○辛卯

○修东海庙  裁减湖广沅州麻阳县县丞主簿

○壬辰

○同州韩城县黄河清  安南贺正旦使者既至  上命礼部出陈天平示之使者识其故王孙也皆错愕下拜者感泣者而裴伯耆亦责使者以大皆惶恐不能对  上闻之谓侍臣曰安南胡大互初云陈氏已绝彼为其甥权理国事请袭王封朕固疑之及下询其陪臣父老皆曰然朕谓陈氏以壻得国今大互以甥继之于理亦可乃下诏封之孰知其弑主篡位僭号改元暴虐国人攻夺邻境此天地鬼神所不容也而其臣民共为欺蔽是一国皆罪人也如何可容

○癸巳

○除直隶贵池等县及浙江嘉兴等府户绝田通六千九十七顷一百二十四亩租税

○甲午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  赐六部尚书侍郎金织文绮衣各一袭特赐翰林学士解缙侍读黄淮胡侍讲杨荣杨士奇金幼孜衣与尚书同缙等入谢  上曰朕于卿等非偏厚代言之司机密所寓况卿六人旦夕在朕左右勤劳勚益不在尚书下故于赐赉必求称其事功何拘品级又曰朕  皇考初制翰林长官品级与尚书同卿等但尽心职任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各尽其道耳缙等稽首而退

○乙未

○升鸿胪寺序班张俨为本寺右寺丞  赐北京守城官军人等二万四千四百一十人钞有差

○丙申

○命监察御史顾谦等往云南木邦等处抚绥夷民礼部言国子监生少请自明年始依洪武二十五年例天下府学岁贡二人州学二岁三人县学一岁一人从之

○丁酉享  太庙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尾迹有光出天市东垣内北行入天津  是岁天下户九百六十八万五千二十口五千九十五万四百七十赋税粮三千一百八十七万四千三百七十一石六斗布帛三十九万六千一百九十五疋丝绵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八十三斤绵花绒二十七万六千三百五十二斤钞五百六十六万八千一锭金五十两银十万三百七十三两铜二千五百三十三斤铁八万一百八十六斤铅五万二千一百四十一斤朱砂七百五两海贝巴三十二万一千七百二十一索茶百八十一万八千六百九十四斤盐百三十一万二千五百一十一引屯田子粒千二百七十六万三百石有奇马四万九千二百十三匹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脱脱
  卷二·西周·佚名
  东都事略卷一百九·王称
  卷二·王夫之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蔡东藩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八·王祎
  纲目讨误卷一·陈景云
  第二九单光绪四年三月十日一一二○四-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六·纪昀
  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 第三十二·班固
  姚景行传·脱脱
  伯颜传·宋濂
  四七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邹韬奋
  卷三·马文升
  兵二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余桂英·唐圭璋

      桂英字子发,号野云。   浩然斋雅谈卷中作俞桂英,云:苦吟一生,异时贾似道称之。绝妙好词与浩然斋雅谈俱周密作,其姓一作余,一作俞,未知孰是。   小桃红   芳草连天暮。斜日明汀渚。懊恨东风,恍如春梦,匆匆又去。早知

  • 葛立方·唐圭璋

      立方字常之,丹阳人,徙吴兴(今浙江省)。胜仲之子。绍兴八年(1138)进士。绍兴十八年(1148),秘书省正字。二十年(1150)校书郎。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出知袁州。隆兴二年(1164),命知宣州,被论罢新任,依旧宫观。卒。有西畴笔耕、韵语

  • ●卷八·翁方纲

    (王文简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渔洋诗话》:“余往在如皋,马上成《论诗绝句》,从子净名作注。”此诗作於康熙元年壬寅之秋,先生年二十九岁,与遗山之作,皆在少壮。然二先生一生识力,皆具於此,未可仅以少作目之。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四齣·孙柚

    第三十一齣 文君信诳【祝英台】〔旦上〕盼长天秋欲暮。哀鴈寥寥度。〔贴上〕绝塞云空。书断关山路。〔合〕怎当得玉笛飞声。碧梧零露。是晚庭移步。〔旦〕合欢未已离愁继。相见无多会面难。〔贴〕只有春山消瘦剧。近

  • 白莲集卷五·齐己

    唐 释齐已 撰寄仰山光味长者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隂下来虽有路归去毎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经行谁得见半夜老猿吟贻庐岳陈沆秀才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莫虑捜贤僻征君旧此

  • 卷一百五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八氊罽类五言古别氊帐火炉       【唐】白居易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赖有青氊帐风前自张设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婉软蛰鳞苏

  • 六娘对月·佚名

    (旦上)【似娘儿】记得刀别伊.片时间对面千里。临行言语呾未尽,懊恨冤家,掠人恩爱,一旦分离。君今在东,妾在西,百年姻缘隔天涯;时光倏忽容易过,春去无久秋又来。银河淡淡过天长,隔断牛郎共织女。自君别后无消息,一天星月照二方。【

  • 卷八十四·国朝·蒋一葵

    【刘溥】 〔字原博,号草窗,长洲人。太医吏目。与郭登、汤胤绩同称“吟豪”。〕 刘原博八岁时,《赋沟水》诗云:“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后仕虽不甚显,然卒以诗名。 刘草窗尝

  • ●卷二·毛奇龄

    〖仁宗朝 洪熙〗仁宗皇后张氏,河南永城张麒女也。麒由兵马指挥使封彭城伯,生二子,一女,即后也。后以洪武二十六年,册燕世子妃。永乐二年四月,改册为皇太子妃。时仁宗体肥,腰腹经数围而累赘。上命与诸王驰马,仁宗辞不能。上大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象台首末卷四·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哀词友人罗幼明大理评事胡公季昭余执友也昔所敬慕异扵他朋自拾两科为天子士官声实炳着余尝至京蒙握手如褐衣旧继闻以敢言斥象郡余寔匏系不克送欲赠以言又未克即达心甚愧焉其介弟国宾讣至又未几季昭讣至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上·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庄之学【上】刘向别録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宜为繻公 汉书道家列子八篇名御寇】列子【天瑞】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

  • 孟昶传·薛居正

    孟昶,是孟知祥的三儿子。母亲李氏,本是后唐庄宗的嫔妃,庄宗把她赐给了孟知祥。唐天..十六年(919)十一月十四日,在太原生下孟昶。当孟知祥镇守蜀地时,孟昶与母亲随孟知祥的正妻琼华长公主一同入蜀。孟知祥僭称帝号后,册封孟

  • 卷七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二土田志十一守陵人员地亩看守永陵关防属下各旗人等及匠役扫院丁壮地八十五顷三十九亩二分在马家和罗吴库礼噶山胡篮哈达等处总管属下八旗丁壮地

  • “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孔子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强加给我的事,我也不愿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做到了的。” 【读解】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上·周梦颜

      &ldquo;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rdquo;  [发明]篇中所言,皆帝君现身说法,故以&ldquo;吾&rdquo;字发其端。曰&ldquo;一十七世&rdquo;,特将吾身中亘古亘今,生生不坏之物,指示后人也。人惟生不知来,死不知去,便谓形神消灭,无复

  • 提要·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造论能海上师集集此菩提道次第心论之意思一、为自诵习。思惟记忆,成就正念故。二、为怖畏广论大文难通达者,作桥船以通达广论故。三、为学习广论以后,能得摄持要点,正入修行故。四、初未进入大般若宗道之人,于短

  •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朱本中

    任脉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贯中升上,从空入脑而住,脉至龈交而止(即下齿缝中),属阴脉之海也。督脉起下极之腧,从脊里,上升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气至此贯中,从空入喉而降,脉至龈交而止(即上齿缝中),属阳脉之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