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上

九月

○戊辰朔永平守将郭亮驰报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等以辽东兵围城

○戊寅

○谍报曹国公乘传至德州收集耿炳文败亡将卒并调各处军马五十万进营河间  上语诸将曰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輙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汉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为用不过能将十万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复名报者问景隆军中事  上笑曰兵法有五败景隆皆蹈之为将政令不脩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皲瘃甚者堕指又士无赢粮马无宿藁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三也贪而不治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五也九江五败悉备保无能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须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来攻城回师击之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诸将曰永平城完粮足可以无忧今宜保守根本恐出非利  上曰城中之众以战则不足以守则有余且世子能推诚任人足办御敌若全军在城祇自示弱彼得专攻非策之善兵出在外奇变随用内外犄角破敌必矣吾出非专为永平直欲訹九江来就擒耳吴高怯不能战闻我来必走是我一举解永平围而破九江也九江景隆小字云

○丙戌  上率师援永平诸将请曰必守卢沟桥扼李景隆之冲使不得径至地城下  上曰天寒冰涸随处可度守一桥何足拒敌舍之不守以骄敌心使深入受困于坚城之下此兵法所谓利而诱之者也

○壬辰

○吴高等闻  上至仓卒尽弃辎重走山海  上遣轻骑追之斩首数千级俘降亦数千人尽散遣之  上议攻大宁诸将咸曰攻大宁必道松亭关今刘真陈亨守关先破真等然后可入而关门险塞猝恐难下迟留日久李景隆必攻北平恐城中不安莫若回师破景隆徐取大宁万全之计也  上曰今从刘家口径趋大宁不数日可达大宁将士悉聚松亭关其家在城皆老弱者居守师至不日可拔城破之日抚绥其家属松亭之众不降则溃矣北平深沟高垒守备完固纵有百万之众未易窥也吾政欲使其顿全兵坚城之下还师击之如拉朽耳诸公弟从予行毋忧也

○乙未师行  上谕世子严守备敌至慎毋与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魏徵
  卷九十三 晉紀十五·司马光
  卷四十九 漢紀四十一·司马光
  卷一百五十四·杨士奇
  卷之五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纪昀
  志卷第三 高丽史四十九·郑麟趾
  世家卷第四十四 高丽史四十四·郑麟趾
  战国策卷九·鲍彪
  卷九十二·张守节
  王罴传·令狐德棻
  房彦谦传·李延寿
  卷二·郭琇
  卷七·乾隆
  兵二六·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蕃·唐圭璋

      蕃字昌甫,号章泉,郑州人。生于绍兴十三年(1143),寓信州之玉山,以荫补仕。尝受学于刘清人。清之守衡州,乃求监衡州酒库以卒业焉。旋乞祠归。理宗朝,与刘宰同召,不赴。绍定二年(1229)卒,年八十七。景定中,追谥文节。   小重山

  •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生三岁,授诗成诵。五岁,日记千余言。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求贤江南。征至京师,以母老辞归。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

  • 第卅一折 施全愤刺·冯梦龙

    [小生军服上]此中多恨恨难平,百战空垂异代名。欲奠忠魂无处觅,高名不朽死如生。自家施全的便是。本无韬略,被充名册籍,便做了一表英雄;亦爱身家,奈触目冤情,忽装着满腔呕气。萍踪何定,今日张、明日韩,也不知历了多少艰辛;骸骨犹

  • 卷四·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四元 顾瑛 编张翥字仲举晋寜人由国子助教起家仕至翰林待制送玉继学宪使之官淛东沧海遥东析木津太防光动婺华新吏来逺驿迎官舸使出南台捧帝纶酒浸别筵秋满树弩驱前马路无尘玉堂学士如公几咫尺

  • 卷三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一王右司渥【一十一首 补一首】渥字仲泽以字行兴定二年进士调管州司候不赴寿州防御使邦献商州防御使国器武胜节度庭玉爱其才连辟三府经歴官在军中凡十年举宁陵令未赴丁太夫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万历七年四月丙子朔以孟夏享太庙遣公张溶恭代○丁丑 上御经筵赐辅臣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五员各色扇有差○晋王慎镜薨无嗣其弟辅国将军慎鋷袭兄爵为其嫂周氏请给养赡部覆慎鋷以弟继兄与以子继父者不同宜

  •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宇文庆传·李延寿

    宇文庆,字神庆,宇文神举的兄弟。性情深沉,有才识和度量,从小以聪明敏捷被人们称誉。他最初在东观读书,涉猎大量文史经典。过些时候他对别人说“:读书能够认识人的姓名就行了,怎么能长久地从事笔墨生涯而成为腐儒呢?”当时,文州

  • 卷二百二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中 朱批金鉷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初四日广西廵抚【臣】金鉷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进摺差役回粤敬捧 皇上赏赐哈密瓜到【臣】当即出郊祗迎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 恩讫随陈於内署荐之先【

  • 卷75·陈邦瞻

    ○建炎绍兴诸政(朝臣言事附)高宗建炎二年五月,定诗赋、经义试士法。初,元祐中,科举以经义、诗赋兼取,绍圣以来,罢试诗赋。至是,命参酌元祐科举条制,定试士法。中书省请习诗赋举人不兼经义,习经义人止习一经,解试、省试并计数各取

  • 卷二十三·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三安溪 李光坡 撰坊記第三十疏曰鄭云名坊記者以其記六藝之義所以坊人之失也子言之君子之道譬則坊與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為之坊民猶踰之故君子禮以坊德刑以防淫命以防欲疏曰此篇凡三十九章

  • 勒令第十三·商鞅

    题记:勒令即严格执行法令。严格执行君主的法令那么官府中当天的政务便不会拖延。执行法度公正,那么官吏中就没有邪恶之争发生。法度已经确定,君主就不应该用那些所谓仁义道德的空谈来破坏法度。委任那些在农战中有功劳的

  • 卷十一·佚名

    (六一)复次少智之人见佛相好犹发善心。况复智慧大德之人。而当不发於善心耶。我昔曾闻。佛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请佛及僧。於九十日夏坐安居。集诸牛群近佛精舍[W169]乳供佛。时有千婆罗门贪牛乳故。共牧牛人行止相随。

  • 卷第二十三·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杂科篇 后周 慧瑱传 慧瑱。上党开元寺大德也。通经奉律。於世漠然。显德中。世宗行会昌之政。严缁度灭空门。瑱。抱持经像。徙居岩谷间。盗谋往劫。瑱未之觉也。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一·胡珽

    往生比邱第一性修性修。不详其所出。 大清顺治中。住常德府圆照庵。布衣蔬食。日课弥陀万声。寒暑不闲。遇歉年。将所有钱米布帛。尽施饥寒孤苦之人。徒众交责。修唯含泪念佛而已。年七十。一月前。自知时至。届期。

  • 林外野言·郭翼

    元诗别集。2卷。郭翼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传本比较少见,除《四库全书》所收之外,尚有几种清抄善本。两卷所收的诗未按体裁类别,卷末附有郭翼撰《与顾仲瑛书》一文。没有序跋文字。郭翼

  • 元朝典故编年考·孙承泽

    明末清初孙承泽撰。10卷。分代考述元太祖十五年至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220—1362)之间元代朝廷事实。内有定历法、始行盐法、课税减额、建元诏书、官制、中书省属官职掌、立政议、行选举法、按察司不宜省、限田、宪典、

  • 摄大乘论释·世亲

    无著所造摄大乘论之注释书。(一)梵名Maha^ya^na -sam!graha-bha^s!ya 。世亲造。汉译本有三:(一)陈代真谛译,凡十五卷。天嘉四年(563)于广州制旨寺译出,慧恺笔录。又称梁译摄大乘论释,略作摄论释、梁释论。(二) 隋开皇十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