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九

永乐十年六月甲寅朔

○册中兵马指挥使胡昇女为代世子逊煓妃△升广东泷水县县丞冯原泰为德庆州判官以其善抚诸徭也

○乙卯遣官祭中霤

○丙辰

○广西浔州大雨江水泛涨坏城垣仓廒房舍户部遣人往视

○丁巳

○礼部言满剌加国榜葛剌国遣使朝贡将至命差人往镇江府宴劳之

○戊午

○建湖广武当山宫观命隆平侯张驸马都尉沐昕董其役

○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言有训导经过平阳朝王王免见遂造王府官饮酒既不见王乃与府僚交通当逮问  上曰王自免礼固非其不往见王府官必其交亲故造之饮酒叙欢亦人常情无罪今外夷来朝者与人交易尚不禁乃禁人与王府官往来乎不听

○户部尚书夏原吉言四川盐课司罗召樊家二井崩裂亏岁课附近有明月泰平二井比旧岁额稍增宜令开煎从之

○乙未

○湖广按察司知事胡琏言常德府武陵县该徵麦二百四十余石居民湖泊不宜种麦乞令纳米为便从之

○庚申

○改陕西道监察御史赵慎为刑科都给事中△鞑靼把秃哈剌来归命把秃马正千户哈剌为百户赐冠带袭衣及钞币等物△浙江按察使周新言湖州府乌程等县永乐九年夏秋霖潦洼田尽没湖州府无徵粮米七十万二千四百余石所司不与分豁一概催徵今年春多雨下田废耕饥民已荷赈贷而前年所负田租有司犹未蠲免民被迫责日就逃亡乞遣官覆验以舒民急命户部亟遣人核实蠲免

○辛酉

○辽东建州卫指挥佥事李显忠奏塔温新附人民缺食乞赈贷之  上谓户部曰薄海内外皆吾赤子远人归化尤宜存恤其即遣人发粟赈之毋令失所

○壬戌增建习译书馆二十楹

○癸亥

○赐国子监琉璃国云南四川官民生怀德等一百十六人夏布襕衫绦靴△刑部侍郎张本言浙江送至奸恶郑公智外亲宋濂之孙请如法罪之  上曰濂名儒事  皇考于开创之初尝有劳矣其子孙虽奸恶之亲而论濂之劳当宥可宥之遣归△河南鄢陵漳二县骤雨河水坏堤岸没田禾事闻  皇太子遣人抚视△夜月犯心宿后星

○戊辰

○山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周璟言平阳荣河太原交城县蝗督捕已绝  上复命巡按御史验之

○己巳

○擢进士林寿为鸿胪寺左寺丞

○庚午

○兵部尚书方宾等引奏奉天靖难故官子弟北试袭职  上可之已而复召宾等谕曰朕适见所引故官子弟比试者不觉怆然盖初举义之时其父兄忍饥冒寒艰苦百战不幸有死于战阵或殁于疾病今观其子弟皆稚弱若令如例比试而后袭职必未闲武事而因是绝其俸禄无以自存矣可且令袭职给全俸俟长成比试不中罪之未晚

○辛未  命礼部赐奉天靖难子孙袭职钞都指挥袭久者一百五十锭初袭者二百锭指挥千百户袭久者五十锭初袭者一百锭与赏者金吾右卫指挥陈兴者四百七十六人  上顾谓侍臣曰诸将与朕同起艰难亦当同享安乐而今有亡殁不逮者矣虽有子孙袭职岂能悉得其所昨在宫中对诸子诸孙甚乐因念及诸将子孙心不能已故加之恩盖朕于一饮一食之际未尝不思艰难之时学士胡广等对曰  陛下所以得众心保洪业盖在于此△初河南阳武县言河决中盐堤二百二十余丈漫流中牟祥符尉氏诸县中盐堤与武县大宾堤皆河流之冲屡塞屡决  上遣工部主事蔺芳按视至是芳言堤当急流之冲夏秋之交雨水泛涨往往决弛请依新开河岸卷土为埽树桩杆御之庶不至重为民患从之△湖广荆州武昌黄州常德汉阳等府久雨江水泛溢没民庐舍田禾事闻  命户部遣人巡视绥抚

○壬申

○浙江按察司奏今年浙西水潦田苗无收通政赵居任匿不以闻而逼民输税  上以问户部尚书夏原吉原吉对曰比赵居任奏民多以熟田作荒伤按察之言未可悉信  上曰水潦为灾人皆见之按察司敢妄言乎愚民虽间有为欺谩者岂可以一二废千百尔即遣人覆视但苗坏于水者蠲其税民被水甚者官发粟赈之△满剌加国王拜里迷苏剌遣侄西里撒麻剌札牙等贡方物

○癸酉

○升燕山前卫指挥同知张信为山西都指挥佥事一礼部给事中引奏法司所逮至犯人内二人欲有所陈诉锦衣卫官促之起遂不得陈  上见而知之曰此蒙蔽之弊也在朕前下情尚不能达况千里之外哉顾锦衣卫官曰继今敢复尔者必诛

○甲戌  敕户部臣曰朕为天下主所务安民而已民者国之本一民不得其所朕之责也故每岁遣人巡行群邑凡岁之丰歉民之休戚欲周知也近者河南民饥有司不以闻而往往有言谷丰者若此欺罔获罪于天此亦朕任非其人之过其速令河南发粟赈民凡郡县及朝廷所遣官目击民难不言者悉追下狱△狭西西安等府老人诣阙谢赈济恩命赐道里费遣还召又问老人今岁禾稼如何对曰来时甚茂  上曰禾稼虽茂民力未苏凡所借用官粮今年不责尔偿俟下年丰熟今偿老人叩头谢  上命户部山东山西皆准此例凡经赈济者悉免诣阙谢恩△保定侯孟善卒善山东海丰县人仕元为山东枢密院同佥国初归附隶中山武宁王徐达麾下从王征北授定远卫百户后从頴国公傅友德平云南升燕山中护卫千户事  上藩邸恭慎无过随征漠北与效劳勤靖难之初善率兵攻松亭关战白沟皆有功已而命守保(守)[定]敌兵数万奄至城下城中卒才数千储偫空匮外无声援善固守敌攻之急善率士卒昼夜立碑间与敌拒左右矢石交下了无惧色誓以死守敌不能攻城赖以完事闻遣使嘉劳内难平论功累升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封保定侯永乐元年出镇辽东远夷款附者绥辑备至七年夏驿召还北京  上见其须发皓白恻然悯之即日赐告家居至是卒遣官赐祭追封滕国公谥忠勇

○乙亥

○榜葛剌国王霭牙思丁之子赛弗丁遣陪臣把一济等贡马及方物告其父卒诏遣使谕祭仍命赛弗丁嗣为榜葛剌国王赐锦绮纱罗缯彩及袭衣帐幔伞盖磁器等物

○丙子

○永和王济烺广昌王济熇来朝△修国子监  上谓工部臣曰大学于国体甚重者盖成贤才之地视他官府须坚致弘丽有加尔尚书侍郎亦频往督视△赐榜葛剌满剌加国使臣把一济等宴会同馆△通政司奏有军官舍人告袭职者兵部以其父尝遇海贼退避为平江伯所戮不当袭今乞矜悯  上曰官职以报有功岂因可悯輙与之父有功即子袭职有罪即夺国之通制今乃敢越制祈恩命兵部发戍交阯又召至前谕之曰尔往交阯能奋勇立功则朝廷不终弃尔其往勉之

○丁丑  敕镇守辽东都督刘江等曰戎独无信自古而然今阿鲁台遣人进贡外似美意其心盖不可测尔无恃修好輙怠边备△设交阯谅江州次杜巡检司

○戊寅  命北京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量拨军夫于宣府万全卫仓运粟二万石往开平备军饷

○壬午  命幼军无妻者官为婚配给钞资其家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脱脱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赵尔巽
  卷第二百四十二 唐紀五十八·司马光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三·徐乾学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五十·佚名
  卷之三十四·佚名
  卷之六 天命四年正月至十一月·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第三○一谕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七一六--二·佚名
  六一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等严讯沈荣英等呈缴《硕果录》等书案·佚名
  目录·施琅
  杨纍传·张廷玉
  卷六十五·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秦观·唐圭璋

      观字少游,一字太虚,高邮人。生于皇祐元年(1049)。举无丰八年(1085)进士。元祐初,除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坐党籍削秩,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元符三年(1100)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居士长

  • 卷三十五·孙默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十五家词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五     休宁孙默编陈维崧乌丝词四长调尉迟杯别况春江上见鸂鷘蒙蒙飞碧浪草间珠露犹垂岸左红兰才长东风斜日小玉门前缆乌傍正离人好梦初醒双拥红篝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王维奉和圣【一作御】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渭水自萦秦塞【一作句】曲黄山旧遶汉宫斜銮舆迥出千【一作仙】门柳阁道回【一作遥】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 卷十八·黄以周

      徽宗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一一○一)   1、八月(案:钱氏《朔闰考》:是月庚寅朔。) 壬子,先是,右司员外郎陈瓘进《国用须知》。其言曰:“臣闻神宗有为之叙始於修政事,政事立而财用足,财用足而根本固,此国家万世之利而今日

  • 卷二十三·王夫之

    ◎死节列传(下) 萧旷,字逸然,湖广汉阳人。以武举授黎、靖中军都司。刘承胤为黎、靖参将,旷属焉。从承胤征峒苗有功,历升至副总兵。上在武冈,承胤为总镇楚、黔,挂大将军印,解黎、靖事,旷遂以总兵官都督同知,行黎、靖参将事,守靖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乙巳朔○丙午夏至 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朱应槐侯陈应诏都御史孙玮侍郎萧云举各行礼○部奏辽虏自长定堡得利垂延辽阳乘辽河旱涸易渡聚众烂蒲河等处督抚按道诸臣戒严坚璧清野适西兵三千以援辽至猝搏战

  • 卷之七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户部左右侍郎刘诚洪武元年由司农少卿改任杭琪见尚书元年任张仁荣二年由本部员外朗升夏惟武三年由中书省郎中升秦适三年由黄州府知府升左程进三年任右蒋礼三年由鹰扬卫知事升张琬江西鄱阳人岁贡三

  • 卷二百四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九封建考【四】同姓封爵四奉恩将军显祖系奉恩将军讷尔特宜显祖四世孙三等辅国将军德伦子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封五十六年五月卒无袭奉恩将军古禄

  • 卷十一·佚名

    尚灝王童名:思次良金。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五月二十九日降誕。父:尚哲王母:聞得大君加那志,童名眞鍋樽金,號徳澤。尚成王幼沖而薨。故尚哲王第四子尚灝入繼大統。妃:佐數按司加那志,童名思亀樽金,號順徳。【始稱野嵩按司加那志眞

  • 周书·文侯之命·佚名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

  • 尊孟续辨卷上·余允文

    (宋)余允文 撰○王充刺孟【后汉王充着论衡有刺孟篇】孟子见梁恵王王曰叟不逺千里而来将何以利吾国乎孟子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恵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子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七 论语【上之四】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此一章书是记圣教之所谨也记者曰夫子教人有常言者诗书执礼是也有不言者怪力乱神是也若言之时甚少谓之罕言一曰利利是人情所欲然与义相背

  • 实知篇第七八·王充

    【题解】《实知篇》和后面的《知实篇》是王充的两篇重要哲学论文。本篇重点考察知识的来源问题。汉儒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白虎通》则宣称

  • 第四章主动性·梁漱溟

    宇宙间森然万象,莫不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自其异者而言之,显有区分,一若鸿沟不可逾越;而实则万殊同出一本。其异也,不过自微之著,由隐而显,不断变化发展而来,追踪原始,界划不立。故尔为学既须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人心非他,即从

  • 第六次研究会·太虚

    ──七月十六日──一 峨眉山之佛光与偶像王兴周  前星期开佛学研究会时,陈居士面谈:朝报载有两事,与佛法不无关系。一、峨嵋佛光,谓系空中云气密布经日光反射而来,确非佛光。二、佛菩萨像,谓系佛像,僧徒多藉之惑众敛钱,应

  • 摛文堂集·慕容彦逢

    十五卷。《附录》一卷。宋慕容彦逢(1067—1117)撰。慕容彦逢,字淑遇,宜兴 (今江苏宜兴)人。元祐三年 (1088)进士,调铜陵主簿。复中词科,迁淮南节度推官。崇宁元年 (1102),除秘书省校书郎,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定。彦逢才藻

  • 吴江雪·佚名

    明佚名撰。四卷二十四回。题“蘅香草堂编著”,自序中又题“吴门佩蘅子”。郑振铎、刘修业据顾石城序及佩蘅子自序以为作者即顾石城,苏州人。第一回全是议论,故事正文自第二回起。书叙明朝苏州秀才江潮和吴媛的婚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