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永乐三年八月甲子朔

○丁卯遣官释奠  先师孔子

○戊辰祭  太社太稷△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有罪下狱△户部尚书郁新卒新凤阳临淮人洪武间以才举授户部度支主事升郎中寻擢左侍郎新长于訾算每奏事称旨岁满升尚书至是以疾卒  上辍朝一日赐祭命有司治丧葬云△浙江杭州等府仁和等县水渰民田七十四顷四十六亩漂卢舍千一百八十二间溺死民男女四百四十一口

○己巳  上谕礼部臣曰学校育才以资任用  太祖高皇帝内设国子监外设府州县学选用师范教育俊秀严立教法丰廪蠲徭期待甚至建文以来学校废弛所司又不督励虚縻廪禄尔礼部宜申明旧规俾师教无阙士学有成庶几国家得贤材之用△迤北鞑靼阔阔儿不花等二十五人来朝赐钞及文绮袭衣

○庚午

○兵科给事中杨勉言北京驿路安德至碍河五驿乾宁至路河七驿各有船五艘不敷递送宜令有司增设其驿夫役满久不得代者多有逃亡宜令法司将见问徒罪囚人编发均派各驿买船递送  上从其言

○辛未

○遣给事中周让等往赐孟养军民宣慰司及大古剌小古剌底马撒茶山孟伦等处土官文绮彩帛等物△修浙江定海卫霩衢千户所城池

○壬申

○升锦衣卫指挥同知陈敬为狭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苦野木等处女直野人头目虎失木等三十九人来朝赐钞币有差△应天((官))[府]乡试奏请考试官  上命翰林院学士王景侍读学士王达考试赐宴于本府

○癸酉

○命自今行太仆寺卿丞考满从都察院考核吏部覆考黜陟

○甲戌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遣官祭旗纛

○丙子

○兀者卫别里哥秃等来朝命设兀者揆野木千户所以别里哥秃等九人为千百户赐诰印冠带袭衣钞币有差

○丁丑

○旦老人星见南极其色黄润

○命李真袭故兄金吾右卫指挥同知李义之职杨敬袭故兄金吾左卫指挥佥事杨贵之职△修福建之建宁左右延平汀州四卫及将乐守御千户所城池△修会同馆时四夷朝贡之使充溢馆舍命并乌蛮驿之

○辛巳

○辽王植来朝宴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如例苦温都鲁河鞑靼头目乞列门遣人归附△野人地面赤不罕达鲁花赤察不赤安你女儿哈等百九十人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夜月犯天囷西南星

○壬午

○永兴王尚烈来朝命皇太子赐宴于文华后殿

○癸未

○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曰比闻鞑官伯客帖木儿率众来归可遣人慰抚道之入境然须密察其实意若有诈谋易为制驭语云受降如受敌不可不慎△山东布政司言济南等府淄川等县虸蚄生命速捕痊

○甲申

○吉儿伐里女直野人头目买罕等来朝命买罕等为福山卫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赐袭衣及钞币有差

○丙戌

○山东青州中护卫军潘玉奴妻王氏一产三男礼部以闻命循例给赐米钞△文武群臣交章劾奏顺昌伯王佐镇守云南擅作威福赃贿巨万宜明正其罪徵佐下狱

○丁亥

○辽王植辞归宴如初至赐之钞币并赐其从官钞有差

○戊子

○改兵部左侍郎乔稳为北京刑部左侍郎△召张定为河南道监察御史定尝为云南左参政坐罪谪山东驿夫至是有荐其才故召用之

○移应天府漂水县东埧批验盐引所于新河口△增置北京顺天府税课司副使二员

○己丑

○永兴王尚烈辞归宴如初至赐之钞币其从官赐钞有差鞑靼失儿哈达儿等来朝命设赤不罕卫以失儿哈达儿等为指挥千百户并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庚寅

○夜有星大如弹丸青白色有毫出天仓流丈余发光如鸡子大东南行二小星随之

○壬辰

○云南镇沅州知州刀平率其子来朝贡方物赐钞五百锭文绮表里五十疋△广西田州府知府岑永通遣其子贡马及方物赐之钞币△车里宣慰使刀暹答遣人贡金银器及方物谢赐诰命敕符命赐钞币△女直野人头目可怜哥夕颜哈等四十九人来朝命设屯可安河二卫以可怜哥等为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四·柯劭忞
  第一百六回 春申江激动诸团体 日本国殴辱留学生·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八·徐乾学
  卷六·沈德符
  卷之八百三十六·佚名
  二百九十一 署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内府三旗参领等缺摺·佚名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 元纪四·纪昀
  通志卷二十五·郑樵
  元澄传·魏收
  王寿传·宋濂
  边贡传·张廷玉
  鲁鉴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二·王世贞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卷三百六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十五 张无为【龙虎山人天师四十三代孙】 次韵苏素庵先生杂诗 微月生东海明河澹疎星露华集灌木衰草隂蛩鸣虚襟坐长夜抚慨摅余情万有等埃腐云胡劳死

  • 列传第十六 高帝十二王·萧子显

    高帝十九男:昭皇后生武帝、豫章文献王嶷;谢贵嫔生临川献王映、长沙威王晃;罗太妃生武陵昭王晔;任太妃生安成恭王暠;陆修仪生鄱阳王锵、晋熙王銶;袁修容生桂阳王铄;何太妃生始兴简王鉴、宜都王铿;区贵人生衡阳王钧;张淑妃生江夏

  • 列传第七十一 二李·欧阳修

    李栖筠,字贞一,世为赵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喜书,多所能晓,为文章,劲迅有体要。不妄交游。族子华每称有王佐才,士多慕向。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调冠氏主簿,太守李岘视若布衣交。迁安西封常清节

  • 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脱脱

        高琼范廷召 葛霸   高琼,家世燕人。祖霸,父乾。五代时,李景据江南,潜结契丹,岁遣单使往复。霸将契丹之命,以乾从行使景。方至江左,谍间北使与中夏构隙,以纾疆场之难,遂杀霸,居乾濠州,声言为汴人所杀。乾在濠州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宣德十年五月壬申朔命兵部右侍郎徐琦工部左侍郎郑辰刑部右侍吾绅行在通政司左通政周铨并巡抚山西行在兵部右侍郎于谦镇守河南行在户部右侍郎王佐镇守山东行在兵部右侍郎李郁镇守狭西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镒巡抚浙江

  • 绎史卷一百十七·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楚威王破越【威王事并附】越絶书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逺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琊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

  • 十国春秋卷三十八·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前蜀四列传髙祖顺徳皇后周氏 顺圣皇太后徐氏翊圣皇太妃徐氏贵妃张氏 夫人萧氏后主废后髙氏 皇后金氏 元妃韦氏贵妃钱氏顺妃苏氏昭仪李氏【李玊箫】宫人刘氏顺徳皇后周氏许州人也武成元年髙祖即帝位册

  •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班固

    (萧何,曹参)【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

  • 黄淳耀传·张廷玉

    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当学生时,就深恶科举文章华而不实。他的文章,以六经为范本,讲求典雅。名士追求名利,他对名利表示淡漠。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及第后,回家潜心钻研经书。布衣粝食,家徒四壁。京师陷落,福王在南京即位,诸进

  • 卷之三·佚名

    刘子卷之三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贵农第十一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民恃衣食,犹鱼之须水;国之恃民,如人之倚足。鱼无水则不得而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先王知其如此而给民衣食。故农祥旦正,辰集陬訾

  • 起世因本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郁多啰究留品下诸比丘。其郁多啰究留人辈。头发青色。垂长八指。其人一色。一形一像。无有别色可知其异。诸比丘。郁多啰究留人辈。不全露形。不半露形。无有适莫。齿皆平密。不疏不缺。善好洁白

  • 净名玄论卷第八(会处下)·吉藏

    第二净土门此经始末盛谈净土。二处四会。义势相关。法华玄论虽已委释。余未尽者。今当略陈。依梵本初。犹是序品。译经之人。改为佛国。为佛国中。有三章经。初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次章云。直心是菩萨佛土。此

  • 五教仪开蒙叙·续法

    丙午出教仪六卷。欲诵之而未能也。己酉略成一卷。练习之以为日课。久久渐得其奥妙。初集录也。知教观之创於华严诸祖。次阅藏也。知教观之本於经论。后精纯也。知教观之从於自心流出。不从遮那佛口所宣。从兹於如来一

  •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老那伽[王]之殁后,[彼]子巴提伽.提沙伽见楞伽之政二十四年,(一)使大精舍之周造栅,彼王筑造伽瓦罗提沙精舍,(二)施此精舍有摩诃伽玛尼伽储水池,筑造名巴提耶.提沙精舍。(三)设愉快塔波园之布萨堂,王于[此]国,使堀他之一储水池。(四)彼对生类有

  • 沙漠秘井·卡尔·麦

    阿拉伯一部落妇女被虏,她们即将被贩卖为奴。本尼西协助总督的船长破获这起大案,可茫茫沙漠哪儿有贩奴驼队的踪迹?经历许多艰辛、奇遇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沙漠秘井,由此开始了惊险的救援……

  • 耆旧续闻·陈鹄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全名为《西塘集耆旧续闻》。有二本,一本题陈鹄西塘撰;一本题南阳陈鹄录正,则似旧有此书,陈鹄仅缮写校勘而已。 《四库全书总目》以为前一说为近是。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四库全书》本、 《丛

  • 清净道论·佛音

    巴利名Visuddhimagga 。凡三卷。系五世纪中叶印度高僧佛音(梵Buddhaghosa )所作。收于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二至六十四册。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之重要论著。近由日本水野弘元译成日文(1937~1940)。民国七十四年(1985)五月,由叶均(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