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

永乐十七年三月乙巳朔

○丙午

○哈密土鲁番等处回回土鲁迷失等百三十七人来朝贡马凡赐钞万锭文绮七十匹彩绢二百匹

○丁未

○失剌思亦思弗罕等处遣使贡西马狮豹等物赐白金钞币及宴

○己酉

○遣中官李信林眷使哈密赐忠义王免力帖木儿绮帛各七十匹并赐其母及妃金珠固姑冠服并绮帛布差故忠顺王子卜答失里及哈密所部头目法虎儿丁等亦各赐绮帛以朝使自西域还者言其能致礼延接故也△改云南之龙川江并南甸州之腾冲二驿俱隶腾冲守御千户所

○辛亥

○吏科给事中王卣有罪谪戍边

○乙卯

○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遣使柰剌麻哈等奉金镂表文贡驯象方物赐其王文绮纱罗二十四匹内酝千瓶赐柰剌麻哈等钞帛遣还

○丁巳

○为善阴隲书成先是  上视朝之暇御便殿披阅载籍遇有为善获报者命近臣辑录之  上各为之论断而系诗于后类为十卷名(马)[为]阴隲亲制序冠之序曰朕惟天人之理一而已矣书曰惟天阴隲下民盖谓天之默相保佑于冥冥之中俾得以享其利益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此天之阴隲也人之敷德不求人知而无责报之心者亦曰阴隲人之阴隲固无预于天而天报之者其应如响尝博观古人身致显荣庆流后裔芳声伟烈传之千万世与天地相为悠久者未有不由阴隲所致然代有先后时有古今简籍浩穰难于遍阅朕万几之下因采辑传记得百六十五人各为论断以附其后并系以诗次为十卷名为善阴隲特命刻梓以传俾显著于天下且令观者不待他求一览在目庶几有所感发勉于为善乐于施德而凡斯世斯民皆得以享其荣名盛福于无穷焉至是书成命赐诸王群臣及国子监天下学校又命礼部自今科举取士准大诰例于内出题

○辛酉

○僧录司左觉义张答里麻有罪伏诛答里麻西宁人初以通译书得进而机警善应对久之得补僧官  上信任之恩宠日厚遂骄蹇放恣凡番僧朝贡者必先之答里麻所然后达于上或有除授赉予皆谓由己致之又冒请护持度牒拘留国师等诰印图书招纳逋逃为僧交通西番侵夺各寺院山园田地其父显凭藉势焰擅作威福西宁之人倾意张氏如不知有朝廷者至是都指挥李英发其事命三法司研问皆引伏遂并其父显磔于市而籍没其家

○壬戌

○置甘州人祖山等烟墩六所

○甲子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头目逋沙怕旦等贡方物赐钞币

○乙丑

○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有光出轸宿西北行入太微垣内

○丙寅

○置涿鹿中卫

○丁卯

○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原等奉表谢嗣爵恩赐原等钞币有差

○戊辰  命建州卫都指挥李显忠所举女直也住等二十七人为指挥千百户赐钞币有差

○庚午

○升行在吏科给事中杨和为工部右侍郎河南道监察御史胥必彰为狭西布政司左参议江西道监察御史朱琏为山西布政司右参议擢监生李浩为吏科给事中顾恂为工科给事中进士陈敏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改山东道监察御史宋友谦于河南道湖广右参议张鉴于狭西布政司△开平备御都督佥事吴成同兵部尚书赵羾言臣等奉命按视保安州顺圣川等处草场自顺圣川至桑乾河广衺百三十余里四山围绕水草便利可牧马万匹宜令军士于此牧养从之遂令太仆寺先给千匹令怀来卫遣军士百人分牧命都督张安兵部尚书赵羾提督仍令行太仆寺少卿一员主其事

○癸亥

○设交阯谅山府及七源广源上文下文万崖上思郎下思郎九真嘉兴广威十州多翼古兰丘温镇夷丹巴脱渊大蛮宣化富良弄石大慈感化永宁宋江俄乐安乐十七县儒学宣化府阴阳学僧纲司广威州阴阳学医学道正司万崖僧正司太平镇夷二县阴阳学太原县医学僧会司道会司古兰县医学道会司多翼洞喜二县阴学医学道会司乂母府常豊仓新平府常平仓建昌府广平库

○甲戌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中台西北行至近浊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二·礼志六(嘉仪下)·脱脱
  卷三百三十九 元豐六年(癸亥,1083)·李焘
  卷二百五十八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卷二百二十四·徐梦莘
  ●卷五十七·徐梦莘
  卷第一百三十六·胡三省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三·王祎
  两汉刊误补遗卷四·吴仁杰
  二百九十三 内务府总管允禄等奏请补放正白旗护军参领缺摺·佚名
  四二三 两广总督杨景素等奏覆前进书籍毋庸发还折·佚名
  三一六 两广总督李侍尧等奏遵旨查办陈建金堡遗书板片折·佚名
  七四 徐锡麟事件·周作人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司马迁
  耶律安抟传·脱脱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彭老·唐圭璋

      彭老字商隐,号筼房。景定建康志:李彭老,淳祐中沿江制置司属官。  木兰花慢  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随处饧香杏暖,燕飞斜亸秋千。  朱弦。

  • 坦庵词 全文·赵师侠

    万年欢电绕神枢,华渚流虹,诞弥良用佳辰。万宇讴歌归舞,宝历增新。四七年间盛事,皇威畅、边鄙无尘。仁恩被,华夏咸安,太平极治欢声。重华道隆德茂,亘古今希有,揖逊重闻。圣子三宫欢聚,两世慈亲。幸际千秋圣旦,_镐宴、普率惟均。封

  • 世表·段克己

    稷山段氏世表应规宋司理参军 【 稷山段氏阡表】季先应规四世孙 季亨 季良字公善 【 季愈撰墓表】 季昌 季连矩字子法赠中奉大夫护军武威郡侯 【 李愈撰碑】 彻 整季亨子知太平县 衡 术 衎钧矩子字平仲 镛矩子字和仲盩

  • ●卷十一·陈康祺

    ◎本朝状元总数及常熟科名之盛本朝状元,自顺治三年迄同治十三年,凡九十三人。江南一省,得四十五人。常熟一县,已得六人,盖顺治戊戌孙承恩,康熙己未归允肃,庚辰汪绎,戊戌汪应铨,咸丰丙辰翁同,同治癸亥翁曾源也。翁氏叔侄,八年中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正统元年五月丙寅朔升右春坊右庶子沈粲为行在大理寺右少卿仍于文华殿书办以九年任满故也○巡抚大同宣府行在户部右侍郎李新以病告回未几称病少愈欲理部事礼部尚书胡濙以闻 上以新既托疾避难岂可复理部事不从○丁卯赐

  • 卷之九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张文定公齐贤传实録张齐贤曹州寃句人也生三岁值晋乱徙家洛阳居城南之海角村孤贫力学有大志慕唐李大亮为人故字师亮太祖时举贤良方正又献下并汾富民封建敦孝举贤太学籍田选良吏惩奸慎刑十策皆报罢颇为赵普

  • 学史卷十二·邵宝

    (明)邵寳 撰○丑【凡三十章】淮南太守杨綝尝与十余人同谒帝问干威曰首立者为谁干威下殿就视而答曰淮南太守杨綝帝谓干威曰卿为谒者大夫而不识叅人何也干威对曰臣非不识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石建数马足盖愼之至帝甚嘉之

  • 志第二十五 百官二(原文)·范晔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 太鸿胪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丞一人,比千石。六百石。本注曰:掌

  • 卷之十二  奉天靖難記二(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奉天靖難記,四卷,撰者佚名。書成在永樂年間,今明太宗實錄卷一至卷九即在此書基礎上增改而成。) 奉天靖難記二 十一月丁卯朔。庚午,師回至孤山,訊知李景隆軍鄭村壩。我游騎至白河,歸言:「河水流澌,兵不可渡。」又聞李景隆列陣於

  • 八一、子莫考·钱穆

    孟子称杨、墨,因及子莫,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赵岐注:“子莫,鲁之贤人也。”金仁山曰:“庄子谓儒、墨、杨、秉四,疑即子莫。”黄鹤《四书异同商》辨之云:“《纪闻注》以秉为

  • 卷七十七军装四·冯煦

    绿营军火凡通省绿营巡警,岁需军火,计光绪三十一、二、三等年,每年约共需洋药五千八百九十三斤、奇零数目不备载,下仿此。土药五千三百二十六斤、青铅四千一百五十四斤、铜火帽二十五万六千九百七粒、皮纸二百五十九(万)[刀]、

  • 春秋传卷二十八·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定公下【辛敬王二丑十年】十年【晋定十二齐景四十八卫灵三十五蔡昭十九郑声公胜元年曹阳二陈闵二杞僖六宋景十七秦恵公元年楚昭十六吴阖庐十五】春王三月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公至自夹谷音注【夹谷鲁

  •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宪问第十四集解凡四十四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注〕孔曰:「谷,禄也。邦有道,当食禄。」】 邦无道,谷,耻也。」【〔注〕孔曰:「君无道而在其朝,食其禄,是耻辱。」】正义曰:宪不称氏,疑此篇即宪所记。吴氏嘉宾说:「宪之狷介,

  • 业成就论·世亲

      天亲菩萨造 元魏 毗目智仙译    业成就论翻译之记  大国将宁。必感灵瑞以为嘉兆邺隍方盛。圣降神宝以为祥征。天亲菩萨造业成就论。出于今世以示太平。此乃大魏都邺安固之兆也。  法行有时。寄必得人。

  • 千松笔记·佚名

    谛观如来千古之雄文。如睹如来千古之心。然则五天正语。充满阎浮。鸟迹圆音。弥难穿凿。直餐梵响。何待唐言。纸墨文字间。虚圆妙应。不自为形。而形已露。本来无迹。而迹已彰。言过视听之外。理出思议之表。文以表心

  •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天关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首先叙述宇宙生成过程,经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诸阶段,然后天地生成。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父母,天地之本根,阴

  • 女聊斋志异·贾茗

    又名《女聊斋》。笔记。清人贾茗辑。四卷。作者生平事迹不详。原署古吴靓芬女史贾茗。疑“贾茗”亦为假名。据书叙,仅知作者素崇拜蒲留仙,尝自题其居曰“女聊斋”。是书为仿《聊斋志异》所辑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因所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