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六

永乐十二年闰九月辛丑朔宁王权第三子生赐名盘烑

○癸卯设保安卫及经历司并五千户所命工部筑卫城

○甲辰伊王木彝讣闻王  太祖高皇帝第二十四子母丽妃谢氏王洪武二十四年受封永乐六年五月之国河南王纵欲败度平居削发裸袒男女杂处无所顾忌屡敕训谕不悛比薨礼部奏请削爵葬以庶人之礼  上悼念之不削其爵命有司治丧葬而赐谥曰厉

○先是  上以皇太子所遣使迎车驾缓且奏书失辞曰此辅导者之不职遂徵在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黄淮等是日淮先至行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交奏其罪遂下狱后二日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杨士奇及司经局正字金问至  上曰杨士奇姑宥之朕未尝识金问何以得侍东宫命法司鞫之已而召士奇至前亲问东宫事士奇叩首言殿下孝敬诚至凡所稽违皆臣等之罪  上悦而罢于是行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十三道监察御史交章奏士奇罪不宜独宥乃下锦卫颂系之未几特宥复职遂徵司经局洗马杨溥芮善相继下狱皆以金问辞连之也

○乙巳琉球国中山王思绍遣侄三吾良亹等贡马及方物赐之钞币

○赐故都督同知紫别力哥子合里哥指挥使俸以优给之

○戊申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等以交阯叛寇平委都指挥朱辉廖春率官军五千留交阯备御辅等各率官军还

○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出东北云中东北行至近浊

○己酉夜金星犯左执法

○庚戌鲁王肇煇第三子生赐名泰礜石土

○辛亥改福建按察副使李公正于河南按察司四川按察佥事石鲁于浙江按察司

○壬子  命辽东都司以兵三百往奴儿干都司获印先尝与兵二百至是都指挥同知康旺请益故有是命且敕旺踰二年遣还

○丁巳赐朝鲜国使臣宴  裁减狭西凤翔府郿县县丞主簿

○徙陈州宛丘驿及递运所于沙河北岸初置于州城之北比年黄河淤塞故徙之

○苏州府崇明县耆民宋杰等言比因风潮暴至漂民庐舍被灾之民五千八百三十余家  上敕户部给米钞赈之凡给米万二千四百余石钞十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五锭仍免差徭二年

○辛酉擢进士赵礼为浙江按察司佥事裴旻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傅启让为河南按察司佥事余文为山西按察司佥事

○壬戌敕宁夏总兵官宁阳侯陈懋曰近瓦剌人至言马哈木欲掠甘肃虏虽已穷蹙然不可无备

○勒木瓦诸寨头目纳木等来朝贡马言其地蛮民无所统属乞授职以抚辑之遂命纳木等俱百夫长俾领诸寨隶四川盐井卫

○甲子召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还

○脩河南开封府土城堤岸百六十余丈

○丁卯  命都督朱荣充总兵官镇守大同节制山西都司行都司备御军马

○脩山东聊城县龙湾河及濮州红船口范县曹村河堤岸

猜你喜欢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
  第一回 移花接木计献美姬 用李代桃欢承淫后·蔡东藩
  第十九回 郭从谦突门弑主 李嗣源据国登基·蔡东藩
  中兴小纪卷五·熊克
  第三三认充结状光绪四年三月一一二○四-五·佚名
  第四卷 冠婚·缪荃孙
  卷之四十四·祁韵士
  范祖禹传·脱脱
  樊山政书卷八·樊增祥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三·佚名
  卷二百五十五·杨士奇
  卷十八 熙宗刑政得失·李有棠
  提要·允禄
  二十四年·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庭坚诗全集六·黄庭坚

    观王主簿家酴醾肌肤冰雪薰沈水,百草千花莫比芳。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风流彻骨成春酒,梦寐宜人人枕囊。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观音赞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火坑与刀山,猛兽诸

  • 卷九·乾隆

    卷九襄阳杜甫诗一昔圣人示学诗之益。而举要惟事父事君。岂不以诗本性情。道严伦纪。古之人一吟一咏。恒必有关於国家之故。而藉以自写其忠孝之诫。夫然。故匹夫委巷之歌。皆得参清庙明堂之列。凡其用意深切。极之讽刺

  • 资治通鉴后编巻六十一·徐乾学

    宋纪六十一【起重光单阏八月尽黓执徐八月凡一年有一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皇祐三年八月辛巳特赠给事中孔道辅为工部侍郎时龙图阁直学士王素入对语及道辅帝思其忠故有是命 癸未知定州韩琦加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佚名

    隆庆元年三月丙辰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都督佥事沉至祭 裕陵○皇女行命名剪发礼○狭西博峪等族番人姚革等进贡方物给赏如例○南京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庶官贪酷工部员外郎刘安节等三人素行不谨户部主事刘承恩等三十五人浮躁

  • 卷之六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李轨传·欧阳修

    李轨字处则,是凉州姑臧县人。略知书籍,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喜好周济别人,受到乡人称赞。隋大业年间,补任鹰扬府司兵。薛举作乱于金城郡时,李轨与同郡人曹珍、关谨、梁硕、李斌贝、安..仁等人商议说:“薛举残暴凶

  • 吐蕃传·薛居正

    吐蕃,原居于汉朝西羌地区,有人说他们是南凉秃发利鹿孤的后裔,他的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音讹变为吐蕃。吐蕃人将他们的国主称为赞普,设置大论、小论官以管理国事。他们的风俗是随水草放牧而无固定居所,然而也有城郭,都城叫逻些

  • 卷一百十四·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十四 朱批赵国瑛奏摺 山东兖州总兵官【臣】赵国瑛谨 奏为敬陈因革事宜仰祈 睿鉴事窃【臣】蒙 皇上洪恩擢用总兵於本年九月十八日抵兖州署巳具疏报明外【臣】查东省营制废弛日久而兖镇新

  • 食货四一·徐松

    和籴【宋会要】宋时市籴之名有三:和籴以见钱给之,博籴以他物给之,便籴则商贾以钞引给之。太祖建隆中,河北谷贱,添价散籴,以惠贫民,自后诸道丰稔,必诏诸道漕司增价和籴。 【宋会要】仁宗朝,以左藏三十万应河北和籴之用,时韩琦论

  • 爱国学者顾炎武·吴晗

    今年是伟大的爱国学者顾炎武逝世二百八十周年。关于顾炎武的历史评价,全祖望写的《顾先生炎武神道表》最后一段话很中肯。他说:离开顾炎武的时代逐渐远了,读他的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够说出他的大节的人却很少。只有王高

  • 附卷一·佚名

    尚清王嘉靖年間,爲紋船使事,遣天界寺月泉長老、世名城主良仲到薩州。【年月不傳】又爲紋船使事,遣薜氏賀章【後曰江洲】到薩州。【年月日不傳】尚永王萬暦五年丁丑,爲紋船使事,遣天界寺修翁和尚到薩州。【月日不傳】〔萬暦

  • (七)·梁漱溟

    从上看来,两先生之解书若是其不同,无可调和融通,而其所用功夫又若是其非一也,吾何为而两取之邪?两取之,其在学者又将何所适从邪?从解书而言,必无两是之理,有一是,必有一非。两家相较,我之所信宁在伍先生。至于严说,亦窃好之,第论

  • 卷五百二十八·佚名

    △第三分妙相品第二十八之一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住有想者若无顺忍亦无修道得果现观。住无想者岂有顺忍若净观地广说乃至若如来地若修圣道依修圣道断诸烦恼。由此烦恼所覆障故尚不能得声闻独觉相应法地。况入菩萨正性离生

  • 卷上·印光

    一函遍复一函遍复(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民国二十一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

  •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五·窥基

    窥基撰二十七贤圣章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出体。三依身地。四废立。五问答决择。释名义者。于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释名。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

  • 梦粱录·吴自牧

    笔记。宋末元初吴自牧撰。二十卷。自牧,钱塘(今杭州市)人。因“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故名曰《梦粱录》。元顺帝元统二年(1334)成书。在其前有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此为合璧之作。所记部分材料源于淳祐、咸淳《临安志》,大

  • 御定道德经注·成克巩

    福临钦定。成克巩纂。上下两篇。有《四库全书》本行世。《道德经》乃春秋时老子即李耳(老聃)所著。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名著,被历代所重视。自汉代人河上公为该书注释开其端,紧随其后注释者代不乏人,据《四库全

  • 佛说阿难四事经·佚名

    佛说阿难四事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四事供佛之法。摄于小乘部。一慈心俯育人畜,二悲心周给穷苦,三不食肉,持五戒,四敬沙门,行此四事,如供佛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