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十六

永乐十九年夏四月癸巳朔享 太庙

○甲午 上御奉天殿进士曾鹤龄等上表谢恩

○封庆王木旃嫡长子秩煃为庆世子第二子秩焘为静宁王第三子秩炵为安化王第四子秩荣为真宁王第五子秩炼为岐山王并给赐仪仗

○乙未以会州富峪大宁前三卫直隶后军都督府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出房宿西南行至近浊

○丙申 命周王橚还国

○戊戌庆王木旃还国宴如初至锡赉甚厚赐其从官钞有差

○庚子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壬寅敕谕文武群臣曰朕躬膺天命祇绍鸿图爰仿古制肇建两京乃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奉天等三殿灾朕心惶惧莫知所措意者于敬天事神之礼有所怠欤或祖法有戾而政务有乖欤或小人在位贤人隐遁而善恶不分欤或刑狱冤滥及无辜而曲直不辨欤或谗慝交作謟谀并进而忠言不入欤或横征暴歛剥削掊克而殃及田里欤或赏罚不当蠹财妄费而国用无度欤或租税太重徭役不均而民生不遂欤或军旅未息征调无方而馈饷空之欤或工作过度徵需繁数而民力凋毙欤或奸人附势群吏弄法抑有司阘茸罢愞贪残恣纵而致是欤下属于民上违于天朕之冥昧未究所由尔文武群臣受朕委任休戚是同朕所行果有不当宜条陈无隐庶图悛改以回天意

○癸卯苏禄国东王之母遣王叔叭都加苏哩等贡方物赐叭都加苏哩冠带袭衣纱纻丝文锦纱罗彩绢赐其从人有差

○甲辰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侍讲邹缉等言便民事其略曰天下有司官吏不能贤屡蒙 敕监察御史按察司考核黜陟而所司不加详察其重厚廉介不能逢迎阿附者多考平常而贪墨奸诡善于趋媚者反考称职人无惩劝宜岁

敕按察司廉正官遍历郡县察其治行仍 命监察御史覆核具奏果勤慎廉能政绩显著请加赉增秩以励其志贪黩掊克怠政废职者请即时黜罚以警其余如有善不举有恶不纠致贤否混淆他日廉勘得出罪坐所考之官又言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实罢中国宜明诏海外诸国近者三年远者五年一来朝贡庶几官民两便又言江西湖广浙江并直隶应天等府州县秋粮每岁运赴北京道路险远困敝不堪宜于淮安徐州济宁滨河置立仓廒量地远近分拨运粮别设法运至北京少纾民力又言近年营建北京官军悉力赴工役及余下不得生理衣食不给有可矜悯宜 敕军官加意抚恤增给月粮宽余丁差徭役给其家又言比来兵政不脩武备废弛宜敕内外武臣各整部伍以时操练用备不虞从之时给事中柯暹监察御史何忠徐瑢郑惟桓罗通刑部主事高公望翰林院庶吉士杨复等并言时政 上披览皆嘉纳之

○乙巳诏曰朕恭膺天命统御华夷夙夜祇承罔敢怠忽比循往制肇建两京惟在安民以隆鸿业乃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奉天等三殿灾朕怀兢惧莫究所由固朕不德之所致欤抑任用匪人而致然欤今诏告中外凡有不便于民及诸不急之务者悉皆停止用苏困毙仰答天心所有事宜条示于后一各处 永乐十七年以前拖欠税粮课程盐课马草等项及十八年被灾田地粮草悉皆蠲免一各处逋负各项钢铁颜料席麻木植等物及倒死各项头匹亏欠一应仓粮盐课等项并广东追陪真珠悉皆蠲免一各处闸办金银课除已煎销见收在官外其余暂行停止旧额岁办课银并差发全不在此例一各处买办一应物料除军需急用其余不急之物暂行停止敢有指此为由仍复科害民者治罪不饶一狭西四川儹运茶课暂且停止其有已起运者仍令运赴所指茶马司交收一各处钞造及买办纸劄暂行停止一下番一应买办物件并铸造铜钱买办麝香生铜荒丝等物暂行一往诸番国宝舡及迤西迤北等处买马等项暂行停止一有被水旱缺食贫民有司取勘赈济一逃移人户招回复业优免襍泛差勘一年仍将本户递年拖欠税粮等项蠲免一法司所问囚人今彼一依大明律拟罪不行深文妄行榜文条例一军官有犯笞杖徒流迁徙襍犯死罪有降职及发遣各处充军并充军立功哨了等项者俱复原职一官吏人等但因营造买办物料及失误违限等项得罪者悉皆宥免各还职役一营造军夫人匠但有伤故者有司加意抚恤其家免其杂泛差役一诸司官吏及差使人员贪赃害法故将平民苦虐者许所在按察司及巡御史就便擒拿赴京连家小发边远充军一诸司吏卒引兵皂隶牢子多有久恋衙门浸润官长起灭词讼说事过钱虐害良善者所在按察司及巡按御史就便擒拿连家小发边远充军一自今官吏敢有不遵旧制指以催办为由輙自下乡科歛害民者许里老具实赴京面奏处以重罪一各处摆站囚人有年限满者即令发司拨替疎放宁一北京太仆寺并各卫见养孳生马匹今后有亏欠马驹者照例追钞一脩造往诸番舡只暂行停住毋得重劳军民于戏奉承天戒敢忘脩省之诚惠绥烝民用举宽仁之政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丙午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尹子当等奉表贡方物贺 万寿圣节

○己酉 万寿圣节先期礼部奏行庆贺礼 上敕文武群臣曰比者 上天垂戒奉天等三殿灾朕心勤惕寝食不宁方反躬省愆遑遑夙夜而礼部谓朕初度请行贺礼此岂所以相朕恭承 天意盖益重朕之不德也其止勿贺

○庚戌朝鲜国陪臣尹子当等辞还赐之钞币

○辛亥暹罗国王三赖波磨刺札的赖遣使奈怀等六十人贡方物谢侵满刺加国之罪赐钞文绮纱罗有差

○壬子江安郡主薨讣闻赐祭命有司治丧葬主蜀献王第十一女配仪宾家晟云

○癸丑 敕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敕曰今命尔等分历郡县抚安军民询察所苦凡利之未兴者兴之害之未革者革之诸司官吏蠹法厉民者黜之守法爱民者旌之尔克副所命致民安于田里而无饥寒愁叹之声则予汝嘉如又狥私蔽公不辨淑慝不察是非军民休戚不以究心将尔之罪亦不可逭钦哉命义及给事中马俊往直隶应天等府州尚书金纯给事中葛绍祖往四川都御史王彰给事中王励往河南都御史刘观给事中李玚往狭西副都御史虞谦给事中许能往浙江侍郎郭进给事中章云往江西侍郎杨勉给事中徐初往福建侍郎郭敦给事中陶衎往顺天等府州侍郎李昶给事中刘涣往山东太常寺少卿周讷给事中刘荩往湖广大理寺丞郭瑄给事中艾广往广东大理寺丞孙时给事中萧奇往山西通政司参议朱侃给事中杨泰往广西

○礼部左侍郎仪智乞致仕赐敕奖谕遣归智高密人温重端悫由教官历高邮知州宝庆知府所至宽厚得民升通政司右通政兼右春坊中允数月升湖广布政使简易凝重得藩臣体间坐累被谪湖广指挥使龚忠入见 上问湖湘间老儒宜有存者对曰臣愚不能尽识以臣所识仪智固老儒也然坐小累斥矣即日召之既至以为 礼部左侍郎遇事是是非非不肯附会尝正旦日食 上命礼部尚书吕震议免贺礼震心以为宜贺智力为震言不可毋贻后悔 上闻智言曰是朕心也竟免贺 上命吏部翰林院简求儒授 皇太孙经同以智荐 上喜曰得之智侍 皇太孙数年启迪匡益克尽其诚年八十归无几卒

○甲寅贵州宣慰使宋斌播州宣慰使杨昇等来朝贡马赐袭衣钞币

○丙辰古麻刺朗国王干刺义亦敦奔归至福建以疾卒遣礼部主事杨善谕祭赐谥康靖命有司治坟茔葬以王礼命其子刺苾嗣古麻刺朗国王率众以归仍赐之钞币

○夜有星如盏大黄白色出壁宿东北行至近浊

○己未老挝宣慰使刀线反遣头目混典等十五人贡金银器赐钞及彩币有差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六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八·李攸
  ●卷二百十八·徐梦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五·李心传
  东都事略卷七十四·王称
  ◎礼四(吉礼)·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五·徐乾学
  卷之三十八·佚名
  第十七册 天命五年九月至六年闰二月·佚名
  一四一二 直隶总督梁肯堂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马骕
  绎史卷一百八·马骕
  卷五十三·张守节
  麟德·周绍良
  后梁纪四 均王上乾化三年(癸酉、913)·司马光
  卷九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城小龙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城小龙女姓名不详。《诗人玉屑》卷二十一自《冷斋夜话》引其词一首。 ●清平乐令 吴城小龙女 帘卷曲阑独倚,山展暮天无际。 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 数点雪花乱委,扑鹿沙鸥惊起。 诗句欲成时,没入苍烟丛里

  • 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班固

    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

  • 遗补·庞元英

      余记中书舍人礼上押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绹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

  • 东都事略卷九十五·王称

    列传七十八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也始生族父得象竒其风骨以爲必贵举进士甲科知商洛县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絶壁万仞岸甚狭惇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惇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惇来轼拊惇背曰子

  •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七·张岱

    洪承畴、冯铨列传(阙)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弘治十八年九月壬午朔兵部奉诏查武官冗食之应裁革者六百八十三人曰皇亲曰保母曰乳母曰女户曰恩荫曰录用曰勋卫曰将军曰通事曰匠艺人等其中全由传乞者恩劳相参者自陈功劳照例乞升乞恩改调者各若干人因言其原有军功者宜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五月庚午朔○辛未夜湖广衡州府三河水暴涨郡县官署水深至五六尺○壬申升通政司右参议曹璜为本司左参议尚宝司少卿张□□丰为通政司右参议○演教寺袭职番僧班著尔领真一名及尢旦剌思巴等四名进贡○兵科署科

  • 吕光传·房玄龄

    吕光,字世明,略陽氐族人。他的先祖吕文和,是汉文帝初年为避难而从沛郡迁徙来的,世代为大族。父亲吕婆楼,辅佐苻坚,官至太尉。吕光生在枋头,因当夜出现神光的异兆,所以以光为名。吕光十岁那年,与一群儿童在一起游戏,模仿战场阵法

  • 中宗本纪·刘昫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名显,高宗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则天大圣皇后,显庆元年(656)十一月五日,在长安出生。第二年封为周王,授命为洛州牧。仪凤二年(677),改封为英王,改名为哲,授命为雍州牧。永隆元年(780),章怀太子被废弃,当年被立

  • 卫灵公第十五·智旭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禅解】只消

  • 卷二十一·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周颂清庙之什诂训传第二十六周颂【二字脱下脱陆曰周颂三十一篇皆是周室大平德洽着成功之乐歌也名之曰颂颂者诵也容也歌诵盛德序太平之形容以此至美告于神明皆成

  • 王制第九·荀况

    [题解]本篇阐述了奉行王道从而成就帝王大业的圣王的制度,论及王者的政治纲领、策略措施、用人方针、听政方法、管理制度、官吏职事等等,同时还论述了王制以外那些导致强大称霸、仅能安存、危殆、灭亡等后

  • 报本元禅师·惠洪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

  •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补陀落迦山圣观自在菩萨宫中。彼有无数大娑罗树。多摩罗树瞻波迦树。阿输迦树阿提目多迦树。如是等种种宝树而为严饰。与大苾刍众一百

  • 贤首五教仪卷第一·续法

    清浙水慈云沙门 灌顶续法 集录贤首大师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言三时者有别有通。别三时者一日出先照时二日升转照时三日没还照时。华严云或日初分时入或日中分时入或日后分时入法华谓初善中善

  • 卷第一·佚名

    撄宁静禅师住蕺山戒珠寺结制语录卷第一门人德亮 编书记德峨 录顺治庚寅岁师于苏州府吴江县罗汉寺受绍兴府山会护法缙绅罗梦章郑望裕邢淇瞻李泰若徐岱渊唐敏一吴期生吴崆峒陶岸生鲁季栗童在公刘嵢嵝刘永侯刘静甫刘

  • 赞灵集·佚名

    赞灵集,编撰者不详。约出于明初。四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辑录赞颂洪恩灵济真君(即徐知証、徐知谔)之诗文数十篇,包括碑记六篇、表札九篇、序疏跋文九篇,诗数十首。书中有元人撰〈灵济宫记〉、〈重修灵济宫记〉、明永

  • 论语笔解·韩愈

    二卷,旧题唐韩愈、李翱同注。唐以来对此书说多异同,参校各说,疑此书为韩愈注《论语》前所作的笔记心得,李翱亦间有讨论,附于其间,后人得之,刊刻而成,而以韩曰、李曰分别两人之说。韩愈、李翱学术观点相近,二人所解基本看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