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

  永乐八年二月戊戌朔  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留守北京事宜  敕黔国公沐晟仍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充副总兵率师征剿交阯余寇△女直野人头目那溪等来朝设甫儿河使坊河亦麻河三卫命那溪等十九人为指挥等官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己亥

○升常山右护卫指挥使脱里台为山东都指挥佥事

○庚子

○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进所议留守北京事宜一每日  皇长孙于奉天门左视事侍卫如常仪诸司有事具启施行若军机及王府要务一启  皇太子处分一奏行在所如遇  万寿圣节设香案奉天殿丹陛上  皇长孙具色服于丹陛上行礼文武官具朝服于北京行部行礼如常仪天下诸司表文俱诣北京进贺四夷朝贡俱送南京礼部启  皇太子施行其文选行在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及北京行部所属衙门如有缺员应除补者五品以上行在吏部移咨南京吏部启  皇太子选补六品以下及考满起复例应升降复职及对品改用常选官拨用吏典俱循例启  皇长孙施行其武选行在五军都督府及行后军都督府所属衙门例应袭替优给升降者行在兵部亦循例启  皇长孙施行自余非常选者启  皇太子斟酌行之一内外官吏军民有犯所司启  皇长孙施行若皇亲有犯小事令其在家听候所司启  皇太子待报施行若所犯情重及干谋逆者即时拘执先命皇亲会问若事未当及犯人不服乃命公侯伯六部五府都察院大理寺会皇亲再问毕将所伏情犯启  皇太子候  车驾回京奏请处分其王府护卫指挥及长史有犯干恶逆者先行收问然后启  皇太子自余有犯启  皇太子待报收问其行在刑部都察院北京刑部议拟囚人应死者监候启  皇太子待报施行余悉启  皇长孙裁决从之

○辛丑

○以亲征胡虏诏告天下诏曰朕受  天命承  太祖高皇帝洪基统驭万方抚辑庶类凡四夷僻远靡不从化独北虏残孽处于荒裔肆逞凶暴屡遣使申谕輙拘留杀之乃者其人钞边边将获之再遣使护还使者复被拘杀恩既数背德岂可怀况豺狼野心贪悍猾贼虐噬其众引领徯苏稽于天道则其运已绝验于人事则彼众皆离朕今亲率六师往征之肃振武威用彰天讨且朕必胜之道有五以大击小以顺取逆以治攻乱以逸代劳以悦吊怨鲜不残灭荡除有罪扫清沙漠抚绥颠连将疆场乂安人民无转输之苦将士无战斗之虞可以解甲而高枕矣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命户部尚书夏原吉辅导  皇长孙敕原吉曰朕长孙虽幼龄而克勤学问正当涵养德性充其大器尔其勉尽乃心朝夕辅导俾智识益广道德有成将绍承有赖尔亦与有光荣钦哉赐原吉米二十石钞一千贯仍命兼行在吏户兵三部事  命赵王高燧整理北京城池军马令广平侯袁容泰宁侯陈圭辅之△复都指挥使卢旺官先是旺任云南都司坐事谪交阯立功至是复其职于交阯都司

○壬寅

○居灵州都督阿滩不花等来朝贡马赐之钞币礼部言岐阳武靖王夫人毕氏卒命官祭之有司治丧葬

○癸卯

○命国子监祭酒胡俪兼翰林院侍讲△裁革镇夷守御千户所之平柴通源泉水三驿

○甲辰

○南阳郡主薨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赐祭命有司治丧葬生周定王弟四女也△是日都察院劾启应天府尹姚恕非京尹才  皇太子降为浙江布政司右参议△广德州知州杨翰以公事稽程被逮赴京司州耆老二百余人诣阙言翰善于抚字百姓赖之乞贷罪还职  皇太子曰能致耆老二百余人来言必有及民之政矣稽缓公事小过可恕也遂遣行人就道宥之复职仍赐翰钞三百贯

○乙巳

○遣书谕皇太子曰前命尔审覆重囚尔奏乞贳其死见尔重惜人命然十恶不可宥其余杂犯死罪以下悉准所言国家用刑贵在得中过则滥不及则弛自今尤宜尽心△法因何等处野人头目秃剌等来朝设法用河兀应河古木河三卫命秃剌等为指挥等官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丙午

○北京耆老以  车驾将发诣朝辞  上谕之曰朕此举为安民也父老有子孙亲戚从行者皆当训励之使奋忠勇树勋名渠能卓然有立亦将于尔有光若出外而抚循之惟朕在尔无庸忧皆欢呼万岁命礼部悉赐耆老布钞△以扈从北征赐公侯伯文武群臣钞有差△哈烈沙哈鲁把都儿遣头目迷儿即剌等贡方物赐赉有差沙哈鲁把都儿元帖木儿驸马等四子时与侄哈里构兵因其使还  上遣都指挥白阿儿忻台等赍敕往谕之曰天生民而立君以长之使各遂其生朕统御天下一视同仁无间遐迩屡尝遣使谕尔尔能恭修职贡抚辑尔民安于西陲朕甚嘉之然比闻尔与侄哈里构兵相讎朕为恻然夫一家之亲恩爱相厚足制外侮亲者尚形乖戾疎者何得和同自今宜休兵息保全骨肉共享和平之福并赐之彩币表里复敕谕哈甲令罢兵睦亲亦赐之彩币△安王楹奏免护卫屯军子粒二年从之并赐茶五百斤

○丁未

○遣官释奠先师孔子△以亲征胡虏軷于承天门遣太岁旗纛等神  车驾发北京  遣指挥完者帖木儿等赍敕及彩币赐别失八里王马哈麻先是诏使往彻马儿罕道经其地马哈麻遣人护送礼待甚厚故特使劳之△夜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尾迹有光出右摄提东南行至近浊

○戊申

○祭  太社  太稷命  皇太子行礼  遣官祭先农  车驾次沙河升鳌山卫指挥使管八秃帖木为山东都指挥佥事

○己酉  车驾次龙虎台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居庸山川蔚州卫千户周全自虏中脱归具奏虏情实

○行在工部尚书吴中言营建山陵合用工匠民夫请于山东山西河南北京及浙江布政司直隶府州县徵用北京旁近卫所亦宜量拨军士从之仍命有司月给粮赏

○庚戌  车驾度居庸关次水安甸晚雨雪已而复霁日下五色云现△是日户部启江西建昌府新城县永乐五年八月民多疫死官民田四百八十余顷俱荒宜遣官核实除税  皇太子从之

○壬子  皇太子升通政使司左参议陈定为右通政以丘陵为河南按察司佥事陵初为河南布政司右参议坐事谪交阯至是召还改用△令故中军都督佥事吕得昇子整袭父旧职金吾左卫指挥使徐善子旺袭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德庆州新乐山等处徭首骆第二第来朝贡方物第二等初以泷水县丞冯原泰招谕向化计户百六十口五百余至是来朝  皇太子赐之钞币袭衣△夜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有光出女床西北行至游气

○癸丑  皇太子谓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曰五城兵马专以巡警京城若畏避权势纵恶长奸将小人得志善良受害尔其戒励之使各修厥职△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焕劾启左通政赵居任连城岁奉命于苏湖治水田之荒芜者甚众蔽不以闻乃于乌程县熟田内简稻穗繁者数其颗粒及三百之上为秉以闻谓为丰稔太平之瑞小人不忠罔上宜加诘责  皇太子曰此人非独罔上且残刻为民所恶然  上之所使未可擅易其封此章示之令自省

○甲寅  车驾次泥河  上途中见病卒命马载至营遂命诸将抚恤军士命太医院遣医分疗各营将士之病者△是日浙江等道监察御史陈孟旭等劾启中军都督府右都督郭义已给皂隶二十余人而私役军士为价贩以给刍豆又取军士三十余人充傔从于法当罪  皇太子曰义武人不谙法且老矣姑释不问悉收其兵士归伍

○丙辰

○遣行在太常寺少卿朱焯祭宣府山川城隍△是日  皇太子命故燕山左卫指挥同知杨真保子俊袭升指挥使千户郝鹿儿子诚袭升指挥同知△命河南都指挥同知万得子友代职为金吾右卫指挥使羽林前卫指挥使王福山侄能代职为指挥使燕山左卫指挥同知王能子伯家奴金吾左卫指挥同知俞不兰奚子彻里帖木儿通州卫指挥同知刘善子木指挥佥事郑马肚子宁俱袭职

○丁巳  驻驆宣府△是日  皇太子以狭西行都司故都指挥佥事齐整子斌袭父旧职金吾右卫指挥佥事

○戊午

○修  太庙及  社稷山川先农坛  皇太子以都指挥佥事张玉山子雄代父原职为燕山前卫指挥使金吾左卫指挥同知王得子玉代父职其父时皆老疾云

  ○己未

  ○升指挥使吴思敬为都指挥佥事△是日  皇太子升礼部郎中童铨工部郎中李公正为福建按察司副使工部郎中王肃为广西按察司副使以许州知州潘文奎为左春坊左司直郎文奎以事当降秩近臣有荐其文学者故擢用之

○壬戌  车驾度德胜关驻驆兴和

○癸亥

○遣官祭所过名山大川△命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提督操练山西大同天城阳和等处军马整理城池莭制山西都司行都司及太原三护卫官军△是日  皇太子擢建德县儒学教谕伯贤国子监生郭良周顺俱为工科给事中△四川通海等三井盐课司灶丁李达青言禄聚井盐煎不及额而中江县金佛竹筒小盐井岁可得盐万二千六十斤宜开煎补所亏盐课  皇太子从之

○甲子  上阅武营外指麾将士坐作进退折旋无不如旨顾尚书方宾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曰莭制之师庶几可用然教练未易孔子曰教民七年可使即戎朕每御师未尝恃其已习而辍操练故往往得用时天霁忽大风阴晦  上曰雪且至命军士亟回及营雪下已而大风复霁英国公张辅等至自交阯入见命辅提督操练宣府万全兴和等处军马整治城池屯堡烟墩仍听赵王调遣  敕清远侯王友循野狐岭抵德胜口武安侯郑亨往万全督馈运△是日  皇太子升工部员外郎唐鉴为山东布政司左参议浙江黄岩县言民被水患乏食乞免永乐五年盐粮仍乞今岁税粮折钞  皇太子从之

○乙丑

○大阅兵  敕户部运粮民夫死者人与钞十锭复其家一年冻伤手足亦复一年△是月升燕山左卫指挥使张刚为陕西都指挥佥事

猜你喜欢
  大事记续编卷四·王祎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四·佚名
  第三卷 运河上·缪荃孙
  金佗稡编卷十七·岳珂
  别集上卷十二·宋名臣言行录
  通鉴纪事本末卷七下·袁枢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附录·孙甫
  ·致僚属手札·丁曰健
  梁太祖本纪·欧阳修
  杨乘传·宋濂
  石抹孛迭儿传·宋濂
  卷二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五 倪 瓒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链师 芙蓉犹满渚疎桐已殒霜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忆与郑炎辈闲咏步修廊时余有

  • 卷二百七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三戴叔伦戴叔伦字幼公润州金坛人刘晏管盐铁表主运湖南嗣曹王臯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臯讨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俄即真迁容管经略使绥徕蛮落威名流闻

  • 谢克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克家(?—1134)字任伯,上蔡(今属河南)人。绍圣进士。建炎四年(1130)官参知政事。绍兴元年(1131),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宵宫,寓居临海。绍兴四年卒。事迹见于《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张守《祭谢参政文》(《毘陵集》卷一二)。

  • 十一集 四卷·钱德苍

    杂剧磨房(丑上)闲来无事嬉打哄,只见婆娘打老公。吾问婆娘因何事?灶下没了一个吹火筒。正是: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妈妈不贤,恼恨心头。自家孔怀。哥哥孔亨,他上京求取功名,一去杳无音信,妈妈将嫂嫂打在磨房中挨磨。吾想他弓鞋脚小,怎

  • 列传第十七·刘昫

    ○李靖 客师 令问 彦芳 李勣 孙敬业 李靖,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人也。祖崇义,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诠,隋赵郡守。靖姿貌瑰伟,少有文武材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其舅韩擒虎,号为名将,每

  • 东都事略卷七十七·王称

    列传六十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也薛奎守蜀还朝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谓镇也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故事殿廷唱第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镇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佚名

    卷二十   康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午,敕大将军贝勒洞鄂断贼粮道。洞鄂奏:臣等已克平凉第一关厢,去城三里许对南山屯营,以炮攻城,欲向前薄城;沟深城险,难以下垒,故城不能速下。上谕:逆贼久踞平凉,皆因有粮可恃;若断其饷道,则贼自穷。

  • 卷五十四·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四 【起丁卯尽己卯】考异【提要起丁卯下有唐哀帝天佑四年尽己卯下有晋王李存朂称唐天佑十六年梁贞明五年】凡十三年 【丁

  • 读礼通考卷一百十六·徐乾学

    丧制九违礼三丧中宴客晋书刘隗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顗等三十余人同防隗劾奏请免龛官削侯爵顗等知龛有丧吉防非礼宜各夺俸一月从之【详见一百十三卷不及礼条】【顾炎武曰当日期功之丧朝廷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万历六年三月壬子朔以恭视写篆 仁圣懿安皇太后 慈圣宣文皇太后册宝赐辅臣张居正等各银币有差○截留本年漕粮八万石分贮沿河各仓听河漕衙门支用其遗下轻赍等银仍照数类角□羊济边○户部劾奏直隶州县卫所等官侯国安等

  •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闰三月。辛酉朔。更定在京各衙门满汉官衔品级。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满汉字俱称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满汉字俱称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满汉字俱称修撰、编修检讨。

  • ◎死矣刘鼎锡·李定夷

    前霸县知事刘鼎锡,因贪赃枉法俱发案,经大理院判决执行死刑,依官吏犯赃条例枪毙矣。闻枪毙之前数日,刘氏囚于地方看守所,自知不免,屡图自杀,频以首触壁不死,更仰攀电灯之线,又不死,事为典狱者所知,乃进而佯慰之曰:“君罪状虽判决,仍

  • 卷二十二·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卷 春秋臣传卷二十二   宋 王当 撰 襄公六 卫太叔仪 太叔仪卫卿太叔文子也亦曰世叔仪十四年卫献出奔求复於甯喜许之太叔文子曰甯叔视君不如奕棋奕者举棊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

  • 第一○九札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三○五-三·佚名

    福建按察使解,饬新竹县造报: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札新竹县钦命盐运使衔、署福建按察使司、盐法道解为飞催赶办事。照得各属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一款,例应按年分别,开列专兼■〈纟允〉各职名,声明

  • 袁洪愈传·张廷玉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获乡试第一。第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中书舍人。升任礼科给事中。他弹劾检讨梁绍儒阿谀、攀附权贵,文选郎中白璧揽权卖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不督察下属。世宗下诏痛责万镗、葛守

  • 鬼谷子·王诩

    捭闔第一〈捭撥動也闔閉藏也凡與人言之道或撥動之示其同或閉藏之示其異〉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衆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户籌䇿萬類之始終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户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

  • 茶酒论·王敷

    唐宋之际茶书,王敷撰,1卷,今存。此为敦煌石室中发现的通俗文学作品,全用拟人化代言体对话形式写成。作者王敷,唐代王敷是一名乡贡进士,他的 《茶酒论》久已不传,自敦煌变文及其 他唐人手写古籍被发现后,才得以重 新为

  • 脊背与奶子·张天翼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发表于1931年《文学生活》1卷4期。写乡村家族权势下的地主阶级的荒唐无耻。农妇任三嫂为了摆脱族绅长太爷的调戏,远走溪庄,跟上姓刘的情人。事发后长太爷以“淫奔”罪派人把她捆绑回乡,在祠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