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永乐三年春二月丁卯朔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召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享还京△升兀者卫指挥同知锁失哈为指挥使赐之彩币△河南布政司言河决马村堤命本司官躬督民丁脩治

○戊辰

○祭  太社太稷  遣官祭先农

○己巳

○北京刑部尚书额佥以罪诛先是佥奏朝廷用人宜新旧兼任今所信任者率藩邸旧臣非公至之道又言侍卫将军皆光禄给食不亦私厚语涉怨诽  上出其奏示群臣群臣进曰今廷中大臣惟金忠出藩邸之旧至于密务臣等所与闻者忠或不与何名非公且光禄给侍卫将军食出洪武旧制非始于今日皆佥妄言宜正其罪  上曰朕为天下君政欲日闻直言以助益不及岂恶言者且人臣言事亦湏考实何至诬直为枉且朕之待佥不薄矣而犹刑怨诽岂正直之人哉今遽罪之人不察将谓朕不容言者姑寘之至是都御史陈瑛等奏佥居官贪婪暴虐擅作威福十数事又纵其妻于所部郡县笞辱等令逼索财物且日乘轿于市中强买物货市人畏之不啻豺虎佥与其妻同恶如此罪其可容  上遣人复按得实皆处以死△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尾迹有光出太微西垣内东南行入张宿后二小星随之

○庚午

○改大宁前卫济州卫天策卫为汉府三护卫改设赵府三护卫以彭城卫为常山中护卫永清左卫为常山左护卫永清右卫为常山右护卫置经历司经历一员设常山郡牧千户所隶赵府

○辛未

○蜀王椿来朝宴于华盖殿其从官宴于中右门

○壬申

○直隶和州言州民尝贷官稻三千四百七十余石今被水未有偿乞于来岁秋成偿从之△云南宁远州土官同知力吉罕奏云臣所辖猛慢等七寨本臣祖宗故地近被安南攻夺又掳臣壻及女并人民畜产徵纳差发驱役百端臣世奉中国职贡今横被虐害实所不堪惟朝廷矜悯  上命礼部遣使赉敕谕安南胡大互曰前遣御史李琦等问尔弑主篡位僣号改元宁远州复奏尔夺其猛慢等七寨掳其壻女掠其人畜徵纳差发驱百端事果如何具以实对△刑科都给事中马桢以欺罔伏诛

○癸酉

○广东按察使司副使耿贤有罪谪戍边

○甲戌

○新册添卫指挥佥事胡忠女为崇阳王孟炜妃永州卫指挥佥事程斌女为通山王孟火□禽妃△永平卫指挥使李宏坐虏寇入境劫掠畏怯不出伏诛

○乙亥  皇后千秋节命妇朝贺坤宁宫赐宴

○丙子  命华阳王悦燿崇宁王悦燇冠

○丁丑

○升通政司左通政朱浚为北京刑部尚书

○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洪堪言十事其一曰治天下以正风俗为本国朝以礼治民令民间有丧以礼安葬禁暴露焚烧此厚风俗之道也今福建之俗凡有亲丧率多火烧弃置不葬虽有葬者十无二三宜从礼部禁止果贫乏不能葬者宜令所在有司于没官地内设置义冢庶几民德归厚风俗可淳其二曰崇德报功国之大典福建之地自汉以来始通中国地滨海隅民少知学至唐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始兴学校乡小民有能诵书者衮亲与为客主人之礼始翕然向化遂为礼义之邦民至于今未忘其德旧有庙在府州府学之前春秋祭祀今庙虽存日益敝坏昔樊令当唐末捍御赣寇曾常侍保安清流县其民俱为立庙至本朝皆官为祭祀以常衮之功比之二人大相远矣然未蒙褒显乞敕礼部议下有司增修旧庙官为祭祀其三曰存恤孤老王政所先今处各府州县养济院多颓坏有司非奉勘合不敢修葺孤老之人多无所依又或有一县之内素无建置者夫百里之县岂无失所之人良由有司不体朝廷恤民之意故略而不理乞敕有司常加修葺未建置者即建置之如例收养薪米布匹皆按先期给之或有疾病令医疗之庶无告之民不至失所其四曰刑名国之重事各府州县重囚必经按察司审录无冤然后转达刑部详拟或有推鞠不明及番异者按察司官俱宜躬亲办理今往往仍发原问衙门推鞠以致多有冤抑乞敕各按察司官审囚之际遇有番异及鞠问不明者湏亲与办理毋循前弊庶几刑罚可清其五曰福建役洪武中先以三户垛集正贴轮当后贴户多抽入伍防倭而又令轮当垛集之军是充两役乞敕兵部今后充防倭者户丁听继本役其垛军仍于正户及不曾补役贴户内取充其六曰福建驿传廪给俱系驿夫自备岁终有司方数目给偿其驿户贫乏者取给一时未免囷迫宜令有司酌量预支粮饷年终通计支销若有羡余俾于下年作数其七曰无知愚民不谙常宪或因小忿辄诉公庭及论以法方觉悔惧推原其情亦出愚戆误犯令着有司令后词讼除奸盗诈伪人命外若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依洪武年间教民榜例付该管老人里长从公剖决若里老狥私不公及顽民不服者有司方如律治之庶使狱讼清简其八曰乡饮酒礼乞申明令有司以时奉行选方正之士讲读大诰律令使民知趋善避恶其九曰治民之法必先教之教之不从然后刑之今朝廷法制禁令止行于有司其闾巷小民有自幼至老不及知者故往往至于误犯今后凡有条例榜文宜令有司转行里老于本处申明亭召集乡民逐一告谕庶其知所循守其十曰水旱之灾国家代有洪武年间尝遣人于各府州县修筑塘堰圩岸使水有所防旱有所备彼时有时亦有奉行不止核报未尽者宜如洪武故事遣人复勘修筑  上皆纳焉

○戊寅

○蜀王椿辞归宴如初至赐赉甚厚并赐其从官钞有差

○己卯  命故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庞彦非专以兵马威也桂平等县小民为乱或者迫于有司诛求不得已逃匿行劫苟图自存盖未可知宜遣人抚谕复业毋辄进兵如其不服发兵未晚

○壬午

○升光禄寺大官署正倪正为北京光禄寺丞翰林院编修陆具瞻为赵府左长史以具瞻尝授学赵王云

○先是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赵王国国应祭山川社稷等神未有坛所请改顺天社稷坛△祭社稷古制留守无祭山川之文而赵地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皆当祭请改顺天府山川坛祭山川  上曰祭祀大事其与六部大臣及翰林院儒臣再议至是吏部尚书蹇义翰林学士解缙等言周礼地官凡建邦国立其社稷文献通考云诸侯有国其社曰侯社亲王留守之祭固无明文然礼有可以义起者今赵王留守北京当别建国社稷山川等坛致祭宜如礼部所议从之修浙江上虞县曹娥江池湖埧埂及沿堤岸△金吾左卫指挥周廷贵有罪伏诛

○癸未

○升都指挥同知史勇为左军都督佥事金吾左卫指挥同知王千一为山东都指挥佥事刘歪儿为山西都指挥佥事吴福为辽东都指挥佥事张九儿为河南都指挥佥事杨胜雄甄全傅兴为本卫指挥使金吾右卫指挥同知刘成祖杨友戚用为山东都指挥佥事杨进陈志周福兴为山西都指挥佥事周全周大高成为辽东都指挥佥事周成为河南都指挥佥事曹中陈官音保王外驴魏文儿王得唐成陈友辛刘军儿张遇林段定子宋官保指挥佥事郭福驴俱为本卫指挥使徐文马转儿为本卫指挥同知羽林前卫指挥使雷春为河南都指挥同知指挥同知赵成为河南都指挥佥事刘全张驴儿为本卫指挥使金吾左卫副千户吴改住为本卫指挥佥事皆以平定九门功复升之命故狭西都指挥同知朱宾鸿子祥袭父原职为金吾左卫指挥同知  命赵王高燧居北京赐赉甚厚及赐其长史陆具瞻等钞有差

○甲申

○敕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率骑兵三千人哨了迤北  命平江伯陈瑄充总兵官前军都督佥事宣信充副总兵帅舟师海道运粮赴北京  鞑靼卜兰奚来归各赐钞百锭

○丙戌

○安定卫指挥哈等三遣头目撒力加藏卜等三十九人来朝进马且奏举撒力加藏卜等为指挥千百户管官又请如例岁纳孳畜什一皆从之仍赐撒力加藏卜等诏敕冠带袭衣及银钞彩币有差

○丁亥

○宁夏总兵官左都督何福言宁夏旱田再艺水田惟一艺且种水田则费力多而获利少乞屯种罢水田惟耕旱田从之

○乙丑

○赏福建铜山千户所副千户刘庸等银钞绮帛有差以牧捕黄梅山土寇功也△四川布政司言诸番以马易茶者例禁夹带私茶布帛青纸等物出关今番商往往以马易茶及以他货易布司遵禁例又虑杜绝远人  上曰边关立互市所以资国用来远人也其听之

○庚寅

○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晟曰回回倒兀言撒马儿罕回回与别失八里沙迷查干王假道率兵东向彼必未敢肆志如此然边备常不可怠昔唐太宗兵力方盛而突厥径至渭桥此可鉴也宜练士马谨斥堠计粮储预为之备△工部尚书宋礼言山东卫所屯田缺牛耕种请于太仆寺给之从之

○辛卯

○赐子监云南天泉六番招讨司等处官民生高虎等五十人夏衣

○壬辰

○设狭临临洮等处镇羗鹿儿埧栗林沟凌兀赤老鸦山老鼠川永宁堡冷地峪中寨野人沟十寨从岷州军民指挥使指挥佥事陈英言也

○癸巳

○户部言河南怀庆等府比岁荒伤稼请以钞代输租税从之

○甲午

○把兰等处女直野人卯义等来朝设撒力卫以卯义为指挥佥事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李延寿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三刘成杜钟张王·欧阳修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李心传
  ●卷第十七·胡三省
  东林列传卷十九·陈鼎
  卷二百二十·杨士奇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八百九十三·佚名
  一一六○ 安徽巡抚书麟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情形折·佚名
  八三九 四库全书总裁等奏分别请叙纂办二三四分书籍各员折奉旨依议·佚名
  侯刚传·魏收
  高丽传·宋濂
  第四十五章 扩大会议与北上护党·李宗仁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北郭集补遗·许恕

    元 许恕 撰同孙大雅韵【时在吴服】秋水芙蓉隔楚江飞来嘉藻落寒窗醉临风竹思池阁梦涉云涛驾海艭老去题诗常满壁愁来嗜酒喜盈缸山川物色今如此抚事忧时气已降饯孙大年开城贰尹归来江郭髩成丝重新除嵗暮时千里关河淮

  • 三集卷二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九古今体一百二十二首【癸未三】花朝今岁花朝好花姿日日添有风惟淡荡不雨亦濡沾丝缕禽言拂锦须蝶梦黏宜欣却常慽饥溺厪苍黔文徵明草堂对坐图榕树森森?草庐剧

  • 第六十三回 执国法王恢受诛 骂座客灌夫得罪·蔡东藩

      却说王恢还朝,入见武帝,武帝不禁怒起,说他劳师纵敌,罪有所归。试问自己,果能无过否?王恢答辩道:“此次出师,原拟前后夹攻,计擒单于,诸将军分伏马邑,由臣抄袭敌后,截击辎重,不幸良谋被泄,单于逃归,臣所部止三万人,不能拦阻单于,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正月甲戌朔元旦节免庆贺○大学士赵志皋张位陈于陛沈一贯题称臣等备员辅弼受恩深重与在廷诸臣不同谨诣会极门行庆贺礼是日颁赐四辅臣上尊珍馔 仁圣懿安康静皇太后 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

  • 四七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续获王锡侯各种书籍情形折·佚名

    四七三 江西巡抚郝硕奏续获王锡侯各种书籍情形折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十日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奏缴续获王锡侯书籍,仰祈圣鉴事。窃照逆犯王锡侯妄作《字贯》等书,钦奉谕旨,查明解京销毁。前抚臣海成暨大学士高晋暂署巡抚

  • 列传卷第四 高丽史九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宗室二。○神宗二子。 宣靖太后金氏生熙宗襄阳公恕。 襄阳公恕神宗三年封德阳侯后封襄阳公。 崔忠献废熙宗迁于江华放恕于乔桐县。 恕子玮*

  • ·澎湖官制议·丁曰健

    台属地方辽阔,各厅、县恃分防佐杂为耳目,而遇事藉以收指臂之助;平日于所管各乡,事无钜细,随时探报,且与绅士总理比印官易于亲近,往往收息事安民之效。现在署笨港县丞之候补县丞张徵庸、署猫雾捒巡检之兴隆司巡

  • 唐俭传·欧阳修

    唐俭字茂约,是并州晋阳县人。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父亲唐鉴,出任隋戎州刺史,与高祖相善,曾同掌禁卫。因此唐俭素与秦王交游,同在太原。唐俭爽直豪迈,不循规矩,但侍奉亲人以孝闻名。见隋朝政局渐乱,暗地劝说秦王建立大计

  • 刘氏春秋意林卷上·刘敞

    宋 刘敞 撰贵本元年春王正月隠不正而贤盟于蔑克段于鄢或不与使而不称使或与之使而不称使防戎君子之行礼有过于厚无过于薄者也归惠公仲子之赗何以为非礼有不可朝而不与朝祭伯来是也有不能朝而不与朝介葛卢是也【云云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六   [一]七覺支者.謂念等覺支乃至捨等覺支。此七覺支幾有色等者.[二]一切無色。幾有見等者.   一切無見。幾有對等者.一切無對。幾有漏等者.一切無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五·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不敬请法戒第六初制意者。诸佛所师谓是法。菩萨理应敬人重法灭身求请。而反露踞傲轻慢人法。失道之甚故须制也。二次第者。前则于失者不教诲。今则于得者不敬请也。三释名者。轻人慢法名不敬请。戒

  • 卷第二十七·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七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五世洞山价禅师法嗣抚州疎山匡仁禅师吉州新淦人。投本州元证出家。一日告其师。往东都听习。未经岁

  • 净慈要语序·永觉元贤

    净慈者何闻谷大师所命庵名也庵名之以净慈者何谓念佛放生也念佛放生其所求者何谓还其心之本净本慈也盖本然之心廓然常净自众生迷其本然则心外见法故目为色染耳为声染鼻为香染舌为味染身为触染意为法染流逸外奔不能自返

  • 永乐大典残卷·佚名

    《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类书。因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敕令大臣解缙、姚广孝等组织3000名文臣儒士,历时5年编纂而成,故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辑入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图书8000余种,内容包括经、史

  • 易变体义·都絜

    十二卷,宋都絜著。都絜父亲都郁曾为惠州教官,平生留心《易》学,此书为都絜闻其父说所著。《宋史·艺文志》作十六卷;《玉海》引《续书目》:“自乾之姤至未济之解,以意演之,爻为一篇,凡三百八十四篇。”冯椅《易学附录

  • 崇正辩·胡寅

    南宋哲学家胡寅著。作者站在维护儒家正统思想的立场上,针对自晋迄唐宋高僧佛徒之言行,一一加以驳斥。认为佛设此教,“反以利乐害其心”。佛教是“离天性之自然而对立其德。”佛法入中国,“有以惑人之耳目而移人之心意”。

  • 准提心要·佚名

    密教著述。明尧挺编。一卷。属密教课诵行法类著述,依《显密心要》准提行法及有关准提经咒仪轨编成,主要说准提课诵观行法。全书包括准提印法、持诵仪轨、准提咒说(功能)、观行法四部分。卷首有自序及《宝像记》二文。

  •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楚林上睿

    清上睿说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潭州南云兴化禅林语录、住南云放光山毗卢禅寺语录;卷二卷三收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北京慈明寺语录、住北京翊教寺语录;卷五卷六收颂古。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