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七十四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癸卯朔 龙轝度开平

○甲辰

○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御马监少监海寿至自行在致 大行皇帝遗命 皇太子哭恸几绝强起拜受命进荣等问故复恸哭 皇太孙亲王皆恸哭易服宫中设几筵朝夕哭奠 皇太子命 皇太孙驰赴开平恭迎 大行皇帝龙轝举 大行皇帝初赐东宫图书亲授之曰此 大行皇帝初授我者今吾以授汝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 皇太孙稽首受之遂有 皇太子命行营大小官军悉听 皇太孙节制△作梓宫△报讣各王公主谕告中外

○乙巳

○百官素服朝夕哭临思善门外 皇太子遣书谕 皇太孙 大行皇帝龙轝入长安岭即令都督李谦等率山西都司及行都司随征官军回大同操备俟 龙轝至京论行赏遣人颁给 皇太子遣谕大营五军总兵官及随征公侯伯等奉护 大行皇帝龙轝必恭慎周密到京之日论功行赏谕随驾内官马云等亦如之△礼部进会议丧礼宫中自 皇太子以下成服日为始服斩衰三年二十七月而除诸王世子郡王及王妃世子妃郡王妃公主郡主以下闻讣皆哭尽衰行五拜三叩头礼闻丧第四日成服斩衰二十七月而除凡王视事素服乌纱帽黑角带退服衰服服内并停音乐嫁娶其祭祀止停百日在京文武官初闻丧素服乌纱帽黑角带明日清晨诣思善门外哭五拜三叩头礼而退各置斩衰服于本衙门宿歇不饮酒食肉第四日成服具衰服诣思善门外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各十五举声成服日为始服衰服二十七日凡入朝及衙门视事用布裹纱帽垂带素服腰经麻鞋退服衰二十七日之外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二十七月而除听选办事等官服丧服人才监生吏典僧道人等素服以成服日为始皆赴顺天府朝阙设香案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各十五举声官员人材监生吏典僧道仍素服二十七月而除文武官命妇闻丧第四日各服麻布大袖圆领长衫麻布盖头清晨由西华门入哭临三日凡命妇皆去金银首餙素服二十七月凡音乐祭祀官员军民人等并停百日男女婚嫁官员停百日军民人等停一月军民素服不妆餙俱二十日在外俱以闻丧日为始令到之日文武官员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行四拜礼跪听宣读讫举哀再行四拜礼毕各置斩衰服于本衙门宿歇酒饮酒食肉苐四日成服每旦率合属官僚等人服衰服就本衙门内朝阙设香案朝夕哭临三日又朝临十日各十五举声成服日为始服衰服二十七日衙门视事用布裹纱帽垂带素服腰经麻鞋退服衰服二十七日后素服乌纱帽黑角带二十七月而除文武官命妇闻讣素服举衰三日各十五举声去金银首餙素服二十七月而除军民男女皆素服十十三日凡音乐祭祀官员军民人等并停百日男女嫁娶官员停百日军民停一月 皇太子命以颁中外命礼部在京文武官孝服每员官给麻布一疋自制四夷使臣工部造与孝服诸王公主遣官及内文武官员人等诣几筵祭祀者光禄备祭物翰林院撰祭文礼部引赴思善门外行礼各处进香官辞归者诸王公主所遣临期司礼监请旨给赐其方面官与路费钞二十锭余十锭以下令京城闻丧日为始寺观各声钟三万杵禁宰宰四十九日

○丁未

○成服 皇太子谕户部凡随征官军旗校人等久劳在外人先赏钞一百贯举 龙轝者人一百五十贯速为预备俟至京颁给仍委御史给事中各四员监督毋稽缓时刻山西都司及口外卫所官军先已放回者运钞赏之

○己酉 龙轝次鹏鹗 皇太孙至御营哭迎军中始发丧六军号恸声彻天地

○辛亥

○在京文武百官衰服军民耆老僧道人等皆素服哭临 大行皇帝龙轝于居庸关

○壬子

○皇太孙奉 大行皇帝龙轝及郊 皇太子亲王及文武群臣皆衰服哭迎至大内奉安于仁智殿加歛奉纳梓宫是年九月

○壬午 上尊谥曰 体天弘通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号太宗十二月庚申葬长陵 上在外二十有三年寿六十有五 上外严内仁而雄才大略修理精密知人善任使推诚待下凡所委用非浸润所能间谗谀之人终见疎斥矜过误略小罪不以一眚掩众善不以私爱蔽大恶听言之际明睿所照不待其尽洞见底蕴几刚果裁制事事数语而决与下人言开心写诚表里明白重刑狱死罪至四五覆奏隆寒盛暑必疏囹圄淹滞用兵善以击中料敌审势豫为方略开阖应变机智如神临敌对阵度急间暇至于决战气势横溢率身先赴敌而未尝有所伤自大将至偏禆小校悉识其能否勇怯临阵指使各尽其用而下与士卒同甘苦士未饮食不先饮食所获敌将悉解其系诸左右信任不疑有功者必尝故人皆感悦争效死力至命将出师皆指授方略能遵者靡不克捷 上虽善用兵而下不杀为主至不得已杀之必累日弗乐初靖难之师出凡得敌兵皆纵之既度淮所至景附入京之日市不易肆故不四载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 宗社既为所推戴勤政务早晚临期率漏尽十刻乃罢深知下人艰难凡所役使抚绥周备四方上水旱灾伤必遣人巡视赈恤遇奉边警及军机重务虽夜中必兴召群臣定议行之不稽顷刻总揽权纲无专擅之臣爱重名爵军职又论功一资半级不轻畀赏功率厚而均遇灾变必求言虽疏贱苟有所陈皆得造榻前自达言苟可采欣然纳之否亦不罪博学好文于礼虽不泥古往往默契古人训谕子孙以学问为务数自著书贻之动累万言反覆明切于祭祀诚敬斋戒必慎旦暮必恭谒奉先殿时物未荐新尚膳者不敢以进厚于宗室赉予常过无不及诸弟侄有纵越礼法必训谕使改不曲为之隐曰庶几保全之也罪恶著甚如榑如橞虽免为庶人其所资一毫皆归之饮食衣服之奉悉如旧严肃宫壸不事姑息外戚有过率正以礼法于宦寺小过必惩与廷臣论事其侍卫左右者悉引避鉴前代之失保全功臣推诚待之恒垂训戒有过不为曲隐必明论之使改不改者或斥家居或颂系之或谪立功无几即释之其能改者待之加厚未尝宿怒故当时功臣奉法云敬老重贤礼遇儒者万几之暇相与讨论治道意甚者洽爱才惜士有一艺之长必用之临轩策士屡择其尤者命就文渊阁尽出中秘书俾进学而亲饬励之进士中有才识者不次擢用 上性不嗜酒常服浣濯衣虽小物爱惜不妄费戒骄溢郤礼官请封禅礼官数因祥瑞致贺必降敕戒励晚有疾鲜御外朝政事悉付 皇太子决之至军国重务必自决左右或劝 上少自逸者 祖宗付畀之重一息不绝其敢怠为政一循 太祖旧规申明法制修述礼乐躬谒孔子幸太学广召天下方闻博雅之士搜罗古今著为大典表章正学集四书五经惟理大全垂训万世德威广被四裔君长无间大小远迩朝觐贡献请授官爵于阙下者无虚日海外若榜葛剌满剌加忽鲁谟斯等处新受朝命为主者殆三十国东踰辽水鞑靼女直野人兀良哈之地立行都司卫所设官统治几三百处直西部落数百种皆重译来附其请置官府者盖三之二西南羌夷建宣慰宣抚安抚司及军卫郡县视旧增益数倍安南为逆一举削平之而郡县其地独北虏反覆数为边患亲率六师征之驱诸绝漠之外虏遂不敢南向盖唐虞三代以来若汉之高帝世祖唐之文皇宋之太祖其宽仁大度聪明文武闳远之规乾刚之用 帝皆兼而有之是以功烈之盛前古鲜俪焉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列传第七·柯劭忞
  续编小引·沈德符
  朱子年谱卷一·王懋竑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三十三·郝经
  一二○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将《三史国语解》刊刻完竣呈览折·佚名
  卷二十五·鄂尔泰
  ●皇朝通典卷八十九·佚名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雍正
  兵八·徐松
  卷十九贼盗律·窦仪
  卷36·陈邦瞻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九回 韦寨主裙钗结义·陈端生

    第三卷第九回韦寨主裙钗结义陈寅恪评:今人所以不喜读此书之原因颇多,其最主要者,则以此书思想陈腐,如女扮男装、中状元、作宰相等俗滥可厌之情事。然此类情事之描写,固为昔日小说弹词之通病,其可厌自不待言,寅恪往日所以不

  • 卷五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五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宋第三 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以祖父并葬始宁县遂移藉会嵇晋孝武时袭封康乐公累迁黄门侍郎时宋公位相国以为从事中郎迁世子左卫率及宋受禅降

  • 卷之六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七四 军机处拟缮写《石渠宝笈续编》章程·佚名

    一四七四 军机处拟缮写《石渠宝笈续编》章程乾隆五十八年二月初六日一、书底本由懋勤殿领出,由军机处分交派出之翰林、中书等官领缮。缮竣后仍交军机处送三位阿哥,并分与刘<墉>、纪<昀>二位大人校对。校毕陆续交回懋勤

  • 朱衡传·张廷玉

    朱衡,字土南,万安人。嘉靖十一年(1532)的进士。历任尤溪、婺源知县,有治绩声誉。调任刑部主事,历任郎中。外调担任福建提学副使,升至山东布政使。嘉靖三十九年升职为右副都御史,辖治山东。他上奏说:“近来辽东饥荒,暂时放松登

  • 卷七 征抚高丽·李有棠

    太祖即位之九年冬十月戊甲,高丽遣使进宝剑。高丽为古箕子始封地。当唐季,高氏政乱国危,其臣王建以大族承其敝,权知国事,据有三韩。神册三年春二月,高丽遣使来贡。天赞四年冬十月辛巳,高丽来贡。太宗天显十二年秋九月辛未,遣使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七礼部四十六祭祀八合祀神只三洪武礼制凡各处守御官俱于公廨後筑台立旗纛庙设军牙六纛神位春祭用惊蛰日秋祭用霜降日祭物用羊一豕一帛一白色祝一香烛酒果先期各官斋戒一日至日守御长官武服行

  • 论语集注通证卷下·张存中

    元 张存中 撰先进篇南容三复白圭章一日三复此言事见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思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复白圭之玷是宫縚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为异士顔路请子之车章脱骖以赙之礼檀弓孔子之卫遇旧舘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

  • 春秋集传详说卷九·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僖公一【名申荘公子闵公庶兄母成风惠王十八年即位是嵗齐桓公二十五年】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公羊曰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邢已亡矣孰亡

  • 卷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八圜丘祀天元史文宗本纪至顺元年九月敕有司缮治南郊斋宫祭祀志至顺元年将亲郊十月辛亥太常博士言亲祀仪注已具事有未尽者案前代典礼亲

  • 垦令第二·商鞅

    题记:本篇共分两方面内容,一是有关垦荒法令的内容,共有二十条法令,二是对法令的论证和解释。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那样邪恶的官吏就没有空闲时间到百姓那里谋求一己私利。假如群臣的政务不相互拖延,那么农民就会有

  • 妙玄节要跋·智旭

    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九旬谭妙。奚足云多。且九旬之中。纵四辩以宣扬。文义何限。章安所记。亦自略矣。岂容更删节耶。特以末世钝根。畏繁乐简。望妙玄而如海。甘蛙守而不前。致使无上醍醐。毕世罔法一滴。良可痛

  • 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佚名

    十诵律卷第二十(第三诵之七)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众学法之余佛在舍卫国。尔时波斯匿王。立如是法。若佛在祇洹。我当日日往。时王闻佛在祇洹。即敕御者严驾。御者受教。严驾已办白言。大王。严驾已竟。王自知时。

  • 席特哈尔塔·黑塞

    《席特哈尔塔》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故事比较简单,它叙述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的一生历程:锦衣玉食—游方为僧—骄奢淫逸—摆渡济世—修道成佛。结尾是主人公向后来者传授“道”的庄严图景。小说

  • 于清端公政书·于成龙

    清于成龙著,蔡方炳、诸匡鼎辑,八卷,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印,“清端”为著者卒后之谥号。本书辑著者于广西、四川、浙江、湖北、两江、安徽、直隶等地历任诸职时所作之禀谕、奏议、檄文、书信等各类政牍文书230余篇。

  • 郴行录·张舜民

    日记体游记。北宋张舜民(邠州人,今长武县人)著。现存66条。记录了作者遭贬赴任途中的见闻日程,其中在黄州与苏轼同游武昌樊山谈鱼论诗的掌故,尤能记录当时文化界的一些逸闻趣事。有《四库全书》本等。

  • 归莲梦·佚名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12回。无名氏撰;题“苏庵主人新编”,“白香居士校正”。有今藏大连图书馆的得月楼刊本。无序跋。小说以白莲教农民起义为背景。山东泰安乡民白双山有一女,被泰山真如法师收为徒弟,名白莲岸,18岁别师下

  • 甲申纪事·冯梦龙

    记录明末史事的丛刻,又名为《甲申纪闻》。明代冯梦龙辑。共十三卷,附录一卷。五月一日,清军进占北京城。紧接着,明朝残余势力又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在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同年九月,“九王子”顺治帝从沈阳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