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翼真一书本非欲为讲义而作盖以古本出自礼记多有错简明道伊川并有改本尚未有定论自朱子章句成立于学官始为不刋之书而后人犹或非之则以大学本无阙文又不应作补传也于是有崇信古本以为不分经传者于本经亦无害至有割圣经知止二节合听讼章为格致传者又有移淇澳章置诚意章之前以明格致之义者使大学之书如庐山之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逺近高低所见各异而大学之真面目几不可识矣是书之作欲为大学重开生面也所更定者唯合康诰盘铭为一章标格致义于邦畿章内安顿此谓知本二句于止于信之下如是而已然而向之疑为衍疑为阙因而割裂推移者今已头不欠尾不剩浑然天成毫发无恨矣是书之作实由于此至诚意章后不过博采诸家折中朱子以成此书非作书本意所重

古本不分经传朱子始别首章为经余皆为传确不可易然而康诰章已释明明德而盘铭一节复与上章相连邦畿章始释止至善而盘铭章末节又与下章相连界限未清学者疑之今合康诰盘铭为一章释经第一节则传语俱有归宿而界限亦更分明虽与朱子分章小异亦无嫌也

格物传寓止至善传中瞿氏已言之并非创说吴草庐谓经文玉盘无阙吾于传文亦云

此谓知本二句当在止于信下虽由夏雨苍一言契合而顾亭林实发其端亭林论知止以仁敬孝慈信五者实之下云是之谓知止知止然后谓之知至则虽未明言此谓知本二句当在止于信下而语脉显然联络不特此二句有安顿之所并知本之当作知止亦已明其故矣

学校之制言人人殊是书言之特详为从来所未有其于先儒之说散见于礼经注疏者合者取之不合者置而不论不欲轻议先儒之失也

或问语类中有与章句互异者择而从之惟其当而已至所取诸儒之说极精亦极严而于夏雨苍之朱注发明取之较多者以其能遵章句之指而辟时解之谬也是书究极精微芟尽枝叶其有他书可以互证及余义可以旁通者彦升輙附识数语庶览者益知是书之折中尽善尔

猜你喜欢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苏舆
  卷二十三·佚名
  信任是前提·孔子
  卷二十·孙瑴
  鹤鸣·佚名
  卷七十·王与之
  卷十一·朱申
  和氏·韩非
  (三)·钱穆
  襄公·襄公三十年·左丘明
  等品第四十五·佚名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教卷第二(一十九章)·优昙普度
  修持与研究·太虚
  卷第四·智旭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郭华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生郭华,自从在胭脂铺里与那小娘子相会了几次,那小娘子深有留恋小生之意,争奈不得成就。正思虑间,谁想小娘子遣梅香送一简帖儿来与我。小生看那诗中之意,是约小生今夜在相国寺观音殿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三·焦竑

      禮部一(尚書一)   ◆尚書一   奉議大夫禮部尚書藁城崔公亮傳(雷禮)   禮部尚書朱公夢炎傳(黃佐)   禮部尚書偰公斯傳   禮部尚書李公叔正傳(黃佐)   禮部尚書門公克新傳   禮部尚書陳公廸傳   資善大夫禮

  •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据曹寅家人陈佐呈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间,奉大人谕,除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奏报者外,倘有查算未尽,遗漏之处,著尔明白写出呈报等语。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所用银两,除原任郎中、现放

  • 一百十三 曹寅奏报雨水粮价并呈晴雨录摺·佚名

    康熙四十九年五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目下米价大贱,糙米价至八九钱,熟米每石一两。大麦已经收完,田中小麦亦陆续登场。田农云:今岁大小麦一亩有二亩之利,是足十分收成。又且

  • 第九章 清代史家之成就·金毓黻

    撰史之例,详近略远,清代史家之卓有成就者,无虑数十人,兹取其最著者论之。或以章学诚生于浙东,于《文史通义》中著有《浙东学派》一篇,因谓史学为浙东所独擅,此似是而非之论也。考浙东学派起于宋,时有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之称,永

  • 史记集解卷八十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鲁仲连者齐人也好竒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官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魏安厘王使将

  • 金履祥传·宋濂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先祖原姓刘,因避讳吴越钱武肃王之同音名,故改姓金。履祥幼时就很聪慧,父兄稍加教授,就能背诵。年龄稍大,更加自勉奋发学习。对天文、地理、礼乐、兵谋、阴阳、律历之类的书,无不认真研究。及至青年

  • 218.郭守敬修订历法·林汉达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就重视吸收汉族的读书人,帮助筹划朝政大事。他重用一个汉族谋士刘秉忠。忽必烈称帝和定国号为元,都是刘秉忠的主意。后来,刘秉忠又向忽必烈荐引了一些朋友、学生,也一个个担任了元朝初年的重要官员。

  • 五年·佚名

    (己卯)五年大明天順三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朔,百官行望闕禮。御勤政殿受賀禮,仍御月臺上,設會禮宴,唐人、倭、野人等亦侍,三爵而罷,賜侍衛軍士酒。○吏曹啓:「中樞院旣爲一品衙門,其典吏,請依議政府典吏七品去官。」從之。1月2日

  • 譴交第十二·徐干

      民之好交游也,不及聖王之世乎?古之不交游也,將以自求乎?昔聖王之治其民也,任之以九職,糾之以八刑,導之以五禮,訓之以六樂,敎之以三物,習之以六容。使民勞而不至於困,逸而不至於荒。當此之時,四海之内,進德脩業,勤事而不暇,詎敢淫

  • 卷四·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四明 胡广等 撰商书契始封商汤因以为有天下之号书凡十七篇【史记汤黄帝后帝喾生契为唐虞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氏十三世生汤名天乙都亳今济隂亳县郑氏曰商在太华之阳汤在位十

  • 钟声铿,铿以立号①·戴圣

    ——君子听音与众不同 【原文】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3),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7)。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

  • 重定授菩萨戒法·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古吴智旭述(若诸菩萨。欲学菩萨三聚净戒。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菩提。发弘愿已。审求功德具足有智有力菩萨法师。先礼双足。偏袒右肩。膝轮据地。合掌恭敬。作如是请。)大德忆念。我某甲。于大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二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二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之二云何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依止任持修复有四种。一依止

  • 卷第八·佚名

    翻梵语第八&middot;世界名第四十二&middot;国土名第四十三&middot;城名第四十四&middot;邑名第四十五&middot;聚落名第四十六&middot;村名第四十七&middot;寺舍名第四十八&middot;堂舍名第四十九&middot;处所名第五十

  • 金石要例·黄宗羲

    清·黄宗羲撰。一卷。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馀姚 (今属浙江)人。清兵南下,曾召募义兵进行抵抗,被明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不仕,讲学著书以终。此书为补潘昂霄《金石例》一书之缺失而作。谓潘书虽举例,却未著

  • 入楞伽心玄义·法藏

    全一卷。又作入楞伽经心玄义。唐代僧法藏(643~712)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乃注解入楞伽经之著作。分为十门,即:教起所因、藏部所摄、显教差别、教所被机、能诠教体、所诠宗趣、释经题目、部类传译、义理分齐、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