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四

永乐十五年十一月壬子朔书谕皇太子明年正月十三日大祀  天地命尔行礼其精洁致斋恪共乃事钦哉  行在钦天监进永乐十六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甲寅  上嘉朝鲜国王李芳远勤脩职贡遣使赍敕及白金二千两文绮表里二百疋纱罗绒锦五十疋马二十匹赐芳远仍赐其妃文绮表里八十疋

○乙卯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曰尔奏欲更议马直已见体国之心况今年辽东薄收正宜樽节以舒用今更定其价上上马每匹米五石绢布各五疋上马米四石绢布各四疋中马米三石绢布各三疋下马米二石绢布各二疋驹米一石布二疋其他有可以实边储者尚悉心计虑以副朕倚托之重  交阯升华府知府严律己等奏占城侵据地方拘制所属官不容理事敕总兵官丰城侯李彬斟酌处置

○丁巳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壬戌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尾迹有光起自天津旁西行至游气后一小星随之

○乙丑提弗卫指挥使塔失举送哈刺把秃儿等至京师命哈刺把秃儿为指挥佥事兀失哈安出哥为副千户赐诰敕冠带袭衣钞币  命故都指挥同知刘景名子海袭羽林前卫指挥使海应袭指挥同知  上念景名靖难功特命袭指挥使  命贵州都指挥使胡通海致仕

○庚午四川播州宣慰使杨昇来朝贡马三十匹赐白金袭衣钞币

○辛未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曰近指挥朵儿只还自兀良哈言虏寇至边昼则潜伏夜则出入烟墩下守者皆不觉果如此言为将不严之过然虏多诈此言未可信今宜密遣三五百人匿道旁俟寇入擒之然后治守者之罪庶其有警  工部右侍郎蔺芳卒芳山西夏县人倜傥阔达有大节读书通古今重义薄利不以富贵贫贱动其心洪武中举孝廉授刑部员外郎升郎中  上即位升吉安知府先是金华朱仲智为吉安知府宽厚廉洁刬革吏弊礼贤爱民民甚戴之会被召改重庆知府民思慕之而难其继者已而芳至芳宽厚持大体而明习吏事庭无滞牍民有告讦者数语立决吏无所容其奸芳以爱民为心而处事曲当民更大喜吉水有无赖民诣阙言县故有银冶烹炼可获厚利朝廷遣官以其人覆视既至父老群诉于芳曰即用无赖者言吾属父子兄弟不能保而邑有无穷之患芳曰银冶诚有之乎曰无之但闻故老云宋季时邑有奸民妄言银冶于朝者后坐诬罔之罪今芒芒山谷上者树松柏下者艺禾稼岂尝见有所谓银冶太守如疑我言诣阙告者在此请指说银冶之处我等甘罪芳恻然顾告者而问之噤不能对父老趣之对卒无对父老又言此无赖人平日所为罪恶累累皆应坐死其人在傍闻之惴栗芳曰无恐罪皆赦前今独问银冶有无耳告者即叩头吐实言我愚昧人而居乡素贫诚不甘乡之人皆华衣美食扬扬焉未尝齿我也则妄意祸之以至于此死罪死罪惟太守吾父母何以生之芳为草奏太意谓告尝闻故老言宋时说银冶事而未及详輙率意上陈今询邑人老长皆云素未尝有银冶即不实甘受铁锁言人人同谨以实闻同官或不肯署曰朝廷治银冶吾辈敢方命耶奏入如不信胥受罪矣芳曰吾辈奏命守此土非以为民乎今  圣天子仁明在上如天日诸公乃不以直道效臣节耶有罪芳请独任即自署奏同官不得已亦强署焉  上得奏曰吾固意愚民之妄也遂罢其事然以告者出于率意也亦不之罪芳自奉俭约日尝疏食被服无纨绮事其母极孝母亦善教凡芳日所行事夕则命陈于前有未善必让之芳谨受教不违后为工部都水主事督浚治河南河渠凡所经郡县民情吏治有未便者輙疏以闻升本部右侍郎至是以疾卒吉安自芳去其民思慕贤守必曰朱蔺朱蔺云

○壬申金水河及太液池冰凝具楼阁龙凤花卉之状奇巧特异  上赐群臣观之行在礼部尚书吕震以为祯祥屡见率百官上表贺  上拒而不受赐敕谕曰朕德凉薄托于万姓之上惧弗克负荷夙夜祇事不敢暇豫比岁以来卿等一遇祥异輙进表贺顾朕暗昧宁不自知夫戒谨者治之所兴宴安者乱之所自卿等宜精白乃心励臣职奉成宪用以辅朕共承天庥书曰臣克艰厥臣政乃乂其毋因是而有怠心钦哉

○癸酉  命行在礼部移文中外诸司一遵成宪爱恤军民必崇实惠且以农桑衣食之本必及时劝课学校育材之地必加意劝勉赋役必均平科徵必从实祭祀必诚敬刑狱必平恕孝顺节义必旌表鳏寡孤独必存恤材德遗逸必荐举边徼备御必严固仓库出纳毋侵欺有司官吏贪暴旷职者监察御史按察司具实纠举  改前礼部尚书赵羾为兵部尚书俾巡督塞北屯戍凡军民一切利病及边务有不便者具以实闻  命行在户部以白米二百五十石给安乐患病夫匠

○甲戌鞑靼完者不花速哥台赛罕来归自陈愿居京师俱授所镇抚赐予如例

○乙亥颜卫头目干不儿等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  升金吾前卫正千户张演为本卫指挥佥事赐冠带并纻丝衣一袭赏其奉使哈烈之劳

○戊寅狭西进玄兔  敕周王橚曰比新安火者领军马假言王来朝直抵大名围猎因劫掠百姓阉监敢假王名领军马畿内之地敢行劫掠此非细故可即械送其人来京惩治  升户部员外郎王源为山东按察司佥事降户科给事中陈天民为山东盐运司知事

○己卯哈密忠义王免力帖木儿遣使阿力迭里等贡方物

○辛巳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陪臣保麻翁贡方物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列传第十二·脱脱
  卷一百四·列传第一·柯劭忞
  曾静供词二条 二、乱臣贼子吕留良是怎样把我们引入歧·雍正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一八、宫中的娱乐·秦翰才
  一三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将《扬子法言》讹写之处夹签进呈片·佚名
  二 东昌坊口·周作人
  陶弘景传·李延寿
  韩晋明传·李延寿
  任圜传·薛居正
  吴玠传·脱脱
  俞述祖传·宋濂
  边贡传·张廷玉
  战国策校注序·吴师道
  第七章 二十一条的交涉·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康伯·唐圭璋

      康伯字长卿,弋阳人。生于绍圣四年(1097)。登宣和三年(1121)进士。绍兴二十七年(1157),自吏部尚书除参知政事。二十九年(1159),右仆射。三十一年(1161),左仆射同平章事。金主亮南侵,力赞抗敌。隆兴元年(1163)罢相,除少保、观文殿大学

  • 卷一·蔡梦弼

      ○名儒嘉话凡二百馀条  淮海秦少游《韩愈论》曰:“杜子美之於诗,实积众流之长,适当其时而已。昔苏武李陵之诗长於高妙,曹植刘公幹之诗长於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於冲澹,谢灵运鲍照之诗长於峻洁,徐陵庚信之诗长於藻

  • 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二十二·柯劭忞

      答阿里台蒙力克 脱架伯人儿 阔阔出 豁儿赤兀孙 察合安不洼纳牙阿   答阿里台斡赤斤,把儿坛之少子,太祖季父也。答阿里台始从泰亦赤兀中归太祖,答兰捏木克格思之役,与阿勒坛、忽察儿违命掠塔塔儿所弃辎重,太祖夺其所

  • 第一百七回 停会议拒绝苛条 徇外情颁行禁令·蔡东藩

      却说留学生遭了凌辱,欲诸驻日公使,及留学生监督,出为维持,借泄众忿,偏庄、江两人,置诸不理,好似胡越相视,无关痛痒一般,实恐得罪强邻。惹得众学生满腔怨愤,无处可泄。嗣由青年会干事马伯援,亲往日警署探问,共计学生被捕为三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弘治五年二月壬寅朔兵部以凉州永昌镇番等处一二年以来达贼入境者数次人畜被虏者甚众军职降罚者数十员请逮问守备协副把总提调等官都指挥朱瑄等二十八人镇巡总兵傅德周玉王继亦请量示罚治且通行甘肃宁夏延绥镇巡等官各

  • 九、无穷的追求·林语堂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而我探险的路程,是无穷期的。我四十生辰之日,曾作了一首自寿诗,长约四百字,结尾语有云:"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我的教育只完成

  • 杨戬传·脱脱

    杨戬,年轻时在后宫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上的意思。自崇宁以后,日益受宠,担任知入内内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宫,他都担任提举官。政和四年(1114),被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首倡设皇帝出行的护卫军,以此来巩固

  • 第二十八卦 大过 泽风大过 兑上巽下·佚名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彖曰:大过,大者过也。 栋桡,本末弱也。 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 大过之时义大矣哉!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九二:枯杨生祶,老夫得其

  • 虚道第四·徐干

      人之爲德,其猶器(原作"虚器",據《治要》删)歟?器虚則物注,滿則止焉。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衆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足(《治要》作"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下五字原脫,據《治要》補)而不

  • 中国哲学史评·太虚

    冯君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曩尝稍一翻涉,顷始阅尽,其殊胜处诚有如审查者所言;然于佛学未能与子学俱重,故于向来之儒道拘蔽,未尽解脱,以视蔡孑民先生“不以一派之哲学,一家之教义梏其心”,似有未逮。中国民族文化,哲学乃是主脑,竖承

  • 佛 法 与 美·太虚

    ──十七年冬在法国巴黎佛教美术会讲──一 美与佛的教训  二 佛陀法界之人生美  三 佛陀法界之自然美  四 从佛法中流布到人间的文学美  五 从佛法中流布到人间的艺术美  六 结论一 美与佛的教训佛

  • 卷第七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四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

  • 卷第六·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六 南岳下临济宗虎丘法派世系图 (十六世)虎丘绍隆(卍进本十六世为十二世。已下递次准之) 和之含山人。嗣圆悟勤。宋高宗绍兴六年丙辰五月八日乙亥示寂。 (十七世)天童昙华 蕲州江氏子。宋孝宗隆兴元年六

  •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佚名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原名《太上真人撰所施行秘要》,收入《真诰》卷九。今《正统道藏》本一卷,当系南北朝道士节取《真诰》之文,加以改编增补而成。收入《道藏)正一部。书中摘抄

  • 太上三天正法经·佚名

    原名《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除六天文三天正法一卷」,皆指此书。原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种道书。一

  • 鸦鸣声·孙了红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条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室中的饮食部。在柜台里面,备有一些简单的茶点,与几种冷热的饮料,供给顾客们的需求。这里的侍应者,都是年轻的女性

  • 咏怀诗·阮籍

    组诗。三国魏阮籍作。今存四言十三首,五言八十二首。后者尤著名。阮籍生当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当政,谋夺曹魏帝位,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剧烈,屠杀惨酷。阮籍对此深为不满,又常虑祸患及身,因作此诗以自抒胸怀。诗中表达了自己忧时

  • 诸行有为经·佚名

    梵名Anityata^ -su^tra 。全一卷。宋代法天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给孤独园内,说一切行之迁流无常,乃至佛本身亦须舍此幻化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