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永乐元年春正月己卯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命归归字应改妇字朝  皇后于坤宫赐宴

○庚辰  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上天之德好生为大人君法天爱人为本四海之广非一人所能独治必任贤择能相与共治尧舜禹汤文武之为君此道历代以来用之则治不用则乱昭然可见我  皇考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为天下主三十余年海内晏然祸乱不作政教修明近古鲜比亦惟任天下之贤保民致治以克臻兹朕缵承大统以主天下夙夜兢兢思惟抚安以承付托之重尔文武群臣职无崇痹体朕斯怀各尽其道无为掊克无从诡随端玺志励玺操懋尔忠勤共遵成宪为民造福其悉力一志敬之慎之

○朝鲜等国王李芳远等及梁耳乌思藏必力工瓦等国师并土官遣人来贡马及方物赐赉有差

○宴诸王于华盖殿赐公侯驸马伯都督仪宾等官宴于三公府北平布政司奏诸郡流民复业者凡十三万六百余户  上命户部令有司加意绥抚勿重扰之

○辛巳罢浙江处州府松阳县小苏狮子岩鹤演观山钱寮银坑四所以不产故也

○癸未贵州宣慰使安卜葩永顺宣慰使彭添保等三百人来朝贡方物赐白金钞文绮有差

○甲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

○寿昌王孟焯辞归赐之钞币

○复前应天府尹向宝官宝建文中坐事安置广西故召复其职

○乙酉享  太庙

○丙戌群臣上表请立皇太子赐敕答曰国家建储自古所重我  太祖高皇帝开万年之洪业基绪斯隆本支实茂允炆嗣位几坠邦家  天眷朕躬克清内难奠安宗社恢复寰区虑缵承之弗堪方兢兢于夙夜卿等忠存体国请建储贰固于事体礼有宜然今长子属当进学之时俟其智识益充道德益进克膺付畀议之未晚所请不允

○丁亥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陈瑛为左都御史广西桂林府同知史仲成为右佥都御史

○戊子以大祀南郊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受誓戒

○命汝南王有勋居云南大理赐钞二万锭海贝巴十万索锦左五百疋禄米岁二千石俭岁千石有勋周王橚弟二子建文中尝告其父不轨至是弗容于父遂有是命

○初调营州三护卫官军赴京至是敕止之曰今雨雪严寒北方尤甚道路行者良善尔等如已在途即于所至之处停止如未行悉不必来

○己丑赐朵甘乌思藏必力工瓦等国师及其土官白金三百七十五两钞千二百五十五锭彩币四十二表里

○辛卯大祀  天地于南郊  上还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庆成礼

○以复周王橚齐王榑代王桂岷王梗旧封诏告中外

○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  皇上承运兴之地宜遵  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制曰可其以北平为北京

○壬辰  以郊祀礼成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癸巳  遣官祭历代帝王命保定侯孟善镇辽东节制辽东都司所属军卫

○上以周王将复国用度无备  敕户部以河南见储米二万石给之不在常禄之数复高以正监察御史以正洪武中任御史建文中谪河州充吏故召复之

○实授广西署平乐府事知州陈用晟为乐平府知府以总兵官韩观言其能抚绥猺蛮也

○礼部请循例三年一给僧道度牒从之

○元宵节赐文武群臣宴

○甲午  上谕兵部臣曰马政国家重务今畜牧之法废宜为定制责其成效兵部议奏每牡马一匹配牝马三匹牝马岁育一驹牡马骟马许军士骑操而非有警亦不许非大调发重马皆不得差遣从之命太仆专其政非太仆所属者都司卫所委官董之每岁比较具实以闻

○夜月食阴雨不见

○乙未礼部尚书李至刚奏月当蚀不蚀请率百官贺

○上曰王者能修德行政任贤去邪然后日月当蚀不蚀适以阴雨不见耳岂果不蚀耶不许

○设者乐甸大侯千崖湾甸潞江五长官司隶云南都司时西平侯沐晟言其地旧属麓川平缅而地广人稠宜设长官司治之故有是命

○丙申  敕宁夏总兵官右都督何福等曰今辽东送至宁夏小卒许善才者其人尝为虏寇所掠久而纵其南回善才言虏先欲掠大同宁夏后不果已北行矣今遣善才还宁夏至可备询之其所言虏北行者或诈而欲绥我边防不可不深虑

○改宁夏左护卫为宁夏卫宁夏右护卫为宁夏中卫

○云南广西府等处土官知府阿觉等七十八人来朝贡马赐钞及绮帛仍给钞偿其马直  夜月犯太微垣左执法

○丁酉  命后军左都督宋晟佩平羗将军印充总兵镇甘肃赐吏部郎中尹必用等一百二人罗衣前燕府良医袁宝陈克恭王彬金织罗衣各一袭旌其守城功也大明府清丰等县蝗民饥户部请以元城县所贮粮四万余石赈之从之

○戊戌  擢前署北平布政司事监生彭常为山东布政司右参政

○己亥升前燕府典膳副王真为光禄寺少卿

○庚子以宛平县丞宋宾有守城功升真定府知府

○前兵科给事中康健服阕改刑科给事中

○擢龙虎卫经历徐文英为浙江道监察御史进士洪堪为广东道监察御史洪堪洪武中由进士授御史自陈年少未谙法律  太祖高皇帝令还乡进学俟年二十五入仕至是赴京故有是命

○辛丑酉阳宣抚再兴邦云南维摩州知州波得等三百八十八人来朝贡马及方物各赐钞币仍给偿马直  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刀暹答及孟定等府土官来朝贡象马及方物赐钞及锦绮纱罗有差

○壬寅夜有星如鸡子大赤色有光出直正东云中东南行至云中

○癸卯  命周王橚之国赐钞一万锭

○甲辰设普安安抚司以土酋慈长为安抚时慈长来朝言建文时于其地置贡宁安抚司以故父者昌为安抚近吏部遵旧制奏罢安抚司然本境地阔民稠岁于普安军民府输粮三千余石且路当要冲旧有湘满等驿乞仍设安抚司督治为便  上曰  祖宗大经大法万世不可改其他若时有不同后世当因时损益以便民岂可执一而不知变通之道天下人既以为便则当从之命吏部仍置安抚司改贡宁为普安赐以掌印置流官吏目一员隶四川布政司复设古州龙里欧阳湖耳中林验洞八舟漕滴洞潭溪福禄永从洪州泊里亮寨新化赤溪湳洞西山阳洞十四蛮夷长官司俱隶贵州盖洪武初各设长官司后苗蛮吴面儿楩化发兵讨平之遂废至是招辑其民复业者众故复设焉仍以土人为长官

○乙巳  上谓礼部臣曰昔我  太祖高皇帝立纲陈纪礼乐制度咸有成规建文中率皆更改使臣民无所遵守朕即位以来首诏诸司必遵旧制尚恐奉行不逮尔礼部其申明之

○丁未升指挥同知王海为狭西都指挥佥事千户乔成为羽林前卫指挥同知谢通为金吾左卫指挥佥事蒋兴为羽林前卫指挥佥事故千户张英侄奴儿袭升羽林前卫指挥同知陈泼餋弟旺袭升羽林前卫指挥佥事  夜木星犯建星西弟三星

猜你喜欢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刘昫
  卷二十七·韩二·佚名
  第十六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国鸩君·黄士衡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一四二八 武英殿修书处官员为清结书籍银两事呈稿·佚名
  目录下·鄂尔泰
  卷七十六·班固
  志第六 礼仪下(原文)·范晔
  室韦传·魏徵
  梁颢传·脱脱
  大理土司传·张廷玉
  公鼐传·张廷玉
  ●丙、其他·佚名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八·允禄
  圣谕条列事宜·田文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二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龙洲集上刘过字改之泰和人自号龙洲道人宋南渡后以诗侠名湖海间陈亮陆游辛弃疾世称人豪皆折气岸与之交宰相周必大闻其名欲客之门下不就饮酒放豪如过

  • 卷二百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一 王十朋 观国朝故事 昔在元佑初朝廷用老成元恶首窜殛贤隽偕彚征帘帷八年政内外咸清明四夷各自守天下几太平绍圣党论起曲学尊金陵忠良投海岛党籍编姓名

  • 卷三十六·毕沅

      ◎宋纪三十六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柔兆摄提格三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元年辽太平三年   春,正月,丙寅朔,诏改元。帝读诏,号泣者久之,谓左右曰:“朕不忍遽更先帝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戊申朔孟夏享太庙遣遂安伯陈伟代○大学士方从哲奏昨接辽东塘报达贼犯抢辽阳决在旦夕 皇上未肯临朝召群臣面商备御倘辽阳一失则广宁以西处处皆危而京师随之彼时 宗庙 社稷及 祖宗陵寝将何如安置无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一·佚名

    天启七年二月戊戌朔祭 太社 太稷遣公张惟贤恭代○仓场总督苏茂相疏言津抚黄运泰暂借冻粮以带运抵补已奉旨允借但辽粮抵漕粮情毙有不容不言者盖带运辽粮例无尖耗漕粮每石耗米七升尖米四升二合皆作正支销者也今津门应

  • 卷之五十九·佚名

      顺治八年。辛卯。八月。丙午朔。上自南苑还宫。  ○赠殉难总督两广兵部尚书佟养甲、为太子少保。巡按广东御史刘显名、为太仆寺少卿。湖广郴桂兵备道佥事李懋祖、为光禄寺卿。各荫一子入监读书。  ○丁未。

  • 卷之九十一·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闰三月。甲戌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内记注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奏、塔境窜贼情形。并赴金顺行营会商

  • ◎张宗昌该打该打·宣南吏隐

    现在韩家潭百顺胡同鸿升班之伎女洪嫒媛老七,张效坤(宗昌)之下堂妇也。七言宗昌在赣时,一日,觞客浔阳江亭,忽然诗兴勃发,强同座联句,盖是时之宗昌,以曹景宗岳飞自负,故有提创此风雅之举,座客均解文墨。首座先曰:“风景一天秋,”次曰

  • 胡铨传·脱脱

    胡铨字邦衡,庐陵人。建炎二年(1128),高宗在淮海策问进士,胡铨对御题问“治道本天,天道本民”,回答说:“汤、武顺从民众而兴起,桀、纣顺应天道而灭亡。现在陛下起于干戈锋镝之间,外乱内讧,而策问臣下数十条,都质问于天道,而不倾听

  • 论语纂笺卷一·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説乎【説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习鸟数【

  • 论语通卷八·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八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眀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平声】

  • 卷一·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总论卷一    明 季本 撰总论按朱子于诗序有辩说而六义于纲领又详论之今考为总论以见一经大意东莱吕氏读诗记纲领别有诗乐删次及章句音韵训诂传授之目今亦损益其文而附论焉大小序郑诗谱大

  • 孤愤·韩非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

  • 真心直说序·知讷

    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  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群生耶。曰佛祖出头无法与人。只要众

  • 第十一卷·佚名

    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见有人盗杀邪行饮酒妄语。乐行多作。业及果报。如前所说。复有邪见身口意

  •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佚名

      夫欲修习一字顶轮王法者。先须入大曼荼罗海会。从师亲受灌顶。既蒙印可方得咨。学微妙轨则真言教门。建立道场。一依本部仪式。画本尊像。如法安置。若欲疾成悉地。先须沐浴。著新净衣。若出家者。精持律仪。不得

  • 老妇还乡·迪伦马特

    瑞士剧作家迪伦玛特的三幕悲喜剧。主人公是位63岁的老妇,女大财主克莱尔·扎夏娜西安。她出生在欧洲中部的一个小城居伦。45年前,她与一位青年伊尔相好,怀孕后横遭遗弃。她去控告伊尔,伊尔用一瓶白兰地收买了两个伪证

  • 礼书·陈祥道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又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