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江南余载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的《霸史类》中载有此书。《直斋书录解题》载此书原序文称:“徐铉始奉诏为《江南录》,其后王举、路振、陈彭年、杨亿皆有书。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而龙衮为尤甚。熙宁八年(1075年),得郑君所述于楚州,其史迹有六家所遗或小异者,删落是正,取百九十段以类相从。”据考证,郑君即郑文宝,而《江南余载》即以郑文宝《江表志》(三卷)为稿本。《江表志》现存只有二十四页,皆残缺掇拾,已非完书,《江南余载》一百九十五段虽不全见,但明代《永乐大典》中仍保存了两卷,对《江表志》所缺多有补充。

《江南余载》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卷上
(3)卷下

猜你喜欢
  宋朝事实·李攸
  西夏书事·吴广成
  史佚书·史佚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异辞录·刘体智
  镜湖自撰年谱·段光清
  国语注译·左丘明
  闽海纪略·佚名
  救亡决论·严复
  谭襄敏奏议·谭纶
  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诸司职掌·佚名
  宋太宗实录·钱若水
  乙卯入国奏请·沈括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刚中·唐圭璋

      刚中字亨仲,婺州金华人。元祐四年(1089)生。绍兴二年(1132)进士。历秘书少监、四川宣抚副使。忤秦桧,责濠州团练副使、封州安置。绍兴二十四年(1154)卒。有北山集。   一剪梅   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

  • ◆应奉爱理沙·顾嗣立

    爱理沙,字允中,鹤年之次兄。至正间进士,官应奉翰林文字。 题九灵山房图 题前余姚州判官叶敬常海堤遗卷 题锺秀阁 ○题九灵山房图 【戴叔能读书处。时叔能避地明州。】 梦里家 【一作乡。】 山十载违,丹青咫尺是耶非?墨池新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八·王称

    附録六  谅祚既立而防弱国中大乱有欲劝仁宗举兵以收复灵夏者仁宗曰朕为天下主岂可利人之丧举兵快意乎遂册谅祚为夏国主其后讹厖自以女妻谅祚有李守贵者尝与遇乞掌出纳寳保细吃多已者尝侍曩霄及没藏尼于佛舎故出入无

  • 读礼通考卷四十四·徐乾学

    防仪节七成服仪礼士丧礼三日成服杖【注既殡之明日全三日始歠粥矣曲礼曰生与来日 疏上厥明灭燎是三日之朝行大敛之事今别言三日成服则除上三日更加一日是四日矣而言三日者谓除死日数之为三日也】【敖继公曰云成服者向

  •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二月甲午朔○乙未改四川按察佥事奚士安于山西按察司○丁酉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戊戌祭 太社 太稷○己亥礼部会试天下举人奏请考试官 上命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翰林院侍读周述考试赐宴于礼部○辛丑 命都督佥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正德元年九月丁丑朔赐隰川王聪羡四书集注洪武正韵从其请也○戊寅 上御经筵○大学士刘健等言今日早该司礼监传示 圣意欲免午讲臣等窃惟经筵之设有益 圣心而日讲尤切恭闻 英宗皇帝初年日御文华殿诵书讲学至午后回宫 孝

  • 卷之六·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春正月。壬午朔。遣官祭奉先殿。寿皇殿。早事  ○监国摄政王代诣大行太皇太后大行皇帝几筵前行礼。现月  ○癸未。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增韫、电奏浙江关欠还洋款十九万两。委难筹措。请饬部筹指

  • ○附录一·陶希圣

    ◎日汪密约全文△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签订⒈以日满支建设东亚新秩序为烟幕,置中国于日本奴役之下。⒉以善邻修好为甘饵,实行政治侵略的野心。⒊以经济提携为手段,实现搜刮资源的企图。⒋以共同防卫为幌子,到达华北驻兵的

  •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本年九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奉上谕:

  • 世家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二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神宗。神宗靖孝大王讳晫古讳旼字至华仁宗第五子明宗母弟。 仁宗二十二年甲子七月庚申生及长封为平 公明宗二十七年九月癸亥崔忠献废明

  • 卷七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七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傅介子北地人也【师古曰赵充国传赞云义渠公孙贺傅介子然则介子北地义渠人也】以

  • 李穆传·魏徵

    李穆字显庆,自称陇西成纪人,汉朝骑都尉李陵之后。 李陵陷没匈奴,其子孙就世世代代居住在北狄,后来随北魏南迁,重新回到..州、陇州一带居住。 祖父李斌,以都督身份镇守高平,因而以此为家。 父亲李文保,很早就死了,等到李穆显贵

  • 太祖本纪·薛居正

    (一)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姓郭,讳名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有人说他本来是常姓人家的儿子,从小跟随母亲到姓郭的人家里,所以就顶冒了郭家的姓。高祖讳名王景,广顺初年(951),追尊为睿和皇帝,庙号叫信祖,陵墓叫温陵;高祖母张

  • 第四节 官私振贷·吕思勉

    公家振恤,时愈晚则愈微,而出举兴生之事,顾日盛焉。《隋书·食货志》:开皇八年五月,高颎奏:诸州无课调处,及课州管户数少者,官人禄食,乘前已来,恒出随近之州。但判官本为牧人,役力理出所部。请于所管户内,计户征税。帝从之。先是京

  • 附録·阎若璩

    朱子古文書疑太原後學閻詠復甫輯語類四十七條△尚書一孔壁所出《尚書》,如《禹謨》《五子之歌》《胤征》《泰誓》《武成》《冏命》《微子之命》《蔡仲之命》《君牙》等篇皆平易,伏生所傳皆難讀。如何伏生偏記得難底,至於

  • 几何论约·杜知耕

    七卷。清杜知耕撰。自1607年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前六卷 《几何原本》刊行以来,因其图、解、论、系条文众多,阅读甚有不便,杜知耕为推广此书,弘扬欧氏方法,使其简而能明,约而能该,故 “摘其谬,删其繁,补其遗漏”(杜知

  • 曹松诗集·曹松

    诗集。唐人曹松撰。二卷。松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早年学贾岛。深入幽境。尝避乱洪都西山。后依李频无所获。光化四年(901)年七十余,与王希羽、刘象等五人登进士弟,时号五老榜。以校书郎卒。原为三卷。今传本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劳格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至唐代已经趋于成熟,并进入定型阶段。唐代中央政府的监察机构称御史台,它是由秦汉时御史府发展而来的。唐高祖武德初设置御史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六六二)改御史台为宪台。咸亨元年(六七○)十月复称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