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三

永乐十六年八月戊寅朔  命交阯布政司右参政莫邃男嵩袭父职食禄而不任事时邃与贼战死故推恩其子云  增设通州北关递运所副使二员  尼八刺国王沙的新葛遣人贡方物  上遣中官邓诚赍敕往赐之锦绮纱罗与其贡使偕行凡所经罕东灵藏必力工瓦乌思藏野蓝可般卜纳等处头目皆有赐赉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起自天囷旁东南行至参宿中

○己卯改隶交阯所属巡检司马驿递运所先是并省各府州县而其所属衙门尚未厘定至是改交州府大堂县之三江及场津桥二巡检司隶威蛮州利仁县古榜县之泡桥永江二巡检事隶平陆县武宁州武宁县之市桥马驿及递运所宣江州虎岩县之三岐江巡检司各隶本州长安州安谟县之神投海门安谟海小安海虎河队江四巡检司隶安宁县新安府河瑰县之支隆渡巡检司隶镇蛮府多翼县新安府西关县之支来庄巡检司隶镇蛮府太平县镇蛮府新化县之司罡江杨社舍巡检司隶廷河县神溪县之古刀镇巡检司隶古兰县建昌府俸田县之俸田巡检司隶昌县谅山府董县之董站驿隶镇夷县清化府古弘县之会潮海巡检司隶古藤县爱州河中县之灵长海灵长渠二巡检司隶本州缘觉县之天甲海布卫海二巡检司及结悦县之濠渠队隈二巡检司隶九真州  置通州卫通济仓

○庚辰沧州进白兔

○辛巳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孙舍那挫满刺加国王母干撒于的儿沙遣兄撒里汪刺查及喃渤利失刺北等国各遣使贡方物赐冠带金织文绮袭衣及白金钞币有差

○癸未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言近因巡视各岛贼人出没之处至金州卫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其地特高可望老鹳觜金线马雄诸岛其旁可存千余兵守备询诸土人云洪武初都督耿忠亦尝于此筑堡备倭离金州城七十余里凡有寇至必先过此实为滨海襟喉之地已用石垒堡筑城置陻墩瞭望从之

○丙戌旦寿星见

○丁亥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戊子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  狭西行都司都指挥丁刚言总兵官都督费瓛率马步军一万往甘肃备御每岁一易交代参差宜分为三班更番往来从之仍敕瓛及其来时就于本卫仓量带米实边庶公私兼利

○辛卯敕后军都督佥事章安兵部尚书赵羾曰今调沈阳右卫及原调河南三护卫军赴保安宣府永宁美峪各卫所入伍且令种田治生勿遽役之

○壬辰  命靖江王赞仪次子佐敏辅国将军赞俨之子佐忠佐孝赞侃之子佐礼佐义赞俊之子佐勤佐慎佐恭佐善赞偕之子佐诚赞伦之子佐信佐谨佐顺佐美佐弼俱为奉国将军赞仪长女为恭城县君次女为宣化县君  升湖广道监察御史郑辰为山西按察使河南道监察御史郭振为副使浙江道监察御史邝野山东道监察御史刘洵俱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命湖广故都指挥使李英子璇为荆州卫指挥使初英自军伍从征有功历升指挥同知以平定九门及征剿胡寇功累升都指挥使掌荆州卫事卒璇应袭指挥同知  上念英旧劳特命袭指挥使  礼科给事中冯政有罪谪戍边

○癸巳  命永康侯徐忠子安袭永康侯  命狭西布政司于所属近地拨粮料二十万石运赴甘肃等卫仓预备军饷

○甲午遣官祭历代帝王

○乙未  命皇太子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遣官祭旗纛  琼州府感恩县土官知县楼吉福等率生黎峒首来朝贡马及方物赐之钞币

○丙申光禄寺卿张泌卒泌凤阳颍州人洪武中由太学生授兵科给事中和易谨厚勤于职事升都给事中再升光禄寺卿为光禄二十余年于御膳必躬视精洁然后以进具祭享必洁清宴会必丰美驭下以宽处事以公众咸服之尝与井泉同发中官阴事  上嘉之特诏两人有犯免死罪二次至是卒  上悼惜之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具泌容貌丰伟识达大体后吏部每奏除光禄官  上必问其人得如张泌否同时有寺丞仲谦山东黄县人才能不下于泌侍  皇太子监国甚见信重两人相继卒自是任光禄者鲜能及之

○丁酉哈烈沙哈鲁撒马儿罕兀鲁伯遣使臣阿儿都沙等来朝贡名马文豹赐袭衣文绮纱罗命礼部宴劳之  湖广布政使邹昱卒昱成都华阳人永乐初由国子授汉中府同知后擢福建右布政使改湖广昱虽为人宽简而于事无所可否云

○庚子赐占城满刺加等国王孙舍那挫等宴

○壬寅崇宁王悦燇薨讣闻赐祭命有司治丧葬悦燇蜀献王第三子也

○癸卯升山东按察司佥事郑隆为山东布政司右参议

○乙巳升交阯建昌府知府袁昱为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刑部郎中陈福为顺天府尹以前湖广按察司佥事刘英为江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胥必彰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二人皆自谪废复召用云  命故右军都督佥事欧阳青子能袭羽林前卫指挥使后军右都督陈亨子谦袭金吾右卫指挥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 韦叡 裴邃·李延寿
  末帝纪上·薛居正
  第七十三回 背德兴兵周师再败 揽权夺位陈主被迁·蔡东藩
  春秋战国异辞卷五十二·陈厚耀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九·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七·黄瑜
  卷六·郝经
  一二九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来热勘书完竣并查明阙失颠舛各书设法办理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上·袁枢
  二三 范爱农·周作人
  七九 忌日酒·周作人
  卷九十四 下 匈奴传 第六十四下·班固
  卷二·顺治
  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三十六·李延寿

    尔硃荣 子文畅 文略 从子兆 从弟彦伯 彦伯子敞 彦伯弟仲远 世隆荣从父弟度律 荣从祖 兄子天光尔硃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世为部落酋帅,其先居尔硃川,因为氏焉。高祖羽健,魏登国初为领人酋长,率契胡武士从平晋阳,定中山,拜散

  • 志十 选举志·薛居正

    按《唐典》,凡选授之制,天官卿掌之,所以正权衡而进贤能也;凡贡举之政,春官卿掌之,所以核文行而第隽秀也。洎梁氏以降,皆奉而行之,纵或小有厘革,亦不出其轨辙。今采其事。备纪于后,以志五代审官取士之方也。梁开平元年七月,敕:“近

  • ●卷二百二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九。   起绍兴三十一年六月一日壬寅,尽七月二十一日壬辰。   六月一日壬寅朔宰执拜奏请听政批答不允诏。   宰执服孝内殿奏事结赴宫门裹东廊上进名奉慰讫次拜第三次听政表批答不允诏。   

  •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入承大统·蔡东藩

      却说张珪辞职甚力,泰定帝尚是未允,只命养病西山,并加封蔡国公,知经筵事,别刻蔡国公印作为特赐。不听良言,留他何用?张珪移居西山,过了残腊,复上疏乞归,乃蒙允准,解组归里,还我自由。未几复接朝旨,召他商议中书省事。珪不肯就

  • 跋·薛时雨

    白门为自古靡丽之乡,山温水软,美著东南,素来风尚,侈声伎,耽游宴繁华之积习,沿淫冶之遗风,盖扰有南朝金粉之流芬余韵焉。其间月地花天,舞衫歌扇,艳情绮思,选胜寻芳,犹可想见于《板桥杂记》、《画舫诸录》中,此所以极士女嬉游之乐,而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六 文苑传十三·纪昀

    文苑传金 【二】○金二赵沨周昂王元节王庭筠【曼庆】 刘昂李经刘从益【祁】 吕中孚【张建】 李纯甫王郁宋九嘉 李献能王若虚 麻九畴 元德明【好问】赵沨周昂王元节王庭筠 【王曼庆】刘昂李经刘从益 【刘祁】吕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三 我离开了家族·溥仪

    为什么把我和家族分开?我到很晚才明白过来,这在我的改造中,实在是个极其重要的步骤,可是在当时,我却把这看做是共产党跟我势不两立的举动。我认为这是要向我的家族调查我过去的行为,以便对我进行审判。 我被捕之后,在苏联

  • 张烈传·李延寿

    张烈,字徽之,清河东武城人,孝文帝赐名为烈,仍以本名为字。  张烈从小就失去父亲,生活贫困,却广泛涉猎经史,很有气慨。当时,青州有崔徽伯、房徽叔二人,与张烈一样有很高的声誉。时人称他们为“三徽”。孝文帝时,张烈到代都做官

  • 卷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八十七内务府总管无定员於满洲文武大臣或王公内简用掌内府一切事务奉宸苑武备院上驷院并隶焉所属广储会计掌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七司广储司管理六库郎中二人郎中四人员外郎十有二人主事一人

  • 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金简

    成造木子聚珍版摆印书籍固称简捷然以数十万散字中辍辑成章其木子大小难以画一若逐字铲削又事繁而工费故制造木子之法利用枣木解板厚四分许竖裁作方条寛一寸许先架疉干两靣用鑤取平以净厚二分八厘为准然后横截成木子

  • 原跋·刘敞

      公是祖居在新喻之荻斜,此書初未嘗有傳,乾道八年,諤客游豫章,九月十日,都運劉司業文潜見邀夜話,偶出此為贈,蓋蜀中善本,得之甚珍,留寄旅舍。既而歸省復来,二十六日道過臨江,而使君江郎中叔源留飲富壽堂,因語及之,使君欣然即欲鋟

  • 右论孔孟气象·朱熹

    伊川先生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七章 三宝·林语堂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

  • 春秋讲义卷一上·戴溪

    宋 戴溪 撰隠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一年也谓一为元自尧舜以来未之有改也其曰春王正月圣人之特笔也天有四时春为之首三代异正夏数得天今首之以春若曰此时者天之所为也次之以王又次之以正者若曰此正朔者王之所为也王者

  • (十一)颜渊篇·钱穆

    颜渊问仁章。 朱子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仁义礼智之性具于其心。仁虽专主于爱,而实为心体之全德。礼则专主于敬,而实为天理之节文也。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以违于礼而害夫仁。人而不仁,则其一身莫适为

  • 第八十三章 敌王克服次第·佚名

    其时,楞伽之住民等,皆见彼王殊胜之善业力,对彼抱恭敬,(一)抱怖畏、抱善悦、抱爱情之行动,于任何时,皆不能越之命令。(二)对彼王之光辉,抱爱慕于心,诸国之人王皆送礼物。(三)彼[王]以斩首刑之[囚]人坚固抑留绳于狱屋,而更放之。(四)无上仁慈

  • 广杂纂·顾禄

    《广杂纂》立类义目12题,多同前人所立,但"合弗来"、"听弗得"、"必弗得"等则是吴语,所列短语中可能是谚语、俗语。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侯善渊

    一卷。金侯善渊注。有注有颂,阐清静之理,归于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