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三

永乐十年冬十月癸丑朔享  太庙

○甲寅

○修山东安丘县红河等处水决堤岸

○戊午

○初平江伯陈瑄言苏州府嘉定县濒海之墟正当江流冲会海舟停泊之所其地平迤无大山高屿漕舟于此或值风涛触坚胶浅輙致倾覆乞于县之清浦筑土为山立堠表识从之命有司徵军夫令瑄督其役仍敕瑄曰若工难成宜速馈运无失风堠候农隙为之至是成方百丈高三十余丈赐名宝山  上亲制碑文记之△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等请调大同前卫带管东胜卫中左所中前所阳和卫带管东胜卫前前所俱于大同左卫增益守备从修扬州府海门县捍潮堤岸县故有堤东抵海南并江延袤百三十余里年久决溃有司奏请修筑  上命平江伯陈瑄督丁夫四十万筑之计万八千余丈

○己未  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出系囚之轻者输作赎罪有病令顺天府遣医疗之因谕之曰古人不得已而用刑故常存钦恤后世以治刑为能事则必流于刻刻吏必为朝廷敛怨于平民卿等不宜有此有此者宜速改之△老挝宣慰司宣慰使刀线歹遣头目刀弄等贡方物赐刀弄等钞命礼部赐刀线歹绒锦绮罗各五疋△云南孟银府土官知府刀交遣头目板连等进象马赐板连等钞各四十锭绮罗各二纱一命礼部赐刀交绮罗各七疋纱四疋

○庚申

○复设湖广南渭州以彭什才为知州初什才之父万满为南渭州知州后以土人作乱户口损耗而万满亦殁遂革之以其地隶永顺军民宣慰司至是以什才能安辑土民故有是命△辽海卫指挥王谨等百六十六人奉命招谕奴儿干还赐钞币表里有差所招野人女直付羊古等悉授督罕河卫指挥千户等官有言愿居辽东开原者从之循例给赐

○癸亥  命镇守交阯都督韩观督运广东粮万石赴交阯给军食

○甲子

○升大理寺右寺副祝宁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山西道监察御史沈懋为陕西按察司副使曹贵为河南按察司副使陕西道监察御史何器山西道监察御史杨钝进士吕旦为佥事江西道监察御史李祥广西道监察御史陈夷为广东按察司副使刑部主事王孜兵部主事李约为佥事山西道监察御史李素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刑部主事张杰为江西按察司佥事丁宁严梅为福建按察司佥事改湖广按察司副使刘子敏为广东按察司副使擢监生顾立邹烜李弘萧原祝昇为监察御史△遣使赍敕抚谕底里国王马哈木纳扑儿国王亦不剌金各赐绒锦金织文绮彩绢等物

○乙丑

○府军右卫军人刘士文妻曹氏产一产三男事闻命循例优给△夜月掩犯昴宿

○丁卯  命皇太孙演武于方山是日甘露降方山遂采以进群臣表贺△置辽东境外满泾等四十五站敕其提领那可孟常等曰朝廷说奴儿干都司并各卫凡使命往来所经之地旧有站赤者复设各站头目悉恭命毋怠△巡按四川监察御史滕宗智劾奏四川按察使谭友得材质庸下行止污浊不可以玷风纪命都察院治其罪擢御史石璞为四川按察使

○戊辰  车驾狩城南武冈

○壬申  命故羽林前卫指挥使胡海子兴姚成子贵虎贲左卫指挥同知李成子得指挥佥事刘彦子亮俱袭父职△以水灾免浙江乌程归安长兴临海等县粮十七万四千五百石有奇△浚山东平度州潍县白粮河△刑部左侍郎卢祥卒祥涿州房山人洪武三十年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建文中坐事免官家居  上初起义祥入见命往保定募壮士得万余人从征  上嘉之永乐元年命署顺天府事寻擢北平布政司右参议后升侍郎于政事盖碌碌未有建明云

○丙子

○升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张远为右军都督佥事仍掌陕西行都司事

○丁丑

○山西繁峙县进嘉禾百五十八本△三法司奏有军病妻不治汤药而数殴詈其夫姑责之又击踣其姑鞫问具状当就刑不孝之罪至重刑科给事中不应循例止之欲再覆奏给事中亦应有罪  上曰朕尝命刑科凡决重囚必再三覆奏或事有冤抑得为伸雪非彼擅止之也此妇无可生之理即如法诛之给事中无罪

○戊寅

○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军至乂安府土黄县恶江搜捕伪少保潘季祐等贼众闻之皆走匿季祐亦窜可雷山遣子僚请降遂给榜招之季祐父子遂伪官吴啖等十七人诣军门降辅承敕授季祐交阯按察司副使管乂安府事招抚军民已而伪将军知府观察安抚招讨等使陈敏阮士勤陈全勖陈全敏陈立阮爽阮掩阮掉等相继皆降

○庚辰  命浙江湖广江西及镇江等府卫造海运船百三十艘

○辛巳

○改福建按察司副使樊或为太仆寺少卿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六 止足·姚思廉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六·宗室四·脱脱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李心传
  卷二十四·凌雪
  卷一百二十三·杨士奇
  卷之三百四十七·佚名
  八六九 谕八阿哥着同金简曹文埴催办四库全书事务·佚名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任臣
  卷六上·张廷玉
  京镗传·脱脱
  卷三十三·阿桂
  卷四 赫噜佐命·李有棠
  卷五十五·陆宗楷
  卷四十五·佚名
  朱进·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何山长中(知非堂稿)·顾嗣立

    中字太虚,一字养正,临川人。少颖拔,师进士张叔方、朱光甫、罗士鼎,遂以诗名。至大初,携所著书来京师。公卿列荐之,命未下而归。至顺二年,江西行省平章全岳柱聘为龙兴路学宗濂、东湖二书院山长。明年二月以疾卒,年六十八。揭侍

  • 白莲集卷四·齐己

    唐 释齐已 撰登祝融峯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四边空碧落絶顶正清秋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寄贯休子美曾吟处吾师复去吟是何多胜地销得二公心锦水流春阔峨嵋叠雪深时逄蜀僧説或道近游黔送唐禀正字归

  • 卷三十三·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三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陈 瓘【字莹中南剑沙县人少嗜学不慕进取父母勉以门户事乃一出辄中甲科掌书记湖州签判越州州守蔡卞知其贤每事加礼而瓘已窥卞心术常欲远之章惇入相瓘从衆道谒惇闻其名邀与

  • 卷四百八十六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四月辛丑盡其月   四月辛丑,吏部言:「工部侍郎王宗望等奏:乞黃河向著隄埽巡河并監物料場官,並許都水使者內外丞依舊輪舉。欲依所乞。」從之。   刑部言:太僕寺主簿李撰,知皇太后行幸,輒於御路東行馬,合

  • 东都事略卷四十八·王称

    列传三十一  曾致尧字正臣抚州南丰人也举进士稍迁秘书丞爲两浙转运使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介旧恩以进致尧劾其罪太宗曰是敢治魏庠可畏也徙知寿州再迁主客贠外郎爲三司盐铁判官是时李继捧以银夏五州来归其弟继迁亡入碛

  • ●卷九·陈康祺

    ◎方侍郎勉李文贞语李文贞公光地,以直抚入相,桐城方侍郎苞叩之曰:“自入国朝,以科目跻兹位者,凡几?”公曰:“屈指得五十余人。”侍郎曰:“甫六十年而已得五十余人,则其不足重也明矣,望公更求其可重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十一月丙子朔内阁传奉 圣谕连日风寒剿贼将士冻苦兹二日不闻报矣可谕令速协力驱剿以少伸夏威用仰承上玄风雨之助○丁丑兵部奏虏遁京师角□羊严诏遣马芳姜应熊亟回镇时入援诸将及督抚镇守官纷纷报捷 上谕兵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二十二·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二圣驾幸阙里颂【有序】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臣】徐干学【臣】闻礼乐之祀百世不絶道艺之宗万防永守泗水松楸之地殿接灵光稷门丝竹之堂里通归德玉弩载惊而后俎豆攸崇金书递出以

  • 卷六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举措四 宋真宗景德二年秋七月增置制举六科贤良方正等三科久不行至是增置为六科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愽通坟典达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详明

  • 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孔子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知来者。” 【注释】 谄(chan):巴结,奉承。如切如

  • 第一章 1·辜鸿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辜讲孔子说:“随着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更大的快乐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仰慕你的才能从远方前

  •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入藏录下)·智升

    小乘入藏录下  (小乘经律总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  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八卷四十八帙。  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  小乘论三

  •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惟舍梨大黎树间。有精舍名交路庄挍。与摩呵比丘僧三十万人俱。时佛欲放躯命。自期三月当般泥洹。尔时佛告贤者摩目[加/心]兰。令到三千大千国土。尽呼其中声闻辟支佛种

  • 卷三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三十一三李冯蔡二吴颜吕葛余张传李似之初名弥远。後易名弥逊。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人也。大观三年登第。官起居郎。久参圜悟禅师。一日早朝回。至天津桥马跃。忽有省。通身汗流。直造天宁寺。适圜悟出门。遥见

  • 稼村类稿·王义山

    元代诗文别集。30卷。宋元间王义山著。由其子王惟肖所编。书前有作者自序,谓“一生刻苦文字间,止如此,亦特一家说耳”,编集的目的在于教训子孙,而非为示人。序作于“彊圉大渊献月正元日”,即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

  • 玄天上帝启圣录·佚名

    不题撰人。卷1引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此录当纂于元末明初。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玄天上帝灵应故事,以宋时事为主。

  • 黄帝内经灵枢经白话文·佚名

    与《素问》合为《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一般认为较《素问》为晚,九卷,故称《九卷》,后又称《针经》。王叔和、皇甫谧已见其书,皇甫谧认为此书即《汉书·艺文志》所著录《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一半,后人多宗此说。隋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