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八

永乐十三年九月乙未朔

○丙申

○修河间府兴济县水决堤岸

○丁酉

○狭西都指挥张麟洮州卫指挥陈王已镇守兴和都指挥王唤各贡羊马赐赉有差  夜荧惑犯灵台上星

○庚子

○升神乐观提点沈与真赵彝善为太常寺丞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孟桓为湖广按察使左参议许昇为福建按察司副使山西按察司佥事董凤为浙江按察司副使山西右布政使周璟为左布政使改山东按察司佥事郭继宗于山西按察司湖广按察司副使朱仲安沈熊佥事王处敬董恺狭西按察司佥事姜荣于交阯按察司以狭西按察使辛耀为交阯布政司左参政副使徐道正为左参议张泰为右参议  设武清卫仓于河西务置副使二员隶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

○壬寅

○苏门答剌国王宰奴里阿必丁遣王子剌查加那因等贡方物太监郑和献所获苏门答剌贼首苏干剌等初和奉使至苏门答剌赐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币等物苏干剌乃前伪王弟方谋弑宰奴阿必丁以夺其位且怒使臣赐不及己领兵数万邀杀官军和率众及其国兵与战苏干剌败走追至喃渤利国并其妻子俘以归至是献于行在兵部尚书方宾言苏干剌大逆不道宜付法司正其罪遂命刑部按法诛之命兵部录官军战功于是水军右卫流官指挥使唐敬流官指挥佥事王衡金吾左卫流官指挥使林子宣龙江左卫流官指挥佥事胡后宽河卫流官指挥同知哈只皆命世袭锦衣卫正千户陆通马贵张通刘海俱升流官指挥佥事其余千百户旗军王复亨等百四十余人升用有差

○癸卯

○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古里柯敊喃渤利甘巴里满剌加诸番国各遣使贡方物  夜荧惑犯上将

○乙巳

○蛮都荫子口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纳的加阿罕住等来朝贡方物赐钞币有差  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出紫微西蕃外西北行入紫微东蕃内

○戊申

○西域贡狮子文武群臣以为  圣德远及所致叩头称贺  上曰远人贡土物以达诚何用贺书诗所称唐虞三代之治曷尝及祥瑞盖古圣贤之君但求时和岁稔百姓家给入足即是太平隋炀帝时孔雀集朝堂百官称贺元顺帝时雨都桑果叶皆生黄色龙文又有嘉禾一茎至八穗者又常有五色祥云见特此而骄卒皆亡灭前鉴如此朕与卿等但当祇守  祖法敬事无怠以保鸿业不可萌侈心  擢行在翰林院庶吉士陈用刘永清陈璲黄寿生余学夔钱习礼为本院检讨  监察御史王时习言北京刑部所属郡县户口食盐每引纳米五石比年逋负既多今年六月水溢田穑无收乞暂停食盐米俟明年秋成后输纳为便  上谕行在户部臣曰民被水灾衣食不能自给其盐粮须即停罢来秋亦不必徵

○己酉

○五经四书大全及性理大全书成先是  上命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等编类是书既成广等以藁进  上览而嘉之赐名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亲制序于卷首至是缮写成帙计二百二十九卷广等上表进  上御奉天殿受之命礼部刊赐天下  御制序曰朕惟昔者圣王继天立极以道治天下自伏羲神农皇帝尧舜禹汤文武相传授受上以是命之下以是承之率能致雍熙悠久之盛者不越乎道以为治也下及秦汉以来或治或否或久或近率不能如古昔之盛者或忽之而不行或行之而不纯所以天下卒无善治人不得以蒙至治之泽可胜叹哉夫道之在天下无古今之殊人之禀受于天者亦无古今之异何后世治乱得失与古昔相距之辽绝欤此无他道之不明不行故也道之不明不行夫岂道之病哉其为世道之责孰得而辞焉夫知世道之责在己则必能任斯道之重而不敢忽如此则道不明不行而世岂有不治也哉朕缵承  皇考太祖高皇帝鸿业即位以来孳孳图治怕虑任君师治教之重惟恐弗逮功思帝王之治一本于道所谓道者人伦日用之理初非有待于外也厥初圣人未生道在天地圣人既生道在圣人圣人已往道在六经六经者圣人为治之迹也六经之道明则天地圣人之心可见而至治之功可成六经之道不明则人之心术不正而邪说暴行侵寻蠹害欲求善治乌可得乎朕为此惧乃者命儒臣编修五经四书集诸家传注而为大全凡有发明经义者取之悖于经旨者去之又辑先儒成书及其论议格言辅翼五经四书有裨于斯道者类编为帙名曰性理大全书编成来进朕间阅之广大悉备如江河之有源委山川之有条理于是圣贤之道粲然而复明所谓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大哉圣人之道乎岂得而私之遂命工锓梓颁布天下使天下之人获睹经书之全探见圣贤之蕴由是穷理以明道立诚以达本修之于身行之于家用之于国而达之天下使家不异政国不殊俗大回淳古之风以绍先王之统以成熙皞之治将必有赖于斯焉遂书以为序

○庚戌

○赐纂修官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杨荣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金幼孜翰林院修撰萧时中陈循编修周述陈全林志李贞陈景著检讨余学夔刘永清黄寿生陈璲陈用典籍黄约仲庶吉士涂顺礼部郎中王羽兵部郎中童谟礼部员外郎吴福北京刑部员外郎吴嘉靖礼部主事黄裳刑部主事叚民洪顺沈升章敞杨勉周忱吾绅广东道监察御史陈道潜大理评事王选大常寺博士黄福北京国子监博士王复原太医院御医赵友同泉州府儒学教授曾振常州府儒学教授廖思敬蕲州儒学正傅舟大庾县儒学教谕王进济阳县儒学教谕杜观善化县儒学教谕颜敬守常州府儒学训导彭子斐镇江府儒学训导留季安钞币有差仍赐宴于礼部  赐苏门答剌国王子剌查加那因等冠带白金钞币袭衣

○壬子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世子尚巴志使臣宜是结制等辞归赐文绮三十表里

○癸丑

○浙江治水左通政赵居任言苏松等六府自春及秋雨旸不愆民乐耕作比之往岁实为丰年  上谓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等曰两京供亿多出于此比年水旱相继民罹饥寒朕深忧之居任为人虽颇廉勤然好佞上而不恤下斯言殆未可信宜遣人验视毋为所欺  赐苏门答剌古里柯枝麻林诸番国使臣钞币袭衣有差  夜((有))[月]犯司怪南弟二星

○甲寅

○庆王木旃第四子生赐名秩炼  广东德庆州猺首周八十等来朝赐之衣钞宿东扇南弟二星

○丙辰

○行在工部尚书宋礼历三考复职命宴于礼部仍赐敕褒谕之曰冬官典邦事尤难于六职必得贤能方堪斯任卿才识魁伟闲练明达出于学校乐育成材昔事  太祖高皇帝历试任使亦克有闻肆朕即位简任才贤擢二春官旋升兹职卿正身奉法不惮勤劳厥职用彰及兹九载略无愆尤朕甚嘉焉卿其益坚初志益笃勤诚以辅朕理卿推懋哉

○己未

○北京行部尚书郭资满九载复职赐宴于礼部且赐敕褒谕曰国家建北京置行部尚书总理六曹其职重矣卿质直刚毅事我  太祖高皇帝克勤职任洎朕肃清内难效劳竭谋赞辅城守简在朕心朕登大位图任旧人特授卿尚书俾总北京之务一心为国知无不为综理庶务咸得其当属兹九载考绩推称特赐敕褒奖卿其益笃勤诚以率其属庶永终誉钦哉

○庚申

○赐苏门答剌古里柯枝麻林诸番国使臣宴  上谕行在礼部臣曰先王柔远人厚往薄来今海外诸番使臣将归可遣官豫往福建俟其至宴饯之亦戒其毋苟简也  免北京山东河南被水之民徭役一年

○辛酉

○行在工部尚书吴中九载考绩命复职宴于礼部赐敕褒谕曰尚书之职所以总国纲维一事失当则天下有受其害者必得才识通练之士方堪斯任卿发身胄监事我  太祖高皇帝克称任使朕举义靖难卿自大宁来归多效劳勚朕嗣天位屡加超擢继升冬官卿亦克殚厥心及兹九载考绩式称朕用嘉之俾复厥职尚益砺乃操懋乃功表正厥属以永终誉书曰慎厥初惟厥终钦哉  行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劾奏都督费瓛前在甘肃受鞑靼马驼牛羊事觉  皇上问之不以实对重为欺罔都督梁福贪淫暴酷肆无忌惮请悉正其罪以警将来  上命并录所劾章示之

○壬戌

○北京地震

○癸亥

○行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以九载考满复职命宴于礼部赐敕褒谕曰都御史特宪纲总察群司为朝廷耳目其任重矣推卿刚直有为习于吏治祇事我  太祖高皇帝克勤厥务及朕即位屡用廷擢继受风宪激扬紏察咸得其宜历任九年不闻过举可谓难矣尚益懋忠勤厉风节弼成至治以永终誉钦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四 李崇 崔亮·魏收
  杂传第三十五·欧阳修
  卷三十二·表第六·柯劭忞
  卷一五八 梁紀十四·司马光
  第九十七回 三镇犯阙辇毂震惊 一战成功邠宁戡定·蔡东藩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五·佚名
  ◎县知事署·费行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九十三·纪昀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 二·佚名
  南唐书卷二十四·马令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卷一百四十七·雍正
  150.请君入瓮·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履道·唐圭璋

      履道字适正,号正心,丰城人。咸淳元年(1265)进士。仕为鄂县令。元大德中,为山南湖北道按察司知事、宁州通判、瑞州蒙山银场提举。大德八年(1304)卒。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秦淮夜月   劝客新楼,鸣筝上酒,夜凉人爱秋深

  • 第二十五出 忆女·汤显祖

    【玩仙灯】〔贴上〕睹物怀人,人去物华销尽。道的个“仙果难成,名花易 陨”。〔叹介〕恨兰昌殉葬无因,收拾起烛灰香烬。自家杜府春香是也。跟随公 相夫人到扬

  • 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二十四预宴八十八人诗九十七首【礼部赞礼郎】包恩富【年六十八】光华文治庆登咸禹绩尧勲金石镵五色荣河呈宝字万方寿箓启琼函元辰俶祉先优老千叟同称共列衔己喜花旛裁燕胜遥

  • 内篇 因习第十八·刘知几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史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而求剑也。   古者诸侯曰薨,卿大夫曰卒。故《左氏传》称楚邓曼曰:"王薨于行,国之福也。"又

  • 卷七 徐高钟常史沈三陈江毛列传第四·陆游

       徐玠,字蕴圭,彭城人。事帅崔洪为军吏,洪避朱全忠南奔,遣玠先见吴武王,因得事吴,累居右职,师出江西为粮料使,江西平,授吉州刺史, 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及给郡,贪猥不给,烈祖辅政罢之,而义祖悦其善事人,引以为副使,遂见亲狎, 玠挟

  • 第四十五回 杀妻孥赵主寡恩 协君臣燕都却敌·蔡东藩

      却说燕王慕容皝,就是慕容廆第三子。慕容廆见前文。廆为鲜卑大单于,建牙辽西大棘城,礼贤下士,声望日隆。平州刺史崔毖,密结高句丽段氏宇文氏,合谋灭廆,三分廆地,廆遗子皝,与长史裴嶷,击破宇文部。段氏高句丽皆惧,遣使乞和。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四·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髙宗四乙卯绍兴五年春正月朔日有食之 上在平江诏宰执条上攻守策李纲言陛下勿谓敌马退遁为可喜而以僣伪未诛仇敌未报为可虑勿以保全东南为可安而以中原未复赤县神州至今沦丧为可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二 问题在自己身上·溥仪

    星期日,我们照例洗衣服。我洗完衣服,正好是文体活动开始的时间,我没有心情去玩,就到小图书室,想独自看看书。刚坐下来,就听见外面有人说话: “……你们都不打网球?” “我不会打。你找溥仪,他会打。” “他会打可是打不了,他

  • 肃宗本纪·欧阳修

    肃宗名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元献皇后杨氏。李亨最初的名字是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四年(716),任安西大都护。性情仁爱重孝,喜爱学习,玄宗特别钟爱他,派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邢王寿等在他身边讲学。开元十

  • 同治七年十二月十五日·曾国藩

    黎明起。早饭后写昨日日记。辰初三刻趋朝。在朝房晤旧友甚多。巳正叫起,六额附带领入养心殿。余人东间门即叩头,奏称臣曾某叩谢天恩。起行数步,跪于垫上。皇太后问:“你造了几个轮船?”对:“造了一个,第二个现在方造,未毕。”

  • 二年·佚名

    (庚子)二年大明永樂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上率群臣,行賀正禮于仁政殿,停百官朝賀。群臣獻鞍馬,各道奉箋稱賀畢,獻方物,又獻遞手帕于恭妃殿。上詣移御所,率百官行賀禮,進表裏、鞍馬,又獻遞手帕于大妃殿。上乃入內獻壽。○大

  • 卷一百四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七存旧礼记正义第四十七【宋板】乐记第十九考异宋板疏其乐元微【一叶右七行】元作尤 故无移法矣【同上】移作遗 其内史承王度传之【九行

  • 第十六部分·毛公

    大雅 荡之什《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传】上帝,以托君王也。辟,君也。【笺】荡荡,法度废坏之貌。厉王乃以此居人上,为天下之君。言其无可则象之甚。疾威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下)·太虚

    第四章 所知事素之关系所知现实成事,即有情、器界等;所知现实蕴素,即心、心所、色等。成事是蕴素之成事,蕴素是成事之蕴素。即此成事与蕴素关系之轨则,演绎之即是因果律。略观之、似乎蕴素是因而成事是果,深察之、则能为因

  • 卷第五(观世音卷中)·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五(观世音卷中)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千转观世音菩萨心印咒第一(与一切观音菩萨心印咒同) 头指以下四指反叉。向内相捺。左大指屈入头指中间。右大指舒直向内。勿曲。两腕相合。以右大指来去咒

  • 龙兴慈记·王文禄

    书前有作者嘉靖辛亥(1551)小引,称其自幼闻其母言明初遗事,盖其外祖陆源生授其母,母授文禄,乃为追述幼闻,纪念其母。又均记明太祖事,故曰《龙兴慈记》。该书经口传,其于史已愈远,而其传说色彩却愈重。所记故事并不留心史事真伪

  • 学山诗话·夏敬观

    “方略新奇古未闻,黄中编入羽林军。汉中米贼全烧堞,帐下萧娘(原注:粱临川王宏)尚册动。碣石夜飞键户牝,玉河朝罨入烽云。檀萝蚁斗南柯内,肉搏三旬未解纷。”“漫长将成八月凶,既非横策又非纵。国书祈请三牛耳,(原注:羚国电三与俄

  • 粤词雅·潘飞声

    词论著作。近代潘飞声著。一卷。专论历代广东词人词作,以清人为主,论词尚典雅。作者以粤人身份,记集粤人之词及有关之事,凡二十六则。因作者拟辑录岭南六家词,即崔与之(菊坡)、刘镇(叔安)、李昴英(文溪)、赵必(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