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五

永乐四年六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时阴云不见礼部尚书郑赐等言此  圣德所感召清明日率百官表贺  上曰正朕恐惧修省之际何可贺对曰宋时盛有行之者矣  上曰于此一方阴云不见天下至大他处见者多矣且阴阳家言日食而阴云不见者水将将灾以此言之可贺乎乃止

○庚申诏各处安抚司首领皆定为吏目时吏部言职掌内安抚司俱从五品设首领官知事一员而洪武中有设吏目奏请定制故有是命

○吏科都给事中黄耕终母丧来朝改礼科都给事中

○辛酉工部言湖广蕲州广济县武家穴等处江岸为水冲决宜发民修筑从之

○北京刑部尚书黄福左侍郎张思恭有罪谪为办事官命随成国公朱能等立功

○壬戌长河西哈萨铁寺乌思藏剌麻领卜赤劄思巴口鸡噋思等来朝贡马赐之钞币

○癸亥置湖广容羙忠建施南散毛四宣抚经历知事各一员龙潭忠峒高罗三安抚司唐崖木册并云南剌次和瓦曾之革甸香罗孟琏七长官司流官吏目各一员设临安府部旧村菁口关二巡检司

○甲子  上谓诸臣曰早来在宫中偶望一事问左右皆不能记忆盖沉思久而后得之朕以一人之智处万几之繁岂能一一记忆不忘一一处置不误拾遗补过近侍之职自今事之丛脞者尔筹当悉记之以备顾问所行有未合理亦当直谏朕自起兵以来未尝违忤直言尔等慎勿有所顾避

○乙丑  敕广西总兵官都督同知韩观大理寺卿陈洽于广西各土官衙门土军三万以九月初十日会大平府德征仍令观等询察安南贼中动静以闻

○丙寅以齐王榑所为不执事遣书谕诸王南阳府献瑞麦有两岐至五岐者  上语礼部臣曰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此为丰年之兆若年谷丰登民足衣食老少无冻之患皆  天地  祖宗之赐矣  命荐之  宗庙

○戊辰  赐谷王橞纱三十疋高丽将乐布各五十疋以周王橚生日遣使  赐纻丝纱罗各二十疋彩绢四十疋钞万锭马十匹及罗帕金扇等物

○敕湖广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增拨军士一万五千福建浙江属卫乃选精壮鞑军令鞑官统领俱赴广西听征

○敕宁夏总兵官左都督何福曰汉比脱归入郭大都等至京言虏俟冬欲南来圆山孳牧尔宜严固边防待九月尽令郭大都为乡道遣精骑出塞觇之

○设云南镇南州儒学置学正训导各一员

○裁省直隶池州府东流县县丞主簿

○庚午夜月犯罚星下星

○辛未  命礼部申禁入朝行私揖礼

○日本国王源道义遣使圭密等贡名马方物谢赐冠服恩赐钱钞彩币

○癸酉以靖内难功赐各都指挥指挥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  上谕之曰尔等今日厚禄显官虽出己之勤劳亦必由祖父母善德所致故朝廷推恩必及尔祖父母尔等得蒙此恩当思谨守礼法以保禄位不辱于祖父母然后可以为良臣可以为孝子顺孙凡人富贵得之难保之尤难不可怠纵皆叩首谢

○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宋斌遣弟震贡马赐斌及震钞币

○甲戌  敕山东都指挥使司前命将青州二护卫及仪卫司军校分调各卫今可精选一千名遣官统领赴京随总兵官南征

○高州肇庆二府属县天黄大帽曹连茶峒石栗诸山徭首赵苐二监贵等率众来朝先是化州吏冯原奏陈志宽言天黄诸山徭人素未归顺今有向化心之遂遣人赍敕同原泰等往抚谕之至是第二等籍其属二千五百余户凡七千五百余口来朝  赐钞币袭衣  命原泰为泷水县丞志宽为信宜县主簿专抚诸徭

○丙子置四川盐井卫马剌长官司流官吏目一员

○广东布政司奏每岁海外番夷入贡方物水路以舟楫运载惟南雄至南安限隔梅岭舟楫不通自今请用民力接用  上曰为君务餋民今番贡无定期而农民少暇曰假令是春至秋番夷入贡如值农务之时其方物并于南雄收贮俟十一月农隙却令运赴安南著为令复顾侍臣曰民不失其餋虽劳之鲜怨民失所餋虽休之不得

○戊寅户部言陕西静宁平凉华亭隆德庄浪延川等州县民饥命速发官廪赈之

○己卯户部言河南嵩温等四县水民缺种粮命给贷之凡给一千七百五十九石

○庚辰修浚湖广永定卫大庸千户所城池

○壬午大古剌等处土酋泼的那浪所遣使臣选马撒等言其邻境有七曰大古剌小古剌底马撒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皆在西南极边自昔不通中国今天朝遣官宣布恩命人民皆愿内属乞设官统理仍招谕旁近未附之从之以大古剌底马撒二处地广各置宣慰使司小古剌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各置长官司以泼的那浪为大古剌宣慰使腊罔帕为底马撒宣慰使拜张早张看伽立昧刀罕替刀轻罕为小古剌等长官使长官俱给诰即敕符金字红牌遣给事中周让等赍  敕往赐之仍各赐钞币有差

○甲申遣官祭中霤

○乙酉复北京行部尚书黄福左侍郎张思恭官命福随成国公朱能等理公务思恭还北京

○丙戌云南宁远州土官知州吉罕威远州土官知刀筭党各遣使贡马谢恩  命礼部赐刀吉罕等钞纻丝纱罗及金织纻丝衣仍  命宴赍其使

○丁亥修南海庙

○先是  命平江伯陈瑄督海运诣天津卫所部海舟必约日同发不得先后违者治本舟部运官罪至是瑄遣人奏三十余艘违约五日方行虽同日俱达亦无所损然违同发之约应罪各舟部运官以戒后来  上曰姑宥之顾谓侍臣曰始虑海寇为患故敕令同发今已济而无损虽违约当惩然海道甚艰其功可以赎过矣凡用人者录功而略过则人奋于功若计过而略功则救过之不遐何暇懋功哉

○刑科都给事中张信等劾奏都督佥事黄中吕毅率师失律宜正典刑  上命姑贷其死俾立功以赎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司马迁
  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李心传
  第八十四回 叶志超败走辽东 丁汝昌丧师黄海·蔡东藩
  卷之六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卷之十九·佚名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咸阳王元禧传·李延寿
  尹伸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四十七·佚名
  卷一百十一·佚名
  选举二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僧儿·唐圭璋

      僧儿,广汉营妓。   满庭芳   团菊苞金,丛兰减翠,画成秋暮风烟。使君归去,千里倍潸然。两度朱幡雁水,全胜得、陶侃当年。如何见,一时盛事,都在送行篇。   愁烦。梳洗濑,寻思陪宴,把月湖边。有多少、风流往事萦牵。闻

  • 卷三百九十六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二月盡其月   三月甲寅,詔輔臣分詣寺觀祈雨。   中大夫、集賢殿修撰、河北都轉運使李之純為寶文閣待制、知瀛州。   是日,內批付三省:「將來太皇太后受冊,有司雖檢用章獻明肅皇后故事,當御文德殿,

  • 卷八十八 南凉録一·崔鸿

    秃髪乌孤 秃髪乌孤河西鲜卑人其先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众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其母胡掖氏梦一老父被髪左袵乗白马谓曰尔夫

  • 第一回 灭六国统一天下 行专制愚弱人民·黄士衡

    说话中国在三代以前,天下分为无数国家,是为封建时代。当此时代,诸侯并立,各据一地,此争彼战,连年不绝。虽有天子在上,无力制止,彼此互相吞并。直到战国,仅有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大国,秦国最强。及至秦王嬴政即位,十七年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宋元宪公庠忠规德范之碑王珪治平三年四月辛丑司空致仕郑国公薨于京师时天子方以烖异避殿有司误奏毋临丧乃作挽辞三章以哀之为废朝二日赠公太尉兼侍中谥曰元宪五月丙寅天子成服于苑中百官慰殿门下其年十月

  • 皇后传·萧子显

    六宫的位号,汉、魏以来,因袭增置,各个时代情况不尽相同。建元元年(479),有关部门奏请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华、..仪、..容、淑妃、淑媛、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永明元年(483),有关部

  • 流求传·李延寿

    流求国在海岛中,正对建安郡东,水路五天便到。土地上有很多山洞。国王姓欢斯氏,名字叫渴棘兜,不知道他们国家有多少个世代相传。那个地方的人喊他叫可老羊,妻子叫多拔茶。居处称为波罗檀洞,壕洞栅栏有三层,周围有流水,种植树木

  • 第九章 24·辜鸿铭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辜讲孔子说:“将尽职尽责和真诚作为自己的第一准则,不同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一旦发现坏习惯,应毫不犹豫地去改正。”(重复了第一章第八条。)

  • 卷二·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二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易周易兼义下经咸止而説节疏能自静止则不随动欲【动欲字疑误倒】九三节注股之为物随足者也【股毛本误咸】九四象辞贞吉节疏正而故得悔亡也【而下当脱吉字】九五节疏

  • 第九卷·僧祐

    释迦双树般涅盘记第二十七(出大般涅盘经)佛在拘尸那城。力士生地阿夷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盘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供正遍

  • 宗镜录卷第八十四·延寿

    夫妄心虚假。诸圣同推。此执坚牢。故须具引。又约经论。有三种假。一因成假。因前境对。方乃生心。二相续假。初心因境。后起分别。念念相续。乃至成事。三相待假。如待虚空无生。说心有生。又计于有心待于无心。如短

  • 国清翼庵和尚和寒出诗卷之上·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原书阙神无方而易无体此寒山子之诗也以其无体故横斜圆转而莫可端倪于无端倪诘其端倪则可以与可以怨可以悲可以喜可以警可以惕可以愤可以悱可以抑可以扬以其无方则神出鬼没变化不测于不可测

  • 苕溪集·刘一止

    宋代诗文别集。55卷。刘一止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其《非有斋类稿》50卷,《宋史》本传也说他“有《类稿》五十卷”,直至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犹载其《类稿》50卷。但传世的刘氏别集仅见《苕溪集》55卷本

  • 潜夫论笺校正·彭铎

    《潜夫论笺校正》是著名训诂学家彭铎校勘、训诂的代表著作,该书在清人汪继培《潜夫论笺》的基础上,增释补正千有余条,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增注、纠误、精校为主,并且做了补充阐述的工作。书中综合运用各种训释方法,并以丰

  • 地之子·台静农

    短篇小说集,台静农作,收入《地之子》 中的小说有14篇,正如鲁迅所说:“在争写着恋爱的悲欢,都会的明暗的那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作者从民间取材,以朴实而略带

  • 二家宫词·毛晋

    二卷。明毛晋编纂。集中收录北宋徽宗皇帝宫词与南宋宁宗皇后杨氏宫词两种。(一)徽宗皇帝宫词三百首,徽宗名赵佶(1082—1135),元符三年(1100)即位,昏庸腐败,任用奸臣蔡京等,招致亡国之祸。作为艺术家则颇有成就,工书法

  • 撰集百缘经·佚名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菩萨授记品第一。报应受供养品第二。授记辟支佛品第三。出生菩萨品第四。饿鬼品第五。诸天来下供养品第六。现化品第七。比丘尼品第八。声闻品第九。诸缘品第十。每品十缘,故有百缘。

  • 论事·佚名

    音译《迦他跋陀》,亦称《论争说》(巴利文Kathavatthayakarana)。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相传为第三次结集时由目犍连帝须(Moggaliputta-tissa)所作。作者站在大寺派的立场,对部派佛教的其他各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