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二

永乐九年十二月丁亥朔

○己丑鞑靼太师阿鲁台遣使彻里帖木儿等贡马千匹命礼部给马直赐彻里帖木儿彩币有差  庚寅册黔国公沐晟女为赵王高燧妃黔国威毅公吴复孙女为通山王孟爚妃  脩浙江临山卫余姚千户所城池

○壬辰平阳王济熿言连岁以谷不熟减支禄米今资用缺乏  上命户部岁以二千石给之  遣指挥木答哈阿升哥赍敕谕福余朵颜泰宁三卫头目昔兀良哈之众数为鞑靼抄掠不能安处乃相率归附誓守臣节我  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穷设福余朵颜泰宁三卫而授尔等官职俾各领其众臣属既久后竟叛去及朕即位复遣人来朝朕略其旧过加意抚绥数年以来生聚蕃息朝廷于尔可为厚矣比者尔等为本雅失里所胁掠我边卒又遣苦烈儿等绐云市马实窥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今特遣指挥木答哈等谕意如能悔过即还所掠戍卒仍纳马三千匹赎前罪不然发兵诛叛悔将难追

○甲午腊日赐文武群臣宴  升北京道监察御史钟永用为福建按察司副使倪怀敏为江西按察司佥事刑部主事王霖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云南土官潞江安抚曩壁金齿永昌千户刀招硬来朝贡象马及金银器悉赐钞币

○乙未雨雪寒甚  上御武英殿召礼部尚书吕震谕曰昔奸臣构凶朕率师征讨当风雪苦寒之际将士有堕指裂肤者而勇气不衰今  宗社已安朕居天位适对此景思昔艰难恻然动心凡诸靖难将士各赐之钞都指挥人三百贯指挥二百五十贯千户卫镇抚二百贯百户所镇抚百五十贯旗军百贯故官并总小旗父兄尝在军中冻伤者皆如例  以灾免顺天府涿州太兴等州县永乐八年税粮二万七千二百一十八石草百八十一万三千余束

○丙申  赐鞑靼太师阿鲁台使臣彻里帖木儿云南土官潞江安抚曩壁永昌千户刀招硬等宴

○丁酉晋王济熺以其世子美圭来朝命韩王冲火或宴济熺

○戊戌鞑靼太师阿鲁台使臣彻里帖木儿等辞归遣中官云祥指挥岳山等赍敕赐阿鲁台金织文绮表里并送其兄阿力台及其妹归二人者阿鲁台同产兄妹洪武中官军至捕鱼儿海悉俘以来后有闻于  上者召至厚遇之至是因其使至皆重赐遣归

○庚子庆王木旃代世子逊煓还国赐宴如初至赉予有差

○辛丑  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臣曰圣王治天下未尝废刑亦未尝毫发不慎朕屡谕尔等详慎刑狱非极恶重罪者遇盛寒暑必存恤之比闻徒流罪以下往往有死于狱者又蔽不以闻夫杀一微物有阴祸人命甚重尔等怠肆如此天鉴在上其能免乎已往之事姑不问自今致勤夙夜无蹈前过苟复蹈之国有明宪

○壬寅  上谕工部臣曰雨雪连日朕与卿等犹不免惮寒何况下人京城之中军士离聚艰难有出征者有守卫者独妻子在营此际寒冻不能出门户而薪炭踊贵数倍盖有饮食不能以时者今抽分处积薪不少每户给百斤出征者三倍给之不可稽缓

○癸卯  命晋世子美圭冠  澧阳郡主薨讣闻命礼部葬祭如礼主楚昭王第七女也  刑科给事中柯荣有罪谪戍边

○甲辰晋王济熺以其世子美圭还国赐赉特厚  命皇太子送至三山门

○乙巳  命孔子五十五代孙克中为曲阜县知县时曲阜知县孔希范以自青辞  上命衍圣公孔彦缙举族人之贤者代之彦缙以克中言遂命之仍赐敕勉励  设北京定州永丰仓置大使副使各一员

○丙午赐都督柴别里哥及琉球暹罗等国使臣邬赖察其等云南潞江安抚曩壁等宴

○丁未刑科都给事中曹润等劾奏中军都督佥事徐膺绪纵家僮凌虐平民邀夺官粮请付法司正其罪  上特宥之命坐其家僮

○戊申置云南邓川州上关仓大使副使各一员

○己酉都督吴永诚遣子指挥佥事管者及都指挥脱欢台遣人贡马悉赐钞币仍给马直别赐管者钞三千贯彩币四表里给诰命嘉其讨捕凉州叛寇之功

○庚戌礼部尚书吕震言京卫官军俱赐棉花棉布为冬衣各卫寄居鞑靼官军宜准此例赐之  上曰待远人当厚命赐都督都指挥指挥皆织金纻丝衣千百户卫所镇抚纻丝绫衣舍人头目绢衣旗军人等胖袄裤鞋

○辛亥凉州卫指挥远丹等遣子哈刺那海等贡马赐之钞币

○壬子升四川成都府知府贾瑜为福建布政司左参政饶州府知府李益为山西布政司右参政浙江按察司佥事唐泰为狭西按察司副使户部主事徐让为本部郎中以吏部言瑜等为知府善于抚字得民心泰与让亦能举职皆满九年有治绩无私过故升用之  上顾礼部尚书吕震曰朕恒访问守令能爱民者少瑜等奉法循理得郡人心可为贤守泰等有年劳而无过皆可嘉也各赐钞百贯礼部仍宴劳之又曰自今郡守九载无过升用者准此例  广东琼州府临高县吏王寄扶奉命招至生黎二千余户而以峒首王乃等来朝命寄扶为县主簿赐冠带钞币赐王乃等钞有差  监察御史王会等劾奏左佥都御史刘翥不究心刑狱且每旦奉天门朝退不诣文华殿侍班径趍直房坐卧自便但令首领官启事大臣不敬如此何以率下乞正其罪  上曰御史言当理太子君之副慢太子即慢君洪武初懿文太子召中书左丞杨宪不即至  皇考闻之震怒未几竟坐极刑前鉴不远翥敢蹈覆辙乎今姑宥之再犯必置重典  大理寺右丞寺丞陈援有罪下狱

○癸丑云南丽江军民府正千夫长阿束并蒙化等州土官知州左禾令等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

○甲寅安王楹平阳王济熿来朝各赐宴如例  撒力等卫女直野人头目别里哈等来朝贡马命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袭衣钞币有差

○乙卯脩湖广夷陵千户所城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尉元 慕容白曜·魏收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三·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佚名
  第一二○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一一三一○-二·佚名
  海外异传·佚名
  七四七 护理贵州巡抚孙永清奏覆黔省查缴《青霞集》等空格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九·阿桂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一·佚名
  魏玄传·令狐德棻
  宇文弼传·魏徵
  卷七十九·雍正
  卷五·佚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蒋廷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叶祖义·唐圭璋

      祖义字子由,婺州(今浙江省金华)人,曾为杭州教授。   如梦令   如梦。如梦。和尚出门相送。

  • 序·刘鹗

    丹徒刘铁云先生(鄂)生当逊清末季,国事蜩螗,惄焉忧之。弱冠之年,即秉承家学,潜心天算、水利、测量、医学等实用学科,以期造福国人,补苴时政。其后出入百家,不囿门户,并从事金石、文字研究及文学创作。先后著有《勾股天元草》、《

  • 列传第二十一 房杜·欧阳修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父彦谦,仕隋,历司隶刺史。玄龄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书兼草隶。开皇中,天下混壹,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妄诛杀,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竞侈僭,相倾阋,终当内相诛夷

  • 表第九 方镇六·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三十·谷应泰

      ○麓川之役   英宗正统二年冬十月,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叛,侵南甸州。洪武中,麓川思伦发内附,授麓川宣慰。按思伦所居本麓川地,与缅接境,皆在金沙江之南,在元为平缅宣慰司,思伦不言麓川,盖已   据缅为己有。洪武中,大兵下

  • 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众恶骈诛 纵奸盗百官抗议·蔡东藩

      却说也先铁木儿欲拥着少女寻欢,面上忽被击一掌。这掌非少女所击,乃是这半老佳人,旁击过来的。当下恼了也先铁木儿,出外呼婢媪多人,将她母女褫去衣裳,赤条条的系住床上,覆以重衾。一面煨着炉炭,借御寒气,一面煮着春酒,狂饮

  • 朱子年谱考异卷三·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淳熙九年壬寅五十三嵗【李本有正月条奏救荒事冝一条注云并乞借拨官防给降度牒推赏献助人等又请将山阴等县下戸夏税秋苗丁钱并行住摧按此复回绍兴官防所奏在二月非正月也救荒事冝条奏甚多非止此奏仅载其一

  • 弁言·应廷吉

    青燐屑两卷,为明慈谿应喜臣(更名廷吉,字棐臣;崇祯戊辰进士)所撰;记南都事;因字数不多,乃以燕都日记为附。后者为清冯梦龙所撰。自『昌平兵变、京都戒严』起,至『摄政王登武英殿受朝贺,出示京都,令官民陈服剃头,衣冠悉遵大清之制』

  • 邓愈传·张廷玉

    邓愈,虹人。初名邓友德,太祖为其赐名。其父邓顺兴占据临濠,与元兵作战而死,其兄邓友隆代替父亲,又病死,部众共推邓愈统领军中事务。邓愈年方十六,每次作战必定率先冲锋陷阵,军中将士全都佩服他的勇敢。朱元璋起兵滁阳,邓愈从盱

  • 难一第三十六·韩非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闲,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

  • 卷十四·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析疑卷十四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士虞礼特豕馈食曰特豕以别于吉祭也自小敛至虞皆直指其物而不言牲惟苞称牲以兼羊豕文当然耳自小敛至祖皆用豚遣奠及虞始用豕盖未啓以前不惟主人及众主人亲者疏食水饮即远

  • 卷十五·佚名

    (七○)复次善分别者,乃至国土广大诸事备足。知其苦恼舍离而去。我昔曾闻。世尊昔为菩萨时。作大国王。贫穷乞丐有来索者一切皆与。为苦厄者能作拥护。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智慧聪猛又处王位。时邻国王将诸军众欲来交战。时

  •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七缘与因义差别云何。有说。因缘遍不遍异。初四二缘摄六因故。二三二缘非因摄故。六因四缘体。虽无别而义有异。且等无间及所缘缘。既非因摄。

  • 卷第十一(译经齐梁周)·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一(译经齐梁周)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齐梁及周帝代录者。此相因修交禅主也。萧道成。临沂人。受宋禅称齐。仍都建康。建元中安成有野火洞泽焚烬。唯数丈地草独不然。往视其中得一金像。灵瑞既

  • 凡例·性音

    续藏经 宗鉴法林清 集云堂编凡例是书之会集也始於壬辰春在塞北之法林寺。其镌版讫工也於甲午夏在京师柏林之宗鉴堂。今题曰宗鉴法林。识地也。  集书者皆以南岳青原对出。未免舛错。今依统要。南岳归南岳。青原归

  •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该书共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等6章。主要总结清末以来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改造,论述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主

  • 四谛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内容叙述昔时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诸比丘宣说四谛之法。本经为中阿含分别圣谛经之别译。

  •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