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六

永乐十三年秋七月丙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丁酉  上谕行在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庆曰朕切于爱民屡戒郡县之官不许横取一毫前滦州知州何敬诛求剥削赃贿巨万已寘诸法近代州同知安损武清知县李潜等仍蹈覆辙饕餮贪残无异于敬神人不容发其奸慝亦寘以法尔宜备录所犯榜示天下俾牧民者知所警惧

○辛丑  上谕行在兵部臣曰随侍皇太孙幼官其间有孱弱者宜别选壮锐易之所设府军前卫指挥千百户镇抚管束幼军者宜选用老成端正之人庶几幼官有所视法

○癸卯

○太监郑和等奉使西洋诸番国还

○甲辰

○遣太监侯显等使榜葛剌诸番国赐国王绒锦金织文绮绫绢等物

○乙巳

○掌四川都司事右军都督同知李敬等奏戎县蛮寇平先是叙州府戎县山都掌蛮人作耗攻劫高珙筠连庆符诸县敕敬发兵剿捕且敕贵州都司都指挥李政以兵会敬等合攻之遂围落卜大埧等处山寨擒捕蛮贼悉斩以狥招抚良民复业至是奏请罢兵归农从之

○己酉

○复福建布政司左参政杨景衡官初景衡坐累戍边至有言其在官醇谨者特宥而复之  昼太白见未位

○壬子

○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吴真贡方物贺  皇太子千秋节

○癸丑

○云南木邦宣慰使司宣慰使罕宾法孟定府土官知府刀名扛特令土官班野湾甸州土官知州刀景发各遣人贡马及金银器赐钞币有差

○甲寅  命法司自今武职官犯杖罪以下系狱者有疾许出就医药著为令

○丙辰

○修沿河驿舍自南京抵北京凡四十五所  升鸿胪寺丞哈只为本寺右少卿

○戊午  皇太子千秋节免贺礼

○己未

○监察御史萧常言北京食盐旧例验口支给无商人货卖今  车驾幸北京军民辏集往往有以私贩取罪者宜定为常法募商中纳以绝私贩之币  上命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之原吉等请于山海永平二卫纳米每引五斗于河间长芦运司不次支盐就北京货卖  上是其议命于喜峰口仓纳米  命故中都留守司都指挥同知毛忠之子真袭为凤阳右卫指挥使忠征交阯尝奋勇先登败贼众寻卒于军真应袭正千户  上特升之以旌忠之功仍赐真罗衣一袭钞四百锭  革河南卫辉府李台义圆二马驿并递运所设新乡县新中驿新乡递运所修武县武安驿修武递运所获嘉县崇宁驿获嘉递运所河内县覃怀驿河内递运所孟县河阳驿孟县递运所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西南云中西北行至云中

○庚申

○赈北京魏县江西瑞昌县四川永川射洪巴三县饥民共九千四百户给粟二万五百石有奇

○辛酉

○保安卫言城堡坏于淫雨请以军修筑从之

○癸亥

○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林硕劾奏山东布政司参议魏瑛渎乱人伦有鸟兽行宜加显戮  上命三法司锦衣卫鞫之意磔于市  朝鲜国陪臣吴真陛辞赐之钞币

猜你喜欢
  志第三 历下·沈约
  列传第二 杜僧明 周文育 子宝安 侯安都·姚思廉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魏收
  列传第四十六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 乐蔼·李延寿
  卷五十六 志三十一·赵尔巽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四·李心传
  通鉴释文辩误卷三·胡三省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佚名
  平夷赋·赵辅
  二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遵旨采办刊书梨板解京折·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九 高丽史一百三十六·郑麟趾
  卷三十四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范晔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一·佚名
  卷之一百五  海槎餘錄(明)顧■〈山介〉 撰·邓士龙
  卷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692_1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杜荀鹤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就船买得鱼偏美,   踏雪沽来酒倍香。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卷692_2 【赠李镡(

  • 黄公度·唐圭璋

      公度字师宪,莆田人。生于大观三年(1109)。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秦桧诬以事罢归。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卒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   点绛唇   汪藻彦章出守泉南

  • ●卷五·丁绍仪

    ○沈永启词吴江沈方思,莲泾阻雨,虞美人云:“帘织细雨莲泾口。何处沽尊酒。天公也似太多情。拚得柳昏花暝,滞人行。年来浪迹真无谓。历尽愁滋味。一灯蓬底听模糊。知道小楼梦醒,一般无。”末二语暗用少陵“

  • 稼轩词 三·辛弃疾

      ☆满江红(暮春)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  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积。算年年孤负,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已自非

  • ●挂枝儿·杂部十·冯梦龙

    ○妓客问答好哥哥,略住住,吃茶了去,不合你来迟了,(我又)接了别的,是奴家得罪了,多多得罪,姐姐,你说那里话,(难道)我和你比别的,(你)好好(去)陪他也,(我)另日来看你。○夜客站阶头一更多,姻缘天凑。叫一声有客来,点灯(来)上楼。夜深东道须将就,

  • 卷一 初唐一·佚名

    第三编 全唐诗续补遗全唐诗续补遗卷一 初唐一李渊 【高祖】为秦王制诗【初太宗为秦王,高祖制诗云云。帝于宫西造宅初成,高祖送玉玺以至帝所,缙绅先生相谓曰:「诗及玉玺。盖奉国之祥瑞者欤。」○今按:《全唐诗凡例》引胡

  • 管鉴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管鉴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管鉴为峡州守,见范成大《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

  • ●崇禎長編卷之十·汪楫

      崇禎元年六月   ○崇禎元年六月   崇禎元年六月   庚寅朔廕故巡撫延綏金忠士男金耀為錦衣衞指揮同知世襲   先是插部百騎入新平堡講讋堡人殲之頭目貴英恰死焉至是屯兵宣大邊外以頭目入講賞継擁群眾入

  • 通鉴续编卷二十一·陈桱

    【乙酉】理宗皇帝寳庆元年【金正大二年  太祖皇帝二十年】春正月诏举贤良之士○湖州潘壬起兵立济王竑为皇帝竑讨壬平之【湖州人潘壬与其从兄甫弟丙以史弥逺废立心不平之乃聚众隂遣人至淮东通意于李全谋挟济王渡江而

  •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宣帝纪·房玄龄

    宣皇帝名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先祖是帝高陽的儿子重和黎,重和黎当时是掌火的官,他的子孙在唐尧、虞舜、夏、商几个朝代都是任这个官职。到了周代,以掌火的官做司马。周宣王时,任司马官职的程伯休父,因平定徐方有功,便

  • 陈傅良传·脱脱

    陈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他年轻时对呆板的科举考试不以为然,因此总是别出心裁地写作文章,自成一家,人们对他的文章争相传诵,大加赞赏,从者如云,陈傅良以文章出名。当时,永嘉县的郑伯熊、薛季宣皆以学识著称于世,特别是郑伯熊

  • 苏天爵传·宋濂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参加国子学生公试,名列第一,从此换了布衣,穿上官服,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之职。泰定元年(1324)改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3)参预修纂《武宗实录》,二年升修撰,又升为江南行

  • 丰熙传·张廷玉

    丰熙,字原学,浙江鄞县人,是布政司丰庆的孙子。他从小天赋过人,有一次曾在墙壁上写下大字说“:立志应当以圣人为目标。在最上等事上不如他人,就不是好男儿。”十六岁死了母亲,他痛苦得几天没喝一口水,后来又在守丧的房子里住了

  • 卷十九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九目録诗经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斁于人斯给事中【臣】倪国琏无封靡于尔邦惟王其崇之编修【臣】张映斗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右中允【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七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七卷安慧菩萨糅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

  • 大人先生传·阮籍

    三国魏阮籍作。作于魏正元二年(255)。虚构一位“大人先生”,不知其姓名与年寿,以万里为一步,千岁为一朝,与造化相推移,不与世同。有世俗之士致函于先生,鼓吹君子立身,当遵守礼法,追求荣华,建立功业,扬名后世。大人先

  • 沙弥律仪要略增注·祩宏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