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七

永乐十二年春正月丙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升朵甘卫指挥同知阿奴头目隆布班丹领占俱为朵甘卫行都司都指挥使赐之诰命

○辛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

○壬子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正觉大乘法王昆泽思巴陛辞赐图书及佛像佛经法器衣服文绮仪仗鞍马金银器皿等物命中官护送

○癸未以将祀南郊百官受誓戒于文华殿

○乙酉召甘肃总兵官丰城侯李彬从征

○丙戌大祀  天地于南郊  皇太子代行礼毕遣太常寺丞葛清隐复  命

○丁亥修曲阜孔子庙  上谕行在工部臣曰孔子代天立教故万世帝王敬事之庙宇须称不可但应故事今老释之居布满四方皆闳丽坚固孔子曲阜庙国家岂可不致重乎朕举兵靖难时严禁将士过曲阜不可损坏亵渎将士皆不敢违命令尔宜体朕此意

○戊子辽王植第十一子生赐名贵火  平阳王济熿庆成王济炫永和王济烺及护卫将校人等屡奏晋王济熺心怀忿恨图为不轨  上以至亲初未之信但以敕责之

○己丑山东莱州府掖县言民间食盐岁输米九千三百六十八石比年田稼不登人民缺食已蒙朝廷赈贷其该输盐粮乞折收钞帛从之

○庚寅总兵官镇远侯顾成等献思州叛蛮苗普亮等首级先是普亮据台罗等十四寨与靖州会同县青龙渡等处蛮寇连结为乱朝廷遣人招谕不从遂敕成等讨之成与贵州布政司参议江英等合兵击之斩普亮杀叛党不可胜计余寇奔溃遂平

○元宵节是夕  上御午门观灯赐文武群臣及耆老宴群臣进诗命翰林  壬辰交趾总兵官英国公张辅率兵至政平州政和县吒黄庄贼帅胡同降闻邓景异邓镕领为龙虎大将军黎蟾等七百余人逃暹蛮昆蒲册辅即进兵至罗蒙江皆悬崖侧径扪萝可上遂舍骑而进将士皆步后比至昆蒲册景异等已遁又追吒蒲捺册贼及其土人皆遁不知所之遂大索夜四鼓行二十余里闻更鼓声辅率都指挥方政等御枚赴之黎明至吒蒲干册江北贼据南岸立寨官军渡江围而攻之贼不能拒飞矢连中景异伤其胁遂擒之邓镕遁政领军追捕并其弟邓锐擒之尽获贼徒黎蟾及景异等伪印景异创甚遂剐之函其首及镕兄弟送京师悉斩狥

○甲午除河南鲁山县户绝税粮二千五百七十石有奇

○汉王高煦还南京去年冬高煦请还  上曰天寒尔与从者皆不便姑俟春暖新岁高煦申前请  上曰朕欲至秋遣尔南还高煦不应遂命钦天监择日遣之  上顾高煦曰汝必欲去世子宜留侍朕高煦曰亦欲以归进其学  上默然至是陛辞礼部尚书吕震奏诸司分官送之  上不答

○是日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遣指挥薛聚追捕贼酋阮帅于南灵获之先是谍知帅逃暹蛮辅遣都督同知朱广等领兵追捕广往来暹入关诸山箐中悉获帅及其党邓镕陈季扩家属帅等逃依南灵州土官阮茶汇至是聚舟师奄至获之斩茶汇以狥

○丙申  命妥巴阿摩葛有灌顶圆通慈济火国师赐之诰命妥巴阿摩葛者故国师哲尊巴父也

○戊戌乌撒军民府经历钟存礼言府故蛮夷地久沾  圣化语言渐通请设学校置教官教民子弟变其夷俗从之

○己亥  命工部停运营造砖罢遣军夫悉归休息

○设云南南甸州隶布政司

○庚子  命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徐州等卫不分屯守各选军士以指挥千百户率领都指挥总卒随军运粮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丁十五万运粮赴宣府其运粮民丁悉给行粮及道里费仍免徭差一年

○甲辰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正北云中西北行至云中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十二·柯劭忞
  ●卷十一·邵博
  第一七三告示光绪二十年四月九日一一三二六—一·佚名
  卷八十七上下·郝经
  一四八六 陕西巡抚秦承恩奏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七四二 河南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青霞集》等书折·佚名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一五〇 中日学院·周作人
  靖海纪略卷之三·曹履泰
  侯蒙传·脱脱
  周济传·张廷玉
  王溥传·张廷玉
  闗中奏议巻十一·杨一清
  工部·佚名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丁绍仪

    ○沈永启词吴江沈方思,莲泾阻雨,虞美人云:“帘织细雨莲泾口。何处沽尊酒。天公也似太多情。拚得柳昏花暝,滞人行。年来浪迹真无谓。历尽愁滋味。一灯蓬底听模糊。知道小楼梦醒,一般无。”末二语暗用少陵“

  • 卷517 ·佚名

    赵蕃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邻圃代曾经,僧园种得成。 不关新雨过,自是绝尘生。 痚直能明眼,幽深足叙情。 何当共携被,重此听秋声。 赵蕃 同成父过章泉用前韵示之 频年尽

  • 又一次试验·徐志摩

    上帝捋着他的须, 说:“我又有了兴趣; 上次的试验有点糟, 这回的保管是高妙。” 脱下了他的枣红袍, 戴上了他的遮阳帽, 老头他抓起一把土, 快活又有了工作做。 “这回不叫再像我,” 他弯着手指使劲塑: “鼻孔还是给你有, 可不把

  • 第四回 仇大郎赚卖姜娘子 郑知县怒杀赵阎罗·蒲松龄

    却说仇福待了二日,那头渐渐的好了。魏名听的他分了家,甚喜,合伙了两个相识的来请仇福散闷。 [耍孩儿]仇大郎实是潮,赌的钱不大高,园里空可没嗄粜。一向待赌无有本,分了家才有了梢,光棍们已是下上套。虽然是席上有酒肉,却一个

  • 越绝卷第一·袁康

      越绝外传本事第一   问曰:“何谓越绝?”“越者,国之氏也。”“何以言之?”“按春秋序齐鲁,皆以国为氏姓,是以明之。绝者,绝也。谓句践时也。当是之时,齐将伐鲁,孔子耻之,故子贡说齐以安鲁。子贡一出,乱齐,破吴,兴晋,疆越。其

  •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却说梁任杨师厚为天雄节度使,兼封邺王。师厚晚年,拥兵自恣,几非梁主所能制,幸享年不久,遽尔去世,梁廷私相庆贺。租庸使赵巖,判官邵赞,请分天雄军为两镇,减削兵权,梁主友贞依计而行。天雄军旧辖疆土,便是魏、博、贝、相、澶

  • 卷之一千二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四移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九日一二一○二--二·佚名

    新竹县儒学正堂、兼明志书院监院翁,向新竹县移领光绪十一年夏季分文庙香灯、俸斋、廪膳等银移文 印 新竹县儒学记 私记四月初九日到私记帮办新竹捐输、署新竹县儒学正堂、兼明志书院监院翁为移领

  • 读例存疑卷三十三·薛允升

    刑律之九人命之二杀一家三人采生折割人造畜蛊毒杀人鬪殴及故杀人屏去人服食杀一家三人:凡杀(谓谋杀、故杀、放火行盗而杀。)一家(谓同居。虽奴婢、雇工人皆是。或不同居,果系本宗五服至亲,亦是。)非(实犯)死罪三人,及支解(活)人者

  • 道童传·宋濂

    道童,高昌人,自号石岩。性情深沉寡言,因出身于官宦世家而授直省舍人。后调任信州路总管,又改为平江路总管。至正元年(1341)任大都路达鲁花赤,出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刚召回京任中书省参政不久,又出任江浙行省右丞,升本省平章

  • 卷四·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明 黄训 编保治【景泰 天顺】休庵诗序【何宜】兵部尚书王公以疾乞归河州既得命乃取古人以休休名亭之意亦以休名庵朝士大夫惜公之去愿公之复来者咸

  • 序·张载

    横渠经学理窟,或以为先生所自撰。伟按熙宁九年秋,先生集所立言以为正蒙,其平日所俯而读,仰而思,妙契而疾书者,宜无遗矣。明年,遂捐馆舍,所谓文集语录及诸经说等,皆出于门人之所纂集。若理窟者,亦分类语录之类耳,言有详略,记者

  • 第十六章 奸近杀·佚名

    居家格言曰。语云。奸近杀。然言近尚是缓辞。予以为奸则未有不杀者。其夫知觉。忿怒操刀则杀。同奸嫉妒。利刃相加则杀。因奸致罪。则王法杀之。幸而漏网。则冤鬼杀之。数者即免。色痨沉痼。灾患临身。则司命又杀之。

  • 卷四·陆粲

    <经部,春秋类,左传附注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附注卷四      明 陆粲 撰孔氏正义【凡不与杜注相附而自为説者具此】春秋序和帝元兴十一年郑兴父子及歆创通大义奏上左氏始得立学遂行于世至章帝时贾逵上春秋大义

  • 题佛法金汤编·岱宗心泰

    自正法付王臣以来。至今二千余年。帝王公卿为法外护者代有其人。观此佛法金汤之编。概可见矣。护法之人既如金城汤池之固。使外侮不得而入。弘法之人又当力行而振起。以副护法之心。如是则教法乌有不兴者哉。虽然。金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

    原名《三因极一病论粹》,现在通行书名为《宋志》所载,简称《三因论》。以病因分类的综合性医书。原书6卷,今通行本为18卷,约23万字。陈言撰于淳熙元年(1174)。陈言,字年择,南宋医学家,浙江青田人。本书今存南宋刻配元

  • 燕山外史·陈球

    章回小说。清陈球著。八卷。是 书以明代冯梦祯《窦生传》为素材敷演而成。书 叙明永乐间燕人窦绳祖游学嘉兴,恋贫女李爱 姑,爱姑感其情,以身相许。不久,窦为其父所 迫与临淄宦族联姻,遂一去不返。爱姑被金陵 盐商所骗,辗转

  • 守城录·陈规

    中国宋代论述城邑防御专著。陈规、汤璹撰。有《守山阁》本、《墨海金壶》本、《瓶花书屋》本、《半亩园》本、《长恩书室》本、《四库全书》本等丛书本,乾隆四十年(1775)抄本及嘉庆、道光刻本存世。全书由陈规的《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