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七

  永乐十三年八月乙丑朔

○丙寅  永宁县进嘉禾五十四本  以北京军民养马者多增置行太仆寺卿少卿各一员寺丞八员

○丁卯

○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戊辰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  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曰朕命尔备御一隅诸事皆须措置停当若关防不密仓卒寇至不免有失今天寒土冻边境空旷寇无处不可入若春月冰解亦宜谨慎勿谓泥水沮洳寇不能来盖彼之来皆有乡道少不堤防则堕其计矣慎之慎之

○己巳

○改狭西按察司佥事张思安于广东按察司王孜于山西按察司

○庚午

○唐王桱薨

○壬申

○山海卫言积雨坏城请命修筑从之

○癸酉

○庆王木旃第三子生赐名秩炵

○乙亥

○广西东兰州故土官知州韦万亮孙勇及普安安抚慈长率耆民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

○丙子

○遣官祭历代帝王

○丁丑

○遣官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  遣官祭旗纛

○戊寅

○旦寿星见丙位色黄而明润  擢太医院医士杜彦达为御医赐冠带

○庚辰

○赈山东河南北京顺天等府饥民山东东昌兖州济南青州等府民万六千四百六十余户给粟三万八千九百六十余石河南南阳汝宁开封卫辉彰德怀庆等府民五万七千六百七十余户给粟十三万八千四百九十余石北京顺天河间大名真定等府民八万三千七百四十余户给粟十五万二千四百六十余石钞三十二万五千四百四十四锭有奇

○甲申  蔚州卫进白兔  四川盘顺安抚司故安抚野旺之子欲者什用来朝贡马并请袭职从之

○乙酉

○唐王桱讣闻  上辍视朝十有三日谥曰定赐祭命有司治丧葬王  太祖高皇帝第二十二子贤妃李氏所生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受封永乐六年五月之国南阳其资禀敏慧然少检束薨年三十

○丙戌

○徙交阯新安府治于镇夷卫城内改南策州并至灵县隶之以多翼太平二县隶镇蛮府初南策至灵隶谅江多翼太平隶新安至是交阯布政司言南策至灵近新安多翼太平近镇蛮改隶为便镇夷卫正在南策至灵之地宜移新安府治于镇夷城内为便  上悉从之

○丁亥

○并交阯清化府之古弘县入古藤县爱州之河中统宁二县九真州之缘觉结悦二县各入本州谅山府之新安县入丹巴县如敖县入丘温县董县入镇夷县七源州之水浪县入本州琴县入渊县上文州之杯兰县入本州新平府之知见县分隶衙仪福康二县政平州之古邓从质政和三县南灵州之丹裔县入本州夜度县入左平县利仁州之古礼县入本州古榜县入平陆县古者县入利仁县三带州之元郎县入扶宁县威灵州之太堂县入本州镇蛮府之新化县入廷河县神溪县入古兰县靖安州之安立县入安和县西关县入太平县河瑰县入多翼县武宁州之安丰武宁二县北江州之安越县南靖州之河黄县欢州之沙南县各入本州路平县入衙仪县建平府之平立县入安本县长安州之安谟县入安宁县建昌府之俸田县入建昌县快州之施化县宣江州之虎岩县各入本州谅江府之古勇县入清远县革演州府以千冬县入演州并演州之芙蓉县入琼林县革威蛮利仁福安南策谅江嘉林沱江七源八州应平清威太堂古勇平河太平河瑰多翼西关同利武宁善才细江麻溪清波夏华文盘文振麻笼十九县及上洪州之金缕爱州之椿市多锦县之麻浪唐安县之司王保禄县之下昌古杜县之大拜市税课局其宣化府之长江威蛮州之山定利仁州之养顽慈廉州之上古慈廉县之兵神清威县之清威太堂县之江潭清远县之翁罗古勇县之粉池唐安县之泾咍平河县之冻美河四岐县之安定社四岐社域个娄社安老县之古斋场支封县之阿蹑社胶水县之圆光安谟县之安谟海口河泊所同安支俄长罗三场盐课司太平县之唵江口结悦县之沈渠口二巡检司三带州仓并革之  赈河南之河南府新安等五县饥民万四千二百九十七户给粮二万二千一百二十余石

○戊子

○增置直隶淮安府常盈仓大使一员副使三员

○己丑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世子尚巴志遣使宜是结制等贡马及方物

○庚寅

○淫雨坏正阳门台址命工部修筑  夜太白犯房宿北弟二星

○辛卯

○保安卫进嘉禾九十四本有一茎三穗五穗至七穗者

○壬辰

○辽东金州卫绵垂伤田稼

○癸巳

○增置江西德兴县主簿一员

○甲午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垒壁阵西北行至近浊是月霸州大城县真定府武强县河水冲决堤岸伤田稼二百三十一顷五十亩事闻命行在户部除其今年租税

猜你喜欢
  卷二百 表四十·赵尔巽
  卷一四七 梁紀三·司马光
  卷二十九 前燕録七·崔鸿
  ●卷一·李心传
  卷第一百三十一·胡三省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第二十六册  天聪四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卷三十五·傅恒
  三十七、入泮·包天笑
  十、延师课读·包天笑
  ·檄诸将弁搜捕竹仔脚逸贼·丁曰健
  读例存疑卷三十三·薛允升
  陈寿传·张廷玉
  郭子兴传·张廷玉
  卷四十七·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轼·唐圭璋

      轼字子瞻,号东坡,“全”已见。   沁园春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

  • 第二十五出 遣媒·李渔

    〖生查子〗(外上)着意觅佳人,无处探消息;丢去不思量,人又来天际。我江怀一为着杨云友一事,终日访求,再不见一些下落。只说好事成空了,谁想不知不觉又从天上掉下来。闻得他被是空骗去,又央一个残疾男子假做新郎,要带到京里成亲。

  • 卷三十七·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三十七   歙县汪立名编後集十七【律诗凡一百八首】 春池闲泛 緑塘新水平红槛小舟轻解缆随风去开襟信意行浅怜清演漾深爱緑澄泓白扑柳飞絮红浮桃落英古文科斗出新叶剪刀生树集莺朋友云行

  • 卷四·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四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送赵承议【令畤○令畤为颍州签判受代而去】 先王隐德世难名晚见诸孙也自成【赵令畤字德麟艺祖之後也故以吴泰伯比其先王晋书王湛有隐德人莫能知】颍水向来须好

  • 卷三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一 玄宗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 送李邕之任滑台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

  • 卷七十七 蜀录二·崔鸿

    李流 李流字玄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学便弓马东羌校尉何攀见而竒之称流有贲育之勇举为东羌督护及避地益州益州刺史赵廞甚器异之乃使庠収合部众流亦招乡里子弟得数千人及庠为廞所杀流从特安慰流民破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大明宪宗孝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成化十二年八月辛未朔改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恕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从大学士□辂等奏请增设也○巡抚顺天等府左佥都御史张纲奏乞餋病许之○癸酉兵科都给事中章镒等复劾奏镇守辽

  • 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光绪七年辛巳。二月癸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壬戌。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宗人府奏。已革护军统领载鹤。所兼奉恩将军。应否存留。

  • 第四十一章 明初的政局·吕思勉

    明朝虽然驱逐胡元,把中国恢复过来,然而论其一代的政治,清明的时候,却是很少的。这个推原其始,亦可说是由于太祖诒谋之不臧。太祖初定天下,即下诏禁止胡服胡语,把腥羶(shān)之俗扫除。注595所定制度,亦颇详备。边防的规模,亦是很

  • 卷二十七·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七安溪 李光坡 撰大學第四十二坡謂此記註疏不言作者姓名朱子以為出於曾氏之門蓋以記中引語而稱曾子乃弟子之尊師然也然古作者多自稱著如公羊傳每自稱子公羊子曰司馬史記每自稱太史公曰則

  • 卷三十一·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一宋 朱子 撰王朝礼八王制之丁【王事】舜典嵗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守诗救反下同 诸侯为天子守土故称守巡行之既班瑞之明月乃顺春东巡岱宗泰山为

  • 卷五十五·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五十五   宋 王与之 撰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郑锷曰用木相交为圈槛以制禽兽之出入者谓之校校人掌马官之长制马必以

  • 卷七·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七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郑郑诗不淫马氏端临言之详矣而夫子曰郑声滛説者因谓郑声自淫郑诗目正也岂有论其诗则忠臣贤士语其声则里巷俟邪者乎盖夫子所放者别有所谓郑声而非此二

  • 卷六 家道·张伯行

    此卷论齐家。盖由己及人,莫先于家,伦常日用,乃斯须不可离者。诚克治之功既至,则施之家而家可齐矣。朱子曰:道之在天下,其实原于天命之性,而行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朱子曰:父子兄弟为天属而以人合者居其三焉:夫妇者,天属

  • 甚么是佛学·太虚

      一、佛学的本质   甲、觉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   乙、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 二、佛学的适应   甲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乙、佛学与政治及社会   1 共和政治的人生观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二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二十二卷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示快然居士(罗知县)快然居士罗宗约。绍兴丁丑暮春。得得来鄮山见妙喜。欲究竟此段大事因缘。屡随众到室中。呈伎俩逞解会。都与列下。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唐 道宣述翻刻教诫律仪叙诸善律仪。佛家之柱石也。道品之楼观。禅定之心城。皆基于此矣。南山大师尝著行事钞若于卷。广开毗尼之学风。然其文浩瀚望洋难闯。故重编此书以诱。奘新学文简义深。行相条件提耳。指掌

  • 节增三字经·佚名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存疑)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成为历朝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