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七

永乐四年闰七月戊午朔升刑部郎中杨应魁为北京长芦盐运司运使王敬为山东盐运司运使户部郎中李溟为两浙盐运使李全为福建盐运司运使后军都督府经历伏伯安为两淮运司运使

○己未  敕征讨安南总兵官成国公朱能等曰师入安南下郡邑凡得文籍图志皆勿毁

○辛酉  上以诸王多年长未婚命礼部遣人于北京河南山东陕西徐州访求官员军民及前朝名宦之家女子有容德及端厚其父母素德行可称者官具廪传令父母亲送至京选用

○壬戌文武群臣淇国公丘福等请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遂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右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左侍郎古朴诣江西右副都御史刘观诣浙江右佥都御史仲成诣山西督军民采木人月给米五斗钞三锭命泰宁侯陈圭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砖瓦造人月给米五斗命工部徵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率半年更代人月给米五斗其徵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

○癸亥改江西布政使刘俊于广西布政司

○丁卯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奏亦集乃旧城隘小请发卒增广之及召商人于亦集乃中纳盐粟以实边储又请给屯军农具及授忠顺王部下头目官  上曰亦集乃荒漠之地筑城必用数万人商人纳粟中盐道远难致皆不可从命工部如所奏给屯军农具兵部量授忠顺王头目官因曰晟虽老其尽心边事昼夜不懈于怀绥远人爱恤士卒得边将之道使守边者皆然朕复何忧又命所司赐晟凤阳县第宅一区田园池塘四十顷山场二十顷俾为世业

○戊辰  命都察院申明见丁著业之禁

○己巳召北京儒士武周文至劳谕甚至特命为翰林侍读学士赐冠带金织罗衣一袭明日入谢以其老赐敕令致仕  上语翰林侍读胡广等曰朕守藩时间暇喜观易时王府官亦有三二人知易然皆不若周文切实但所言亦有拘滞不流动处盖易道妙在变通不失其正耳古人随时从道之说最得要领亦在虚心以玩之耳又曰为学不可不知易只内君子外小人一语人君用之功效不小

○敕谕大邦军民宣慰使罕的法曰夫有功必赏国之令典朕前以八百不臣命将出师伐罪复命尔发兵助之尔能摅诚用命深入其地攻其江下等十余寨斩首五百余级宜有褒嘉今特遣镇抚张伯恭经历唐复赐尔白金彩币其头目陶目陶孟王甫等从征有劳并嘉赏赍于是赐罕的法白金二百两锦二叚纻丝十表里余各赐纻丝表里有差征讨安南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请于云南各处运粮二十二万石赴临安及蒙自收贮以待用云南井盐亦移于蒙自开中及于云南都司增拨官军一万安都指挥万中杷都等领于蒙自迤北外连营驻劄僣运粮储以为声援从之因敕晟曰为事随征讨军官原罪重者凡作为事名目与半俸罪轻者复其原职与全俸随征讨无功者仍坐原罪

○云南守臣言细甸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那罗搭檀加兵孟餋杀其宣慰使刀木旦父子请发兵讨之遂遣行人司行人张洪赍  敕谕曰人君受命主宰天下必明法令一人心使强不陵弱众不暴寡各安其生朕自即位以来万姓归心四夷听命尔郡罗塔亦克敬顺天道恪修朝贡抚按一方之人朕甚加之今闻与孟餋构兵杀其宣慰使刀木旦父子虏掠其人侵其土地何异往者之心也揆之国法其可容乎边臣请发兵问罪朕虑大军之行滥及无辜今特遣行人张洪赍  敕谕尔其速易心改虑勉修善道还所侵地及掳掠之人自今奉法循理各守疆场以安其民庶几可免前罪如复冥行不悛天讨必加悔将无及

○庚午  敕广东都指挥司选精锐军士六百人以能干千户二员百户六员领之具器甲糗粮由海道往占城会合军马防遏黎寇

○刑部言鸿胪寺官前奏边将不辞而归于法不敬今逮至讯之具言于本寺报名辞今稽勘有验实鸿胪寺官诬奏宜罪之  上曰边将职任匪轻军士无将即无统纪猝有警急谁任其责命礼科赐钞百锭令驰驿还任命刑部执鸿胪寺官之妄奏者罪之

○令都督佥事黄中戴罪随总兵官成国公朱能征进遇寇当先立功

○辛未修应天府江浦县沿江堤岸

○癸酉苦温等处女直野人头目达鲁花赤脱可赤及安河卫女直头目成哈等三十一人来朝赐钞币并织金文绮绢袭衣

○甲戌忽剌温三角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吉里结纳者哥难等来朝置双城撒剌儿亦马剌脱伦卜颜五卫以吉里吉纳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乙亥  上御奉天门翰林侍讲学士武周文陛辞命留之赐坐与语良久  上曰卿笃学惇德宜在朕左右然春秋高矣不欲烦劳宜归家享子孙奉餋以终天年周文起顿首谢又  命赐酒馔楮币给驿传送至家  上顾谓翰林侍读胡广等曰周文亦操履端方广等对曰  陛下待儒臣进退之际恩礼俱至儒道光荣多矣  上笑曰朕用儒道治天下安得不礼儒者致远必重良马粒食必重良农亦各资其用耳

○召注宗大李杰赵昇为监察御史宗大洪武中由御史降乐昌县丞杰永乐初由御史降上海县丞昇由工部郎中黜为民至是有荐其才堪御史者故召用之擢监生周辕徐奇艾良为监察御史

○工部言浙江嘉兴府海盐县霖雨风潮冲决提堓乞发民丁修筑从之

○乙卯擢广西凭祥县故知县李昇子庆青为凭祥知县以大理寺卿陈洽言其能伺察贼情故也

○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奏请来朝敕晟曰今西北边务一以委卿岂可暂离宜专心计理以副倚托非有召命毋輙来又谕之曰屡遣使往迤北者皆不返今秋气渐肃草实亦坚正胡虏马肥弓劲之时且近日天象屡见尔宜遣兵侦虏动静严为守备不可少有怠忽

○庚辰  上燕间问翰林侍读胡广等曰昨有中官自江西来言江西田家刈稻皆毕何独早广对曰臣乡多种早稻故种获皆早  上又问闻江西民众而田少农家亦给足否对曰勤者可给  上曰勤之一字岂独农夫当尽去工商皆当尽至于人君尤不可不尽人君则当致勤于心朕每退朝静坐必思今日所行几事某事于理如何于人情如何若皆合宜心则安矣有不合宜虽中夜必命左右记之俟旦而改之盖一事失当人受其弊故不得不勤

○辛巳爪哇国西王都马板遣使阿烈安达加等来朝贡方物赐之钞币

○壬午肇庆府四会县仓海石师等围堤堓

○癸未旦老人星见丙位色赤黄光润

○甲申福建建宁府知府芮麟卒麟字志文宣城人洪武间以太学生授台州知府明于政体吏民畏服尝注误逮父老泣送境外交遗之金麟一不受既谪戍边后以荐授建宁知府岁饥民困发公廪赈恤又劝富民分粟贷之民赖以济郡有上下关卫分兵戍守小人倚为奸利商旅苦之麟锍其弊以闻罢戍兵更置巡检司镇之作新庙学及朱文公祠考亭书院暇作亲诣学与诸生论说经史政化行为秩满赴京师以疾卒时麟父亦卒于郡舍丧不能举民争出钱赙之麟为政宽简有古循吏风且好学不倦尤善楷书云

○丙戌广东按察司副使成宁可坐事罢仍俾冠带督工是月河间府静海县霪雨伤稼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沈约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脱脱
  卷第四十二·徐鼒
  卷第十七·徐鼒
  名山藏卷之七十二·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佚名
  ●嘉慶東巡紀事卷二·佚名
  卷一·佚名
  一四〇 不辩解说上·周作人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宋聇传·欧阳修
  卷三十八·佚名
  例 言·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丁巳(咸丰七年)·林占梅

    夜同戴芝轩煮茗弹琴即事小阁绝纤埃,岩隈际水隈;池波清浴月,林鹤老巡梅。茶煮团名雀,琴弹曲作雷;戴逵高兴在,良夜喜同陪。雨夜闻蛤潇潇细雨养苺苔,杏脸初舒柳眼开;夜静倍知春意好,晚风时送蛤声来。上巳日张筵池东轩,邀曾籋云先生

  • 卷五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五目录【九十三字】满江红【上 又一体】晏几道张先柳永【二首】苏轼【三首】晁补之【二首】贺铸程过周紫芝葛郯【三首】周邦彦蔡伸赵师侠【三首】

  •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八十六·柯劭忞

      程钜夫 袁桷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御名,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又徙建昌。宋德祐元年,钜夫叔父飞卿,以军器监知建昌军,大兵至,迎降。钜夫入为质子,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世祖召见,问:“宋何以亡?”对曰:“贾似

  • 第九十八回 革命军云兴应义举 摄政王庙誓布信条·蔡东藩

      却说清廷闻武昌兵变,即派陆军两镇,令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前往,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归节制调遣。一闻鄂耗,即派陆军大臣前往,势成孤注,可见清政府之卤莽。又令海军部加派兵轮,饬萨镇冰督驶战地,并饬程允和率长江水师,即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六八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二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钦奉谕旨,购访遗书,业将先后送到书目及委员分路采访情形,恭折具奏。兹复据委员并各地方官敬宣圣训,谆切开导

  • 也速传·宋濂

    也速,蒙古族人。为人豪爽,能干,由宫廷侍卫亲军,历尚乘寺提点,官至宣政院参议。至正十二年(1352),河南人民起义军芝麻李部占据徐州,也速随太师脱脱南征。徐州城义军坚守,官军久攻不下。脱脱采用也速之计,用巨石为炮,日夜攻击不停

  • 原序·徐一夔

    明集礼原序大明集礼一书我皇祖高皇帝之所制也所谓吉凶军宾嘉五礼也吉礼者首之以祀典以及朝会等类凶礼也丧葬之类军也宾也嘉也各寓以戎事朝聘婚姻等类莫不详备允为万世之法程子孙之所世守而遵行推衍之也昨岁礼部请刻布

  • 东溪日谈录卷十五·周琦

    儒正谈总说古之儒者惟修于内不修于外今之儒者惟修于外不修于内修于内者求以实之于已不求知之于人故无以立门户虽举世不见知无憾焉修于外者求以知之于人不求实之于已故立门户使人知之其凡论事为政学古之儒自是一等世俗

  • 卷三十六·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六宋 李明復 撰成公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謝湜曰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養牲不敬可知也牛為鼠食不稱牲傷則不可以為牲也

  • 引用书目·冯复京

    六家诗名物疏引用书目申公鲁故 齐后氏故 韩婴内传薛君章句 韩诗外传 卜子夏小序 毛苌传 郑笺 郑谱王肃毛诗注 王肃毛诗杂义驳 刘桢毛诗义问王基毛诗驳 韦昭毛诗答杂问 孙毓异同评 蔡谟毛诗疑字议 崔

  • 世界和平运动的罗斯福·太虚

    ──二十五年八月作──八月初,美国罗斯福总统访加拿大的时候,曾向奎白克城的欢迎者发表演说,谓:“美国与加拿大和平相处,已达百年以上,两国接壤二千余里,不设防御,而百余年来未演流血的惨剧”。罗斯福总统这一席话,真要使那些

  • 卷七十八·佚名

    释净愿品第六十四(经作愿乐随喜品)【经】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ldquo;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禅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时,出一切众生之上,何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上品[巾*(穴/登)]像仪则品第四之二  复次线法既成而求造[巾*(穴/登)]之者。彼所作人须身貌端正。不肥不瘦无病无苦。不老不弱不恶不丑。喘息不粗疮疥不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九·丈雪通醉

    嗣法门人彻纲等编偈上送友還蜀丹林彩鳳涉離微,翼羽時成疾便飛,氣宇頻吞山海靜,摩天高駕白雲歸。入蜀擘破南天入峽河,凱歌聲頌冷江波,而今頓了江湖債,悔笑芒鞋喫苦多。臥佛世以眼見作膚猜,將謂公猶睡覺哉,秖為婆心傾法乳,全身放

  • 读禅阅世·苏曼殊

    天才诗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苏曼殊经典名篇结集,著名学者章太炎、陈独秀高度评价苏曼殊并对其推崇备至。苏曼殊文学艺术造诣极高,与弘一大师李叔同并称“南社二僧”,诗人柳亚子盛赞其为“灵界诗翁”“千秋绝笔

  • 桂故·张鸣凤

    广西地方志。明张凤鸣撰。八卷。凤鸣有《桂胜》已著录。张氏世居粤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故、桂胜十二卷,其后八卷即为是编。约一万三千字。卷首有序。凡郡国、官名、先政、先献、游寓、杂志六

  • 载阳堂意外缘·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卷十八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周竹安著。周竹安,号秋斋,江苏毗陵(今武进)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