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治台必告录

编者丁曰健,字述安,安徽怀宁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后,历任台湾淡水同知、知府、福建粮道、布政使、台澎兵备道加按察使衔。曾参与镇压黄位、戴潮春起义。1866年(同治五年)离任。次年将福建巡抚徐宗干所辑《治台必告录》及自著《平台药言》等篇及在台所上摺奏合为一集曰《治台必告录》,凡八卷。卷一为蓝鼎元《鹿洲文集》三十二篇及魏源《圣武纪略》三篇;卷二有谢金銮《蛤仔难纪略》一篇,邓传安《蠡测汇钞》四篇,周凯《内自讼斋文集》一篇,姚莹《东溟文集》十二篇,《东槎纪略》三篇;卷三有达洪阿等《防夷奏疏》一篇,刘韵珂《奏开番地疏》等二篇,熊一本《条复筹办番社议》等二篇,仝卜年《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一篇,史密《筹办番社议》等二篇;卷四有徐宗干《斯未信斋存稿》三十四篇;卷五有徐宗干《斯未信斋文集》三十五篇;后三卷均属作者自撰,有《平台药言》及书札、奏疏五十一篇,均为有关戴潮春案之史料。全书计收文184篇,均为与台湾有关之文章。1867年(同治六年)刻印出版,藏于台湾大学图书馆。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出版。

《治台必告录》全部章节目录

(1)弁言
(2)自序
(3)卷一·鹿洲文集蓝鼎元·平台纪略总论
(4)·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
(5)·与制府论进兵中路书
(6)·与施提军论止杀书
(7)·檄台湾民人
(8)·檄南路营进兵阿猴林
(9)·檄擒旧社红毛寮余孽
(10)·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
(11)·檄南路营剿捕石壁寮
(12)·檄诸将弁大搜罗汉门诸山
(13)·檄查大湖崇爻山后余孽
(14)·檄诸将弁搜捕竹仔脚逸贼
(15)·檄下加冬李守戎
(16)·檄淡水谢守戎
(17)·与台湾道府论杀贼书
(18)·覆制军台疆经理书
(19)·论征台壮丁停饷归农书
(20)·请班师书
(21)·请宽杨姓株运书
(22)·复吕抚军论生番书
(23)·请行保甲责成乡长书
(24)·请权行团练书
(25)·论台中时事书
(26)·论擒获奸匪便宜书
(27)·谕闽粤民人
(28)·纪台湾山后崇爻八社
(29)·粤中风闻台湾事论
(30)·论海洋弭捕盗贼书
(31)·与荆璞家兄论镇守南澳事宜书
(32)·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
(33)·上郝制府论台湾事宜书
(34)·谢郝制府兼论台湾番变书
(35)·圣武纪略魏源·
(36)·康熙戡定台湾记
(37)·康熙重定台湾记
(38)·乾隆三定台湾记
(39)卷二·蛤仔难纪略谢金銮·论证
(40)·蠡测汇钞邓传安·台湾番社纪略
(41)·水沙连纪程
(42)·祷海神息浪通舟文
(43)·牒台湾府城隍文
(44)·内自讼斋文集周凯·记台湾张丙之乱
(45)·东溟文集姚莹·与倪兵备论捕盗书
(46)·上孔兵备书
(47)·上孔兵备论办贼事宜书
(48)·再上孔兵备书
(49)·与杜少京书
(50)·覆赵尚书言台湾兵事书
(51)·台湾兵事第二书
(52)·答李信斋论台湾治事书
(53)·台湾班兵议(上)
(54)·班兵议(下)
(55)·筹议商运台榖
(56)·筹建鹿耳门炮台
(57)·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
(58)·沿边各隘
(59)·施八坑
(60)卷三·防夷奏疏达洪阿姚莹
(61)·奏开番地疏刘韵珂
(62)·奏勘番地疏
(63)·条覆筹办番社议熊一本
(64)·拟剿夷疏
(65)·上刘玉坡制军论台湾时事书仝卜年
(66)·筹办番地议史密
(67)·呈凤邑主曹怀朴核改议撤捐给精兵银两禀请臬道宪周芸皋大人稿
(68)卷四·会奏嘉义匪徒滋事一案附摺
(69)·会奏审办盗匪附摺
(70)·会奏剿办洋匪附摺
(71)·会奏绅民捐资助赈附摺
(72)·会奏湖溯地方偶遇风灾附摺
(73)·议水沙连六番地请设屯丁书
(74)·请筹议备贮书
(75)·筹议目前酌济各条
(76)·请变通船政书
(77)·请变通船政书(二)
(78)·开港议
(79)·移船厂议
(80)·报厂港竣工书
(81)·覆院司筹办船工书
(82)·戍兵议
(83)·移镇改建兵房议
(84)·水师口粮议
(85)·会镇请筹款防洋议
(86)·领饷议
(87)·请恤沉溺官兵书
(88)·防夷书
(89)·上两院清理人犯书
(90)·解犯议
(91)·免解审人犯议
(92)·抢窃案内杖徒人犯请先行锁礅议
(93)·援赦人犯请免解审议
(94)·解犯兼配哨船议
(95)·渔船并配公文议
(96)·会镇请设太平船装载兵骸并运送马匹议
(97)·澎湖官制议
(98)·澎湖请改募兵议
(99)·上刘玉坡制军论缉匪书
(100)·上徐松龛中丞治洋匪议
(101)·上刘玉坡制军论治书
(102)卷五·议委员留署办事
(103)·学政议
(104)·上彭咏莪学使书
(105)·覆玉坡制军文武和衷治事书
(106)·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
(107)·复林少穆制军书
(108)·上廖仪卿座师书
(109)·寄浙抚梁楚香中丞书
(110)·答王素园同年书
(111)·祭溺海文
(112)·戊申晦日祭告城隍文
(113)·与台阳属吏书
(114)·谕书院生童
(115)·谕书吏
(116)·试院谕诸生(六条)
(117)·庚戌岁试手谕
(118)·谕郊行商贾
(119)·谕各属总理乡约
(120)·谕兵丁
(121)·谕各社家长
(122)·戒锢婢文
(123)·祭溺海兵民文
(124)·中元约
(125)·重校“圣谕广训直解”恭纪
(126)·劝捐乡会试公费约
(127)·设义塾约
(128)·设义渡约
(129)·昭忠祠碑记
(130)·考试示谕
(131)·致僚属手札
(132)·全台绅民公约
(133)卷六·平台药言
(134)·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
(135)·补授台湾道谢恩摺
(136)·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
(137)·由省对渡添调丁勇迅筹剿办摺
(138)·彰境开仗连日大捷并南路各营获胜摺
(139)·出力员弁拟行奏奖恭候命下片
(140)·剿破葭投老巢扑灭巨股彰化大肚溪以北一律肃清摺
(141)·会师克复彰化暨猫雾地方并各要隘摺
(142)·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
(143)·会奏生擒伪东王戴万生等剿灭巨股会匪彰属西南大路肃清摺
(144)·会擒首逆沿途搜捕凯旋赴郡到任摺
(145)·到郡举行岁科两试片
(146)·奏请颁铸台湾道关防片
(147)·加按察衔谢恩摺
(148)·彰属余匪复行勾结思逞摺
(149)·会攻小埔心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张三显等惩办摺
(150)·酌带精勇督饬剿捕查办善后事宜摺
(151)卷七·赏加二品顶戴恭谢天恩摺
(152)·会奏台属早稻收成摺
(153)·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摺
(154)·乘胜严督各军分路搜拿并查办善后事宜暨凯旋妥筹防海情形摺
(155)·潜回股首严办勾结抢匪滋事片
(156)·剿灭嘉义二重沟逆巢并会同筹办防海事宜摺
(157)·统军到彰督剿余匪摺
(158)·赏加布政使衔谢恩摺
(159)·会奏妥筹善后摺
(160)·乡试各生赴省有遭风淹没请恤片
(161)·文武员弁兵勇阵亡死伤请恤片
(162)·告病吁请开缺片
(163)卷八·请恤清单
(164)·咨部请奖清单
(165)·禀制军左宫保季高
(166)·又
(167)·禀抚军徐中丞树人
(168)·又
(169)·又
(170)·禀制军左宫保季高
(171)·又
(172)·禀抚军徐中丞树人
(173)·又
(174)·致省局司道书
(175)·复台府陈芍亭台防厅叶峭岩书
(176)·复鹿港厅兴宜泉书
(177)·上督抚宪将军禀并致司道书
(178)·覆台镇曾辑五书
(179)·覆台防厅叶峭岩书
(180)·禀督宪左宫保季高
(181)·和大中丞树人七十寿诗
(182)·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初记
(183)·修造台澎提学道署再记
(184)后序

猜你喜欢
  圣安本纪·顾炎武
  酌中志·刘若愚
  奴才小史·佚名
  宋史全文·佚名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义和团揭帖·佚名
  清德宗实录选辑·佚名
  纪古滇说集·张道宗
  孔子传·钱穆
  国朝宫史·鄂尔泰
  福建省例·佚名
  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曾纪泽
  中山世谱·佚名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朝鲜王朝实录[宪宗实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257 ·佚名

    梅尧臣 送张唐民 楚甸有行客,西风一孤舟。 远随淮月上,若与星槎浮。 野岸袭幽芳,气清露已秋。 得意美鱼蟹,白酒问沙头。 梅尧臣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 送子居大梁,关中乃关外。 往者边事繁

  • 卷十六 茕斋歌诗三十八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十六茕斋歌诗三十八首 送 下 ○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昔别若梦中,天涯忽相逢。洞庭破秋月,纵酒开愁容。赠剑刻玉字,延平两蛟龙。送君不尽意,书及雁回峰。 ○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衡山苍苍入紫

  • 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四预宴九十五人诗一百五首【歩军校】富尔敏【年六十六】六合洒霖雨春风开紫殿制作参造化文质何炳焕三千堂上客童年皎如练恭承鳯凰诏列星灿成行光辉照天下玉杯赐琼浆入侍瑶

  • 开封府状 全文·佚名

      一伏详令旨,契勘见在皇子亲王,告称二十八人,来目只是十四人,更孱入濮、燕、越三王,又未详名岁。当府难得点验,就即原目人数分书详目,尚漏实干人,即便遣发此告者。过邓圭付来亲乏、妃目,的是二十八位,只是邠王、仪王早先薨逝

  • 第二十七回 梅驸马含冤水府 郑中官出使外洋·蔡东藩

      却说成祖得解缙诗,知他借端讽谏,心中很是感叹。寻复问及黄淮、尹昌隆等,大家主张立嫡,乃决立世子高炽为皇太子,高煦封汉王,高燧封赵王。煦应往云南,燧应居北京,燧本与太子留守北平,奉命后没甚异议,独高煦怏怏不乐,尝对人道: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八上·袁枢

    宋 袁枢 撰诸镇相攻唐僖宗广明元年冬十一月以忠武大将周岌为忠武节度使初薛能遣牙将上蔡秦宗权调发至蔡州闻许州乱托云赴难选募蔡兵遂逐刺史据其城及周岌为节度使即以宗权为蔡州刺史【先是秋九月周岌逐节度使薛能自

  • 卷十二·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二圣驾发曲阜晚驻跸于兖州府之西关谕大学士明珠曰周公古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今庙在曲阜应行致祭此系重大典礼尔衙门防同礼部翰林院详议来奏各该衙门议得道统之传上自尧舜逮于周孔我皇上备

  • 命义篇第六·王充

    墨家之论,以为人死无命;儒家之议,以为人死有命。言有命者,见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言无命者,闻历阳之都,一宿沉而为湖;秦将白起坑赵降卒于长平之下,四十万众,同时皆死;春秋之时,败绩之军,死者蔽草,尸且万数;饥馑之岁,饿者满道

  • 卷二·韩婴

    楚庄王围宋,有七日之粮,曰:“尽此而不克,将去而归。”于是使司马子反乘闼而窥宋城,宋使华元乘闼而应之。子反曰:“子之国何若矣?”华元曰:“惫矣!易子而食之,●骸而爨之。”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围者之国,箝马而抹之,使肥者

  • 问明卷第六·扬雄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聪明其至矣乎?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敢问大聪明。”曰:“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高其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

  • 四书逸笺卷六·程大中

    应城程大中撰四书人物遗事【已见人物考聚考诸书者不录纬书小説怪诞之言不录】孔子【此下至孟子凡二十三则记孔孟及诸贤遗事】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路史注】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歴使其数可传于后【晋书律歴志】孔子登

  • 卷七十五·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五    宋 卫湜 撰长中继揜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缘广寸半以帛里布非礼也郑氏曰其为长衣中衣则继袂揜一尺若今褎矣深衣则缘而已袷曲领也袪袂口也缘饰边

  • 人生问题之解决·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帝国大学青年会讲──今天讲的题目,是“人生问题之解决”。从来人类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约有十种,现在就将这十种方法,依次说来:第一种、就是不成问题不须解决之人生:这一种人是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糊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著不坏假名论卷上·佚名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等奉 诏译  稽首能悟真实法  离诸分别及戏论  欲令世间出淤泥  无言说中言说者  一切异道之所作  不能坏于诸想见  彼难坏见金刚断  故我归心此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疏释上等者。立义文云。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等。今此正释也。科动静不一不异。如次是前二门。与不相离义。顿说实难故成前后。观智境者。以体非名相之法故。言念之所不及言念尚所不及。岂落

  • 隋文纪·梅鼎祚

    八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终。南北至隋一统,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而人沿旧习,风尚各异,乃至著作之林不名一格;终其一代,竟不能

  • 秘书监志·王士点

    十一卷。一名《秘书志》。元代政书。元王士点、商企翁同编。士点字继志,东平 (今属山东)人。翰林承旨五构次子,官至秘书监著作郎,另撰有《禁扁》。企翁字继伯,曹州 (今山东荷泽)人,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商廷之孙,官至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