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犯议

前蒙谕将应办公事,宜设法通变,悉心筹议等因。伏思为政以清理庶狱为先,而不留狱以起解人犯为要。通台积压应解新、旧案人犯,竟至二百余名之多;不即勒限解配分别清厘,淹禁瘐毙,陈陈相因,伊于胡底?当即吊核档案向办解犯出水章程并据署台湾府史密呈送解费清摺前来,查悉台属各厅、县招解命、盗人犯到郡勘定后,即将各犯留禁府、县二监;命犯随时给批起解,盗案遣军流徒之犯,俟奉到部覆,即由该厅、县造册拨役,均由台防厅之鹿耳门口配搭商船,对渡厦门。

  命犯直解赴臬司衙门审办;盗犯解至同安县交收,逐程接递到省,定地请咨发配。此一章程,各厅、县亦从无积压多名之弊。自道光十九年■〈口英〉夷滋扰,洋面不靖,即奉宪行泉州办理夷案军务,台湾起解人犯,有经由漳、泉二府经过者,概行截留缓解。适值淡水厅拿获夷犯二百余名解郡收禁,府、县二监一时拥挤;当经姚前道饬将各属定案人犯,概行发回监禁。发回之犯,除台、凤两县仍由鹿耳门配渡外,其余不必仍行解府;淡水厅则由八里坌、嘉义则由五条港、彰化县则由鹿仔,各归各口,迳行配渡。迨夷务告竣起限,商船来台稀少,每年续办之犯多于出水之犯,以致愈积愈众,而解费益难筹措。各该厅、县一经交卸,诿诸后任;接手之员又以前任无费交存,竟付高阁;此各犯所由积压之实在情形也。

窃思设法清理,自宜量为变通;以酌请裁减费用为先,推广配船章程次之,另立严催期限又次之。三者俱备,或不致再有积压。

查台湾厅、县解犯费用,较之内地各县不啻数倍之多;业经姚前道将在台各衙门用费,大加核删。嗣据淡、兰二厅、台、凤、嘉、彰四县,有请将命犯解费新案减四、旧案减六之议。当查招解出水人犯,书有纸笔之费、差有看管之劳,需费在所不免;惟通计费用尚钜,似应如府议,毋分新、旧,再行一律减半,以免琐碎。其盗犯一名,费不及命犯之半,为数无多。该厅县亦复请减,姑再准减十分之四。仍遵照前定三名以下者,准其按名计费;如三名以上至六名者,皆照三名之额给费;倘在六名以上、至二十名,只可论批、不论人数,每批照五名之额给费。

  似此逐层核减,是起解一犯已作两犯之用。而犹不至此也,每犯船价又有三十元、二十元者。此款前所未闻;迨道光十年前署台防厅蒋镛牒付声称:“命犯每名应给船价三十元,盗犯每名应给船价二十元,厅中赔垫不赀。”

前署府王衍庆详准由承审厅、县匀贴一半,相安数载。至道光十四年前署厅沈汝瀚任内,仍以厅中系闲曹薄俸,不肯认赔;又经前府周彦详由厅、县全行捐解。究竟赔垫船费之说,无所查考;不过刱自蒋丞,沈升丞踵而成之,遂令承审厅、县又增此配犯船费一项。现在人犯愈多,解费愈绌;仅以配船之费而论,通计已需数千元之多,岂易措办?查姚前道既有各归各口、迳行配渡之议,则台防厅口配犯已少,毋虑拥挤,负累较前为轻。

  矧命各归各口之五条港、鹿仔港、八里坌等处船户配犯系属当差,实无所谓船费者。兹据会禀请减,委实无可议驳;即令台防厅设身处地,当亦不便为船户争费。应准其酌减十分之四,已比民间搭船之费有赢无绌。况此款属格外津贴,倘各口船户援以为例,尚应由口员以当差向章妥为开导。鹿耳门口之船户,自无可争论。台费既减,各厅、县又以请减内地沿途解费之说进。犯人抵厦,每名应缴厦防厅投批费及同安等县寄禁费,为数多寡不一,并计亦复不少。

  查厦防厅不过点收人犯、同安等县不过寄禁一宿,何需重费?尤应大加裁减。应恳查照摺开请减及酌给实物,饬知内地厅、县盗犯逐程接递外,嗣后命案每犯一名解到,所有经承办送文批禁卒看守人犯等费照章给发,已足敷用,不得再有需索。层层递减而后,又须筹议经费,俾有着落,不作纸上空谈。

  现在谆札台湾府分行厅、县,将已结、未结命、盗、杂案之遣军流徒及应解勘各犯,开列清摺,查系何任奉到部覆、何任承办此案,即归何任出费起解;如未及起解,遇有交替,由现任查明,应解命、盗人犯各若干?共应出水解费若干?移令前任专款备交现银,后任代为配解,不得归入交代案统交统抵,致滋纠缠。其卸事已久、交代未清之员,即由先任先行筹垫,一面汇入短款分别请移,着追解补。

  倘业已离台,则辗转催追,非特有稽时日,亦恐徒为虚文;应与事故及实在无力之员,统由现任将垫解之银,声明何任所短,详明道、府立案,归各该厅、县按人犯解费之多寡,酌定年限,毋分正、署,匀摊归款。仍令将应出解费,毋论现交代垫,除人犯发由淡水厅八里坌、嘉义县五条港、彰化县鹿仔港自行配渡外,其应由鹿耳门出水各犯之解费,概须随犯先行解府存贮,俾随时人犯出水给领。此次议定清理以后,若再有犯无费,应惟现任人员是问。庶解费既归有着,而办理亦核实矣。

至现在各口船只稀少,宜循照旧章,量为推广。除发回淡水、嘉、彰等厅县匀禁人犯,各归各口自行解配;惟鹿港有厅员弹压,八里坌、五条港两口应责成艋舺、笨港二县丞管解出水,设有疏虞,照例参处;凤山无口可配,仍应解郡。而郡城府、县监人犯本多,专就厦来商船配解,每年往来次数,难以悬定。设至停犯待配,旧犯未去、新犯又来,恐仍未能疏通,依然拥挤,亟筹推广之法。因思哨船一项,于配载戍兵来台之便,必换载各兵内渡;若令权宜拨配,则兵力厚集,可资防护,非如商船之不敢多配。

  道光十九年凤邑绞犯林思文等十三名在船行凶一案,可为前车之监。哨船则酌量加配,究竟有所畏惮,不敢居然滋事。然亦每船祗准配十余名,准出木笼,不松镣铐,一概关禁舱底;驾弁耽此干系,自应酌贴一半船费,俾令分给舵水,以昭奖赏,而示体恤。如邀宪允,即请饬营遵照,永为定例。

似此,费已核减,船又推广;各厅如敢再事诿延,漫无限制,应另立严催期限,分别记过撤参。即责成台湾府查明各厅、县现在应解人犯限内不解,先行撤任;一面详请奏参。从此明定章程,可冀振刷精神;即不能囹圄空虚,或可望其渐就清理。惟现届深秋,转瞬冬令,正船只艰于往来之际;除照常催令起解外,应请以明岁正月起限。

至议减各项费用,事涉琐屑,究属私情,不宜渎陈宪听。但办理此等事件,发言盈廷,谁敢执咎?不得不剀切陈之,以期言之可行,行之可久。除饬查事故无力各员之无着解费详移着追补交,由现任筹垫匀摊各事宜分别饬遵,并开具府议核减实给解费清摺呈送外,合将筹议清理解犯缘由,禀请察核俯准,迅赐批示通饬祗遵,洵为公便!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 志七十·赵尔巽
  卷一·凌雪
  卷六十一·杨士奇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三十七·佚名
  第二十一章 古代的开化·吕思勉
  提要·佚名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佚名
  卷三十八·高士奇
  高祖纪·魏徵
  卷十九·佚名
  卷二百九·佚名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卷十二交代·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鲲溟诗集巻三·郭谏臣

    (明)郭谏臣 撰 元旦圣节口占二絶 五更膏沐去朝天万厯今朝又一年江海孤臣时捧檄寸心常在圣人前 晨夕严装上帝都聊从逺地效嵩呼方今天子真明圣夏启周成得似无 新正二日与客虎邱叙别 山楼与客进椒浆钟磬时闻到下方城雪尚留

  • 卷一百七·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七目録兽类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唐顾况】述韦昭应画犀牛【唐储光羲】观胡九龄员外画牛【宋韩琦】观黄介夫寺丞所收丘潜画牛【宋梅尧臣】毛老鬬

  • 解嘲注释·扬雄

    上世:上古之世。人纲人纪:指人们遵循的准则。生则&rdquo;二句:意谓要作为就要上使人君受到尊崇,下使父母得到荣耀。析:分。人:指人君,以下三句同此。珪:同&ldquo;圭&rdquo;。古代以圭封诸侯,诸侯执以朝天子。儋:同&ldquo;担&rdq

  • 江南别录 全文·陈彭年

    义祖徐氏讳温,烈祖之养父也。刚毅寡言,罕与人交,众中凛然可畏,目为徐嗔。吴武王时,淮南劲兵数万,号黑云长剑。义祖为其裨将,累以功迁右职,与张颢同为衙内列校。吴武王疾亟,召左右谋后事。判官周隐曰:「王之子未必能控御诸将,刘威

  • 第五十九回 纵叛贼朱异误国 却强寇羊侃守城·蔡东藩

      却说慕容绍宗固守谯城,自冬经春,未尝出战。是年为梁太清二年,东魏武定六年。侯景求战不得,攻城又不克,营中粮食将尽,正在愁烦。忽报城中发出铁骑五千,由绍宗亲自督领,前来攻营。景急上马出寨,见敌骑甚是踊跃,士饱马腾,勇气

  • 跋·沈起

    查东山年谱一卷,门人沈起仲方撰。东山先生名继佐,字伊璜,海宁人。崇祯癸酉举人。国变后,鲁王授兵部职方主事。兵败归里,开敬修堂聚门人讲学。南浔史案起,牵连被逮,释归。卒年七十六。先生居海宁袁化镇,龙山在其居之西,呼其山为

  • 明志书院案底卷一·佚名

    护理北路淡防同知印务彰化县知县胡邦翰批详督抚学三院藩臬二司粮监本三道暨本府夏分府详文府正堂核议明志书院碑文募题建立义学簿序明志书院引护理北路淡防同知印务彰化县知县胡邦翰批淡为台北边隅,地方荒陋。虽新庄诸

  • 論語筆解序·韩愈

    昌黎文公著筆解論語一十卷其間翺曰者盖李習之同與切磨世所傳率多訛舛始愈筆大義則示翺翺從而交相明辨非獨韓制此書也噫齊魯之門人所記善言既有同異漢魏學者注集繁闊罕造其精今觀韓李二學勤拳淵微可謂窺聖人之堂奥矣豈

  • 墨子目錄一卷·孙诒让

    道藏本及明鈔本刻本並無目錄,此畢氏所定,依意林為第十六卷,今從隋志,別為一卷。

  • 知之、好之、与乐之·孔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读解】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一乐在其

  • 有耕耘才有收获·孔子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①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①民:通“人”。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致力于人世间该做的事情,对鬼神报敬而远之的态度

  • 卷二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六曾子问第七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以其所问多明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 孔氏颖达曰此於别录属丧服 芮氏城曰通论冠昏丧祭诸侯所遭之

  • 卷三十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五成公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卫定公三月乙巳仲婴齐卒【公羊传】仲婴齐者何【疑仲遂后故问之】公孙婴齐也公孙婴齐则曷为谓之仲婴齐为兄后也为兄后则曷为谓之仲婴齐【据本公孙】为人后者为

  • 佛说文殊悔过经·佚名

    西晋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无央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逮得总持。揽十方慧立三脱门。晓了三世无所挂碍。颁宣三宝救济三界。开演三乘使晓本无

  • 卷第十一·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十一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书上 答新城江孝廉 承谕。谓本来无事。何得妄起疑情。忘之则一。疑之则二。故教人起疑情者。是谓将忌作药。愚意。忘之胜疑。诚如来谕。然忘之一字。亦不容无辨。有迷而

  • 忠愍集·李若水

    宋代诗文别集。李若水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为《李忠愍集》12卷,其“后二卷为附录”。《宋史·艺文志》作《李若水集》10卷,盖略其附录仅称其文。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尚载《李若水集》12卷。后其书不传,

  • 藤香馆词·薛时雨

    词别集。近代薛时雨著。二卷。 凡《西湖橹唱》、《江舟欸乃》各一卷。有同治五 年(1866)刊本,卷首有李肇增、杨叔怿序及作 者自序,卷末有金鸿佺、张景祁、董慎言跋。另 有同治七年刊本,与《藤香馆诗删存》合刊;同 治十年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诗集。徐志摩著。1927年9月新月书店出版。共分2辑,收诗36篇,另有译作6首。集中多数作品是情诗,着力于捕捉情感的流动与刹那间的幻想与体悟,其中《翡冷翠的一夜》、《偶然》、《海韵》等都是优美细腻的上品。《翡冷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