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答王素园同年书

宦海,寓言也;某则真入于海矣。遥谂足下脱开缰锁,得以优游泉石,侍高堂甘旨,以抒爱日之忱;莫名企慕。如某之负疚终身,仍待罪于蛮烟瘴雨中,直永堕轮回矣。升官不难而去官难。去官何难?难在去之而心安理得耳。

海外情形,另有一纸书,可以得其大概。各省吏治之坏,至闽而极;闽中吏治之坏,至台湾而极。然犹是民也、犹是官也,岂其无可治之民、无可用之官而卒至束手无策者?一言以蔽之曰:穷而已矣。抢掳之罪,生死未定,尚在后日;号寒啼饥,目前别无恒业,流至海外,更无家可恋,不能坐守饿毙,只可铤而走险。

  是民以穷而不能治,听之愈顽、杀之愈悍;此治民之难也。疏防之咎,参劾未定,尚在后日;工食赏耗,目前别无经费,宦于海外,已舍性命而来,无从亏挪告贷,只可苟且姑安。是官以穷而不能驭,劾之不能自新、举之亦复如旧;此为官之难也。事莫重于人命;而不求偿命,但求得钱。岂真重财不重命?穷到无可奈何,只好要钱不要命。且地方官不能振刷精神,为其伸冤理枉,只可以钱了之。

  官不知民之代为将就以保全考成,反谓轻命重财之民不可治;甚且有此成见,而亦置之不治。台阳居海外无所谓限期之说,为重洋阻滞也;故吏治之易,至闽中而极;闽中吏治之易,至台湾而极。岂知今日之难,皆自数十年来以为易之所致耶。为今之计:但有动官之良心,以冀通民之良心,不至官民为仇而已。官穷死不要钱,则民屈死不怨官。其万不能伸理者,民亦谅官之无可如何;苟有可以伸雪者,稍尽心力而为之,不视之如犬马,而民已戴之如父母矣。

  其万不能依限完结,上司亦谅官之无可如何;苟有可以及时办理者,稍尽心力而为之,不以海洋为退步,而上司已倚之为手足矣。大约乱民多出于兵,否亦兵所酿成。尝谓治番不如治民,治民不如治兵;兵安则民安,民安则番安。而兵之难治,亦无他难,难在将兵者得其人;得人亦无难,仍一言以蔽之曰:穷而已矣。台地救穷,别无良策。已入版图,地方菁华已竭;惟有准归化之番,来为我民,令流亡之民,去垦彼地。

上年考毕,聊集可观者为试牍,不过作海外稗乘观。书末有“开内山番地论”,则拙作而借名以刻者,附呈哂正。事不果行,想亦早有所闻。汉书有云:“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古人已先我言之矣。先生不忘苍生者,故不惮烦絮上陈,谅不于为不入耳之言也。

此间非无人才,但无一处不焦头烂额。即迁地为良,仍不出苦海之外,而无可如何也!纸短情长,无任惓惓。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九·刘昫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五十三·脱脱
  卷第二百五十三 唐紀六十九·司马光
  ●卷二十二·邵博
  卷五·沈德符
  路史卷四十四·罗泌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一·佚名
  三○六 谕内阁《学易集》等有青词一体迹涉异端抄本姑存刊刻从删·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七·阿桂
  六四 礼房的人们·周作人
  汉纪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25)·司马光
  养吉斋丛录卷之十五·吴振棫
  渚宫旧事卷五·余知古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郑□□洪(素轩集)·顾嗣立

    洪字君举,号素轩。有诗一卷,为秀水曹侍郎溶家藏本,题其简端,云是永嘉人,盖本诸赖良《大雅集》也。而朱检讨彝尊云,尝见鲜于伯机题《赵子固水仙卷》称元贞二年正月同余杭盛元仁、三衢郑君举观于困学斋,则君举乃三衢人也。未详

  • 五集卷八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八十二古今体八十首【癸丑六】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报麦收八分诗以志慰麦佳蚕逊奏杭州隔日江苏亦报收虽不中丰却非歉【据奇丰额奏本年江南雨泽较多高区田亩颇获有收洼

  • 卷二百九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芸隐横舟稿轮差祝圣所拈香瓣香来谒玉宸宫月在觚棱绛阙东转向玉街西畔过朝天万马正匆匆防度来防几赋诗又因将命到灵芝三呼祝了君王夀偷眼湖光立片时

  • ●卷三 德安守御录上(汤璹)·陈规

      ○王在、党忠寇德安二十日引去   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群贼王在、党忠、阎仅、薛广等攻陷随州,守臣陆德先以下俱逃,或尽室遭掳,遂犯德安府。知安陆县事陈规先被差部押县兵赴京,行至信阳,群盗梗路。二十八日,承府牒

  • 第二十二回 黎园别部·德龄

    照宫中的习惯,虽然不是明定的法制,逢到每月的朔望两日,照例是要唱一次戏的。这些戏的脚本有许多就是太后自己所编的;原来太后对于中国的古剧认识得也很深切,再加伊的文学本来也有相当的根底,所以要写些剧本,实在不是一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正统元年闰六月乙丑朔○丙寅遣官持节册楚府典簿傅凤女为武陵王季堄妃武昌府知事谢本女为黔阳王季埱妃良医副王志学女为东安王季塛妃武昌护卫百户蔡瑢女为岳阳王季境妃○以楚王孟烷第三女湘乡郡主配王谦永安懿简王庶长

  • ◎内务部·费行简

    内务兼有前清吏、户、工、民四部之权,事务繁赜,冠于各部。总务厅外有民治、职方、警政、土木、礼俗、卫生公司。每司分设四科或五科,主事多至九十人。朱启钤任部事时,锐意市政,土木司公务旁午,司官无一非总长之戚友,以有调查

  • 卷十【五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五则】     宋 岳珂 撰 人品明证 官品名意之讹珂尝书之然以九品爲人品之别而非官品则未有的据也及考之晋书卫瓘邓攸二传事特较明盖当时去魏未远名未大讹意犹可

  • 四 《浙江潮》撰文·许寿裳

    一九〇二年春,革命元勋章太炎先生避地东京,和中山先生会见,英杰定交,同谋革命,同时发起&ldquo;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rdquo;以励光复,并且撰书告留学生,极为沈痛。有云:&ldquo;&hellip;&hellip;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愿吾

  • 隋纪四 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604)·司马光

    隋纪四 隋文帝仁寿四年(甲子,公元604年) [1]春,正月,丙午,赦天下。 [1]春季,正月,丙午(初九),大赦天下。 [2]帝将避暑于仁寿宫,术士章仇太翼固谏;不听。太翼曰:“是行恐銮舆不返!”帝大怒,系之长安狱,期还而斩之。甲子,幸仁寿宫。乙丑,诏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九·高晋

    恩纶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初三日上谕内阁曰大学士管两江总督髙晋闽浙总督杨景素等合词陈奏以江浙臣民望幸甚殷且河工海塘皆兾亲临指示恳请于庚子春举南巡盛典以惬舆情一折朕于乙酉南巡回銮时因耆孺攀恋情殷曾许以翠华再

  • 六 公共精神的缺乏·林语堂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在中国人思想中初无“社团”这个名词的存在,不可谓非奇事。在孔教的社会和政治哲学里面,吾们可以看出人民组织

  • 伐功第四十五·桓宽

    【题解】本篇文学驳斥桑弘羊的&ldquo;兵据西域&rdquo;之策,否定他&ldquo;持政十余年&rdquo;的种种政绩,以说明桑弘羊佐帝无功,并把矛头指向汉武帝。然而,历史都给桑弘羊作了结论。&ldquo;伐功&rdquo;,就是自称其功的意思。

  • 卷三十·佚名

    △出现光明会第十一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皆悉得大自在。复有八十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皆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而为上首。复有四十那由他诸大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而为上首。

  • 佛说大方等顶王经(一名维摩诘子问)·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百菩萨一万。一切大圣神通以达。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摄三世慧至三达智。空无相愿不中取证。行于大慈奉无盖哀。不计吾我以度彼岸。通于

  •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阿僧伽作    后魏世佛陀扇多于洛阳译  大乘阿毗昙经中。对如来前为欲显发大乘义故。善住菩萨说。所谓依大乘经。明诸佛如来有十种胜妙胜语。何等为十。一者智依胜妙胜语。二者智相胜妙胜语。三者入智相

  • 涧泉日记·韩淲

    三卷。南宋韩淲撰。韩淲字仲止,号涧泉,家世居开封雍丘,后徙信州上饶。参政韩亿后裔,吏部尚书韩元吉之子。韩淲淲生平事迹不详,唯戴复古《石屏集》有 “挽韩仲止”诗云:“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慷慨

  • 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嚩轮观想成就仪轨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法贤译。属于密教杂密经之成就法仪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轨系由金刚陪啰缚所宣说之曼荼罗成就法,全经由曼荼罗分、一切成就分、观想分、画像仪轨分、护摩法分、观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陪啰缚,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