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再上孔兵备书

南路贼匪滋事,仰荷硕画,文武尽力,首、从咸获;保障全郡,绩烈无量。莹羁旅此邦,亦得蒙威武之力,略无惊骇;鼓舞欢欣,不能自已!

惟自起事至于竣功,业已匝月。未能入告者,岂非以罪人众多,悉心研鞫,不欲造次定谳故乎?于此仰见阁下仁恕为怀,虽严厉肃杀之中,仍体圣主一夫不辜之德;所谓求可原于法外者也。乃浅俗无识之徒,不明大义,往往以纵为宽,遂欲使有罪逃刑;此则舆论之误矣。自古有道之国,不赦有罪。盖法者本诸天祖,虽天子之权,不能以意为轻重。今则拘于阴德报应之说者,往往有意减释人罪。莹尝苦口争之,以为是纵非宽也。夫所谓宽者,特举其大纲,不为苛刻繁细附会深文而已。故圣王在上,网漏吞舟之鱼,然未尝废网而不用。武侯治蜀,用法颇竣,而蜀人百世怀之;子产称众人之母,而铸刑书。此其义至为深远,非浅见俗士习妇人之仁者所能知也。虽然,法者圣王不得已而用之,期以止辟而已,而不为已甚,其中有权衡焉。苟矫纵弛之弊,而一意峻法,则或有不得其平者。

日者,贼徒谋逆至欲攻城戕官,此诚罪大恶极。然犹幸党羽无多,即已破灭。今渠魁助恶之十数人既服极刑,而从逆攻城服大辟者亦数十人,其余桎梏待罪者尚有百数。以莹之愚,似可悉就发遣,无事更加骈首矣。何也?圣王之律所以极重于反逆者,以此等恶戾败坏人心,闾阎受其荼毒灾祸之中,至为惨酷;故主谋者必置以极刑,使后人知警耳。方贼势初挫,民间谣言未息,犹尚惊疑;其潜受贼约者,亦尚不免于观望。当此之时,若非严刑峻法,不足以警凶慝、定人心。及乎事已平定,民人安堵,贼徒畏惧、解散之后,则戮数百人与数十人等耳。今首贼与助恶之人或置极刑、或置大辟,其余业已输服,及按验时俯首无辞者无论矣;或言词反覆。虽明知其狡诈,似不妨姑援“惟轻”之议,降等问罪。虽此亦近于纵,而实则非纵;盖就法者已多,而国法足以昭戒也。

仁、义两途,互相为用;权衡之道,是在秉钧。窃谓此时宜速檄府、县定谳上闻,以抒圣怀,不必再事推求。今月已几望;倘过此朔期,则开舟须至岁除,未免太迟。愚昧之言,伏乞垂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脱脱
  卷一四八 梁紀四·司马光
  卷二百九十三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第一节旅美观感·老舍
  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五八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十至十二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三一四 武英殿修书处为充补纂修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原折)·佚名
  外集卷十五·宋名臣言行录
  崔暹传·李百药
  隋河间王杨弘传·李延寿
  汝南王元悦传·李延寿
  陈子昂传·欧阳修
  《明史》简介·张廷玉
  二、夏迹·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二·彭定求

        卷382_1 【寄远曲】张籍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   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卷382_2 【行路难】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弊裘羸

  • 目录·董康

      卷一   靑衫淚   岳陽樓   陳摶高臥   漢宮秋   薦福碑   任風子   麗春堂   度柳翠   西廂記   金線池   切鱠旦   救風塵   蝴蝶夢   魯齋郞   梧桐雨   牆頭

  • 第六十八回 郦相国暗添懊恼·陈端生

    第六十八回郦相国暗添懊恼陈寅恪评:盖端生以母病剧辍写,返杭州途中稍加修改,及到杭州后,即为俗事牵累搁置此稿,直至经过十二年之久,方始续写也。呜呼!端生于乾隆三十五年辍写再生缘时,年仅二十岁耳。以端生之才思敏捷,当日亦

  • 北郭集卷四·许恕

    元 许恕 撰五七言古仁夀南楼为爱秋居好髙懐迥不羣清秋冝待月炎夏或迎薰共话俱髙士相看只此君倚阑愁北望一雁入秋云仁夀南楼午日日照孤城雨凉生五月风葵榴故园隔兄弟此杯同佳节三悬艾浮生一转蓬得归茅屋防髙咏大江东

  • 提要·吴正子

    【臣】等谨案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巻外集一巻旧本题西泉呉正子笺注须溪刘辰翁评防辰翁所评班马异同已别着録正子则不知何许人近时王琦作李长吉歌诗彚解亦称正子时代爵里未详考此本以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则当为南宋人又外

  •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自有诗以来,求其尽一代之人,取古人之诗之气体声辞篇章字句,节节摩仿而不容纤毫自致其性情,盖未有如前明者。国初诸老,尚多沿袭。独横山起而力破之,作原诗内外篇,尽扫古今盛衰正变之肤说,而极论不可明言之理与不可明言之情与事

  • 列传第八·刘昫

    ○唐俭 长孙顺德 刘弘基 殷峤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 马三宝附 武士?  长兄士棱 次兄士逸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北齐尚书左仆射邕之孙也。父鉴,隋戎州刺史。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初,鉴与高祖有旧,同

  • ●卷五·周密

      ○四皓名   四皓之名,见于《法言》。《汉书·乐书》多不同,前辈尝辨之。王元之在汝日,以诗寄毕文简曰:"未必颈如樗里子,定应头似夏黄公。"文简谓绮里季夏,当为一人,黄公则别一人也。《杜诗》云:"黄、绮终辞汉。"王逸少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一·阿桂

      太祖髙皇帝【癸未年至丙戍年】  癸未年夏五月征尼堪外兰克图伦城  初苏克素防河部图伦城有尼堪外兰者隂搆明宁逺伯李成梁引兵攻古哷城主阿太章京及沙济城主阿亥章京成梁授尼堪外兰兵符率辽阳广宁兵二路进成梁

  • 卷二·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二      宋 王当 撰桓公 鲁臧哀伯 臧哀伯者僖伯之子也名达曰臧孙氏二年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

  • 卷十三·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三(宋)吴缜 撰○十三曰宜削而返存安乐公主览镜作眉林藴矜氏族令狐德棻宜州人杜审权手自下帘蒋洌父墓植松柏姚崇传严绶李逹宋之愻为刺史教婢韩滉乘马李岩服裘五王赞中不字杨恭仁为雍州牧事

  •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四个人的合传。这四个人都是刘邦手下能征惯战的将领,所以司马迁把他们放在一起来描写。在描写的时候,作者既注意到同中之异,也注意到异中之同。例如,他

  • 十国春秋卷一百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五列传郭忠恕郭忠恕字恕先【宣和画谱云恕字国寳】洛阳人幼敏慧七歳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籀常有人于龙门得鸟迹篆示之忠恕一见辄诵有如宿习干祐初湘阴公赟镇徐州辟为推官隠帝遇弑于北冈侍中郭威命宰

  • 仪制七·徐松

    拜表例【宋会要】宋朝之制,每正、冬不受朝。及郡国大庆瑞、奉上尊号、请行大礼,宰臣率文武(郡)[群]臣或并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诣东上合门拜表,西京留守率留守司百官五日一上表起居。车驾巡

  • 七年·佚名

    (壬申)七年大明正德七年春正月1月1日○丁未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賀大妃殿進表裏。御勤政殿,受賀禮。命饋二品以上及經筵官、臺諫、入直諸將等于殿庭,賜酒樂一等。○傳于政院曰:「前日贓吏女壻,爲守令當否,有議得及承傳,其考啓。

  • 甚深品第五十八·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大功德具足。不可称量功德具足。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德不可得称量功德具足。所以者何。以得无碍无限之慧。非诸罗汉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便受神通。亦非诸天世

  • 论净土之要义·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龙谷大学讲──日本佛教,要以净土真宗为最发达,而贵校为净土真宗之中坚。在中国现代佛教最发达者,亦惟净土宗,是净土宗为东亚佛教之重心无疑。然而净土宗之贵,在信之笃、愿之切与行之恒,故谈净土宗,必

  • 秦中岁时记·李绰

    亦作《咸镐记》、《咸镐岁时记》。唐李绰撰。1卷。绰字肩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官膳部郎中。有《尚书故实》。据《中兴书目》载: 此书“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应系唐之旧臣国亡之后伤感往昔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