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康熙重定台湾记

雍正元年,宪皇帝即位。诏曰:“台湾自古不属中国,我皇考神武远届,拓入版图。末年逆贼朱一贵倡乱攻陷全台,诸臣夙禀方略,士卒感戴教养之恩,七日克服,破贼数万。当皇考春秋高迈,威播海外,所有立功将士,其各加等议叙。”

呜呼!感矣哉!师武臣力,如圣祖之世,而犹有此患。

考康熙六十年夏四月,台湾朱一贵之叛,激于知府王珍税敛苛虐、滥捕结会及私伐山木之民二百余,淫刑以逞。凤山奸民黄殿、李勇、吴外等因民弗忿,又窥台吏文婪武嬉,遂谋变也。以一贵朱姓,可托明裔。而一贵贩鸭,旦暮出入,自成行列;煽乌合数百,夜劫冈山塘汛,揭竿荷耰无器械。

冈山距府城三十里,疾趋掩之,立可扑灭也。总兵欧阳凯闻警,集众议。游击刘得紫最知兵,请行,不许;而遣游击周应龙以兵四百及四社土番数百往。

应龙者,庞躯有口,实无能。行五里,即止营;次日,再进十五里。贼刦槺榔林汛,戕把总、掠军器,应龙隔一溪不救。贼旁掠四出,于是南路奸民杜君英等,亦蠢起应之。周应龙遇贼冈山,一交绥,贼即败走入山,应龙又不追,而纵兵番焚掠近村。于是各乡皆煽于贼,树帜响应。

南路贼攻参将苗景龙于淡水营,周应龙闻报,复行十五里;翼日遇贼赤山,方合战,应龙遽以后队遁归府城。一贵大队随之,而君英等贼别攻凤山,参将苗景龙败死,府城大震;文武各吏尽室登舟,人无固志。

总兵欧阳凯、游击刘得紫、副将许云,率师千有五百出御之。中夜自惊扰,黎明稍集,而贼至。许云跃马陷阵,官兵继之,贼大败,退屯竿津林。时水师游击游崇功出哨笨港,闻报,亦以兵还入鹿耳门赴援。

五月朔,朱一贵、杜君英合队数万来犯,刘得紫以兵截中路口,欧阳凯、许云、游崇功迎战春牛埔。而把总杨泰通贼为内应,刺欧阳凯坠马死,官兵大溃。刘得紫率兵还救,马踣被执,许云、游崇功血战至日中,矢炮俱尽,各手刃数十贼以死。于是水师游击张贤、王鼎等率兵千余、战舰四十扬帆出澎湖,台厦道梁文煊、知府王珍等尽驱港内商、渔艇出鹿耳门渡海;而周应龙遁回内地。

是日,贼陷台湾,掠仓库;复开红毛楼,大获郑氏旧贮炮械、硝磺、铅铁。北路奸民赖池、张岳等亦同日陷诸罗,戕参将罗万仓。凡七日,而全台陷。

朱一贵伪称中兴王,号永和,大封群贼。公、侯、太师、将军、总兵以千计,优伶冠服肩摩塞道;民为之谣曰:“头冠明朝冠,身衣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盖人心皆不附贼也。

游击刘得紫陷贼中,贼素重其名不杀,听收■〈疒〈癶上土下〉〉各帅之尸;禁诸学宫,七日不食。诸生林皋、刘化鲤密陈诸贼可灭状,始受食,谋恢复。

时逃官、难民皆至澎湖,澎湖协副将仓皇不知所措,亦尽室登舟,将渡厦门。百姓妇女争舟杂沓,声震海岸。守备林亮厉声曰:“朝廷以海外封疆付诸臣,正备缓急倚赖;今未见一贼,相率委去,若国事何?与其死国法,曷若死贼。请整兵船守要害,俟贼至决战;不胜我死,公等走未晚也。”

驰赴海滨,拔刀驱官民家属登岸,众心始固。

时水师提督施世骠在厦闻警,即调兵渡海;总督觉罗满保疾驰至厦门,施世骠已先二日率师出港矣。满保复调南澳镇总兵蓝廷珍至厦,使总统渡台水陆兵八千余、船四百艘。六月朔,出厦门港;七日,会提督施世骠于澎湖,共兵万二千有奇、大小舟六百余艘。

方是时,台中贼党互相雄长攻击;杜君英为朱一贵败走,剽掠村庄。而淡水营守备陈策团练义勇,固守要害;又率淡水庄义民侯观德、李直三等以乡兵破朱一贵贼数万,斩贼万计。而诸罗义民陈徽等亦起兵攻复县治;旋为贼陷。

陈策遣人赴澎、厦请兵,满保、施世骠先后发兵千七百赴援。适世骠获贼谍吴良等二人于澎湖,搜获伪扎百道。吴良,澎湖把总降贼者也;穷讯之,尽知贼党内乱,百姓不附,我军士气倍奋。满保议三路进攻。廷珍与世骠言“南风已盛,南路不可泊舟;北路去府百余里,饷运艰难,度贼必屯聚中路,宜直捣鹿耳门。”

十日发澎湖,以守备林亮、千总董方为前锋,并率善水者十余驾小舟于鹿耳门表识沙路,并载旗帜伏南北港。时贼以大炮扼险迎拒;十三日,林亮、董方以六舟冒死直进,遥望炮台火药累积,专以炮注攻中之,轰发如雷,贼死无算。众军齐集两港,悉树我军旗帜;遂扬帆直渡鲲身。鲲身者,海沙也,胶浅不能行大舟;是日海潮骤涨八尺,四百余船倏齐薄岸。贼遁保安平镇,列队迎拒;林亮、董方复先登陷阵,蓝廷珍督大队继之,贼败走。官兵入安平镇,日犹未晡。

是夕,施世骠亦乘潮至鹿耳门,次日至镇。贼以八千来犯安平,我兵迎贼于四鲲身;别遣小舟沿岸夹击,逐北至七鲲身濑口,复以火舟烧贼战舰。十六日,贼数万复犯安平,驾牛车列盾为阵,冒炮火死突。蓝廷珍亲督战于二鲲身,而林亮等别以小舟载炮附岸夹攻,斩溺无算。贼始退保府治,不敢出;惟沿岸列炮,昼夜固守。施世骠等下令戒各军无妄杀,来降者悉纵还,各树“大清良民”帜于门;惟抗拒者诛。远近胁从,望风解散。

有西港仔义首载家属为质,愿引大兵从西港登岸,径收贼巢;施世骠即密遣林亮、董方等,以兵千有二百往。十八日,蓝廷珍闻之,急曰世骠曰:“此险道也,地多篁木,易设伏。且迫贼肘腋,丑党必众,而我军甚孤;若伏贼数千环攻乘我,将奈何?”

世骠曰:“可奈何?”

廷珍曰:“请急以大队进,而别遣将分攻各港牵制,使不得兼顾。”

于是廷珍率舟师五千五百,夜指西港仔,黎明登岸;则贼与林亮等方鏖战,我军严阵设伏而进,前锋遇贼力战,伏兵突出竹林,横截贼军,左右奇兵绕后夹攻,贼大溃北。廷珍料贼必夜来劫营,初更卷帐偃旗伏蔗林间;贼果至,不见一人,大惊,伏起冲击,大败之。

十九日,逐北至府城,贼数万皆遁。而施世骠亦分败西、南两路之贼,同日抵城。自鹿耳门至是,凡七日。廷珍报满保于厦门,而施世骠先于军中奏捷矣。

复分遣官兵廓清南、北二路。而游击刘得紫亦于贼中拔归大营,请为乡导;淡水营守备陈策率援淡之兵南下诸罗,与大军合,北路贼党溃散殆尽。

朱一贵走湾里溪,为村民禽献;惟逆党杜君英、杜会三、陈福寿、江国论等尚未获。廷珍购得一二,皆善待之;使转招其党。旬日,先后出降;与朱一贵皆槛送京师,磔死。台湾平。其败逃之游击周应龙及弃台逃回之道、府、厅、县讯治伏法,知府王珍剖棺枭示。先是,朝廷得施世骠捷奏,大喜;赐东珠朝帽、黄带四团龙补服。又径擢淡水营守备陈策为台湾镇总兵官,加左都督;蓝廷珍仍统兵留台湾弹压:以施世骠奏中不及廷珍战功也。

八月,台湾怪风暴雨,流火烛天;竟夜海水皆立,诸港船互相撞坏如漂柹败叶,或飘上平陆;地大震。翼日始霁,郡无完宅,压、溺死者数千。以风灾奏闻,发帑开仓大赈。而施世骠终夜露立风雨中,惊悸疾作,以九月望日卒于军;调广东提督姚堂代其任。

时廷议移台镇总兵官于澎湖,而设陆地副将于府治,裁水、陆两中营归内地。蓝廷珍力争不可,提臣姚堂亦以为言。乃仍令总兵镇台,副将驻澎;特命满、汉御史各一员,岁巡台湾,察民疾苦。

廷珍之征台也,其弟鼎元在军中;文移书檄,皆出其手。如论台镇不可移澎;又言台变皆自内起,罕自外入,鹿耳门不宜设炮城以资贼守,而阻攻讨;又言诸罗以北地险军单,难以控制,宜割为二县;皆不易之论。其后乾隆中用其言,分立彰化县云。

鼎元号鹿洲,漳浦人,由贡生官至广州知府。有“平台纪略”、“鹿洲文集”,说海防甚具。或问朱一贵以前,红毛取倭、郑氏取红毛、本朝取郑氏,非皆变自外入者乎?臣源曰:耶苏不惑、红毛不乘、夷间不投、郑兵不兴、子不少、国不内乱,王师亦岂得而冯陵乎?日月蚀于外,其贼在于内!

猜你喜欢
  卷七十七·志第四十四·柯劭忞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赵尔巽
  卷十中·常璩
  國朝獻徵錄卷之九十五·焦竑
  ●卷一百九十四·徐梦莘
  东都事略卷一百三十·王称
  第三九认充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 儒林传十三·纪昀
  卷二十八下·班固
  钦定元史语解卷五·佚名
  《周书》简介·令狐德棻
  何承天传·李延寿
  戴良传·张廷玉
  谢迁传·张廷玉
  卷十八·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淮·唐圭璋

      淮,天台人。   满江南   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   形势地,还如昔。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

  • 昊天塔孟良盗骨·臧懋循

    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元)无名氏撰●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瓦桥关令公显神 正名 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一折〔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

  • 巻十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二明 胡震亨 撰乐通一雅乐调唐乐律吕主旋宫之法以五音加二变一宫二商三角四变徴五徴六羽七变宫各十二调为雅乐八十四调【唐书乐志云旋宫之法因五音生二变因变徴为正征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

  • 卷415 ·佚名

    吴芾 和詹守二首 一日相逢喜有余,对谈胜读十年书。 欢声已溢枌榆社,和气还蒸蓬荜居。 敢道主标攀靖节,或疑胜致到华胥。 愿言莫惜留连醉,看我东皋带雨锄。 吴芾 和詹守二首 特迂千骑访柴门,多

  • 提要·陈棣

    蒙隐集二巻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蒙隐集二巻宋陈棣撰棣始末诸书不载惟凌廸知万姓统谱载陈汝锡字师予绍圣四年进士官至浙东安抚使子棣字鄂父以父任官至通判潭州今考集中知军刘公挽词第三首自注称绍兴初先子帅越

  • 卷二百七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二椒姜类四言古椒华颂         【晋】成公绥嘉哉芳椒载繁其实厥味惟贞蠲除百疾肇惟歳始月正元日永介眉寿以祈初吉椒赞          【晋】郭 璞椒之灌植实

  • 第七十二回 擒刘辟戡定西川 执李锜荡平镇海·蔡东藩

      却说顺宗改元永贞,因关系一代正朔,所以就贞元二十一年间,即已改行。至宪宗禅位,应复改元,当下将永贞二年,改为元和元年。正月朔日,宪宗带领百官,至兴庆宫朝贺顺宗,奉上尊号,称为应乾圣寿太上皇,礼毕还朝,方受群臣庆贺。过了

  • 名山藏卷之一百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四◆王享记四北狄○北狄鞑靼兀良哈鞑靼兀良哈△鞑靼鞑靼北胡也其地东至兀良哈西至瓦刺其先入主中国而为元都北平高帝以元年取元元主携其后妃太子遁出塞居开平心未忘故都使其将

  • 例义·王懋竑

    自昔辑朱子年谱为门人果斋李氏其元本今不可得见而行世者明李古冲本多窜易果斋之旧近有洪去芜本收载较繁増损未当又新闽本尤疎畧先生大抵据李洪两本严审而慎采之恐览者无以悉其源流前后乃取魏鹤山序果斋元本者冠于首以

  • 卷之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敦谊会之西曲·李定夷

    前者孙总理夫人与华南圭夫人等,以吾国妇女向鲜家庭教育,特行发起办一女子敦谊会,俾得不时聚集讨论进行。该会成立之期,特假外交部新公所开一茶会,中西妇女到者数百人。午后三时开会,六时散会,会场秩序,异常整饬。除由帛黎福开

  • ●绎史摭遗卷八·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粤中阁辅督师诸臣列传严起恒朱天麟文安之张孝起杨畏知(罗国瓛、朱寿琳李干德、范文光、詹天颜、米寿图附)顺治六年(已丑、永明王居肇庆称永历三年)春,孙可望内附请封,乃杨文烈公畏知诱之而来也。朝端集议

  • 二二 县考的杂碎续·周作人

    说到考场中的吃食,这一天的食粮原应由本人自备,有的只带些干粮就满足了,如松子糕枣子糕红绫饼等,也有半湿的茯苓糕,还有咸的茶叶鸡子,也有带些年糕薄片,到那里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了,水果则甘蔗桔子也可以多少带得。不过开水在

  • 永贞·周绍良

    №永贞001【盖】失。【志文】唐故九华观书□师藏形记侄朝议郎行秘书省著作佐郎上柱国□□张ぁ撰叔母谯郡□氏,即睿宗真皇帝之外孙,蔡国长公主之季女。祖玄本,□州刺史。父镇,不仕。叔母志意弘静,识量高明。淑

  • 拓跋瞝传·李延寿

    陈留王拓跋虔的哥哥拓跋瞝,性情严肃,沉默寡言,道武帝非常敬重他,他也善于进献良策。跟从讨平中山时,因功而赐爵为蒲城侯,特别受宠信和厚遇,给予鼓吹羽仪,如同诸侯州牧的礼节。在职期间,以威信著称。任职七年以后,皇帝任命元易干

  • 卷一百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七>天子熊侯白質諸侯麋侯赤質大夫布侯士布侯鄉

  • 五经蠡测·蒋悌生

    六卷。明蒋悌生(生卒年月不详)撰。悌生字仁叔,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洪武初举明经,任本州训导。此书乃作者为避元末战乱,潜遁蓝田深谷中修研经籍,时有所得,辄笔录而成。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春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