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乾隆三定台湾记

台湾不宜有乱也:土沃产阜,耕一余三,海外科徭简,夜户不闭。然而,未尝三十年不乱,其乱非外寇而皆内贼,朱一贵、林爽文其尤着者也。

一贵既俘,以诸罗北境辽阔,增彰化县及北淡水同知。地大物■〈奫,去氵〉,漳、泉、惠、潮之民日众,寄籍分党,蘖牙其间;守土官又日朘削之。于是,民轻视吏。及其树帜械斗,动以万计;将士不能弹治,惟以虚声胁和。于是,民轻视兵。近山土沃,民垦日广,巡抚杨景素立界限之;将界外良田,尽畀生番。番不知耕,仍为内地游民偷垦。地既化外,易薮奸宄。又狱有不能结者,辄诱杀生番以归狱。于是,既敺民归番,又敺番以党贼。

林爽文者,居彰化之大里杙;地险族强,豪猾挥霍,聚群不逞之徒,结天地会。数十年,将吏务为覆蔽不之间,党日横炽。总兵柴大纪调兵三百,使知府孙景燧、彰化知县俞峻及副将赫生额、游击耿世文往捕;驻营五里外之大墩,勒村民禽获,先焚无辜数小村怵之。爽文遂因民之怨,集众夜攻营;军覆,将吏死焉,彰化遂陷。时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也。

贼初起时,总兵柴大纪适在彰化,知县俞峻请留弹压,大纪托言归府城调兵。逾一旬,而彰化陷;十二月六日,又陷诸罗,戕知县及淡水厅同知;而凤山县盗庄大田亦陷其县。

台湾沙土浮疏,不时地震。故城无砖石,皆掘濠树竹为城。府城,亦树城也;总兵柴大纪、兵备道永福等守之。贼分路来犯,柴大纪御诸盐埕桥,杀贼千计。桥距府城五十里,扼水陆交,大纪自守之,贼始不敢窥府城。

明年正月初旬,水师提督海澄公黄仕简、陆路提督任承恩、副将徐鼎士各以兵渡海至。黄仕简檄柴大纪北取诸罗。而郝壮猷南出二十里即阻贼,顿兵几五十日始进凤山。凤山城已空,招民复业;贼混其中,吏复不觉。三月十日,城复陷,游击郑嵩死焉,壮猷遁归府城。又任承恩至鹿港,距大里杙贼巢仅四十里,亦不敢进。初,林爽文之反也,适当漳、泉二府人械斗之后。爽文本漳籍,故泉人不从乱。彰化之鹿港,贼遣伪官来收税,泉民林凑等起义一鼓禽之,故鹿港海口未失。贼所畏,惟泉人也。及黄、任两提督兵至,泉人争思助官兵杀贼;两提督不知驱策,反观望逡巡,坐失事机。

上命总督常青为将军,往督师;以李侍尧署浙闽总督,复调广东兵四千、浙兵三千、驻防满兵千。江南提督蓝元枚,故漳人蓝廷珍之子也;习台湾事,命移赴军,与福州将军恒瑞均同参赞。分赴府城、鹿港,诛失律之郝壮猷;逮提督任承恩,以柴大纪代之。蓝元枚至台仅三月,即病卒。

常青、恒瑞以五月出师。离府城十里,遇贼万余,甫交绥,即退;又请增兵万。贼以其暇,逼胁各村;不从,辄焚劫。于是,泉人亦弭首附于贼。官兵未增万,而贼已增十余万;南路庄大田驱之以攻府城,北路林爽文驱之以攻诸罗。幸南路贼党庄锡舍来降,倒戈杀贼;城中又开红毛楼,得大炮十余、大炮丸百余,分路轰拒,故府城得不陷。

而诸罗据南北之中,屏蔽府城;林爽文必欲得之,昼夜围攻。又攻盐水港、鹿仔港,以断府、县饷道。大纪皆分兵击夺之,决其堰涧,破其炮车,以守城兵四千战贼数万;又屡禽内应奸细,■〈彳侍〉出奇兵夺贼积。诏以大纪用法严明,载入行军纪律,特授参赞大臣。常青选总兵魏大斌、参将张万魁、游击田蓝玉、副将蔡攀龙等三次往援,皆中途为贼所截;仅得入城,损兵大半。诸罗围日密,城中以地瓜、野菜、油糁充食。常青顿兵府城,恒瑞及总兵普吉保两路援诸罗兵各五、六千不敢进,反张皇贼势,奏请兵六万。

诏解常青、恒瑞之任,以福康安、海兰察代之;又命柴大纪扞卫民兵出城,再图进取。十一月,大纪奏言:“诸罗为府城北障;诸罗失,则贼尾而至府城,府城亦危。且半载以来,深濠增垒,守御甚固;一朝弃去,克复甚难。而城厢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

上览奏堕泪;诏曰:“大纪当粮尽势急之时,惟以国事民生为重;虽古名将何加兹!其改诸罗县为嘉义县;大纪封义勇伯,世袭罔替,并令浙江巡抚以万金赏其家。俟大兵克复,与福康安同来瞻觐!”

福康安中途闻贼势盛,亦奏请兵而后进。上严饬之;命颁内库所藏大吉祥利益右旋螺,以利渡海风帆。十月,守风鹿港。忽一昼夜顺风,数百艘抵港口,帆樯列数里;各村庄被贼胁者,望风解散,争为乡导。声言直捣大里杙巢,而阴趋县治。

十一月八日,大兵六千、义勇千余遇贼仑仔头。海兰察率巴图鲁侍卫数十冲贼阵,矢无不中,贼披靡。遂怒马杀入,贼分伏竹蔗林邀截官兵;我兵五队分战,再败之牛碉山。即日,海兰察抵嘉义城;次日,福康安亦至。复乘胜追贼,克之于斗六门,遂捣大里杙。贼犹万余迎拒,乘我步兵未集,先万炬来索战。我前锋千骑伏沟塍间,铳矢从暗击明,发无不中;贼遽灭火鸣鼓来攻,复寻鼓声击之。贼旋败旋进;我步骑鏖战竟夜,黎明遂克其巢。

林爽文已携家走集集埔,乃通生番隘口也。据溪岸,垒石环数里。十二月,官兵伐箐腾而上,杀贼千余,又破余贼二千于小半天。林爽文先匿其孥于生番社,而自与死党数十窜箐谷,皆就擒。遂移而南,剿庄大田于牛庄,屡败贼;追至极南之郎娇,负山阻海。我舟师先截其走路,而大兵环山围之,斩、溺各数千;庄大田亦就俘。

台湾平,其右旋白螺命即存布政司库;凡将军、总督、提督渡台及册使封琉球,则佩之以行。是年,始罢遣巡台御史及番民田界之禁。

初,福康安之解诸罗围也,柴大纪出迎;自以参赞伯爵,不执櫜鞬之仪。福康安即劾其前后奏报不实;上以大纪固守孤城逾半载,非得兵民死力,岂能不陷?若谓诡谲取巧,则当时何不遵旨出城?其言粮食垂尽,原所以速外援;若不危急其词,岂不益缓救兵?大纪屡蒙褒奖,或稍涉自满,于福康安前礼节不谨,致为所憎,遂直揭其短,殊非大臣休容之度!又,福康安抵诸罗后,凡有攻剿,皆不派柴大纪、蔡攀龙;而于拥兵不救之恒瑞,非惟不劾,且屡叙其战功,曲为庇护。恒瑞本应军前正法,恐骇听闻,其逮交刑部治罪,寻遣戍伊犁。

会侍郎德成自浙江归,上以福康安所劾大纪事询之;德成因奏柴大纪在任贪黩,令兵私回内地贸易;及贼起仓卒,不早扑灭,致猖獗。又逮问提督任承恩,供亦同。命李侍尧、福康安查奏。五十三年正月,诏曰:“柴大纪前此久困围城,不肯退兵;奏至时,朕披阅堕泪。即在廷诸臣,凡有人心者,无不叹其义勇。用人者当录其大功而宥其小眚,岂能据福康安虚词一劾,遽治以无名之罪!前询李侍尧之旨,至今尚未复奏;殆亦难于措词耶?”

寻李侍尧奏至,略如福康安指。福康安奏言:“大纪盐埕桥之战尚未出力,守御诸罗亦有微劳。惟以专阃大员,既不能整饬于平日,又不能扑灭于临时,皆纪律不明所致。请即解京正法。”

七月,大纪逮至京。命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九卿覆讯,大纪再三称冤;上廷讯,大纪始引咎,仍微诉其枉。诏曰:“福康安等拟大纪斩决,朕念其守城微劳,原欲从宽末减,改为监候;乃展转狡辩取死,岂可复从宽典。其即依所拟正法。黄仕简、任承恩罪均,惟一为海澄公黄梧之裔、一为任举之子,贷其一死。”

时议以大纪之死也,不知引咎;昧帅臣之体,与张广泗不服讷亲之劾,而负气大廷者何异?岂知圣主衡功过,烛隐微,早洞见万里外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 宗室·欧阳修
  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张廷玉
  ●卷十八·陶宗仪
  卷第一百五十四·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五·乾隆
  ●姓氏目·劳格
  读史剩言卷二·秦笃辉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九 儒林传二·纪昀
  六朝通鉴博议卷二·李焘
  娄谅、夏尚朴传·张廷玉
  辰州(即沅陵)·沈从文
  一五五、鲁仲连考·钱穆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九·佚名
  卷九·徐一夔
  卷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至第十一出·刘唐卿

    第一出开宗 【满庭芳】(末上)五代残唐,汉刘知远,生时紫雾红光。李家庄上,招赘做东床。二舅不容完聚,生巧计拆散鸳行。三娘受苦,产下咬脐郎。知远投军,卒发迹到边疆,得遇绣英岳氏,愿配与鸾凰。一十六岁,咬脐生长,因出猎识认亲娘

  • 古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撰 晋第一 【诗莫敝於晋色闇而不韶韵沉而不发气塞而不畅词重而不流使非前有傅玄後有陶濳则晋可不言诗矣】 张华【字茂先范阳人晋武帝受禅以为黄门侍郎赞伐吴有功封广武侯迁尚书

  • 外集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三言志豪士赋【有序        晋】陆 机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闵鹗元查缴违碍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三○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闵鹗元查缴违碍书籍情形片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初四日臣等遵旨询问闵鹗元,据称:江苏省查办遗书,有从前未经缴过,新经查出之书,卽专折奏明缴进,其缴到已禁之书,不复专折具奏。鹗元于上年冬间,查得书局

  •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佚名

    七一四 广西巡抚姚成烈奏续缴应禁书籍折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初八日广西巡抚臣姚成烈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奉文应禁各书,粤西节次准咨搜查,据各属先后呈缴,经前抚臣吴虎炳、李世杰先后咨送军机处销毁,并恭折奏明在案。臣到任后

  • 许谦传·宋濂

    许谦字益之,祖籍京兆。他的九世祖许延寿是宋朝刑部尚书。以后各代都任官。后由平江迁至婺州路之金华,到谦时已是五代为金华人了。谦几岁时,父亲早逝,刚能说话,伯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他的记忆力很强。稍大一点,对学习

  • 捐输例·佚名

    目录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捐输人员给照分发例本 置造炮船捐输事宜条款 闽省筹办捐输兵饷酌议条款 闽省劝捐防剿经费酌议章程 闽省现办捐输酌议章程 筹饷条款 劝捐米石章程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

  • 255.雅克萨的胜利·林汉达

    沙皇俄国是怎样侵略我国东北的呢?原来在明朝末年,清朝正忙着进关,把北方边境的防备放松了。沙皇俄国趁机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他们在我国掠夺财物,杀害人民,遭到我国各族居民的反抗。清朝进关后,派兵打击沙俄侵略军,收复了

  • 隐公(元年~十一年)·谷梁赤

    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

  • 仪礼识误序·张淳

    仪礼未知孰作或曰周公作之也孔子孟子有学礼之言礼记有读礼之文当是时固已有简牍之传矣决非秦汉间笔也其制度必出于圣人若曰周公作之则非淳之所知也汉时言经则离记言记则离经今记附经之后者又谁也出于孔氏之宅壁者曰礼

  •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十一·隐元

    嗣法門人真橋編入室僧進,師云:正法眼藏瞎,驢邊滅卻。且道祖祖相傳傳個甚麼?僧豎拳。師云:還有者個在。僧喝,師打出。石解進,師云:石女解巴歌,是何曲調?僧云:和尚拄杖子。師云:我拄杖子干汝什麼事?僧豎拳。師云:不是知音,莫與彈僧。進

  • 樗隐集·胡行简

    元代诗文别集。胡行简撰。《樗隐集》原本久已不见传世,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收入元明之间的文集相当完备,但也未列入本集。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胡行简诗文若干篇,重辑为《樗隐集》6卷,并将其

  • 太上济度章赦·佚名

    《太上济度章赦》,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唐代。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表奏类。上卷、中卷辑录奏章三十二篇,有延生解厄章、谢上安宅章、谢罪祈雨章、祈嗣章、祈禄章、禳火灾章等,用于各种斋醮祈禳法事。另有

  • 钦定曲谱·王奕清

    简称《曲谱》。由清代人王奕清等人奉康熙敕命,考寻旧调编辑而成,所以称为“钦定”曲谱。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全书分14卷。其中卷首刊载诸家理论,以及九宫谱定论。该书正文包括北曲谱4卷,以《太和正音谱》为底

  • 忠贞录·李维樾

    三卷,附录一卷。明李维樾(生卒不详)、林增志(生卒不详)合撰。李维樾,字荫昌,林增志,字可任,二人皆吉州安福(今属江西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忠贞录》为记其同里卓敬事而编。卓敬,字惟恭,瑞安(今浙江省瑞安县)人。明洪武年间

  • 不会禅师语录·佚名

    10卷,清法通说,性灵等编(依驹本印)。序开堂疏,卷第一,上堂,卷第二,上堂,卷第三,上堂,卷第四,小参,卷第五,小参法语,卷第六,示众开示问答机缘勘辩机缘,卷第七,颂古行实佛祖赞自赞参学吟十二时歌分灯,卷第八,指禅说和牧牛颂杂偈,卷第九,杂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