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沙连纪程

水沙连归化生番共二十四社,在彰化县界外;非与生番互市之社丁不能至,而越界私垦有厉禁焉。嘉庆二十年,今淡水司马吴朴庵性诚知县事,因奉檄往逐占垦埔里社之汉民,作诗以纪其事。越七年,而余来为北路理番同知,读朴庵诗而嘉叹之。适又有熟番潜入者,当事廑涓涓不绝之虑,叠檄申禁。余念非亲往不能察实,况佳山水之得自传闻何如目睹,岂惮险远而不一行。顾深入异域,未可无卫,于是先次广盛庄,令众社丁属徒百人,益以屯丁四十人;田头社生番亦率众来迓,愿为先导。乃韔弓、箙矢、执戈、扬盾以往。

过油车坑口,路陡而狭,擎兜上下,如挽如缒。又沿溪行数百里,登鸡胸岭。从岭上望社仔旧社,盖二十四社之最近者;既被汉民占垦,生番不能御,俱迁往山内矣。水里社土目,亦率众迓于岭上。过土地公案五里,皆密树;过牛朥泽五里,皆修竹;阴翳并不见日。然树林有湿气侵人,未若竹林之潇洒可爱。此入山之最奥处,海外所未见也。过满丹岭至田头社,由奥得旷,心目顿开。两社番男妇跪迓道旁,装束不名一状;见官长皆欣然喜,因留宿焉。时当秋暮,山气夕佳;社丁指点,两山相向形似龟蛇,延伫久之。

次早,过水里社,望见日月潭中之珠仔山;蓝鹿洲“东征集”所纪之水沙连即此。因番未舣舟,留俟回舆畅游。过猫兰及审辘,昔为生番两社;自被占垦,番徙社虚,汉民既逐,鞠为茂草。由审辘而东,穿林下坡,行坑中,两山耸峙,夹以巨石;溪流湍急,浅处可厉,深处不可涉。登山伐木,推而下之,顷刻成梁;如左氏传之除道梁溠者,以人众易为力耳。亦有不可梁处,仍擎兜渡水,纵横湾转,更险于油车坑。险尽而夷、奥尽而旷,遥见埔里社,一望皆平原;此界外之最旷处也。埔里社番及招来诸熟番皆跪迓于路,即延馆于覆鼎金山下之番藔。山之高不三丈,登而眺远,四望如一;乃知二十里平旷中惟埔里一社,余社俱依山。草莱若辟,可得良田千顷。生番不能深耕,薄殖薄收,已有余粮;即招来之熟番,亦不能如汉人之尽地力。今熟番聚居山下者二十余家,犹藉当日民人占筑之土围以为蔽,诛茅为屋,器具粗备;官长随从多人,皆免露处。生番既供薪米,并以牛豕犒众。闻椎牛屠豕声,不啻于京斯依之跄跄济济矣。

明日,以熟番为引导,履勘田原。新垦地不及三十里,尚未成田;旧垦田十倍于此,早已荒芜。此地东通秀孤鸾,南连阿里山,北连未归化之沙里兴,为全台适中之地;而平旷膏腴,彷佛内地莆田一县,真天地自然之美利;惜其越在界外也。民人生齿日繁,番黎生齿日耗,不知何故?余经过处,已见三社为墟,疑他处亦有似此者。过埔里社,见其番居寥落,不及十室;询知自被汉民扰害后,社益衰、人益少。邻近眉里、致雾、安里万三社皆强,常与嗜杀之沙里兴往来,其情叵测;偪处者,实惴惴焉。番性贵货易士,何所爱于旷士而不招熟番以自卫耶?余既知以番招番之由,仍召四社土目,诘以旷地之可开与否。音须重译以通,而社丁及熟番之能生番语者榖怀私见,互有是非;及求得能汉语之生番为通事,乃悉其实。盖眉里诸社之不愿开,藉口于社仔社之因招垦而亡;其理甚正。埔里社之孤立自危,不但汲汲招垦,即薙发为熟番亦所心愿,其情可悯矣。且此次越入之熟番,实缘生番招来,异乎当日汉民之强占者。特以开垦不利于社丁,未免譸张其词,以闻于上。当事虑有奸民混入其中,渐次藏垢纳污,不得不察实申禁耳。余所见已异乎所闻,并逆料熟番之开垦,将来必无成功,不必如往岁实力驱逐;惟谕令具状,俟岁事既毕各还本社,可以安番众而复土。官何多求焉!

遂于明日回舆为水里社之游。是岁,道光三年也。

猜你喜欢
  五仪解第七·王肃
  卷八·常璩
  第四十九回 忤内侍朱穆遭囚 就外任陈龟拜表·蔡东藩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坚请故军统 梁财神发起请愿团·蔡东藩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皇王大纪卷十七·胡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四 校雠略·纪昀
  南唐书卷二十六·马令
  十国春秋卷九·吴任臣
  闽游月记卷二·华廷献
  桓玄传·魏收
  庭闻录卷三·[清]刘健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司马光
  刑法七·徐松
  二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石湖诗钞·吴之振

    范成大河豚叹鲰生藜苋肠,食事一饱足。腥腐色所难,况乃衷酖毒。膨亨强名鱼,杀气孕惨黩。既非养生具,宜谢砧几酷。吴侬真差事,网索不遗育。捐生决下箸,缩手汗童仆。朝来里中子,馋吻不待熟。浓睡唤不应,已落新鬼录。百年三寸咽,水

  • 卷一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狩猎类五言古和诸葛览从军游猎    【陈】张正见治兵耀武节纵猎骇畿封迅骑驰千里高罝起百重腾防毙马足饥鼯落剑锋云根飞烧火鸟道絶禽踪方罗四海俊聊以习军戎和张侍中看猎

  • 杜序·顾贞观

    华亭姚子平山,于书无所不窥,平时采摭诗文甚夥,偶与予论次当代词人,予以梁汾师所著《弹指词》示之,因重加校刊行世。夫弹指与竹垞、迦陵埒名。迦陵之词,横放杰出,大都出自辛、苏,卒非词家本色。竹垞神明乎姜、史,刻削隽永,本朝作

  • 第三十二回 杀刘畅惧罪请师 系郅寿含冤毕命·蔡东藩

      却说章帝在位十三年,已经改元三次,承袭祖考遗业,国势方隆,事从宽简,朝野上下,并称乂安。章帝春秋方富,做了十余年的太平皇帝,优游度日,好算是福禄两全。偏至章和二年孟春,忽然得病,竟至弥留,顾命无甚要嘱,但言毋起寝庙,如先帝

  • 附·佚名

    《四库全书提要》臣等谨案:《宋史全文》三十六卷,不著撰人名氏。原本题曰《续通鉴长编》,而以李焘《进长编表》冠之于前,是直以为焘之《长编》矣。案:焘成书在孝宗时,所录止及北宋。此本实载南宋一代之事,其非出焘手明甚。检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正统三年五月甲申朔○乙酉建太仓于京城之东北○监察御史郑颙奏张家湾宣课司崇文门分司每遇商货贩到积至数多方差内官锦衣卫官抽盘不无停滞损坏张家湾宜专委内官抽分崇文门宜令本门收钞内官兼管其顺天府都税司并塌房课

  •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二百零七 上谕李陈常代赔曹寅李煦亏欠理应缴部·佚名

    康熙五十四年十二月初一日 辰时。上御畅春园内澹宁居听政,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毕。(中略) 尚书赵申乔、侍郎孙柱、傅绅、汤右会等近前,以奉旨所交李陈常、年羹尧、李锡等所奏之事,奏曰:臣等遵旨问李煦,江宁、苏州两处所欠织造

  • 王正言传·薛居正

    王正言,郓州人。父亲王志,任济阴令。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跟从和尚学佛,擅长写诗,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担任郡职。贺德伦镇守青州,推举他为推官,贺德伦移镇魏州后,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庄宗平定魏博后,王正言仍任旧职,小心谨慎

  • 卷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考【臣】?谨按马端临作征榷考自征商关市以暨杂征歛?门阜财足用之道固已详言之矣顾征榷之法行之自古积久不能无弊宋初立法务从简便南渡以降

  • 家礼卷一·朱熹

    宋 朱子 撰通礼【此篇所着皆所谓有家日用之常礼不可一日而不修者】祠堂【此章本合在祭礼篇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故特着此冠于篇端使览者知所以先立乎其大者而凡后篇所以周

  • 僧教育要建筑在僧律仪之上·太虚

    ──十九年春在闽南佛学院讲──僧、平常人当作出家人的姓,其实不然。梵语僧伽,此云众,并有和合之义。故所云之众,系有团结、有组织、有纪律、有威仪、有目的之社会。而僧之特殊和合义,又有理有事:理则唯一,即理和同证也;事则

  •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卷上·佚名

    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 金总持等译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宋西天三藏明因妙善普济法师金总持等奉 诏译归命妙吉祥  所说最胜义金刚掌菩萨  降伏诸魔众身涌遍三界  秘密王自在目若青莲叶  面如莲华敷执持金刚杵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下卷·道宣

    第二大复殿高广殊状加前。殿詹相属嵬峨重沓。朱粉金碧穷宝弹工天下第一。旁有飞廊两接楼观。亦以众宝间厕庄严殿饰严殿。内詹下有四银台。两台内有黄金叠修多罗白玉为叠黄金为字。两台内有毗尼。黄金为叠白银为字。律

  • 摄 颂·多罗那他

    明示具足吉祥、吉祥所庄严、吉祥生处、正法宝在圣地如何弘扬情况,遍出愿求。敬礼佛佛子及弟子等。自从法界天路来,相好饰以帝释弓,事业如降甘露霖,稽首能仁云自在。于此熟精书史辈,纪述圣域史传时,譬如贫人陈贾货,竭力亦复见

  • 止堂集·彭龟年

    诗文别集。南宋彭龟年(1142—1206)撰。二十卷。龟年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授袁州宜春尉,历官太学博士,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以数论韩侂胄奸,落职,未久复官,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为官清正

  • 金莲正宗记·秦志安

    元朝全真道道士秦志安编撰。樗栎道人秦志安为《玄都宝藏》的编校人之一,书成于元太宗十三年辛丑岁(1241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全真道教史著作,书中收入十四篇全真道祖师传记。相传王重

  • 禅宗直指·石成金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