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变通船政书(二)

窃道厂承办师船,前请将积压船只拨分府厂,并责成营员依限驾交,及将开港垫费分年捐补各缘由,由司核议,详蒙据情具奏,抄摺行知;并粘发清单,饬即谨遵办理等因。伏查摺单内开:“带办兵船共十三只,内济九、波五、定五三船已据交厂,余照按季带修章程,次第催提遵办。”

惟各船逾大、小修之限已数年,皆须另造;即现在届修各船,内有高搁多年,杠椇多已损失或已蛀朽,名为大、小修而旧料不堪取用,又无可变价,均与造补无异。所有损少料物,移营追缴,十不获一。现计道光二十八、九年及三十年正月届修之船,截至本年三月止,除澎湖营绥一等六船以远隔横洋,拟请由营分修,已另详请示外,逾限未经交厂者尚有十余只;又带修十三只,内除造补顺二等四船,共大、小修未驾厂者六只。

  自经奏定章程,当可移交迅速。而从前厂港淤塞,迟交并非无因;未经议定以前,似难全行着赔;且为数太多,终亦有名无实。职道不敢藉此诿卸,实苦于力不能支。伏阅原摺内开:职道额支养廉二千余两;实止一千六百两。两年例捐款及精兵经费等项,计须二千五百余两。船政关重,总应设法赶办。况积压之船已分拨府厂,挑港之费,又蒙准匀捐;即购运料物一切为难情形,悉邀洞监,何敢再有晓渎。奈船厂事务繁冗,前次清厘,大概尚未深悉;地方紧要,公事甚多,未能专理厂务。兹在任日久,而后积习相沿,动多掣肘。当交厂时,未便以验收杠椇不全停止,止可先行修造,一面追缴,亦不过存案而已;及修竣交营,非实在坚固,不能责该营员领驾也。

  卷查从前历任购料充余,到台发匠铺变价;交卸之时,以匠欠列抵。现在接收交代册内,历任并计有五万两之多;姚、熊各任料物,并抵九千余两。今一切核实办理,所有前任列抵物料随时取用,以免日久朽烂;尚可无须停待省料。料物既归实用,而向来领料之户,多半逃亡无着,既无从比追旧欠,又未能发变新料,以资津贴;祗有将府、厅各属向例所有公费,摒挡应用。不敷,再以存寄闲款添补。

  所虑:日久挪无可挪,将来又抵无可抵。营员赔款,或可邀免;而道厂赔贴,格于成例,无从开报。即如报竣之波四、顺十四两船皆从新造补,照折造领价外,核计垫用一千九百余两。又工竣之平四、定六、平九三船内,两船折造,亦系造补;将大修平四例价并入,仍属不敷。平四一船,并系筹款另修,除自行捐赔不计外,尚有挪用之款。是以前请将领款仍扣存司,不必多购余料,以便归补。

窃思旧章未便纷更,垫赔究非长策;求其工归实在、项不虚糜,俾承办之员赔累稍轻,祗有酌减额数。查台营师船较内地加多一倍,原额共计九十六只;如果依限实在造修,各营止须一半,即调用有余。今酌减三成之一,定以六十五只。台协中营十九只,拟减七只;左营十四只,拟减四只;右营十六只,拟减六只;澎左营十七只,拟减七只;右营十六只,拟减六只;艋舺十四只,该营为入台门户,拟减一只。共减三十一只,改定六十五只。

  内除奏明道厂承收之顺一、顺二、济四、顺七、定五、定二、顺十一、济十一、巩一、波三、济十四、波五、济九十三船,又府厂平修之平三、济六、济七、顺五、济十、济十二、绥三、绥七、绥十一、绥十三、巩十一、济十五、波六十三只:共二十六只;又业经道厂报竣之平四、平九、顺三、济三、定六、顺九、波四、顺十四八船,并现在请修之平六、澄一、澄六、顺十三、顺十六五船请领价交澎营代修之绥一、绥十七、巩十三、巩十四、巩十五、巩十六六船;共十九只。

  尚有未届限之平五、平七、平十一、顺八、济五、济八、澄七、顺十二、绥四、绥八、绥十二、绥十四、巩二、巩三、巩十三、波一、波二、顺十五、济十六(中有脱漏)共二十只。通共六十五只。细询水师营员,佥谓敷用有余;照原额改造,实无兵可配、无械可装,徒为虚设。物不用则腐,久久停搁,以待届限送修,营员同厂道并增赔累等语。并风闻原船尚有一、二漂失无着。办理过于棘手,必至久仍废弃,势不能不量为变通,酌减此数,节省经费之虚糜者不少。如定制不便更张,或将台地减去之三十一只,分拨内地福、泉、漳三厂,以符旧例。各项料物,除樟料外,皆出自内地,较台厂采办为便。设或海洋有事,各营原可临时调遣;至减去各船,仍行配缉。如已朽坏,即由各该营酌改小哨,为巡查内洋之用。所有拟减各营船只字号,详晰分注,开列清摺,禀祈酌定。

职道谬膺剧任,时以纷更、喜事为戒;而因循依就,徒托虚名,上负恩慈,实为寝食不安。诚如宪台从前船工奏议所云“赔累难支,难以适用;支发例价,亦与虚掷无殊,徒为具文。仍循故步,情同欺罔。”

是以不揣冒昧,遇事径直率陈,以备菲葑之采;皆求公事核实起见,非为己私。倘蒙允准,再咨司核议转详。如以格于成例,窒碍难行,惟有竭力尽办,不敢藉词延误。伏乞钧示!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五十九下·王称
  法喜志卷一·夏树芳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张岱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四·陈厚耀
  卷二百五十一·杨士奇
  卷之二百四·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一六 两江总督高晋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七·万斯同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六·佚名
  第14章 福建抗日人民政府时代·冯玉祥
  寇彦卿传·欧阳修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王昶

    陈鎏一首 于未一首 屠隆一首 万士和一首 王世懋一首冯琦一首 李攀龙一首 王锡爵一首 汤显祖二首 周思兼一首张凤翼一首 袁黄一首 文彭二首 高濂二首 焦竑二首王世贞八首 徐渭一首 陈继儒三首 孙楼一首

  • ●卷二百二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二十九。   起绍兴三十一年六月一日壬寅,尽七月二十一日壬辰。   六月一日壬寅朔宰执拜奏请听政批答不允诏。   宰执服孝内殿奏事结赴宫门裹东廊上进名奉慰讫次拜第三次听政表批答不允诏。   

  •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  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陕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各省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终汇奏。臣查陕西省于乾隆四十八、九,五十、一等年据各属查缴

  • 续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一 宋 李幼武 纂集 黄庭坚 山谷先生文节公 字鲁直洪州分宁人登治平四年进士第调汝州叶县尉熙宁中北京教元丰三年知吉州太和县八年哲宗立除

  • 王徽传·欧阳修

    王徽的字叫昭文,是京兆人。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校书郎。沈询任度支,徐商管盐铁,都任命他为幕僚。开始唐宣宗命宰相选可以娶公主的,有人提王徽。他从来不热衷名声钱财,知道后不高兴,去见宰相刘王彖说:“我年龄已过了四十,又有

  • 崔植传·欧阳修

    崔植的字叫公..,是崔..甫弟弟庐江县县令崔婴甫的儿子。崔..甫生病了,对他的妻子说:“我死后,要崔婴甫的二儿子做我的继承人。”他死后,办理丧礼的人报告了这事,皇帝很同情,把崔植召来,叫他作为继承人参加葬礼和服丧。后增补他

  • ●雪交亭正气录卷二·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乙酉纪檗庵曰:「天醉」之说,迩来论者多援之。然以先皇帝而使之亡国,天则醉矣;然以酣淫贪戾之君若臣,而能上之可参于建武、次亦不失为建炎,亦必使天醉而后可也。乃论者谓虏乘建瓴之势,即非马、阮之奸,恐亦难支

  • 卷之六十八  蓬軒類記一(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蓬軒類記,四卷,未著撰人姓氏。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吳中黃暐日昇」撰,並載王鏊序一篇,誤。黃暐所撰為蓬牕類記,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四已著錄。朱本所載王序,即蓬牕類記序文,僅將「牕」字改作「軒」。又,北京圖書館所

  • 后晋纪五齐王中开运元年(甲辰、944)·司马光

    后晋纪五后晋齐王开运元年(甲辰、公元944年) [1]二月,甲辰朔,命前保义节度使石守麻家口,前威胜节度使何重建守杨刘镇,护圣都指挥使白再荣守马家口,西京留守安彦威守河阳。未几,周儒引契丹将麻自马家口济河,营于东岸,攻郓州北津

  • 2.钻木取火的传说·林汉达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类生活是怎样进化的,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传说。传说中有一些大人物,这些人往往既是首领,又是一个发明家。这种传说多半是古人根据远古时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来的。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简单,周围又有许

  • 附錄·佚名

    ○景泰五年甲戌四月春秋館,受命始撰,景泰六年乙亥十一月畢。纂修官〈前後官幷錄。〉領館事:輸忠衛社協贊靖難同德佐翼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領議政府事領經筵藝文館書雲觀事世子師河東府院君臣鄭麟趾。知館事:推忠佐翼功臣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白普光如来言。世尊。我等已闻入净明三昧门。当以何行行此法门。时普光佛告无尽意菩萨言。善男子。有二法行。汝等当行。若如实说法。若圣默然。时二菩萨从佛受教。头面礼足

  •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子摄颂曰。烟筒坏色衣  鼻筒饮水器针筒非宝物  眼药合并椎尔时佛在室罗伐城。具寿邬波离白世尊言。如世尊说。开诸苾刍畜歙烟筒。不知何物是所应作。佛言。唯除宝物余皆得畜。如

  • 参同契阐幽·朱元育

    《参同契阐幽》是清时期北宗龙门朱元育所作,内里对《参同契》进行内丹学的解释,不同于许多丹经中用语晦涩,条理分明,语句直白,力图将内丹术讲解清晰,并开篇就阐述了阴阳之在内丹中的奥妙,直指其为核心首要关节,分析阴

  • 太上老君太素经·佚名

    太上老君太素经,撰人不详。约出于汉末魏晋之际。《抱朴子•遐览篇》着录《太素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仅五百余字,概述道生天地万物之宇宙观,以及忍辱守雌、治心如水之人生观。其说与《道德

  •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佚名

    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 大爱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