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恤沉溺官兵书

卷查历年哨船、饷船失水,漂没官员弁兵之案,有详请题恤而未奉明文饬知者,有辗转查收册结而迟延未办者,有因复查生死下落久未见覆而即置之高阁者。窃思官弁及兵丁人等因公出洋,皆职分所当为。在水师不详察风云、不熟谙沙线,以致疏失,亦属咎所应得;然猝遇风浪,沦胥及溺,甚至尸身漂失无踪,实堪怜恻。如春融及风■〈日卂〉和缓之时,或可漂没后傍岸遇救;若值秋■〈日卂〉风暴,浪涌兼天,一经沉溺,除当时浮出捞获外,稍迟即万无生理。

  向来成案,均须沿海文武各衙门挨查,出具并无遇救得生切结;其未获尸身,亦须遍查结报。台属各厅县并无驿站,公文每多迟滞;加以澎湖一厅远隔海洋,即厅、县均已详复,又必各口营汛报齐,然后具详到道、由道咨司,又不知何日始能到省?固为慎重核实起见。但地方官多不能克期办理,使因公殒命者,未能一达天听,早荷恩施,殊为可悯。每年海上至夏秋,飓风大作,固由天时气节;而沿海居民,于七月间大设斋醮,祈免风潮厉虐为灾,虽系愚俗之见,似亦有至理存焉。

愚昧之见,请将现在遭风淹死弁兵,即饬内地本营查明籍贯,由该地方官迅速详请题恤,以慰游魂。其兵丁赏项,亦由内地查明的实亲属具领;并饬严禁胥吏需索克扣诸弊。所有近年报明在案者,谨查卷0摺附呈宪览,伏乞分别饬查;如尚未题报者,可否一例先行核办?一面由道催齐册结咨司备案。或年分久远,碍难办理者,查明淹没兵丁原籍,如尚有家属,由地方官酌量抚恤。是否可行?伏祈慈监!

  谨将近年哨船、饷船在洋失事淹没官弁、兵丁姓名注明案由,开摺呈览。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十五·赵尔巽
  第八十七回 杰阁图形名标麟史 锦车出使功让蛾眉·蔡东藩
  第六十二回 湘军屡捷水陆扬威 畿辅复安林李授首·蔡东藩
  卷十上·朱熹
  雍正实录卷之八·佚名
   第二十七章 域外·林语堂
  五二 藏书·周作人
  罗隐传·薛居正
  五、孔子适齐考·钱穆
  卷五十二·黄训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十一·佚名
  卷七十九·佚名
  卷十六·孔毓圻
  管仲·苏辙
  明鉴易知录卷十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旦儿同二净上)(净云)自从蓝采和跟着师父出家去了,可早三十年光景。王把色我如今八十岁,李薄头七十岁,嫂嫂九十岁。都老了,也做不的营生。他每年小的便做场,我们与他擂鼓。我去先收拾擂鼓者。看有甚么人来。(正末上,云),自从

  • 卷四·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四明 李攀龙 编晋乐府惟汉行【傅】危哉鸿门防沛公几不还轻裘入人军投身汤火间两雄不俱立亚父见此权项庄奋劔起白刃何翩翩伯身虽为蔽事促不及旋张良慴坐侧高祖变龙顔赖得樊将军虎叱项王前嗔

  •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三年。   孝愍皇帝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   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東行。   丁丑,大赦。   有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墜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步,廣

  • ●卷四·陈康祺

    ◎南陈北李余姚布衣陈梓古铭,雍正间举孝廉方正,辞不就。私淑桐乡张杨园氏。于其乡先辈阳明之学,击极严,撰《四书质疑》以教学者。书体古别,与北地チ青山人李隐君锴齐名,称南陈北李。◎南陈北崔陈洪绶,号老莲,诸暨人,前明崇

  • 卷之四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一○三一 军机大臣为速行办稿妥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大学士等函·佚名

    一○三一 军机大臣为速行办稿妥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大学士等函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初七日现奉谕旨:历代帝王庙祀典,应行增祀之处,着大学士、九卿详议具奏。钦此。又弟等面奉谕旨,明年春祭,亲诣行礼。所有议准后一应神牌位号典

  • 吕祖谦传·脱脱

    吕祖谦,字伯恭,是尚书右丞吕好问的孙子。从他祖父时候起,其家便居住在婺州。吕家向为书香门第,藏书甚丰,这就给吕祖谦小时候的启蒙教育及后来从事学问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成人后,吕祖谦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等人交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 洪武六年二月癸酉朔,上谕太常司臣曰:“今后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朕亲行中五坛礼,余坛命魏、郑、曹、宋、卫五国公及中山、江夏、江阴三侯分祀。夫祀神之道

  • 大学原文·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 思辨録辑要卷九·陆世仪

    修齐类鉴明王先生曰人处末世功名心须是放淡予问何以能淡曰只是安个命字予曰命字上须再加个义字功名亦人所不可无须是实实有个自得处方能淡得所谓内重则外轻也不是学而时习之有朋自逺方来如何说人不知而不愠君子疾没世

  • 卷四十九·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四十九    宋 黄伦 撰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无垢曰吕命者命吕侯为司冦也命为司冦而不明言之如君牙为司徒伯冏为太仆正之例何也曰为司防乆矣吕侯以时度之知周刑太重

  • 和氏·韩非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

  •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二佛告族姓子。何谓菩萨五根净行。不受诸法而修道义。是为信根愿度彼岸。不须御人为精进根。不舍道意为一切故。是为意根。执御大哀欲济危厄。是为定根。若能奉受一切诸法而修寂寞。是智慧根。

  • 加祖号跋·德辉

    百丈大智觉照禅师。加赐弘宗妙行师号。玺书一通。至元二年丙子。今上皇帝之所授也。先是有旨申行百丈清规。寻增赐禅师师号。故有是命。朝论初拟降制词。时玄备列词林。为直学士。实典书命。一日本山住持德辉。偕国子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九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九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自性清净品第十四之余论曰。此说依世俗胜义建立诸法。当如是知。若时世尊以一切智观察世间。现证了知依世俗说则有六

  • 菩提行经卷第四·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七  如来智慧仁  为一切世间  令求远离苦  是故智慧生  真如及世间  今说此

  • 卷第六·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四) 唐澄观 生会稽之夏侯氏。年十一。依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诵法华经。年十四。以恩泽。获隶此寺落发。即走四方。访求师友。乾元中。从闰州栖霞寺醴律师。及

  •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佚名

    《洞玄灵宝八仙王教诫经》,撰人不详。内容文字与《洞玄灵宝道要经》类同,盖系隋唐间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经乃元始天尊告诫三真孝王(又号至孝真王),以宣扬孝道为宗旨。内称「孝道至大,与元并生,治于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