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台湾兵事第二书

前上书,备言台兵可无深忧,惟在统者得其人,能以简、严为体,恩、威、信为用,即无难治;说已详矣。既又思之,此言为将之略。惟深明其意而能变通行之者,乃足语此;非今日诸将兵者所知也。不知此意而偏执台湾兵不足虑之言以相诟病,非疑则骇矣。頴斋太守见莹书,以闻于兵备孔公;索取阅之,谓太守曰:“所言戍兵不敢叛则有然矣,以为不足虑,则吾不信;吾即虑其溃矣!”

莹在此落落,与孔公虽有通家谊而不数见,不能为道所以然者。惜乎孔公有忧世之心而不识兵情,此难以口舌争也。在台湾者尚不能无疑,矧隔巨海,兵事岂能遥度?赵充国老将深谋,尤必亲至塞上指画军势;可见古人不易言之也。请毕申其说,惟垂察焉!

自古名将,非拔自行阵,则皆出身微贱,不矜细行;兵卒尤多无赖健儿,故能强悍勇敢,捐躯致敌。若皆循循规矩,则其气不扬;气不扬,则情中怯;虽众,将焉用之?壮士如虎,懦夫如羊;牵羊千头,不能以当一虎之虓,何必费国家亿万金钱哉!明季边事之坏,正由书生不知兵、挠军情而失事机,虽有猛将劲卒而不能用;一切以法绳之,未见敌人,其气先沮。此壮士所以灰心,精锐所以挫折也。

  近时武人大都习为文貌,弃戈矛而讲应酬,以驯顺温柔取悦上官,文人学士尤喜之以为雅歌投壶之风。嗟乎!行阵之不习、技艺之不讲,一闻炮声,惊皇无措;虽有壶矢百万,其能以投敌人哉?驯弱如此,不若粗猛;粗猛之甚,不过强梁;强梁,即勇敢之资,善驭之犹可得力。苟至驯弱,则鞭之不能走矣。且将卒者,国之爪牙;苟无威,岂设兵之意?昔李广以私憾杀霸陵尉谢罪;汉武报书曰:“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望于将军也。若乃免冠、徒跣、稽颡谢罪,岂朕之旨哉?”

武帝此言,可谓知将略矣。若夫差其过失,小大施刑;此乃军吏之职,非将略也。故郭汾阳、岳忠武名将知礼者也,然皆尝犯有司法矣。科条繁细,武人粗疏,最易触犯;虽郭、岳之贤,犹且不免。而以绳今之悍卒,其能行乎?不求所以训练之方,而惟悍不守法是虑;吾故曰:不识兵情也。

今不虑其叛,更虑其溃。夫兵则何为而溃哉?古之溃兵者,或师老而罢则溃,或守险粮尽则溃,或强敌猝惊则溃;此皆非今之情势也。无故而溃,四面重洋之阻,溃将安往乎?且班兵可虑,不自今日始也;其议自叶健庵中丞倡之。中丞尝任台湾兵备,深以班兵为忧,建议易“更戍”为“招募”;以语总督庆公,“不可。”

后叶公罢去,犹以未行其志为憾。今执事巳洞知其说之不然矣,而闽中执事者不悉情势,往往耳食其论。甚者有言:“台兵吾不能治;他日有急,惟自刭耳!”

夫将校犹作此言,文官则又何说?宜其深恶而益惧之。每见兵丁犯法,辄张皇其辞以相告,于是兵之势愈张;此文武众官皆不能无责耳矣!夫台湾兵,本无难治;不咎治之无法,而曰“兵悍可虑”,至为“自刭”之言,亦可哂矣!独惜台湾巨万健儿,皆为国家劲旅,坐误于三、五庸懦之将校,兵事尚可问耶?有将则兵精,无将则兵悍;自古不易民而治,于今岂易兵而治乎?故为吏而曰民恶者,其人必非良吏;为将而曰兵恶者,其人必非良将。虽然,良将难矣!执法之不能,更何知将略?莹所力争者,明戍兵可治,欲安众心而释群疑,救其懦而壮其志,冀有振作耳!岂好为是喋喋哉?

必不得已,则姑为救弊之法三:一曰小事勿问,大事勿赦;二曰定期训练,每月亲考;三曰责成军校,不得数易。夫军法严重,有事然后用之。时方太平,不可常用;然不可不使知之。若寻常易犯及兵民交涉,宜分别治之。小事容之;大事必罪之,以其罪而不赦。盖小事不容则繁密,而军心不安;大事若赦则无所忌,而法令不行。一宽一严,恩威并得矣。中枢政考训练,本有常期;弓马器械、枪牌阵图,各有定法。

  今悉以为具文;条教虽明,遵行不力。此方今之大病也。宜严责总兵官,各营每月由副将亲考一次,明着等差,牒上省治;视其优劣,分别赏罚,以劝惩之。如此营伍自肃,兵卒可收实效,亦免惰游滋事矣。至于班兵到台,分营、分汛,各有本管官。向以并无练习日期,兵士任意出营他往;而各汛军校不时更易,非以公过迁就处分,则揣量肥瘠以为利薮者。

  故往往本管官不识头目,更无论兵卒。前书所云:将不习校、校不习兵者,此也。今宜分定营汛,责成本管官约束,使兵无妄出;军校各守营汛,不得任意更易。总兵官随时察其贤否勤惰,功过有所归,而兵不难治矣。此三者,至为浅易,而力行之甚难;故必赖有贤能将也。废弛已久,必有力言非宜、多方阻挠者;无为所惑,即严劾以警。庶几惠威着,令可行。谚曰:“慈不掌兵”;惟执事裁之!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志第十八·礼乐一·宋濂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六·张岱
  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崇祯实录目录·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宰惠紀略序·柳堂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三·刘时举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历书第四·司马迁
  卫剌王宇文直传·令狐德棻
  司马承祯传·刘昫
  郝处俊传·欧阳修
  偏安排日事迹卷八·佚名
  船政例·佚名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张廷玉

        李时勉 陈敬宗 刘铉邢让林瀚 谢铎 鲁铎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

  • 卷七 和帝·王夫之

      〖一〗  议者曰:“夷狄相攻,中国之利。”谁为此言者,以贻祸于无穷矣。邓训力破浮议,保护诸胡,免于羌难,群胡悦从,训乃专力以攻迷唐,而迷唐远窜,智矣哉!楚庄吞舒、蓼,而后灭陈、破郑,败晋于邲;夫差栖越于会稽,而后大败齐师,胁晋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六·王祎

    晋孝惠皇帝元康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永平【以本纪修】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汉明帝年号二月癸酉楚王玮淮南王允来朝三月辛卯皇后遣殿中兵杀杨骏兄弟其党皆夷三族解题曰晋二衞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二衞各五部督

  • 卷十八·凌雪

    列传二十九(死事诸臣)江天一、画网巾先生、陆宇■〈火鼎〉、贺向峻(附汪参)、王延善、蒋尔恂列传二十九江天一、画网巾先生、陆宇■〈火鼎〉、贺向峻(附汪参)、王延善、蒋尔恂江天一,字文石,歙县人;与金文毅同起兵绩溪被难者也

  • 卷一百三十七·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二月庚戌朔 命府军后卫千户赵辉为附马都尉尚皇妹宝庆公主○鞑靼太师马儿哈咱等遣使阿鲁帖木儿等贡马优赐之遣回○辛亥擢监生李华卢荣赵真旭卜祯杨益冯得为给事中黄文惠王维新韩真李逊申岳张肃封贵朱哲为监

  • 卷七十六·杨士奇

    永乐六年二月庚辰朔○壬午赵王高燧还国○夜火星犯司怪北第二星○癸未有广宁卫卒还自迤北言虏欲南掠敕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率北京永平蓟州山海真定诸卫骑兵于宣武府等处备御敕总兵左都督何福等悉严边备○丁亥遣官释奠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四·佚名

    正统五年十二月己巳朔 上省郊祀牲○敕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丁璇昨命尔兼提督云南各卫所官军操练今以尔所理粮储事重特命监察御史严恭专督选军操练尔仍总督其事近闻云南军士精壮富实者俱投托大官或充伴当跟随或私耕种

  • 论不变法之害·梁启超

    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睹其危险,惟知痛哭,束手待毙,不思拯救:又其上者,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以觊有功。此三人者,用心不同,漂摇一至

  • 三代改製質文第二十三·苏舆

      《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翥和改正朔,易服色,製禮樂,一統於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王者受命而王,製此

  • 卷之九 主术训·高诱

    主术训上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因以题篇。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教,令也。谓不言而事办也。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成办而不自劳。是故心

  • 谷风·佚名

    --堡垒最容易从外部攻破【原文】习习谷风(1),以阴以雨。黾勉同心(2),不宜有怒。采葑采菲(3),无以下体(4)。德音莫违(5),及尔同死。行道迟迟(6),中心有违(7)。不远伊迩(8),薄送我畿(9)。谁谓茶苦(10),其甘如荠(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八   地真·王明

    抱朴子曰:「余聞之師云,人能知一,萬事畢〔一〕。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二〕,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三〕。金沈羽浮,山峙川流

  • 几点佛法的要义·太虚

      今日得与大家相聚一堂,真是一种难遇的因缘,不可把光阴空过了,因提出几点佛法的要义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佛法虽然是法门无量,广大如海,而主要的厥为业报。故学佛法以彻明业报,确信业报为最要紧!佛所说的一切经教皆不

  •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佚名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简称《聚玄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经为占卜书,属六壬遁甲术,而杂以道教符箓。全书分二十四部,以四言写成。首先论述八卦九宫乘除变化,其次分述诸星协赞、

  • 说唐后传·如莲居士

    又名《绣像说唐演义后传》、 《绣像后唐全传》。章回小说。题“鸳湖渔叟校 订”。八卷五十五回。书叙唐代罗通扫北,薛仁 贵征东事。北番狼主遣使者挑战,唐太宗御驾 亲征。不料为屠炉公主设空城计,困于木杨城。 程咬金突

  • 精忠记·姚茂良

    传奇剧本。明姚茂良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此岳武穆事。词简净。演此令人眦裂。”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虽庸笔,亦不失音韵。《金牌宣召》一折,大得作法,惜闲诨过繁。末以冥鬼结

  • 顶生王故事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即中阿含四洲经同本

  • 尊上经·佚名

    一卷,晋竺法护译。中阿含释中禅室尊经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