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谢郝制府兼论台湾番变书

得潮州家报,具知宪驾临潮,存问鼎元之家;赐米盈仓,嘉殽旨酒罗列满庭。重以手书殷懃,称许逾量;捧读之下,惶恐殊深。自念穷厄废员,饥寒乃其分内。两载士民供给,已觉赧颜;继以全郡同寅上官周恤,又逾一载。正在惭恧无地,欲为还乡之谋;何期西江之流激自天外,宪恩广厚一至于斯!夙夜思维,不知将来何以为报也。东望三山,再拜稽首;匪敢言谢,用志隆情。

近闻台北土番,复有崩山等社猝至彰化县治骚扰作孽。此曹不知宽大之恩,欲以毛发试洪炉之焰;自速其死,无足矜怜。冬春沙辘之变,兵威未振,招抚遽行,窃已疑为非计。谓当消衅未萌,免动兵戈则可;既已劳师两月,弗能取胜,然后招之使来,以示怯弱,养成骄恣,固知不能无复起之患也。为今之计,宜大震军威,连根扑灭,使他社番彝知国法万不可犯,然后一劳永逸。台镇请兵三千之意,想亦如此。似当稍假便宜,使之奋励立功;多继炮火,以足其用;更制木盾,以御药箭。焚山烈泽,直捣廓清,亦易易耳!

但飞咨内地调兵三千,似觉招摇耳目,或滋宵小之疑。不如在台招募土兵,仿戚继光分号编伍、一日成军之法,召集易而成功速。盖山谷崎岖,官兵不如民兵之利;选择精壮,雷厉风行,临海千里,不如就地取材之捷也。或以事平之后,有易集难散之虞。则北路地方千里,兵力本弱,安居无事,尚且宜议增防;况今逆番出扰,已有明徵,亡羊补牢,宁能稍缓?

彰化上下四、五百里,仅委之守备一营四、五百之兵;此当改设游击,增兵五百无疑也。去岁阅邸抄有淡水同知移驻竹堑之议。不知张宏昌失事,何以乃在沙辘?必竹堑未垦,无村落民居之故耳!竹堑居彰化、淡水之中,距彰化县二百四十里,一路空虚,上下兵力俱皆不及。宜移同知驻此,以扼彰、淡之要,联络数百里声援;然后台北上下,血脉相通。似应请旨特设参将一营、兵一千,同驻其地;棋置村落,招民开垦。计竹堑埔至凤山崎宽平百余里,可辟千顷良田,向以无民弃置,致野番出没为行人患。若安设官兵,则民不待招而自聚、士不待劝而自辟,岁多产榖十余万,为内地民食之资,而野番不能为害矣!二处添设之兵皆当另募,然后内地防汛不至空虚;宜一面奏闻,一面募用先得新兵一千五百名,协剿番逆,廓清更易。古人搏鼠,亦用全力,不肯以其小而忽之。部覆准行之后,即以分防两营,照在台各营例,年满内地拨换,或将竹堑一营屯田,俾立室家,作土着;与各营班兵,为主客相维之势,尤防范之最密者也。

方今西陲用兵,宵旰厪念;东方海外微茫疥癣,以大举速灭为要。不可欲图省事,反致蔓延。大人妙算神威,必有出人意外,非废员所能窥测;但感佩盛情,不觉自忘其固陋,欲妄抒千虑一得之愚。惟大人谅其心而恕其罪,则幸甚!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李延寿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欧阳修
  序·袁宏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十五 曹寅奏明会议监修明陵及江南雨水粮价摺·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岳珂
  卷四十一·朱轼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佚名
  卷十一·佚名
  李忄登传(附李源等传)·刘昫
  张元素传·脱脱
  明鉴易知录卷八·吴楚材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允元·唐圭璋

      允远号鸥江,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词综卷二十八云:字舜卿。未知何据。   水龙吟   春梦   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外集·吴正子

    宋 呉正子 注刘辰翁 评【京师本无后巻有后巻者鲍本也尝闻薛常州士龙言长吉诗蜀本防稽姚氏本皆二百一十九篇宣城本二百四十二篇蜀本不知所从来姚氏本出秘阁而宣城本则自贺铸方囘也宣城多羡诗十九蜀与姚少亡诗四而姚

  • 卷四十五·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五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吾过集【起乙未八月尽丙申四月】自闻建儿之讣三月无诗中秋後三日杨致轩太守偕令叔东崖施子自朂过慰流连信宿聊资觞咏排遣哀情夫丧明之戚贤者以为规吾何人斯敢不知过

  • 巻三·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三     明 袁表马荧 编林膳部集三七言古诗雪蓬散人草书歌雪蓬散人有妫裔翰墨游心与神契摹临秘帖追晋风挥洒雄文明古制荜门铁限人争求荒郊瘗笔应成丘妩媚云霞晴变态倾斜风雨寒飕飕伊予

  • ●诗义固说卷上·庞垲

    古今人之论诗者多矣,大要称说於篇中之词,而未深求於言中之志,所谓从流下而忘反者也。试观《三百篇》以暨汉、魏,其所为诗,内达其性情之欲言,而外循乎浅深条理之节,字字有法,言言皆道,所以讽咏而不厌也。余每与同人论诗,耑主此说

  • 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姚思廉

    ◎殷不害弟不佞谢贞司马皓张昭孔子曰:“夫圣人之德,何以加于孝乎!”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凡在性灵,孰不由此。若乃奉生尽养,送终尽哀,或泣血三年,绝浆七日,思《蓼莪》之慕切,追顾复之恩深,或德感乾坤,诚贯幽显,在于历代,盖有

  • 第六十五回 僭帝号大兴逆师 解贼围下诏罪己·蔡东藩

      却说刘海宾 服出奔,行至百里以外,仍被追兵捕获,还京遇害,亦不扳引何明礼,及明礼从泚攻奉天,复谋杀泚,不克而死,当时号为四忠。德宗闻秀实死节,悔不重用,流涕不置,追赠太尉,予谥忠烈。及还銮后,遣使祭墓,亲为铭碑,且至姑臧原籍,

  • ●卷八·余继登

    仁宗为太子,会侍侧。成祖顾问讲官:“今日说何书?”对曰:“《论语》君子小人和同章。”问:“何以君子难进易退,小人则易进难退?”对曰:“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问:“

  • 列传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一百二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嬖幸一。○自古小人伺人主之所好逢而长之或以谀 或以声色或以鹰犬或以聚* {敛}或以土木或以技术皆有以投其所好而求中之也。 高丽有国旣久

  • 斛律光传·李百药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亲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这时正在行武中,光看见后,骑在急驰的马上向他射箭,趁着射中的机会,将他活捉了过来,这时光才十七岁。得高祖嘉奖,擢升为都督。世宗作

  • 卷六十五·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襄公下经二十一年闾音义本或作添【添监本仍作误】疏晋赵鞅荀寅等【脱晋字】此及莒牟夷邾黒肱【及毛本误乃】传公姑姊音义从成二年至此三十八嵗【

  • 远离讥嫌品第九·佚名

    尔时金刚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於声闻乘辟支佛乘不生讥嫌。於诸菩萨亦无讥嫌。云何於如来声闻众中。成器不成器得无讥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云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诸陀罗尼及诸地忍。云何得昇进不退转法。云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宗说明教大师曰。能仁之垂教也。必以禅为宗而佛为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大统不明则天下不得一其所诣。大范不正则天下不得质其所证。夫古今之学佛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由宗不明祖不正而为

  • 圆觉经略释·太虚

    ──二十一年六月在南京中国佛学会讲── 悬论    一 经本推考     甲 翻译     乙 卷帙     丙 注讲    二 经义提示     甲 托本在佛     乙 被机在顿     丙 注重

  • 卷第九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五种纳息第二之三如契经说。佛告梵志。若有沙门婆罗门等。舍恶见趣而不取者。当知此类少中复少。问此类云何少中复少。答世间有情性愚钝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六·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元都燕。起世祖。至顺帝。凡八主。□十□年。世祖世祖讳忽必烈。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睿宗第四子。庚申即位。改元中统元年。大赦。普度僧尼。十二月以梵僧八念思八为帝师。授

  • 毋宁死·程小青

    这是若干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和霍桑还住在苏城。初冬的雨夜,北风呼啸,越到晚上越是寒冷。突然有一个客人来访我的朋友。客人年约四十岁左右,穿着深颜色花绸的厚裘皮袍,十分大方。他乘轿子来,衣服鞋子都没有湿,但是面无血色,身

  • 沈馆录·佚名

    《沈馆录》共7卷。朝鲜人撰。崇德元年(1636),清太宗皇太极亲征朝鲜,第二年正月,朝鲜国王李倧力尽降清,以世子李澂等作为人质留在沈阳城德胜门内(今沈阳大南门),后称“高丽馆”,历时8年。《沈馆录》即在此地由留馆诸臣撰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