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郝制府兼论台湾番变书
得潮州家报,具知宪驾临潮,存问鼎元之家;赐米盈仓,嘉殽旨酒罗列满庭。重以手书殷懃,称许逾量;捧读之下,惶恐殊深。自念穷厄废员,饥寒乃其分内。两载士民供给,已觉赧颜;继以全郡同寅上官周恤,又逾一载。正在惭恧无地,欲为还乡之谋;何期西江之流激自天外,宪恩广厚一至于斯!夙夜思维,不知将来何以为报也。东望三山,再拜稽首;匪敢言谢,用志隆情。
近闻台北土番,复有崩山等社猝至彰化县治骚扰作孽。此曹不知宽大之恩,欲以毛发试洪炉之焰;自速其死,无足矜怜。冬春沙辘之变,兵威未振,招抚遽行,窃已疑为非计。谓当消衅未萌,免动兵戈则可;既已劳师两月,弗能取胜,然后招之使来,以示怯弱,养成骄恣,固知不能无复起之患也。为今之计,宜大震军威,连根扑灭,使他社番彝知国法万不可犯,然后一劳永逸。台镇请兵三千之意,想亦如此。似当稍假便宜,使之奋励立功;多继炮火,以足其用;更制木盾,以御药箭。焚山烈泽,直捣廓清,亦易易耳!
但飞咨内地调兵三千,似觉招摇耳目,或滋宵小之疑。不如在台招募土兵,仿戚继光分号编伍、一日成军之法,召集易而成功速。盖山谷崎岖,官兵不如民兵之利;选择精壮,雷厉风行,临海千里,不如就地取材之捷也。或以事平之后,有易集难散之虞。则北路地方千里,兵力本弱,安居无事,尚且宜议增防;况今逆番出扰,已有明徵,亡羊补牢,宁能稍缓?
彰化上下四、五百里,仅委之守备一营四、五百之兵;此当改设游击,增兵五百无疑也。去岁阅邸抄有淡水同知移驻竹堑之议。不知张宏昌失事,何以乃在沙辘?必竹堑未垦,无村落民居之故耳!竹堑居彰化、淡水之中,距彰化县二百四十里,一路空虚,上下兵力俱皆不及。宜移同知驻此,以扼彰、淡之要,联络数百里声援;然后台北上下,血脉相通。似应请旨特设参将一营、兵一千,同驻其地;棋置村落,招民开垦。计竹堑埔至凤山崎宽平百余里,可辟千顷良田,向以无民弃置,致野番出没为行人患。若安设官兵,则民不待招而自聚、士不待劝而自辟,岁多产榖十余万,为内地民食之资,而野番不能为害矣!二处添设之兵皆当另募,然后内地防汛不至空虚;宜一面奏闻,一面募用先得新兵一千五百名,协剿番逆,廓清更易。古人搏鼠,亦用全力,不肯以其小而忽之。部覆准行之后,即以分防两营,照在台各营例,年满内地拨换,或将竹堑一营屯田,俾立室家,作土着;与各营班兵,为主客相维之势,尤防范之最密者也。
方今西陲用兵,宵旰厪念;东方海外微茫疥癣,以大举速灭为要。不可欲图省事,反致蔓延。大人妙算神威,必有出人意外,非废员所能窥测;但感佩盛情,不觉自忘其固陋,欲妄抒千虑一得之愚。惟大人谅其心而恕其罪,则幸甚!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一 僭伪附庸·李延寿 列传第八十二 陆贽·欧阳修 序·袁宏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卷之五十五·佚名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十五 曹寅奏明会议监修明陵及江南雨水粮价摺·佚名 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岳珂 卷四十一·朱轼 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佚名 卷十一·佚名 李忄登传(附李源等传)·刘昫 张元素传·脱脱 明鉴易知录卷八·吴楚材 三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