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又

窃职道前在省垣,另禀拟由省城对渡淡水各情,谅可先蒙钧监。随禀商抚宪派参将田如松总带兵四百名,于九月初四日配船先发。商艘迟速靡常,饷项尤关紧要;督率委员亲军人等另觅火轮,于初七日开至五虎口门,初八日放洋,初九日申酉间已抵淡属之沪尾口登岸。初十日,驰至艋舺;先后接见在地官绅,询查水、陆各营军情,派探彰、斗贼踪动情,一面整理军装器械,克期进剿。

伏念嘉、鹿道路不通,节节梗阻,与职道途次行营,难以联络。其分扎彰、淡交界之梧栖港、岸里社水、陆两营堵剿日久,留用精壮,撤去饥疲,其力甚单;而自梧栖以下,如葭投各庄悍逆麇聚;自岸里社以往,如四块厝等社又为各匪踞巢,深沟固垒,竹围箐密。随带之省兵,至今尚未到齐;且仅有四百名,不敷派扎。

  各路良民,虽有帮官义愤,苦于兵贼相持,暗怀观望;非添调劲旅,重振军威,转瞬时届冬收,一经抢割,盗粮齎足,势恐蔓延,急宜趁其饥而剿之。惟大甲以南,与彰境接联,多被贼勾结。自浙调回之勇,本与贼党有熟,未便募用。查职道前在淡水任内,于咸丰四年间所用剿小刀会匪之总理、头人,择其可靠者谕令就淡招募得力丁勇,听候调用;并分别移会署台湾北路协之汤得升、署台湾城守参将之关镇国率带所部会合进攻,迅图克复。

谨将大概情形缮摺驰奏,并抄摺稿,呈请察核。职道拟于日内移扎竹堑城后,即由大甲亲督员弁,赶催各军同时进剿。除将一切机宜随时具禀外,合先肃禀,伏乞垂监。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朝(北齐、周)·蒋一葵
  名山藏卷之二十八·何乔远
  ●一七、宫中的食衣住行·秦翰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八十四·纪昀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上·袁枢
  列传卷第十四 高丽史一百一·郑麟趾
  恩幸传·沈约
  王重荣传·欧阳修
  马人望传·脱脱
  卷六十二·佚名
  卷六十七·徐天麟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吴楚材
  倪文卿·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二·徐世昌

    费淳费淳,字筠浦,钱塘人。乾隆癸未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恪。诗话:文恪初守太原,民争水利,令开渠分溉。渠成,民筑桥其上,曰“费公桥”。洊擢苏抚,值岁旱,跪赤日中三日乃雨,民为绘图赋诗以颂。督

  • 卷三百九十七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三月辛巳盡其月   三月辛巳,太師文彥博奏乞致仕,右僕射呂公著以旱乞退,皆答詔不允。   范純仁言:「臣竊見近日久無雨澤,聖心焦勞,深究軍民利病,特罷廂兵遠役勞費之苦,足以感動天心,消彌災旱。尚有禁軍常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十五·佚名

    石遗室集选录陈衍刘铭传别传书姚石甫、张亨甫两先生事行抵台北内山加九岸记刘铭传别传刘铭传字省三,安徽合肥人。面黄黑,疏麻隆准。粤、捻匪屡被创,群呼「刘麻子」相惊。躯不逾中人,杂立稠众中一望辄见,若高出人表然。十余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光绪十五年。己丑。十二月。壬申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乙卯皆如之。外记注○谕内阁、本年浙江各府属。被水成灾。民情异常困苦。叠经颁帑拨款。广为赈抚。并谕令崧骏将应徵钱粮

  •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汉代名将李广的生平事迹。李广是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李广又是

  • 乔知之传·刘昫

    乔知之,同州冯翊县人。父亲乔师望,娶高祖女儿庐陵公主为妻,拜官驸马都尉,官做到同州刺史。乔知之与弟弟乔侃、乔备,都以文章知名。知之更被称作俊才,所做诗文,当时人多加以传诵吟咏。武则天时,曾授官右补阙,转任左司郎中。知之

  • 张承业传·欧阳修

    张承业字继元,唐僖宗时的宦官。本姓康,幼年被阉,当内常侍张泰的养子。晋王军进攻王行瑜,承业数次来往军中,晋王喜欢他的为人。到昭宗被李茂贞所迫,准备出奔太原,就先派承业到晋说明原因,派他当河东监军。后来,崔胤诛宦官,宦官在

  •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自从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打败匈奴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到秦灭亡之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汉高祖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冒顿是人名,单于是匈奴王)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

  • 卷六 论语·钱时

    卷六 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先进后进,犹言前辈晚辈也。此非文质彬彬之君子,乃后生晚辈之浮于文者,以君子自命而反谓前辈为野耳。前辈,指先王盛时人物也

  • 卷七·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七吴江陈启源撰秦【变风】车邻车邻序云秦仲始大驷铁序云襄公始命始大国始大始命命为诸侯也是秦仲尚未为诸侯而得备寺人之官者疏谓附庸虽未爵命自君其国犹若诸侯故得有之似矣然非直此也王朝公

  • 三法度論卷上·欧阳竟无

      世賢尊者本   衆軍開士釋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德品第一 知生苦無量 善寂趣彼安 用悲衆生故 輪轉於多劫. 捨已之妙善 爲一切說法 普智滅諸趣 稽首禮最覺. 開此三法門 功德之所歸 安快彼衆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四分世记经阿须伦品第六佛告比丘。须弥山北大海水底有罗呵阿须伦城。纵广八万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周匝校饰。以七宝成。城高三千由旬。广二千由旬。其城门高一

  • 卷六十三·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三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抚州疎山匡仁禅师(洞山价嗣) 因僧问如何是诸佛师。师曰何不问疎山老汉。僧无对。 养子方知在上慈。亲言无味外人疑。欲穷沧海深深处。听取渔家傲莫迷。(投子青) 石龙生翅忽

  • 都城纪胜·耐得翁

    城镇志。宋耐得翁撰。一卷。得翁为南宋人,生平籍里不详。感于杭州繁荣明秀,特于端平二年(1235)撰成是编约万字。分市井、诸行、酒肆、食店、茶坊、四司六局、瓦舍众伎、社会、园苑、舟船、铺席、坊院、闲人、三教外地十

  • 竹谱·李衎

    十卷。元李衎(1245—1320)撰。李衎,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 (今北京丰台区北)人。官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李衎少时见人画竹,从旁窥其笔法,“始若可喜,旋觉不类,辄叹息舍去”。后跟从黄澹游学

  • 国初事迹·刘辰

    一卷。书成于永乐九年(1411),记事起元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朱元璋和州渡江,至十六年七月张士诚攻镇江止,凡一百二十八条,每条几十或数百字不等。多为明代史书所采用。

  • 鹿樵纪闻·吴伟业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

  •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全一卷。略称唯心诀。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为永明延寿阐明其唯心思想之着作。延寿主张千途异说归于一法,而万法归于一心;法华、般若、思益、华严、圆觉、楞严、大集等诸经亦一法之千名而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