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杜少京书

时事方殷,亟还杜母;士民歌舞,仁威远闻。观今日之舆情,益知当年之惠政。望风庆喜,为之不寐。

頴斋先生还言:足下受符于疮痍皇遽之中,慷慨致身,推赤诚以安反侧;众志成城,可歼强敌。况此区区乌合之徒,一闻大兵,已自惊溃,蛇行鼠伏,何难次第就擒,四境肃清,保障之功伟矣。日者,窃有过听之言,辄献刍荛,惟仁者留意焉!自古初服之士率多骄悍,怯于见敌而勇于虐民,比比皆是。仁人君子,莫不恶之。然苟处之不得其道,则民间未受吾庇,或者有意外之患,不可不察也。

盖兵者凶器,譬犹剑锋,以杀寇雠,则千金之宝也;以伤善类,则钝钩弗足贵。彼将卒者,特剑锋耳!指挥而用之,是在能者。用之之道奈何?恤其劳苦,通之以情;悯其粗陋,接之以礼。兵、役一体视之如子,宥其小过而教其所不知,有言必信、有赏必速,如此而兵不用吾命,未之有矣。将帅官阶虽较县令稍崇,然亦视县令之才与分;二者不足,则姑顺其意而曲就之。盖郭汾阳结欢于鱼朝恩,王阳明夜交于张永,以二公之才、之功犹不难自屈以成大事,诚以所见者远也。然则,宏包荒之度而挥无益之金,不正在今日耶!谚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又云:“成大事者不顾家。”

此语居常念之。闻足下受事之明日,即募乡勇八百名,以半守城、以半侦贼,此诚盛举。惟意以留兵为无用,此似但见于有形而未见于无形也。

夫兵虽缉捕之能不如役卒;然国威所在,藉以镇定人心,且未尝不可用也。二十二夜埤头之危已如一发,幸赖郡兵击退,全城无恙;此功岂可没哉?所恨者,次日之退守火药库;及大兵继至,又未能奋速入山痛剿耳。然贼匪溃散,实由大兵之故。今余孽未尽、伏莾犹存,而已有留兵无用之言;此诚不可使贼闻之,且恐愈失将士之心。能保将帅言旋,贼不再至乎?

抑又闻之,艰难之际,尤以人心为本。察夷伤、劳士卒、振困乏、抚孤寡,虽在军旅,犹日见士民,勤于恤问,远人尤加意焉。此古循良之风,足下亦既优为之矣。窃闻前有率义民数十来者,足下给两日粮,不见其人而遣之;此诚可惜。若辈虽不皆可用,然其名急公赴义甚正也。义民一兴,贼必有所顾忌而沮其邪心,此善机也。是宜迎其机而导之,劳以善言、给以条教,令各保护村墟;四方闻之,必有起者,是不费行粮而劲旅屯于四境矣!何乃计不出此?闻其怀怨而去之,散其众;又闻武举人某以获贼小群首械送求保其贼之弟,而足下不许,某亦退而散其义民。远近人心,得无涣乎?异时恐有招之而不来者矣。莹所闻未必实,而临机应变之道不可不讲;愿举此而类推之。

惟善人能受尽言,伏惟珍重千万!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六·汪楫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三·杨仲良
  补遗·刘餗
  ●序·张唐英
  ●弁言·佚名
  南唐书卷十一·马令
  卷二 惠帝纪 第二·班固
  侯刚传·魏收
  王琳传·李延寿
  序·王之春
  卷一百五·杨士奇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卷一百七十·佚名
  卷五十六·纪昀
  卷第廿六·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时奚·唐圭璋

      时奚号去洞,郧国公德钧八世孙。   多丽   西湖   敛吴云,翠奁推上红晴。渺澄流、鳞光寒碎,远峰螺绀低凝。杏香引、画船影湿,柳阴趁、骄马蹄轻。桥限宽平,堤横南北,去来人入绣围行。渐际晚,梅妆游困,十里曳歌声。苍

  • 法常·唐圭璋

      法常,俗姓薛氏,开封人。报恩首座。淳熙七年(1180)卒。   渔父词   此事楞严常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

  • 田间诗学卷九·钱澄之

    大雅【小大雅合谱载在小雅前】文王之什三之一【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为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自文王至灵台八篇为文王大雅下武至有声二篇为武王大雅 按序文

  • 第二折·佚名

    (李克用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某乃李克用是也。自从来这沙陀,三年光景。蒙圣恩取回破黄巢,加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五百义儿家将,三万鸦兵,军过雁门关。夜来得了一梦,梦见一个大虫,赶着我咬,撒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

  • 第二折·郑廷玉

    (崔子玉冠带引祗候上,诗云)满腹文章七步才,绮罗衫袖拂香埃。今生坐享皇家禄,不是读书何处来!小官崔子玉是也。自与兄弟张善友别后,到于京都阙下,一举状元及第,所除磁州福阳县令。谁想兄弟也搬在这县中居住。闻说他大的孩儿,

  • 卷十八·王安石

    <集部,总集类,唐百家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十八 宋 王安石 编 李郢十八首【字楚望大中中进士及第为藩鎭从事兼侍御史】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 卷七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九王约【诗一首以下并省试诗爵里世次俱无考】日暖万年枝霭霭彤庭里沈沈玉砌陲初升九华日濳暖万年枝煦妪光偏好青葱色转宜每因韶景丽长沐惠风吹隐暎当龙阙氛氲隔凤池朝阳光照处唯有近

  • 杜鹃·徐志摩

    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 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 飞蛾似围绕亮月的明灯, 星光疏散如海滨的渔火,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他唱,他唱一声:“割麦插禾”, ——农夫们在天放晓时惊起。 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 是怨,是慕,他心头满是爱,

  • 志十一 职官志·薛居正

    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着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撰,不敢相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天顺三年六月辛亥朔建州左卫右都督董山建州卫都督同知李古纳哈建州右卫都督同知纳郎哈三人俱奏乞迁职事下兵部尚书马昂等言董山李古纳哈世受朝廷厚恩不思图报乘间潜受朝鲜国官职赏赐今不加诛幸矣乃又恣无厌之求希意外

  • 卷之一千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四上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上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上下 历象 天文经星  三垣【紫微 太微天市】  辰次分野 日月星辰之文乎天二气五行之精华道之昭着焞曜而为章所以贲天地万物者也

  • 一四七九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四七九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十五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官去

  • 和士开传·李百药

    和士开,字彦通,清都临漳人氏。其祖先是西域的胡商,本姓素和氏。父安,恭敬机敏善于侍奉人,慢慢迁官为中书舍人。魏孝静帝曾在半夜与朝臣聚会,命令安看北斗的斗柄指向何方,安答:“我不认识北斗。”高祖听了他的回答,认为这个人淳

  • 张道浚传·张廷玉

    张道浚,张铨之子。铨死后,朝廷授道浚锦衣卫指挥佥事。因是忠臣之子,受到重视,加都指挥佥事,负责卫所。他与阉党杨维垣等人相好,受王永光的指使,攻击钱龙锡、成基命等人,故为公论所不容。不久,因受贿而被贬戍雁门关。农民大起义

  • 卷第十八·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十八二年春正月庚寅朔。天皇御大安殿受朝。」是日。車駕還大郡宮。宴五位以上。賜祿有差。自餘五位已上者於藥園宮給饗焉。己亥。左降從四位上吉備朝臣眞備爲筑前守。乙巳。授正三位藤原朝臣仲麻呂從二位

  • 三十、即心即佛·慧开

      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   祖云:“即心是佛。”   无门曰:若能直下领略得去,着佛衣,吃佛饭,说佛话,行佛行,即是佛也。然虽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错认定盘星。争知道说个佛字三日漱口。若是个汉,见说即心是佛,掩耳便走。

  • 幻中真·刘璋

    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目录书影清初本衙藏版本《幻中真》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二回。题“烟霞散人编次,泉石主人评定”。卷首有署“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的序。书叙苏州府吴县吉扶云和易素娥夫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