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书逸笺卷六

应城程大中撰

四书人物遗事【已见人物考聚考诸书者不录纬书小説怪诞之言不录】孔子【此下至孟子凡二十三则记孔孟及诸贤遗事】

孔子修春秋九月而成【路史注】

孔子治春秋退修殷之故歴使其数可传于后【晋书律歴志】孔子登泰山见七十二家字皆不同【宋景文笔记】

孔子求古史得黄帝元孙帝魁氏之书【帝魁纪】

顔回

顔回明仁于度毂【后汉书】

顔回缩屋明贞【北齐书废帝纪】

顔回不以夜浴改容【刘子谨独篇】

顔回十八天下归仁【郎顗荐李固语】

曾子

曾子见益母而感【陆玑疏】

曾子行孝枯井涌泉【孝子传】

呉起学于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絶【天中记】

曾子攀柩车引輴为之上也【淮南子】

曾子架羊【淮南子舜杀弟周公杀兄犹之为仁也文公树米曾子架羊犹之为义也树米架羊事不见他书】

曾子倚山而吟山鸟下翔【盐铁论】

曾子居曲阜鸱枭不入城郭【水经注】

曾参锄瓜三足鸟来萃其冠【古今注】

子路

子路见夏南愤恚而忼慷【晋书夏统传】

蒯瞆之乱衞人狐黡杀子路子路之子子崔行往复仇狐黡知之约战于城西持蒲弓木防与子崔战而死【孝子传】

子张

子张鲁之鄙家也【吕览】

宰予

顔夭冉疾由醢予族赐灭其须见宏明集予族事未详出处

子羔子贡【事同】

幽通赋注衞蒯瞆之乱子羔灭髭衣妇人衣逃出孔悝求之不得故免于难又子贡灭髭为妇人见论衡

子思

子思居衞三旬而九食【説苑】

孟子

孟子恶败而出妻【荀子】

神农【此下至幽王凡六十八则记帝王遗事】

神农生三岁嬉戏之事必于黍稷【路史】

神农时加米于烧石之上而食之【古史考】

神农以石为兵【兵书】

神农以上水为元酒【仪礼正义】

吉礼始于神农【礼孔疏】

神农分国近国地广逺国地小海上有十里之国【吕览】神农之教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前汉书】

神农之教无食者与之陈无种者贷之新【路史】

神农之时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日谷雨旬五日为时雨【尸子】

神农之崩也天下之人为之不将者七日【丹壶记】

神农以丁亥日死丁未日葬【五行书】

黄帝立十年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鬻子今本无见绎史】

尧以楚伯受命【许慎】

谒者尧之尊官所以试舜【百官志】

尧之时庶人未受命者乗木车单马【路史】

尧试舜举之童土之地【路史】

尧举舜于雷泽与之语桑隂不移而知其圣【慎子】

尧在位三年鸱枭逃于絶漠【拾遗记】

尧在位一日而十瑞至【路史】

舜鼓瑟而黄河清【琴书】

舜敦敏好学尤长于天文【路史】

舜耕歴山而交益陶河滨而交禹【鲁连子】

雷泽旱舜为耕者凿凟狩则为猎者表虎【尸子】

舜粜于平阳【真源赋】

舜封黄帝之孙子十有九人【韩诗外传】

舜封弃百里封契七十里【路史】

舜以玉防书圣臣之名金防书贤臣之名银防书功臣之名水晶防书才臣之名众臣则书于木防【见识余出未详】舜时西母进益疆之版【路史注西王母西方昏荒之国】

舜造漆器谏者十余人【见唐书语本韩非文小异】

舜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淮南子】抵璧于谷【抱朴子】

舜遭风雷桴鼓播地钟磬乱行舞人防伏乐正狂走【宋书】舜有天下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荀子】

使舜浚井酖于觞酒【陆鲁望杂説】

禹生于六月六日【呉越春秋注】

禹十二为司空【傅子】

尧封禹为夏伯【路史按世称禹为伯禹以此】

禹巡苍梧见市杀人下车而哭之【陈蕃传】

禹之时民有鬻子者以歴山之金铸币而与之偿【路史注】禹之治水也民聚瓦砾【吕氏春秋】

禹治水挂冠不顾遗履不蹑【淮南子】

禹治水先令而有功者杀之【韩子】

禹治丧法死于陵者葬于陵死于泽者葬于泽制丧三日毋得而逾【尸子 淮南子云禹之时天下大水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节财也】

隐神三年而户来享【魏霍性疏】

汤得七大夫以佐天下【苻子】

桀自贤汤使人哭之【通志】

汤有天下国之不服者五十三【韩子 一云禹作茵蓆雕文而国之不服者五十三】

王季

帝乙命王季为西伯【小戎图】文王称西伯盖袭封也

文王

文王伐崇至鳯凰墟袜系解而自结【韩非子 帝王世纪作武王】文王葬枯骨以王礼【贾子】

武王

武王克殷靖箕子之宫【吕览 按式闾封墓事屡见靖宫事仅见此】

武王之时令人貂襜豹裘方得入庙一豹皮千金功臣之家粜千钟未得一豹皮【管子】

武王征四方恶国九十有九

武王时服国六百五十三

桀自谓天父纣自谓天王【墨子】

桀以人为车【路史注】

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放虎于市观其惊骇【管子】

桀杀闗龙逢金版出于中庭【论语隂嬉 南史齐府僚劝进表云玉马骏奔表防子之去金版出地告龙逢之寃金版语本此】

桀得氓山氏之二女爱而无子乃刻之苕华而弃元妃于洛【路史注二女曰琬曰琰刻其名于苕华之玉元妃妺喜也】

妺喜冠男冠【傅元奏议】

桀为长夜之宫一夕而风沙填之【博物志】

桀居南巢从者五百人三年死于亭山【尸子路史】

纣以热升杀庖人【淮南子云炮烙生于热升】

纣作百里之宫七十三所【通志】

纣饮酒以七日七夜【新序】

纣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环

纣鹿台大三里髙千尺七年而成【新序】

纣囿中所藏虎二十有二猫二麇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牦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麋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古周书】

幽王

幽王时牛化为虎羊化为狼【述异记】

后稷【此下至张仪凡五十一则通记四书人物遗事】

姜源衣帝衣履帝敏居期而生弃【路史 衣帝衣仅见此】

尧使稷为司马【书刑徳考 郑氏昏礼赞云稷为天官】

弃为大田【路史 按稷官称不一疑犹今之兼歴大田农官盖其本职】

后稷以癸巳日死【五行书】

臯陶

臯陶渔于雷泽舜举为士师【路史 按人知舜渔雷泽而不知臯陶】臯陶造律【傅子律者臯陶之遗训汉命萧何广之急就篇云臯陶造狱】

臯陶卒葬于臯楚人谓之公琴【舆地广记 郦道元云楚人谓冢为琴】

伯益

伯益臯陶之子生五岁而佐禹【列女传】

伯益佐禹治水封之于梁【路史】

丹朱

丹朱有夜游之台【路史】

舜入唐郊丹朱为尸

驩兠

驩兠为尧司徒【古周书】

驩兠以佞臣狐功亡其国【路史】

三苗

驩兠生三苗髙辛邦之【北经云驩兠生三苗缁衣正义云髙辛之诸侯】

三苗大乱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墨子】

三苗之时三月不见日【金匮】

三苗之亡五谷变种鬼哭于郊【论衡】

鲧为三仞之城【淮南子】

羽山名惩父山山南百步水常清牛羊不敢饮曰羽渊【寰宇记】

伊尹

伊尹帝之酒保也【鹖冠子】

伊尹之兴土功也修胫者使之踏镢强瘠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淮南子】

伊尹死大雾三日【论衡】

傅説

傅説赁为赭衣者舂于深岩以自给【拾遗记】

比干

纣无道比干作秣马金阙歌【韦昭洞歴记】

箕子

箕子教朝鲜以礼义田蚕制八条之教【后汉书】

夷齐

夷叔食薇三年顔色不变【三秦记 采葛二事已见第二卷】

周公

周公采于周封于鲁老于周【路史】

武王作周歴周公作鲁歴【董巴议】

周公以玉笏赐孟岐【香案牍】

周公蔡蔡而辟管【杜预训蔡为放】

南人服象为虐于彛成王命周公以兵追之至于海南乃为三象乐【文选西征赋注 按人知周公东征而不知周公南征】

成王将加元服周公使人来零陵取文竹为冠【古今注】

太公

吕望年七十始学读书【髙诱注説林】

太公尝为灌坛令【博物志】

太公望齐之逐夫【国防】

太公望跽石隐崖不饵而钓膝处成臼跗触成路【苻子】太公望寿一百六十【紫防斗数】

召公

召公封燕九世惠侯始就国其长居燕而支袭召【王安石云元子既国燕次子守者犹食召也】

周公摄位召公为尸

召公奭寿一百九十余【风俗通 路史作一百八十】

管仲

管仲尝为圉人【博物志】

管仲作革【鹖冠子云伊尹酒保太公屠牛管仲作革百里官奴酒保作革事他书不载】

子产

子产治郑蒺藜不生鸱枭不至【天中记】

子产有兄曰公孙朝弟曰公孙穆朝好酒穆好色【列子】子产死家无余财子不能葬国人哀之丈夫舎玦佩妇人舎珠玉其子不受自负土葬于邢山【贾氏説林】

孙叔敖

楚国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其地惟孙叔敖九世而祀不絶【韩非子】

孙叔敖作期思陂而荆土用赡【意林】

段干木

段干木晋之大驵也【吕览】

梁惠王

梁惠王发逢忌【逢忌二地名】之薮以赐民【汉志注】

张仪

张仪与蘓秦共剪发相活或佣力写书行遇圣人之文无以题记则以墨画于掌中夜还更以竹写之【拾遗记】

杂记【此下类记四书所载人物杂事不必备录录其少见而可信者】

记形体【计十三则】

神农憔悴尧瘦舜霉黒禹胼胝【淮南子】

神农长八尺有七寸【路史】

禹身长九尺二寸【世纪】

夏禹长颈鸟喙【归云集】

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孔子长子弓【即仲弓】短【荀子】尧修十尺舜修八尺有竒面颔无毛【孔丛子颔一作领】

汤皙容多发伊尹黒而短【晏子琐语】

孔子身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孔演图】

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臯陶之状色如削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説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同须眉】禹跳汤偏尧舜三眸子桀纣皆长巨姣美孙叔敖突秃长左叶公子髙防小短瘠行若不胜衣【非相篇】

臯陶马口【论衡】

子产日角晏平仲月角尾生犀角栁下惠史鱼反角【管子】顔回角额似月形【论语防】

子贡出庭斗绕【摘辅象】

记学【计八则】

尧学于君畴【疑即尹寿之譌】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荀子】禹师墨如周公师庶秀【潜夫论】

尧学于尹寿舜学于务成汤学于成子伯文王学于铰时子思武王学于郭叔【新序】

文王师鬻子又师鲛子【鲛子説字作鲛时子师】

散宜生闳夭南宫适学于太公望【尚书大传】

孔子学于老耼孟蘓防靖叔【吕览】

呉起学于曾子田子方学于子贡墨子学于史角段干木学于子夏【吕览】

李充学于子夏【汉艺文志】

记嗜好【计五则】

文王嗜昌蒲武王嗜鲍鱼【新书】

公仪休嗜鱼【外传】

齐桓公好服紫邹君好长缨楚王好细腰【管子】

齐宣王嗜鸡跖吕览云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日食其跖数千而不以为足也

楚狂接舆好食槖卢木芜菁子【髙士传】

记梦【梦不足记因论语有梦周公事附及之计九则】

尧梦扳天而上汤及天防之【梦占逸防】

尧梦长人【温子升庙碑】

舜梦长眉击鼓【帝王世纪】

禹梦自洗于河【世纪】

禹未遇时梦乗舟过月中【六帖】

文王梦日月着其身【世纪】

尧梦乗龙上太山舜梦击天鼓禹梦其手长汤梦布令天下桀梦黒风破其宫纣梦大雷击其首【梦书】

曾子梦见一狸无首作残形操【琴操】

齐桓公梦为大禽所中【梦书】

记刑【计五则】

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鞸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慎子】

夏禹之时大辟二百周公之时大辟五百【史】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韩非子】

周之盛时羣饮者杀【史】

周之法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闗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积【前汉刑法志】

记书【计十则】

神农氏因上党羊头山始生嘉禾八穗作八穗书用颁行时令【此下十则见唐韦续五十六种书法神农以前战国以后不录依四书人物时代也】帝尧因轩辕灵负图作书

夏后氏作钟鼎书以钟鼎形为象也

汤时作倒薤书

周文王时作虎书有虎不害人名驺虞因兹始也周文王赤雀衔书入户武王丹鸟入室以二祥瑞因作鸟书又因素鳞跃舟作鱼书

周之媒氏作填书

周之伯氏作殳书文记笏武记殳因而制之

仲尼弟子因西狩获麟作麒麟书

战国时作传信鸟迹书

记撰著【依汉书艺文志所载四书中有撰著者凡十五家计十六则】

子思二十三篇【子思着 篇日列儒家者流中庸之外又有此书】

曾子十八篇【曾子着】

漆雕子十二篇【漆雕开着艺文志注云漆雕开之后】

宓子十六篇【宓子贱着 右三子篇目俱列儒家者流】

孟子一篇【篇目列隂阳家是七篇及古本十一篇外又有此书】

神农二十篇【神农着 篇目列农家者流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及商君所説】

神农兵法一篇【隂阳家 又杂占载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

伊尹五十一篇【伊尹着 此列道家者流又小説家载伊尹説二十七篇注云其言浅薄似依托也】

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太公望着 篇目列道家者流】

管子八十六篇【管夷吾着 篇目列道家者流】

晏子八篇【晏婴着即晏子春秋篇目列儒家者流】

师旷八篇【晋师旷着 此列隂阳家又小説家载师旷六篇注云其言浅薄似依托之】墨子七十一篇【墨翟着 篇目列墨家者流按志首列尹佚二篇注云周臣在成康时则墨者之学不始于墨翟特由墨翟而盛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也】

张子十篇【张仪着 篇目列纵横家者流】

慎子四十二篇【慎到着 篇目列法家者流】

逢蒙射法二篇【蒙志作门师古曰即逢蒙篇目列技巧家】

【右据汉艺文志四书人物中所有撰著凡十五家计十有八种今其书存者若管晏慎墨诸子篇目全而可信其他或已亡失或散见一二或属伪撰悉疏列之如右使承学之士有所攷而取择云他如子夏诗序子贡诗传之类汉志不载兹亦不具录】

猜你喜欢
  孟子集编卷九·真德秀
  论语觧卷五·张栻
  看过去知未来·孔子
  卷七·胡士行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四章 知足·林语堂
  第十九章 8·辜鸿铭
  卷十六·刘敞
  卷十四·范处义
  卷二十四·康熙
  卷四·刘玉汝
  卷六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玄奘
  向重庆记者谈话·太虚
  卷七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八首【癸亥三】风园林当首夏暖风日日吹拂云似席卷飘絮如雪飞繁蕊将辞条催残胡疾爲对之惄焉愁不爲惜芳菲年来春雨艰多赋云汉诗去冬三白佳膏泽被郊畿满拟二麦丰慰我三农饥亢旱虽

  • 卷七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八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八接武【中】皇甫冉冬夜集赋得寒漏清冬洛阳客寒漏建章台出禁因风彻萦牕共月来偏将寒籁杂乍与逺鸿哀遥夜重城警流年滴水催闲斋堪坐起况有故人杯送归中丞使新罗诏使殊

  • 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九七言古储光羲蔷薇【本草蔷薇一名牛棘一名牛勒一名山枣一名蔷蘼】袅袅长数寻【吴均诗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小尔雅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也陆机诗女萝亦有托葛蔓亦有寻】青青不作林【楚

  • 李百药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作为一个由隋入唐的名门子弟,李百药(565—648 )的经历是非常坎坷的。他幼年多病,但博学强记,号为“奇童”,其父李德林隋文帝时任内史令(宰相)。皇太子杨勇召他为东宫学士;隋炀帝即位,李百药失宠,出为桂州司马,旋即解职还

  • 卷之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四十·叶盛

    ●水东日记卷四十详记瀛国公事杨鼎自述荣遇数事脱脱封谥人肉油点不圆代邸金符册宝刘江本名荣○详记瀛国公事日记三十七卷已载瀛国公事,近见寰宇通志、政和志、符台外集,乃知此诗余应作,袁忠彻以为虞

  • 二六七 谕内阁改编《明纪纲目》着仿照《通鉴辑览》办理并查改《明史》对音讹舛之处·佚名

    二六七 谕内阁改编《明纪纲目》着仿照《通鉴辑览》办理并查改《明史》对音讹舛之处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乾隆四十年五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昨因《明纪纲目》考核未为精当,命军机大臣将原书另行改辑,候朕鉴定。因思《纲目

  • 卷五十四·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五十四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袐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李广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广世世受射【师古曰受射法】

  • 程文德传·张廷玉

    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初受业于章懋,后追随王守仁。嘉靖八年(1529),与罗洪先同登进士。洪先第一,他第二,授翰林编修。因同年进士杨名弹劾汪钅宏,他被株连下狱,贬为信宜典史。钅宏罢官后,他被调任安福知县,后升兵部员外郎。父亲

  • 第四节 回纥之亡·吕思勉

    回鹘奉诚可汗,以贞元十一年(795年)死。无子,国人立其相骨咄禄。册拜爱滕里逻羽录没密施合胡禄毗伽怀信可汗。骨咄禄本跌氏。少孤,为大首领所养。辩敏材武。当天亲时,数主兵,诸酋尊畏。至是,以药葛罗氏世有功,不敢自名其族。案

  • 卷十九 十九之三·孔颖达

    《振鹭》,二王之后来助祭也。二王,夏、殷也。其后,杞也,宋也。○振鹭,土之慎反,下音路。一名春鉏,水鸟也。一音卢。夏,户雅反。杞音起[疏]“《振鹭》八句”。○正义曰:《振鹭》诗者,二王之后来助祭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已

  • 卷十九 子张第十九·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记士行、交情、仁人、勉学,或接闻夫子之语,或辨扬圣师之德,以其皆弟子所言,故善次诸篇之后。子张曰:“士见危致命,(孔曰:“致命,不爱其身。”)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疏]“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 十指第十二·苏舆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擊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舉事變見有重焉,一指也。見事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

  • 此木轩四书説卷六·焦袁熹

    举人焦袁熹撰论语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章非仁非义之事虽小不为如以言不言餂人之类皆可耻也若是穿窬等事众人皆知耻之何必士今之从政者何如不説出某人某人来圣人便痛斥之不然居是邦不非其大夫答语须更蕴借子贡此等

  • 卷一·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一宋 张大亨 撰吉礼王正隠元年春王正月桓元年春王正月二年十年十八年同庄元年春王正月三年五年六年八年十年十一年十六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十年同【庄三十二年不书王正者二十书王

  • 恶魔·江户川乱步

    年轻漂亮的倭文子,追求金钱,抛弃结发之夫谷山二郎,嫁给百万富翁烟柳庄藏。烟柳庄藏诈死逃狱,毁容偷生,潜伏回家暗守宝藏。二郎之弟谷山三郎发誓除掉倭文了,为兄报仇。他以情人身份接近倭文子,暗中扮演各种角色,烟柳豪宅自此不

  • 给事集·刘安上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

  • 南越笔记·李调元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