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镇请筹款防洋议

台厂船工,事极繁重,经某等督同水师将备实力查办,次第修造,期于配缉无误。而重洋远隔,风■〈日卂〉靡常,商船稀少;且省料由省运厦至台,往返动辄经年累月,莫能株待。现因兼工赶办,量为变通;将余存料物尽数应用,所需杂料雇船渡厦采买,免再由省转发,致多周折。其中少修不甚费工者,从权拨交营员分办,核实验收。并须筹款垫发,庶几易于集事。惟道库寄存闲款无多,府库除例支台耗外,支绌时形,亦无余款可拨。

  自抵任接收前道交存备贮银十万七千一百二十五两有零,例定遇有紧要事件,奏请动用。连年仰叨庇佑,地方平静;惟于前年嘉、彰震案内,用银五千两,已从捐项提回,实贮仍如前数。窃思台地海防最为吃紧,其土盗零星出没,固不难于迹捕;若连■〈舟宗〉滋扰,邻匪结帮,必至商旅不通。视地方蠢动之案、所关尤钜,势不能不厚集兵力,以期迅速扑灭。第调兵入洋,难于陆路,哨船固宜宽备,粮饷尤必充余。

  一切军火器具及帮贴口粮不敷,未便责令各属常年捐备;而府库筹拨水师口粮不敷,未便责令各属。虽有应征息款,既存者历任挪垫公用,尚待清厘;现征者领户半皆凋残,莫能足额。至于商郊更多疲敝,雇其船只协同防堵,多方推诿,更非咄嗟所能猝办。近闻水师提督出缺,实任未知何人?偻计去南风司令之时伊迩,洋匪万一充斥,诸费周章;尤宜先事预备:将各船上紧完竣,诸用费早为筹维。

  再四熟思,惟有请于备贮项下暂行借拨银一万两,随时支提,为船厂工料之用;一有盗警,水兵口粮等项例给不敷,亦在此内酌提垫付。船无欠缺,费亦有出;文武员弁,自可指臂从心,无所顾虑。至于修竣各船,除已请领之价应留省若干仍行购料接运咨司核发外,余悉按例价分别咨请,扣存司库,俟领饷委员附解回台归款。

  如有因剿捕洋匪垫用者,若未便请销,再行筹补,仍足一万两入库。以后营船敷用,不复援此为例,以示限制。府厂应修各船,催府自行领办,与此拨项无涉。某等为思患预防起见,当此经费短绌,万不敢存自便之私;谅邀涵监。

猜你喜欢
  提要·罗泌
  卷十八杂纪·何良俊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卷之四十四·佚名
  ●浦阳人物记后序·宋濂
  卷六十二·鄂尔泰
  卷一·张廷玉
  郑綮传·欧阳修
  卷四十九·佚名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四 帝系四·龙文彬
  卷十三·徐天麟
  附录二 龙研仙同情革命·胡适
  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准·唐圭璋

      准号鹤山,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引诗林万选。   浣溪沙   潇洒梧桐几度秋。凤凰飞去旧山幽。风景不殊人物换,恨悠悠。   衰草远从烟际合,夕阳空趁水西流。恰好凭楼便回首,怕生愁。

  • 屏山集补钞·管庭芬

    屏山集补钞刘子翚开善寺寒声萧萧霜叶秋,石路硗确穿林幽。云横远岫若平断,风约小溪如倒流。偶经名蓝亦终日,喜有胜士同兹游。移床果茗咄嗟办,杖履欲归仍更留。悠然堂吾庐犹未完,作意创此堂。悠然见南山,高风邈相望。宾至聊共

  • 卷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司马光

      起強圉大淵獻(丁亥),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凡三年。   光武皇帝建武三年(丁亥、二七年)   春,正月,甲子,以馮異為征西大將軍。鄧禹慙於受任無功,數以飢卒徼赤眉戰,輒不利;乃率車騎將軍鄧弘等自河北度至湖,要馮異共攻赤眉。異曰

  • 卷二百·毕沅

      ◎元纪十八 ∷起屠维协洽正月,尽上章涒滩十二月,凡二年。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   延祐六年年   春,正月,丁巳朔,暹罗来贡方物。   丁卯,敕:“福建、两广、云南、甘肃、四川军官致仕还家,官给驿传如民官例。”  

  •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蔡东藩

      却说殷孝祖阵亡,众情震骇,还亏沈攸之御众有方,勉力支持,方得镇定人心,不致溃散。时江方兴已由南调北,与攸之名位相埒,应前回。大众拟推攸之为统军,攸之独让与方兴。方兴大喜,便督厉诸将,准备开战。  赭圻守将,为寻阳左卫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二。·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十。[宝藏王]下。二二卷高句丽本纪一零宝藏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六·周祖谟

    耸,□,欲也。(皆强欲也。山项反。)荆吴之间曰耸,晋赵曰□。自关而西秦晋之间相劝曰耸,或曰□。中心不欲,而由旁人之劝语,亦曰耸。凡相被饰亦曰□。耸,□,聋也。半聋,梁益之间谓之□。(言胎□烦愤也。音宰。)秦晋之间听而不聪,闻而不

  • 卷六·佚名

    (一○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二天。一名小胜善闭梵。二名小胜光梵。欲来诣佛。时婆迦梵。见此二梵。即问之曰:欲何所至。二梵答言:我等欲往诣世尊所问讯礼敬。时婆迦梵。即说偈言:四梵字鹳雀,三梵名为

  • 评花草有灵·太虚

    万物有生论,原是佛法中所昌言的,故众生一名,包括有情无情之类;众缘和续而生的无常诸行,是皆可谓之众生的有情无情。既皆是众生,故情与无情间,原无一定划然之分界,不过从比较上说有情与无情之区别耳。此印度科学家发明花草有灵

  • 唯物唯心唯生哲学与佛学·太虚

    ──二十八年五月在云南大学讲──一 唯物哲学  甲 原子的唯物抡  乙 自然的唯物论  丙 辨证法的唯物论  二 唯心哲学  甲 观念的唯心论  乙 经验的唯心论  丙 泛神的唯心论  三 唯生哲学 

  •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三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二十三卷沙门法宝撰分别贤圣品第六之二论。如是已说至复何所修。下三颂第三明四念住也。前两颂明别相念住。后一颂明总相念住。此两行颂明别相也论曰至修四念住。此总释修念住意奢摩他者。此云止毗

  • 曹溪大师别传·佚名

    唐韶州曹溪宝林山国宁寺六祖慧能大师传法宗旨。并高宗大帝 敕书兼赐物改寺额。及大师印可门人。并灭度六种瑞相。及智华三藏悬记等传。梁天监壬午九年正月五日时。婆罗门三藏。字智药。是中天竺国那烂陀寺大德。辞彼

  • 茅盾散文集·茅盾

    散文随笔集。《茅盾散文集》毕竟是作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它是散文和杂文的结集。作者说,这些文章是被“逼”着写的,收集起来出版,也是因为书店要稿子,“拿这些来充数”的。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本好书,在30年代产

  • 宣和画谱·佚名

    有作品著录的传纪体绘画通史。共二十卷,成书于宣和二年(1120)。无编者姓名,为北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由官方主持编撰而成。卷首有宋徽宗赵佶的《御制序》。书中共收录自北宋太祖至徽宗时期宫廷所藏魏晋至北宋历代画

  • 内功四经·佚名

    作者不详,清初王南溪作注。是阐述内功锻炼的专著。此书共四篇:一日内功经,一曰纳卦经,一曰神运经,一曰地龙经。内功经讲练气的脉络、格式、气窍、生劲的理法和真气足于内,帅形显于外的境界。纳卦经是将人体头、身、四肢及内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佚名

    经名: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占候入定妙诀。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原为《八素真经诀》之一,后分出单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 《上清八素真经服日月

  • 诗经注译·佚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