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酌带精勇督饬剿捕查办善后事宜摺

奏为彰化余匪续获未净,现在定期酌带精勇先往督饬剿捕,并办理善后事宜,俾绝根株而固疆圉;恭摺由驿四百里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前因会擒首逆后,沿途搜捕余匪,并赴郡到任日期,当经具摺奏报;旋奉督抚臣行知,钦奉上谕:“丁曰健现回府城,如有应亲出弹压督剿之处,仍着随时亲往等因。钦此。”

伏查台地自彰、斗克复、会擒首逆戴万生等就诛之后,尚有在逃逆党未尽歼除。经臣策调彰化文武官绅督率兵勇、民团会攻小埔心贼巢,生擒伪西王陈哑狗弄并拿获股首张三显等多名,分别惩办;彰辖海口一带贼庄,俱已肃清。于本年五月二十六日,缮摺驰陈;并由署镇臣曾元福同具奏在案。嗣又接准署镇臣曾元福函称:访闻在逃股首廖谈等窜赴麦寮等地方,即经派队到地,将廖谈登时擒获,并获逆子廖真头、伪先锋廖老澎及逆党廖荖等解至行营,讯明正法等由;并据署彰化县知县凌定国禀报,大略相同。是陈哑狗弄、张三显、廖谈等续已先后就擒。

惟窜踞北投之股首洪欉,恃与番界接壤,往来莫定,出没靡常;即逃赴捒东、马粦潭之股首陈鮄等,亦恃竹围坚厚,党与暗结,遂至日久抗拒。节经饬该处在事文武屡往剿捕,虽有斩获,而奉委接办内山军务之副将林文明又以本地之人办本地之匪,易生嫌疑,报经抚臣徐宗干查明,系属实在情形,饬其毋庸接办,仍将内山搜捕事宜,责成镇道办理;行知查照在案。现当郡垣试事已竣,南路凤山等处亦尚静谧,而北路之巨匪洪欉、陈鮄等久未成擒,若不亟图剿捕,荧荧不灭,仍觉堪虞。

  适署镇臣曾元福先经奏明回郡清理积欠口粮,并裁撤疲病各勇;原拟挑选精锐,修治军装,即往搜捕。今臣与其商酌,暂留郡垣,另行察看情形办理;臣即钦遵前奉谕旨,先行亲往督剿。兹定于九月初十日酌带兵勇由郡起身,前往北路彰化一带督饬前后任彰化县知县凌定国、张世英暨营员绅团人等相机剿办;并将善后一切事宜,妥为办理。但此次穷搜极捕,仍须捣穴攻庄,断不能不资兵勇之力;而军行粮从,饷需又难缺误。

  臣目睹时艰,自当力求撙节。即如臣二年秋间由省渡台,除支给官兵盐菜等项并船价之外,仅带饷银六万余两;所统省,标兵丁并在台招募及接统各兵勇共不下五千余名,更兼拨给前镇臣曾玉明等各路军饷银一万六千余元之多,嗣虽续奉拨解,仍属匀给不敷。若非撙节动支,迅复彰、斗,并将兵勇随时裁撤,势必更难支持。现时惟有饬令台湾府知府陈懋烈于万难设法之中勉力筹措,并自行凑借支应;总期饷不虚糜、人皆用命,俾除丑类而奠苍黎,以冀仰副圣主绥靖岩疆、廓清海外之至意。

合将微臣定期先往北路彰化一带督饬剿捕,并办理善后事宜各缘由,谨会同署台湾镇臣曾元福恭摺由驿四百里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圣监训示。谨奏。

同治三年十月初五日奉上谕:“丁曰健奏“前往彰化督剿,并办理善后事宜”一摺:北路股首洪欉,恃与番界接壤,往来莫定,负嵎抗拒;捒东、马粦潭之匪首陈鮄等,亦恃竹围坚厚,暗结党与,狡焉思逞。若不速加歼灭,恐日久死灰复燃,势将仍肆蔓延,致剿办又形棘手。丁曰健现于九月初十日带领兵勇,前往北路彰化一带督剿。着左宗棠、徐宗干督饬丁曰健统率所部认真搜捕,务将洪欉等逆首悉数弋获,并将余匪剿除净尽,以竟全功而清疆圉;其一切善后事宜,即着丁曰健妥为经理。

  副将林文明以本地人办本地之贼,自不免致招嫌隙;所有内山搜捕事宜,即责成该镇、道接办,毋庸林文明前往。署总兵曾元福现在回台清理积欠口粮,并裁撤疲病各勇;即着照丁曰健所拟暂留郡垣,另行察看情形办理。丁曰健亲赴彰化剿匪,所需兵勇口粮,亟应宽为筹备。着左宗棠、徐宗干饬令台湾府知府陈懋烈于万难设法之中,竭力筹措;并着丁曰健自行凑借,俾供支放,毋令缺乏。将此由五百里谕知左宗棠、徐宗干,并传谕曾元福、丁曰健知之。钦此。”

猜你喜欢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四·乾隆
  卷五十一·朱熹
  《庚子国变记》 李希圣·李希圣
  一百十三 曹寅奏报雨水粮价并呈晴雨录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 刑法略七·纪昀
  御制重刻通志序·郑樵
  京口耆旧传卷五·刘宰
  卷十三·胡一桂
  《音乐小杂志》序·李叔同
  七十六、还乡一二事·包天笑
  薛庆传·脱脱
  刘廷标、王运开传·张廷玉
  李敏传·张廷玉
  卷五十三下·徐一夔
  卷四十七·徐一夔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臧懋循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杂剧(元)无名氏撰●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老尉迟鞭对鞭当场赌胜 正名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第一折〔冲末扮刘季

  • 东山小曲(硖石白)·徐志摩

    早上——太阳在山坡上笑, 太阳在山坡上叫:——看羊的,你来吧, 这里有新嫩的草,鲜甜的料, 好把你的老山羊,小山羊,餵个滚饱,小孩们你们也来吧, 这里有大树,有石洞,有蚱蜢,有好鸟, 快来捉一会迷藏,豁一阵虎

  • 众妙集·赵师秀

    塞北沈佺期朔骑犯边埃,风从丑上来。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催。氷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将军朝授钺,战士夜衔枚。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莲花秋剑发,桂叶晓旗开。秘略三军动,妖氛百战摧。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同苏员外味玄夏

  • 序·查为仁

    絶妙好词笺序絶妙好词七卷南宋弁阳老人周密公谨所辑宋人选本朝词如曾端伯乐府雅词黄叔旸花庵词选皆让其精粹盖词家之准的也所采多绍兴迄德祐间人自二三钜公外姓字多不着夫士生隠约不得树立功业炳焕天壤仅以词章垂称后

  • 卷八·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八(明)吕诚 撰题寒江归棹图水色山光拥画桥梵王宫殿在山腰扁舟好趂樵风去莫待寒江落晚潮题春江独钓图渭川老去兴无余犹爱江山锦不如渺渺烟波舟似叶一竿钓得几多鱼题秋浦行舟图江色溟溟接太虚秋

  • 卷三百七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王尚书遗稿王应麟字伯厚鄞人九嵗通六经父性严急每授题设巍坐命坐堂下刻烛以俟少缓辄诃谴之由是为文益敏捷淳祐元年举进士时年十九从王埜受学初调西

  • 卷十三·李斗

    ◎桥西录“长堤春柳”在虹桥西岸,为吴氏别墅,大门与冶春诗社相对。跨虹阁在虹桥爪,是地先为酒铺,迨丁丑后,改官园,契归黄氏,仍令园丁卖酒为业。联云:“地偏山水秀(刘禹锡),酒绿河桥春(李正封)。”阁外日揭帘,夜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黄庭坚传·脱脱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

  • 卷十一·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录卷十一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章 翼注曰至德德字用植纲常维名节等语暗切下文讲 又曰下二句总见至德勿以三让见其德无称见其至盖三让意重无称意轻 又曰让于商非让

  • 省庵法师四念处颂(并叙)·周梦颜

      佛垂涅槃,嘱诸比丘,依四念处住,如佛无异。今时丁末法,正念者少,顾此法门,何人修学?岂惟不思其义,抑亦未识其名,可胜叹耶!余山居无事,读《涅槃·遗教品》,因取其意,以入声律。俾歌咏者,正念增长,妄心息灭。置诸座隅,日以自警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淨義品第二之八   [一]釋應知多種者.嗢柁南曰.   體.釋.文義.法 起義難次.師. 說衆.聽.讚佛 略廣.學勝利。   論曰.體者諸經體性略有二種.謂文及義.當知文是

  • 佛说海龙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请佛品第十  尔时海龙王白世尊曰。唯佛加哀诸天龙神及无量人。令致安隐至于大海。诣我宫中屈神小食。所以者何。大海之中有龙鬼神香音神。及余无数众生之类。见如来已皆殖德本悉当往会。

  • 卷三·正觉

    嘉兴大藏经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卷三武林苕溪凤山后学净启重编颂古世尊一日升座文殊白槌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一段真风见也么绵绵化母理机梭织成古锦含春

  • 小丑之花·太宰治

    太宰治“人生三部曲” (《小丑之花》《小说灯笼》《津轻》)《人间失格》前传,带你重新认识太宰治。读了这本书,才能读懂《人间失格》。太宰治二十一岁时,在银座咖啡馆认识一有夫之妇,同居三天后,他俩吞下安眠药,在鎌仓投水自

  • 舆地广记·欧阳忞

    区域志。北宋欧阳忞撰。三十八卷,附札记二卷。欧阳忞,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无此人,此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忞,欧阳修从孙,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从序所见,作者为考辨古代州郡之演变沿革而作,成书于政和(1111

  • 老子说略·张尔岐

    清张尔岐撰。古来学者对《老子》评品褒贬各随己意,或尊之以为“真经”,或黜之以为邪说。为其作注者,或穿凿附会,或别生枝节,皆失老子明道德之本意。使《老子》一书,如同清水渍蔗而甜,加醋而酸,更使后人心中的老子非东周之老子

  •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繞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