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两院清理人犯书

查台属厅、县招解命、盗等犯到郡勘定,即将各犯留禁府、县二监。命犯随时给批起解,盗案遣军流徒等犯,俟奉准部覆,由该厅、县造册拨役押解赴省;均由台防厅辖之鹿耳门配搭商船,对渡厦门,解至同安县交收,递程解省。命犯解赴臬司衙门审转,盗犯请咨定地发配。此台属各犯解省之向定章程也。自道光九年夷匪扰攘,海氛不靖,即奉宪行以泉州办理夷务,军需旁午,饬将台湾起解人犯由漳、泉二府经过者,概行截留缓解。

  迨夷务告竣,商船来台者日渐稀少,每年续办之犯又多于起解之犯,且台地各衙门承办招解书役及船价不无浮费,及至内渡厦门,厦防厅逐程递至同安、晋江、惠安、莆田、福清等县又需投批、寄禁。是解犯费用,必须宽为措备。人犯愈众,筹垫愈难;遂致前、后任互相推诿,任意迁延。此台属各犯积压之实在情形也。职道抵任后,核查档案,应解新、旧案犯共积有二百名之多。若不勒限起解,设法清厘,势必愈积愈多。无论监狱拥挤,疏失堪虞;且淹禁病毙,在所不免,实堪悯恻。

伏查人犯解审、解配,例有定限,岂容挨延观望?加以海洋阻隔,风■〈日卂〉靡常,即依限起解,尚不知何日到省;况又以费用之繁,积习相沿,愈形壅滞。此而不加整顿,伊于胡底?除台地各衙门在官人役,业由职道督饬台湾府分别严禁,不准需索外,所有厦防、同安等各厅县投批、寄禁等费,合无仰恳俯赐檄饬一体查办,实为公便。再,现拟筹款雇备商船一、二只,将积压人犯,饬提分起配解;届时仍由道备文,先行飞移臬司委员至厦门一带严提,以期妥速,而免疏虞。合并声明。

再,淡厅、彰化两处,人犯解勘到郡定案后,即由台防厅配渡,自府城对渡厦门;亦有就近由鹿港对渡蚶江者。向例鹿港口配船;无用给发船价,因免人犯往返之烦,是以另备船费,由府出水。但现在府监及台湾县监实形拥挤,应请将该厅、县人犯分起饬拨兵役押解发回,悉由鹿港配渡,以归简便。

猜你喜欢
  庙学典礼卷五·佚名
  卷上·钱澄之
  卷之二百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第四四六佥禀光绪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一二二二八--一·佚名
  第三节 物权之得失·佚名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金佗稡编卷十四·岳珂
  卷七十三·张守节
  临门语(查东山散纪、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庚戌岁试手谕·丁曰健
  宣宗本纪·刘昫
  目录上·佚名
  251.夏完淳怒斥洪承畴·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方回

    瀛奎律髓原序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宋紫阳方虚谷先生之所编选予蚤年尝闻是编不获一覩天顺甲申叨守新安实先生乡郡因捜访得其传録全本间有舛讹卒无善本校正之续又得定宇陈先生手自抄本共十类定宇自识云惟节序类得虚谷亲校本

  • [解题]·王叡

    《炙毂子诗格》 一卷,唐 王叡撰。《新唐书艺文志》四、《崇文总目》“文史类”、《中兴馆阁书目》“文史类”、《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宋史艺文志》八及《通志艺文略》八均著录“《炙

  • 王隱晉書卷八·汤球

      寒俊傳  劉卞   劉卞字叔龍。書鈔。須昌人。赤色文脣。少言語。有大志。為縣小吏。御覽三百六十八。 按稱王隱晉書寒俊傳。   劉卞補亭子。有亭民舉秀才。與刺史箋。久不成。卞指語箋意。下筆便成。秀才語

  • 世家卷第八 高丽史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二。○(丁酉)十一年春正月戊寅朔放朝贺。己丑以高维为右拾遗。 中书省奏: "维系出耽罗不合谏省如惜其才请授他官。" 从之。乙未陨石

  • 自序·邹漪

    呜呼!明季之事,天与人难言哉!自三代以迄唐宋,继世有天下者,莫不祸乱代起,以开中兴。其间惟晋元、宋高,偏安江左。他若夏少康、商武丁、周宣王、汉世祖、唐肃宗,凡边乱内难,一皆削除之,光复旧物,告成太庙,享有祈年保民之誉,以垂久远

  • 萧子云传·李延寿

    萧子云字景乔,十二岁时,是齐朝建武四年,封为新浦县侯。自己给自己写的任命诏书,很有文采。梁朝天监初年,降爵位为子。长大后,勤恳学习,富有辞藻,二十岁撰写《晋书》,到了二十六岁,全书写成,共一百多卷,上表呈奏给皇帝,皇帝诏令存放

  • 南阳王高绰传·李延寿

    南阳王高绰,字仁通,武成帝的长子。他生于五月五日辰时,到了午时,后主高纬才出生。武成帝因为高绰的母亲不是正娶,所以将他贬为第二。最初取名叫融,字君明,过继给汉阳王高洽。河清三年,他被改封为南阳王,朝廷又另外为汉阳王找到

  • 原序·楼昉

    两汉诏令原序自典谟训诰誓命之书不作两汉之制最为近古一曰防书其文曰维某年月日二曰制书其文曰制诏三公三曰诏书其文曰告某官如故事四曰诫勅其文曰有诏勅某官此其凡也防有制策诏策亲防勅有诏勅玺勅宻勅书有防书玺书手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三十一礼部仪制清吏司贡举凡贡举之法太学及直省府州县学诸生三年宾兴试於顺天府各布政使司曰乡试取其中式者贡於部合天下贡士大比之曰会试取其中式

  • 卷五十三·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五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三><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五十三><經部,禮類,通禮

  • 读书劄记卷四·徐问

    明 徐问 撰延平云今之学者虽存养知有此理但旦昼之间一有懈焉遇事接物处不觉打发机械即离间而差矣惟存养熟理道明习气渐尔销铄道理油然而生然后可进亦不易也愚谓此即庄子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天机即道心也道心浅则人心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二·陆淳

    唐 陆淳 撰鲁十二公谱并世绪第九鲁周公之国也周公武王之弟也始受封身留辅王室使子伯禽归国都于曲阜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卒子幽公宰立幽公为弟防所杀防立是为魏公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卒弟献公具立

  • 大学之教也(1)·戴圣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2)。不学操缦(3),不能安弦(4);不学博依⑤,不能安《诗》;不学杂服(6),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8),息焉游焉(9)

  • 郊特牲·姚际恒

    此篇立义多醇正,而文气亦古,礼器多本此,详篇内。则作者之时代亦约略可知矣。篇中述「冠」「昏」之义两章,记后有冠义昏义两篇,说者谓此两章本于后两篇,今误在此,不知后两篇皆掇拾此两章而为之,其所增者,义多蹖驳,绝不相类,明者当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宗喀巴

    上士道入大乘门敬礼至尊成就大悲诸善士足如是恒长修习生死种种过患,见一切有如同火坑,欲证解脱息灭惑苦,由此希求策逼其意,学三学道,能得解脱离生死。又此解脱无所退失,非如善趣,然所断过及所证德仅是一分,故于自利且非圆满,由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十六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成就蕴第六之四有十二心。谓欲界系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无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

  • 卷五·佚名

    第三节 顺逆一〇一四从因缘及于非所缘十一、&hellip;&hellip;非增上、非无间、非等无间十一,非互相三、非亲依止、非前生、非后生、非修习、非业、非异熟、非食、非根、非静虑、非道十一,非相应三、非不相应五、非无有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早期喜剧。剧本写约翰·福斯泰夫爵士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他知道温莎地方的两个绅士福德和培琪都很有钱,便设法勾引他们的妻子。他同时向福德夫人和培琪夫人都送了求爱信。这两个夫人交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