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请筹议备贮书

自古官有余俸,而后可以讲吏治,即无余而非不足,尚可责备也;民有恒产,而后可以讲风俗,即无产而得以谋生,尚可措理也。惟日不足,而万无足之时,其台湾之官乎?不能谋生,而万无生之理;其台湾之民乎?其不足也,皆自至足来也;其谋生之难也,皆自谋生之易致之也。府有叛租、有盐库,厅有口费,县有正供、有杂税;皆有羡余也,皆有津贴也。

  仓有余粟、库有余帑、民有余钱、商有余贷,昔之官于此者,皆公私绰绰然;加以存项充牣,无虑支绌,故至今无不以为台地之胜于内地,信而有徵。履其地而后,知十年前之不如二十年前也、五年前之不如十年前也,一、二年内之不如五、六年前也。其故安在?两言以蔽之曰:银日少、谷日多。银何以日少?洋烟愈甚也;谷何以日多?洋米愈贱也。他郡县犹或可以补救;台地居海中,既无去路,又无来路。他郡县不过曰“榖贱伤农”;与其榖贵而有损于贫民,不如榖贱而有损于富民。

  台民则无业者十之七,皆仰食于富民;富民贫,贫民益贫,而官亦因之而贫。府中叛产,每年额徵洋八万余元,皆籴榖完纳。今易榖十石才五、六元,而额完且多在十元以上;民间正供,少亦在二十元以内:设法垫纳,以昔之有余补今日之不足,亦未为苦也。

  乃逾一年而贱,逾二、三年而更贱;向来承办之殷户,今皆纷纷禀退,恳求查抄以延余喘。此难之在民者于昔日至足,而今日至不足也。府库积欠,历年统计叛租垫二十余万、盐课欠十余万、营中官租欠六万零,可中按年照额划扣、库中按年挪款垫支;此外生息之款及应由厅、县归补而未解者,尚有二十余万。正供与叛租,情形相同。办公日形竭蹷,是以司库已扣而府库未收者,愈积愈多。无怪仝任初接交代存库数十万,至今日而一空。

  此难之在官者昔日至足,而今日至不足也。叛租既不能足,尚有盐项,此向来府中之出息也。乃盐户又不能支持;问其故,则以私盐之日多也。私盐之所以日多,则以榖价日贱,富民不能养贫民,贫民无所佣趁、无所挑负,而私贩餬口也。禁之过严、缉之过猛,将趋而为盗矣。往年商船流通,地方繁富,鲜有饥寒者,故穷民无不以台为退步。今则不然!懦者为道殣饿死,强者犯法以苟免。昔无恒业,而寄居求食,便于自赡;今无生路,而惰游已惯,不耐劳苦。此谋生之难,皆自谋生之易致之也。

夫生财之道,不外开其源、节其流。台地无源可开,但通其流而源自裕。米榖不流通,日积日多。望丰年乎?贱更甚矣;抑待歉年乎?贱如故也;盖由内地食洋米而不食台米也。不食台米,则台米无去处,而无内波之米船;无内渡之米船,即无外来之货船。往年春夏外来洋元数十万,今则来者寥寥,已数月无厦口商船矣。各厅、县虽有海口,几成虚设。然无来亦无去犹可也。而烟土之禁,不弛而弛。

  即以每人每日约计之,须银二钱;就台地贵贱贫富良莠男女约略吃烟者不下数十万人,以五十万计之,每日即耗银十万两矣。此有去之日、无来之日,业数十余年矣,安得不穷且盗乎?榖多而银不缺,银少而榖易销,尚可苟延;二者夹攻,其何以堪?且榖已贱,或有可贵之日,银已贵,万无再贱之时。则以洋夷之殖本愈厚,而牟利愈巧也。台商以货糖为主,今闻夷亦贩糖矣。台商困则台民敝,台民敝则台吏穷。夫事有便于官,而不便于民;或便于民,而不便于官;而今则官民皆沦胥以败,奚暇讲吏治哉?奚暇讲风俗哉?

现存备贮道库十万两,府库截至夏季止闻仅存三万余两;秋饷尚敷,冬季已须别为筹垫;然非有叛租、盐课等项之羡余无可垫也。各处内地划饷而由府转划者,兵丁不能嗷嗷以待,又须别为设措;然亦非叛租、盐课等项之美余可措也。此两项仜任未征完及外欠者,将五十余万;近年征而未完、欠而未缴者,又将十余万。承办者求退、求查抄之不暇,比追岂能如数。则欲垫而无可垫、欲措而无可措。

  所恃者道库之十余万两,例不准无事擅动;然府中既无所筹应,海外兵饷攸关,不得不移借应之。及来年大饷到台,提还后所存又无几。今年冬饷不敷、来年秋饷不敷,后年春、夏饷亦不敷矣。地方殷富之时,干戈尚且屡起;穷蹙至此,尤可寒心。万一偶有蠢动,道库所存无多也、府库悬罄也、绅商大半皆破落户也,智如诸葛、勇如武穆,亦束手而无可如何!是非早为绸缪,大为更张,将有坐视其一溃而不可复振者。

议者或请减兵额以节饷。曰:止见兵来扰民,未见兵去杀贼。减之似非防患之道,而实所以去患;兵不扰民、民必不乱,宋范镇所谓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此一说也。或请筹公费以养吏。曰:于正供划出,如昔年耗羡归官,俾得办公有资。当此国用短绌之秋,尚为官吏计养赡,亦愚且诬矣。然台地官员无漕余也、无陋规也、地方绅商无通融借贷也,止有正供之羡。

  而正供之难征如此,加以兵榖半折等项,按年全数划扣而后收,总不能清款;并有仅完至六、七分以上者,赔贴从何而来?全台摊款,已十九万有奇,又从何弥补?即如幕丁之资费、僚友之应酬、眷口之食用,究出于何项乎?贤者亏挪耳;不肖者即不至簠簋不饬,惟望办军需耳,是惟恐不乱也。穷生贪、贪生酷,酷以济贫,终亦未有不乱者。即惟正之供,民间已有敲骨吸髓之苦。从前台地郭光侯、洪协因抗粮激成巨狱,尚在殷实之时;今则祸变更易,人心散而盗贼起,所耗于国家者不可以数计。何如先为筹其饩廪,似费而所省实多。元崔彧曰:百官月俸不能副养赡之资,难责以廉勤之操;宜议者增俸钞,民必受恩惠,其有以贪抵罪,又复何辞?此又一说也。或请减粮赋以安民。曰:额赋不能求减,每十石一车,减价收洋十元上下。

  其军饷不敷者,由内地另为筹拨,则民气大舒;民气舒而官无掣肘,始可责其尽心以治民。为此说者,亦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词也;然其说似迂,而实为切要之计。明吴甘来曰:所虑兵闻贼而逃、民见贼而喜,恐非无饷之患而无民之患,宜急轻赋税、收人心。其迹似损而所益实大。此又一说也。总之,台地之难,难于孤悬海外,非内地辅车相依可比。谚云: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岂真气数使然耶?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止有此数。财用有去无来,流民有来无去,欲不扰攘而不能。如咫尺之地,四面皆水,蒿秀丛生,其势不能相容,非斩刈之、则焚烧之,理势固然也。

为今之计,先其急者。司库有应发还府库之项,筹拨若干,以为备贮或以后扣划,少为变通,使常变皆有所恃而无恐;即一切支垫亦易于转运,而不至坐受其困。仍取积欠之有着者,设法追补;兼采众论之可行者,次第图维。台人有云:万不能断洋烟,不得已本地听其种烟,而银两或不至外出也;万不能绝洋米,不得已内地所附近各省均办采买,而米榖或可以流通也:皆言之易而行之艰也。朱子所谓“大势如人身,重病内自腹心,外达四肢,无一毛一发不受病者”;台地先设法备贮府库,殆如奄奄待毙者,进之以参苓,姑延一息耳。

近日么么海贼,洋面劫掠,不久即去;而雇备商艘、筹给舟师口粮,已觉摒挡之难。设有大憝如曩日朱、蔡者,其若之何?呜呼!败坏至此,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大约元气之大伤,由于历年叠次竖旗分类,而又继以夷氛之扰。其一切逋欠之积重难返也,亦以近年官斯土者衰病已久也;前官去者去、亡者亡,后人欲求近功速效而不能,悠悠忽忽,文恬武熙,苟安目前,得过且过,而病根日深,不发则已、发则不可问。知而不言,其咎益重。尝读雍正年间陕西潘总戎疏云:“地方事宜有可设法措置者,以钱粮为重,而断不肯耗费于无用之地;若地方及营伍事宜,有必用钱粮始得安谧者,当以地方为重,而断不敢博节省之名。”

是以不揣狂吠,激切上陈,无任干冒悚惶之至。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 皇祐五年(癸巳,1053)·李焘
  副都统海兰等奏折 天罗地网,长沙党羽插翅难逃·雍正
  第四回 复民权南京开幕 抗和议北伐兴师·蔡东藩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小奇谋妻坐三等车·宣南吏隐
  第十四卷宋(一)·缪荃孙
  两汉笔记卷十·钱时
  卷四十二·班固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司马迁
  义宁公元晖传·李延寿
  周寿、周彧传·张廷玉
  卷九十二·佚名
  116.闻鸡起舞·林汉达
  五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竹坡诗话·周紫芝

      杜少陵《游何将军山林诗》,有“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之句,言甲抛于雨,为金所锁,枪卧于苔,为绿所沉,有“将军不好武”之意。余读薛氏《补遗》,乃以绿沉为精铁,谓隋文帝赐张奫以绿沉之甲是也,不知金锁

  • ●清芬室诗话(竺仙)·蒋箸超

    前清乾隆三十三年,杨重英随大将军明瑞征缅甸,师败被执,讹传已降,实则抗节不屈也。缅人囚之于僧寺,越二十一年,缅酋奉表投诚,始送还,卒于途。得旨褒奖,有驾苏武而上之语。并释其子长龄出狱,授三等侍卫。重英有女曰琼华,当父在缅时

  • 第十三出 痴盼·李渔

    〖绕凤台〗〖绕地游〗(旦上)招愁惹怨,搅的魂儿战。〖凤凰阁〗硬把相思揽上肩,不待那人情愿。〖高阳台〗仗心坚,纵少前缘,也缔今缘。奴家系念华郎,死生不舍,多蒙邓家姐姐许我代觅机缘,极是好事。怎奈他去了几日,并不见有音信过来

  • 珠花簃词话·佚名

    玫仪案:此词话前半由浙江图书馆所藏《宋人词话》辑出,后半由南京图书馆所藏《历代词人考略》辑出。宋周端臣〈木兰花慢〉句云:「料今朝别后,它时有梦,应梦今朝。」吕居仁〈减字木兰花〉云:「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昔年。」命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王祎

    唐昭宗皇帝龙纪元年春正月癸巳改元【以新旧纪修】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通鉴】壬子宣武军将郭璠杀申丛自称奉国畱后【以新纪通鉴修】二月戊辰朱全忠俘秦宗权以献己丑宗权伏诛【新纪】解题曰按旧五代史全忠【本文作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十五·徐乾学

    宋纪一百十五【起重光作噩十月尽阏逄因敦十二月凡三年有三月】髙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徳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绍兴十一年冬十月丙寅朔金人入泗州遂入楚州淮南大震 戊辰杨政败金人于寳鸡禽万户通检贝勒戊寅诏修玉牒秦桧奏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成化十六年春正月壬午朔 上诣 奉天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群臣复诣文华殿庆贺 皇太子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癸未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夜火星犯房宿北第一星○甲申

  • 周宝安传·姚思廉

    周宝安字安民。十多岁时,便学习骑马射箭,以贵公子身份傲慢无礼、游手好闲,喜欢狗、马,乐于纵马疾驰,着华丽之衣,苟且而食。周文育任晋陵太守,因为要征讨来不及去晋陵郡,就吩咐周宝安代理郡中事务,周宝安更是聚集恶少年,高祖厌恨

  • 萧铎卢斡传·脱脱

    铎卢斡,字撒板。幼时机敏聪慧,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三岁丧母,哭泣竭尽哀思,见到的人都很感伤。成年之后,身材魁梧,沉着坚毅,好读书,擅长做文,有才干。三十岁才出来做官,为朝野所推许尊重,任给事北院知圣旨事。大康二年(1076),乙辛再

  • 卷一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十六金石略【二】石【一】内府【臣】等谨按列圣奎章皇上宸翰其奉颁发模勒太学镌刻名胜祠宇以及通行直省翠墨流播焕若日星薄海内外罔不仰瞻效法珍藏世守至於内廷秘刻非奉赏赉不能寓目尤艺林

  • 卷四十四·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四十四八旗都统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四十四八旗都统国朝官制八旗都统满洲防古汉军旗各一人【从一品】副都统旗各二人【正二品】分掌满洲蒙古汉军二十四旗之政令以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正义】:屈、景、昭皆楚之族。王逸云:“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为楚怀王左徒。【正义】:盖今左右拾遗之类。博闻彊志,明於治乱,嫺【集解】:史记音隐曰:“音闲”。於辞令。入则与王图

  • 卷八十五发配·冯煦

    编发皖省编发军、流及收管军、流,向有定例。兹各列为道里表,而以部议工作、监禁、罚赎三项新章载于表后,俾资参考。编发军犯道里表安庆府属附近二千里东:浙江金华府金华县、永康县、兰溪县,台州府天台县、临海县。南:福建福

  • 周礼正义序·郑玄

    (唐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弘文馆学士臣贾公彦等奉敕撰)夫天育蒸民,无主则乱;立君治乱,事资贤辅。但天皇地皇之日,无事安民。降自燧皇,方有臣矣。是以《易·通卦验》云:“天地成位,君臣道生。君有五期,辅有三名。”注云:“三名,公、卿

  • 复大勇禅人书·太虚

    大勇禅人入览:由杭转到来书,知汝尚能忍耐寒苦,果于冰雪中煆炼一番,养成衲僧刚骨,将饱暖安逸之习气洗除,亦未始非自家之真受用处耳。据汝来信所呈见解,正所谓“信位则得,人位则未”,因为汝但知“没有谁”,却未知“就是伊”之故,所

  • 梅花字字香·郭豫亨

    咏梅诗集句。前集1卷,后集1卷。元郭豫亨集。《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书首有“至大辛亥(1311)腊八日”郭豫亨自序。前集共有七律50首,后集共有七律50首,这100首咏梅诗全是集自元以前的诗人的诗句。

  • 述报法兵侵台纪事残辑·佚名

    本书据清光绪十至十一年间广州「述报」残帙选辑而成,不分卷。「述报」为一小型报纸(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未曾提及),光绪十年三月二十三日(一八八四年四月十八日)创刊,至翌年二月十八日(一八八五年四月三日)宣告「停派」三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