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拟剿夷疏

为广东■〈口英〉逆鸱张,台民惶惧;谨遵二十二年皇上指示方略,悉心办理;恭摺奏闻事。窃照■〈口英〉咭唎国前在粤海关通商纳税,业已有年。嗣因中国查禁洋烟,该夷不肯甘服,率其丑类肆行骚扰;胆敢二十一年七月攻破厦门,盘踞鼓浪屿洋面。当时并未大加惩创,仅于是年八月及二十二年正月在台湾北路洋面少有蹉跌,俘获黑、白夷鬼二百余人,分别拟办。

  当据前任镇臣达洪阿、道臣姚莹筹议台湾防夷章程具奏,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奉上谕:达洪阿等奏议台湾防夷章程一摺,所见甚是,所办甚好;仍着达洪阿等相机度势,协心同心,平日严申纪律,临时筹度机宜。设有大帮逆船侵犯,勿与海上争锋,俟其登岸,设伏歼灭,可操必胜之道。钦此。钦遵到台。是时臣在台湾府任内,正在随同达洪阿等商谋办理间;旋即接奉饬知■〈口英〉夷业已就抚,其事遂止。

该夷于受抚之后,屡次驾驶三桅大船在淡水外洋游奕;并乘坐杉板小船上岸登山,相度地势、绘画地形,该处兵民人等颇生疑惧。当据该营、县飞报到郡,均经禀报福建督抚臣移会广东督抚臣在案。兹于二十七年三月,据台湾、厦门商人之在广东贸易者先后寄到家信,均称二月十七日有■〈口英〉夷火轮船三只、夷兵千余名驶至广东虎门,将威远、靖远、镇远炮台并上下横档各炮台炮眼钉塞,所有火药、炮子、器械悉行抛入海中;又有兵船数只寄泊金星门洋面。

  十八日,又有■〈口英〉夷火轮船二只、夷杉板数只、夷兵二三千名驶至广东省城,将东西炮台焚烧;又香港兵头声称接伊国主文书,令其入城,大宪许以二年半听其入城,又许以街坊起盖夷馆、河南沙地起盖礼拜寺等语。查台湾洋面,并非议准■〈口英〉夷通商口岸。

  该夷于受抚之初,驾驶来台至再至三,已属不遵议约;复在广东恃强称兵,平空起衅,是其藐视中华,反形已露。台湾为该夷失利地方,势必先图报复;若不及早严防,窃恐临时莫措!臣再四思维,钦遵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谕旨“勿与海上争锋,俟其上岸,设伏歼除,最为上策”,除抄录该商民原寄家信恭呈御览外,理合据实陈奏;伏乞皇上训示遵行。谨奏。

再,■〈口英〉夷受抚,本属权宜之计,断未可永远遵行者也。从前该夷在粤通商,大船停泊外洋,用杉板小船运载货物至洋行中交易而退;岸上并无该夷寸土。今则霸占香港,据为己有;以中国帝王之土为该夷寄顿之巢,且复以浙江之舟山、江苏之上海、福建之厦门、五虎门任其终年盘踞,出入肩舆,俨如显宦,是何异养蜥蜴于中庭、引虎狼于寝室乎?事理之不平,莫逾此矣。向来遇有国家庆典,外国入贡使臣经过各省,均赴抚臣衙门筵宴。

  抚臣高坐堂上,令该国正、副使臣分别列东西席地而坐,给以酒淆饼饵。三爵既终,使臣起立,傧者唱谢而退,抚臣并不迎送;所以严华夷之辨也。今乃以七万里外之荒夷,短衣抹额、状类俘囚,与中国卿大夫分庭抗礼,献酬交错;是何异享爰居以钟鼓、将猕猴以玉帛乎?

  礼制之不顺,莫逾此矣。

  此等犬彘之徒,即使凛遵议约,不敢稍逞凶狂,究竟卧榻之旁他人鼾睡,终不能不推而远之也。而况该夷受抚之后,三次驶内台洋,毫无忌惮;又于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在淞江大沙头洋面,强劫程增龄沙船,砍死舵工、杀伤水手,搬去布匹九十五捆,将船凿沉之案;今又于二月十八日驾驶其火轮夷船三只,带领夷兵二、三千人,将各处炮眼全行钉塞,火药、铅子、机械抛入海中,复敢索要河南地方起盖夷馆礼拜寺;此其藐视中国,背弃前言,尚可一日稽诛哉?

  而粤东督抚大员明知其凶顽难制,一切降心将就,绝未有以诛讨之谋入告者,亦以该夷滋事之时蹂躏地方数千里、耗费帑金数千万,卒不能与之争胜,是以不敢上烦天听耳。殊不知该夷犯顺之时,以数十丈之船、载万余筋之炮,横行海面,声若雷霆;我中国升平已久,沿海兵民创闻创见,心胆皆惊,一遇夷船,立时溃散,是以该夷乘势再驱,毫无阻遏;彼若离其大船、大炮与我兵角胜争雄,有立形其挫败者耳!

  如果钦遵谕旨“不与海上交锋,专以陆路设计歼除”;则各处海口只须选派明练弁兵十数人侦探该夷动静,不必如从前督兵练勇,每口动用百余人、数百人不等,空费口粮,莫能得力也。倘蒙皇上大振天威,饬下海疆督、抚协力同心,密图大举,则二、三年内夷祸必可剪除,军需亦无重费;岂非我国家亿万斯年之大庆哉?臣海外微员,智识短浅;是否有当?谨附片陈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十八 艺术下·李延寿
  列传第四十七·李延寿
  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脱脱
  第二十六回 暗杀党骈诛湖北 讨袁军竖帜江西·蔡东藩
  卷第一百三十六·胡三省
  卷十五·李斗
  卷一百五十三·杨士奇
  七二三 谕《开国方略》着添派尚书梁国治与大学士阿桂同办·佚名
  志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七十五·郑麟趾
  跋·马光
  志第六 礼仪下(原文)·范晔
  穆崇传·魏收
  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四十九·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彭定求

        卷840_1 【过陈陶处士旧居】齐己   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夜过秋竹寺,醉打老僧门。   远烧来篱下,寒蔬簇石根。闲庭除鹤迹,半是杖头痕。   卷840_2 【寄敬亭清越】齐己   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住

  • 和燕公岳州山城·张说

    赵冬曦为吏恩犹旧,投沙惠此蒙。 江边悠尔处,泗上宛然同。 访道精言合,论经大义通。 鸣琴有真气,况已沐清风。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金台残泪记》·张次溪

    (清)华胥大夫(张际亮) 着●目录《金台残泪记》自叙《金台残泪记》目録 卷一 卷二 卷三《金台残泪记》卷一 杨生传 徐郎传 吴郎传王德喜附 丁春喜、张全保、张双全传 陈长春、周小凤传 张青芗传 吴伶传 汪双林

  • 27.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施蜇存

    《国秀集》选录李颀诗四首:五律二首、七绝二首。《河岳英灵集》选十四首:五言古诗七首,七言歌行五首、五律一首、七绝一首。编者殷璠称“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国秀集》所选是他早年的诗,其时尚

  • 皇明纪略·皇甫录

    《后湖志》:国初,天下户计一千六十五万二千七百八十九,口计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一十二。至弘治十五年,则户计九百六十九万一千五百四十八,口计六千一百四十一万六千七百三十五。国初田土计八百八十万四千六百二十三顷六千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二·佚名

    隆庆四年十二月甲午朔○升河南布政司左参议邵梦麟为浙江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湖广布政司左参议徐炳为河南按察司副使四川道御史姚继可为四川按察司佥事兼理重庆兵备 赐皇亲锦衣千户善泰庄田二百顷从其请也○朝鲜国王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七年八月辛亥朔原任开原兵备道潘宗颜弟宗舜奏文臣力捍危边身先血战乞请宗颜恤典章下该部○巡抚辽东周永春奏屡被人言义难就列奉旨虏谋叵测边患益深抚臣身任安危岂可轻易言去着遵前旨与总督经略镇道等官协心任

  • 卷一百一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一十明 杨士奇等 撰务农周宣王即位不藉千亩虢文公谏曰不可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民之蕃庶於是乎生事之共给於是乎在和协辑睦於

  • 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佚名

    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九三:小人用壮,君子

  • 阳货第十七·朱熹

     凡二十六章。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归,如字,一作馈。阳货,季氏家臣,名虎。尝囚季桓子而专国政。欲令孔子来见己,而孔子不往。货以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故瞰

  • 序·许名奎

    序一予读唐史,见高宗幸张公艺家,问其九世不分之状,书忍字百余以对,于是兴感。嗟乎,人为血气所使,至于凶于而身害于而家何限?昔成王之命君陈曰:&ldquo;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ldquo;孔子曰:&ldquo;小不忍则乱大谋。&ldquo;

  • 第十一章 孟子·林语堂

    研究孔子思想之特点时,须略知儒家思想经过孟子又有了何等发展。这一点之重要,一因经孟子的阐释,儒家思想的哲学价值才更为清楚,二因儒家思想的哲学价值因孟子而发生了实际的影响。孟子代表了儒家的正统发展。研究孔子思

  • 卷一百二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三贤臣祀典蕙田案祭法曰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烖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所以崇

  • 卷十二·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二宋 黄干 撰丧通礼丧礼十补【丧礼有可以先后次第见者如士丧礼至卒哭袝练祥禫六篇是也亦有终丧通用而不可以次第见者各随其事析为

  • 卷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衍至德之义信易干文言曰九三忠信所以进德也朱熹本义曰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又曰忠信只是实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孝之德一日进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不实却自无根了

  • 卷六十三·道世

    △祈雨灾第七十一(此有四部)▲述意部第一夫圣道虚寂,故能圆应无方。以其无方之应,故应无不适。比以阴阳愆候,亢旱积时。北墉之礼久申,西郊之雨莫应。圣上忧兆庶之失业,恐稼穑之不登。减膳恤刑,宵兴旰食。精诚格於上下,玉帛遍於

  • 农桑衣食撮要·鲁明善

    元鲁明善撰。明善元史无传,其始末未详。此本有其幕僚导江张序一篇,称明善威乌尔人,以父字鲁为氏,名铁柱,以字行。于延祐甲寅出监寿郡,始撰是书,且锓诸梓。又有明善自序、则称叨宪纪之任,取所藏农桑撮要刊之学宫。末署

  • 雷峰塔·方成培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