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蠡测汇钞邓传安·台湾番社纪略

台湾四面皆海,而大山亘其南北。山以西民番杂处,山以东有番无民。番之所聚处曰社,于东西之间,分疆画界。界内番或在平地、或在近山,皆熟番也;界外番或归化、或未归,皆生番也。幸沾皇化,维有历年;地益辟、民益集、番益驯。犹恐番黎有不得输之情,爰设南、北路理番两同知以抚之。

北路熟番可纪者,嘉义共十三社、彰化共三十二社、淡水共三十六社。每社有通事、土目,约束其众;废置皆由同知。此外,归化生番,嘉义则内优六社及阿里山八社,而崇爻八社亦附阿里山输饷;彰化则水沙连二十四社。其淡水之蛤仔难,向在界外。今入版图,改称噶玛兰,设官吏如淡水厅;通判即兼理番,不隶北路同知矣。内优通事尚由官置,余如土司之世袭。阿里山之副通事、水沙连之社丁首,皆治贌社输饷事宜。闻南路之卑南觅,亦有官置社丁首。夫贌社,即民番互市也。所谓归化,特输饷耳;而不薙发、不衣冠,依然狉狉榛榛,间或掩杀熟番而有司不能治,为之太息!安得如噶玛兰之改土为流乎?

南路理台、凤两县番,载在府志者,台湾祗三社,皆平地番;凤山熟番亦祗六社,余皆归化生番。以余所闻,惟山猪毛四社、傀儡山二十七社,实与凤山相接;琅娇一十八社,山行须历生番界,水行则由下淡水,小舟可通,而沙马矶头为其尽处。故由凤山往者,皆取水洋之捷。若卑南觅七十二社,则西南值凤山、北接崇爻,又在嘉义山后。府志纪其大概,故系于凤山下耳。今山猪毛已在界内,民番杂处,有都司驻焉。琅娇与沙马矶头,皆见于蓝鹿洲“东征集。”

琅娇当日已称乐郊,不忍弃诸界外;今益繁盛,民杂闽、粤,番甫归化有司,俱得通文告,不比傀儡山之有番无民者矣。鹿洲曾为元戎檄卑南觅大土官文结,令搜山擒贼,赏以帽靴、补服、衣袍等件;是生番中未尝无衣冠文物。今其女土官宝珠盛饰如中华贵家,治事有法;或奉官长文书,遵行惟谨。闻其先,本逃难汉人,踞地为长,能以汉法变番俗;子孙并凛祖训,不杀人、不抗官。然则虽在界外,又何殊内地乎?

由卑南觅而崇爻,其北为秀孤鸾、又北为奇崃、又北为苏澳,已是海岛尽处;迤西,乃达于噶玛兰。自噶玛兰既开,人迹罕到之处始知其名,宜前此无及之者。独怪巴荖远、狮头、狮尾,至今尚未归化,而府志附于彰化番社之末。其猴猴、歪仔歪、巴荖郁、新仔罗罕、奇立再丹、抵美简、抵美、踏踏、新仔罕、又毛搭吝(即南搭吝)、珍汝女简(即珍珠美简)、女老(即里荖)、奇武律(即奇武荖)、勿罕勿罕(即武罕)、毛老甫渊(即猫里府烟)、奇立爰(即奇立板)、抵羡福(即抵美福)、哆朥美仔远(即哆罗美远)、屏仔猫力(即珍仔满力)、摆里(即摆厘)、奇班宇难(即奇兰武兰)、打那轩(即打那岸),凡二十二社,今皆在噶玛兰界内,当日并未归化;何以府志载在淡水番社中?彰化万斗六、阿里史二社俱设立通事,而府志不载。恐生、熟番揉杂似此者尚多,非亲历不能核实也。

我国家车书一统,声教无外,不宜于一岛中判华、夷。溯台湾初平时,仅有凤、台、诸三县;已而于半线置彰化县矣,又于竹堑置淡水厅矣,今又于艋舺、三貂之东南增噶玛兰厅矣。诚如鹿洲所谓:“气运将开,非人力所能遏抑者。”

分界禁垦,前人权宜于一时;究竟旧日疆界,无不踰越,所当变而通之。以番和番,为柔服伐贰、内外合一根本。

郁沧浪“稗海纪游”云:“有赖科者,欲通山东土番,与七人为侣,昼伏夜行,从野番中越度万山,竟达东面。东番导游各社,禾忝芃芃,比户殷富;谓“苦野番间隔,不得与山西通,欲约西番夹击之。”

又曰:“寄语长官,若能以兵相助,则山东万人凿山通道,东西一家,共输贡赋,为天朝民矣一。”

考赖科之名,亦见于“东征集”;是大鸡笼通事,曾招崇爻八社向化者。所谓野番,似指淡水山后;未知所称土番,即崇爻、抑尚在崇爻以北?姑存之,以备一说。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七 夏录二·崔鸿
  第七十二回 糜竺陈登双劝驾 李傕郭汜两交兵·蔡东藩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蔡东藩
  卷之九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卷五十八·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二·纪昀
  十二、我的近视眼·包天笑
  王戎传·房玄龄
  皇甫遇传·欧阳修
  茅坤传·张廷玉
  跋·佚名
  卷一百五十·雍正
  卷四十五·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陈师道

    钦定四库全书 后山诗注卷八 宋 陈师道 撰 任 渊 注 杜侍郎挽词三首【紘】 美政真吾母【荀子曰儒者在本朝则美政离骚经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後汉杜诗为南阳太守人方于召信臣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名家更杜陵【老杜诗

  • 卷二百五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五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防南征録【十】华岳寄敬甫叶兄嵗次丁夘秋八月既生魄于时谪建安脱去未有防忽覩星鳯光慨然陪履舄自谓入闽建阅人几千百间有知功名所建复邪僻否则茍

  • 卷四百八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八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二十 徐威 杂诗 颠倒梦魂中无像成有像无山见夔魖无水见罔象无火毕方横无木枸杞藏无涝商羊奔无旱神马降无病?投肓无

  • 卷二十七·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二十七 宋 苏轼 撰 施元之原注 武进邵长蘅删补 诗四十五首 【时在翰林作】 书艾宣画四首【图画见闻志艾宣锺陵人工画花竹翎毛】 竹鹤 此君何处

  • 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班固

    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尝给事颍阴侯为骑。 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其辞曰: 臣闻为人臣者,尽忠竭愚,以直谏主,不避死亡之诛者,臣山是也。臣不敢以久远

  • 第一节“五四”·老舍

    及壮,餬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第一节&ldquo;五四&rdquo;因家贫,我在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去挣钱养家,不能升学①。

  • 卷五十四·杨士奇

    永乐四年五月庚寅朔 上召三法司官谕之曰朕屡命尔等决狱贵在明而无滞明则有罪不与无罪者同免滞则无罪将与有罪者同困前日见刑部引奏辽东卫官纵军士往高丽者一指挥专理屯田未尝与知而一概逮系久不锍决至于病危假令病竟

  • 第二九五红禀光绪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一一七一○--三·佚名

    局董等佥禀新竹县:拟将犯禁采藤之人犯,将藤条作价认赔;知县批:应再酌量议罚具禀竹北二保咸菜瓮局董生员刘耀黎、卫璧奎,为据情禀明,邀恩裁夺事。切有打牛崎民人许阿十、许阿戆,与四处愚民,未闻禁令,采藤犯

  • 诸葛忠武书卷六·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北伐时伟按陈传诸葛集本名北出全书改云北伐名义正矣苐后主一诏实六师之前茅孔明二表并千古之正气而叙列混淆今为整掲若夫营星告殒遗恨未酬英雄襟泪千载扼腕故虽文长公琰之危计伯约元逊之虚策亦为节录以

  • 卷十九·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九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齐五公子争立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 十七年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

  • 吕复传·张廷玉

    吕复,字元膺,浙江鄞县人。自幼失去父亲,家境贫寒,求师读经。后来因母病求医,遇名医衢州人郑礼之,恭敬地侍奉他,因而从郑医生那里得到在古代已被禁止的药方及关于气色、经脉、药论诸书,每次试用有效。于是他尽量购买古今医书,日

  • 卷第二十五·朱熹

    伊川先生语十一畅潜道录胡氏注云:「识者疑其闲多非先生语。」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

  • 论语纂笺卷六·詹道传

    元 詹道传传 撰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去声】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国外曰郊郊外

  • 洪范正论卷五·胡渭

    徳清胡渭撰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传曰曰卜蓍曰筮苏氏曰知卜筮者天下不为少矣择谓择其贤者卜筮必命此人不使不立者占也吕氏曰圣人占卜假蓍以寓其神蓍者至公无私之物必择卜筮之人其至公无私与之无间然后可以

  • 卷二百六·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六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九体国经野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锥指传曰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流为汉水易氏曰漾水东流百八十里经兴元之南郑县名

  • 卷四百三十一·佚名

    △第二分经文品第三十六之一尔时佛告天帝释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十善业道。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

  • 卷第三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七别解脱律仪从何而得。复从何而得余二律仪。颂曰。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律仪从根本恒时  得静虑无漏论曰。欲界律仪谓别解脱。此从一切根本

  • 乐府诗集·郭茂倩

    诗总集名。北宋郭茂倩编。浑州须城人。元丰年间任河南府法曹参军。书分一百卷,收录了从不那么可靠的陶唐直到五代时的作品。分十二类:①郊庙歌辞,祭祀用。祭天地、太庙、明堂、藉田、社稷。②燕射歌辞,宴会用。③鼓吹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