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会奏湖溯地方偶遇风灾附摺

奏为澎湖地方偶遇风灾,循例动项委员前往查办;恭摺奏陈,仰祈圣监事。窃澎湖一厅孤悬海中,地多沙石,不能栽种稻谷,惟藉杂粮以资民食。上年十月间,据通判杨承泽禀称:该厅地瘠民贫,冬令雨少风多,收成稍歉;幸早收尚稔,犹可支持。民间多捕海为生,素鲜盖藏;诚恐来春青黄不接,未免食贵甚虞。并称:海岛穷民不惯粒食,以地瓜切碎晒乾,名为薯丝,经久可用;向来多以此粜济,请预为筹备等因。

  当经臣等率同台湾府知府裕铎暨该厅杨承泽公捐银二千两,收买薯丝运往,以备接济去后;兹于三月二十五日,复据该厅报称:交春以来,雨泽稀少。三月初四日至初六日,风霾大作,刮起海水,遍地飞洒,土人称为咸雨,瘠土皆成斥卤;最重之处,所种杂粮苗叶枯萎,收成无望。厅属共十三澳、大小六十八乡,逐加履勘,除吉贝、西屿、八罩等澳稍轻,其余九澳受灾较重,贫民餬口维艰;前备薯丝,不敷散给,现在会同澎湖协副将设法倡捐周恤。

  惟澎湖素乏殷实之家,捐集无多;请援照嘉庆十六年及道光十一年历办成案,筹项赈济。并据副将谢焜、台湾府知府裕铎禀同前由。臣等查澎湖地方上年晚收已歉,本年正月以后雨泽仍稀,复于三月初旬猝被风霾,杂粮枯萎,致失早收,民情倍形拮据。虽经臣等暨府、厅捐买薯丝接济,惟被灾之处,须俟晚冬栽种望收,为日正长。该厅为全台门户,四面皆海,贫民易致流离;亟须妥为抚恤,俾获安定。该厅、营同士民捐资不敷,即由台郡劝办,尚需时日;且地隔海洋,缓不济急。

  溯查嘉庆十六年及道光十一年成案,亦被咸雨为灾,曾经动项办理。臣等会同筹商,于道库贮备项下提银二千两添买薯丝,委候补从九品曾广熙陆续解运;并拨银三千两,委即补同知本任、嘉义县知县王廷干管解前往,会同该厅确查实在极贫、次贫丁口,分别轻重,或就近添买薯丝、或易钱折放口粮,先行抚恤。仍察看情形,应否加赈,抑应缓征?

  据实驰报,由督抚臣照例核办;以仰副圣主怙冒海隅,不令一夫失所之至意。所有澎湖地方偶遇风灾,动项委员前往查办缘由,谨合词恭摺具奏。伏乞皇上圣监训示。谨奏。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脱脱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赵尔巽
  鉴识第二十六·浦起龙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佚名
  卷九十·国朝·蒋一葵
  卷之三·佚名
  今献备遗卷十八·项笃寿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纪昀
  序·欧阳昱
  张敬达传·欧阳修
  郭资传·张廷玉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上·佚名
  四、使节往来与周辺关系类·佚名
  礼四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二·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二明 李蔉 编赵抃九首【清献在当时不以诗名余家偶有其集就中拈数首如此然亦足观也已】洞真观木老岩坰冷泉飞月殿寒栖真无一事清啸倚阑干挽黄洞灵洞古坛基烟萝接翠防日西春又晚不见羽人归横

  • 卷十·吴广成

      大中祥符八年春三月,德明表请市盐,复责入质,不遣。边,辄鬻其所德明以西盐不通,蕃部困敝,遣牙内指挥白守贵诣京师陈请。朝议德明必欲通盐禁,惟子弟入质方许,盖以必不肯从之事绝之也。德明果不肯遣,于是禁盐如初。月,德明掠 

  •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七·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七月。甲戌。谕内阁。前据文格、谭钟麟、先后奏报。四川东乡县匪徒滋事。首犯袁廷蛟在逃未获。嗣据御史吴镇奏。知府易荫芝办理不善。提督李有恒妄杀无辜。当经谕令文格查明究办。兹据巡视北城御史奎

  • 第四节寄托·佚名

    第一之一诉状及批具呈人恒邑枫港庄蔡万枝,为强霸鲸吞,恳乞恩准追还产业事。窃枝有一叔公元吉,无嗣;枝父阿抵二房过继,祀吉香烟,历来春、秋坆墓枝父子担理,吉出文凭一纸,交枝亲公天宝收存。次生一女名兰,招赘本庄陈老福为婿,吉置

  • 金佗续编卷十七·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十七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一昔太史司马氏之作记也於贤臣志士之行事备矣方其袭仍世掌之职多读先秦之书金鐀石室以博其观名山大川以考其迹固若无假於它人之助矣其言犹曰罔罗天下放失旧闻何耶

  • 读例存疑卷十六·薛允升

    戸律钱债违禁取利费用受寄财产得遗失物违禁取利:巻首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毎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于笞四十)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若监临官吏,于所部内举放钱债,典当财

  • 晋荡公宇文护传·令狐德棻

    晋荡公宇文护字萨保,是太祖长兄邵惠公宇文颢的幼子。他年幼时端庄正直,又有志向和气度,被德皇帝所特别喜爱,有别于他的各位兄长。十一岁时,邵惠公去世,他随同父辈在葛荣军中。葛荣失败以后,迁居晋阳。太祖入关之时,宇文护因为

  • 赵开传·脱脱

    赵开字应祥,普州安居人。元符三年(1100)中进士及第。大观二年(1108),权辟颿正。由于举荐改变官秩,全家迁居京师,买田尉氏,同四方贤俊交游,因此洞察到天下利弊应当除去和施行的。像这样经过七年时间,慨然有变革除弊的志向。宣

  • ●皇朝通典卷六十·佚名

    禮二十 ○禮二十 賓 △賓 (臣)等謹按杜典賓禮七篇一曰諸侯朝覲二曰諸侯遣使來聘三曰天子遣使迎勞四曰三恪二王後五曰天子朝位六曰執贄七曰信節所錄皆經傳舊文杜佑自謂三代而下並無其禮是也臣等採唐以後至明代續為賓禮凡

  • 渔樵问对 原文·邵雍

    渔者垂钓于伊水之上。樵者过之,弛担息肩,坐于磐石之上,百问于渔者。曰:“鱼可钩取乎”曰:“然。”曰:“钩非饵可乎”曰:“否。”曰:“非钩也,饵也。鱼利食而见害,人利鱼而蒙利,其

  • 卷六·林岊

    <经部,诗类,毛诗讲义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六      宋 林岊 撰小雅二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懐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

  • 大菩薩藏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二種異本。(一)西藏法性戒譯大寶積經第十二會菩薩藏經.校註略   稱藏本。(二)宋法護等譯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略稱宋本。兩種幷擧則稱二   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

  • 卷四·净挺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学佛考训卷四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莲宗问白莲于五老邀玄鹤于东林陶令可期客儿尚在非同河上之游不入醉乡之梦。慧远少为儒生博极群书尤邃老庄周易初止江州龙泉精舍后于庐山东林栖

  • 胎息经·佚名

    全称《高上玉皇胎息经》。不着撰人。一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该书春六十收有此经注本。道家功理功法类古典名著。《胎息经》作者已无可考,传本署为 “幻真先生注”,但注释颇不

  • 老子本义·魏源

    哲学著作。清魏源撰。自序成书于嘉庆二 十五年 (1820)。合《老子》通行本81章为68章,除夹句 校字外,分章引述前人注释,最后诠以己意。《序》 中认 为《老子》之本义是“黄老之学” 而非 “老庄之学”,其 “言以身治身、以

  • 金箓上寿三献仪·佚名

    仪中称“永乐大明,弘开寿域”。本仪当撰于明成祖时,述为其上寿仪。

  •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佚名

    八卷,隋阇那崛多译。列四千七百二十五佛之名,并载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