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兴诸贤诚斋品藻中兴以后诗见第二卷诗评类   诚斋白石之评   杨诚斋序千岩摘稿,云余尝论近世之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之所畏者。姜白石诗稿自序云:尤延之先生为余言,近世 
-                 陈洵字述叔,广东新会人。少有才思,游江右十余年。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归安朱孝臧见其词,甚加推许,尝称新会陈述叔、临桂况夔笙为《并世两雄,无与抗手》。又为校印所著《海绡词》,并题句曰:《雕虫手,千古亦 
-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二古今体五十八首【丁丑七】将往徐州阅河命简亲王奇通阿率衆护卫皇太后先至山东灵岩行宫驻跸减从登途八韵纪事【有序】州维禹画方见雅歌溯开国於大彭指名都於西楚聿自澶渊既徙遂当黄水最 
-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钦定四库全书因园集卷二左赞善赵执信撰闲斋集送同年冯大木舍人校士湖广春秋鬻熊国强大割周甸壤地尽荆梁雄风带江汉中分齐晋霸外并秦吴悍三户竟亡嬴遗烈发项难当时盛兵力逓世优文翰庄屈引商音朱弦渺余叹迩日颇衰靡声格 
- 清初《东华录》所载,及《开国方略》等书,俱言以帝仪葬明思宗,一似恩礼前朝备至。不知此特定鼎后,从诸臣之请,下诏掩饰耳目,为收拾人心计耳。按《圣安本纪》及《泣血录》等书,都言闯贼入宫后,得思宗及后尸,盛以柳板,暴置宫门外三 
-    顺治元年。甲申。冬十月。乙卯朔。上以定鼎燕京。亲诣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是日黎明。内院官奏请诣坛。上出宫升辇。亲王以下文武各官皆从。卤簿前导。出大清门。不奏乐。至圜丘、于昭亨门西降辇入左门御 
-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敬王四十三年甲子石圃逐起辄自齐入卫逐石圃秦悼公薨子共公嗣孔门羣弟子追记夫子平生言行总学之大纲而作大学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 
-                     	<史部,别史类,萧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      宋 萧常 撰章武以来吴魏年表第二	按昭烈以建安二十四年走曹操於汉中秋羣下表为汉中王明年操子丕簒国又明年昭烈从羣臣请即 
-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九乾隆三十年三月丙子朔饬谕参赞大臣纳世通阻止明瑞及调拨观音保兵丁之谬上谕军机大臣曰纳世通等奏称办理乌什官兵现有一千八百余名已足敷 
- 汉纪六 汉文帝前三年(甲子,公元前177年) [1]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1]冬季,十月丁酉晦(疑误),出现日食。 [2]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2]十一月,丁卯晦(疑误),出现日食。 [3]诏曰:“前遣列侯之国,或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羣庙考【二】历代帝王陵天聪三年十二月遣官祭金太祖世宗陵时太宗文皇帝征明至燕京庚申祭纛於良乡县东山冈是日遣贝勒阿巴泰萨哈廉往祭於房山顺治元年五月上命以礼葬明崇祯帝后暨妃 
-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二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文(乙)说衣说释迦老子出世提挈五浊人常为一事乃五浊人则见释迦老子有千亿教门顾诸弟子同在灵山均受法味亦各有持循者 
- 民族地理著作。是编取材于《白古通记》,史籍及传闻,辑录为是编。不载成书年。记事止万历十三年(1585)。二万余字。首载南诏星野、称名、古迹,六诏及其历代称名,南诏历代名宦、乡贤、名贤、源流、元明选举。其次概述历代相 
- 释七图。述阴阳陟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七元等,论内丹之理。疑为房中术。与《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似为上下卷,盖亦不早于元。 
- 《北斗九皇隐讳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当出于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之手。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叙述存思北斗九星玉皇神君之法。书中列举北斗九星及其神灵之姓名、形相、官位、职司、治所。所谓九星即第一天 
-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素问校义》、《素问校义》。1卷。清胡澍(荄甫)撰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者研习《内经》不泥于旧说,通过考据训诂、反复推详以启悟经文奥趣,历指全元起、王冰等注释之非。如对《四气调神大论》  
-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再生缘》。十二卷七十四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7年岳麓书社排印本。叙述孟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