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督抚宪将军禀并致司道书

窃查台地自本年入秋以来,雨泽愆期,米价腾踊;嗣虽甘霖渥沛,地瓜、杂种尚可补救,而晚禾收获未免损伤。民间食贵堪虞,匪徒争端易起。

旋又探闻内地漳郡不守,风谣一播,四境骚然。虽彰化余匪当经先期出剿,不致复肆鸱张;第漳辖海口均可直达台垣,风便则一苇可杭,而台地人民又多籍隶漳、泉,易生惶惑。当此之际,既虑外匪窜扰,又恐内寇复滋。郡城为根本重地,允宜先事预防。惟此次赴彰剿匪,适值秋旱粮贵之时,直捣地险巢坚之寇,办理亦非易易;更兼原带饷项无多,且知后继为难,尤形棘手。但已屡次进攻获胜,若即遽退,转恐愈张匪胆,又起戎心,殊与大局有碍。是以现闻曾署镇整队继进,即行移商折回,妥筹防范,庶免郡南空虚、台北偏重,有鞭长莫及之虞。

然内地军情利钝,实关海外安危。惟冀威声远播,漳城早日珠还,则闽峤鲲瀛胥可承平永庆。

肃此布达,伏祈垂监。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五十二·王称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张岱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徐乾学
  ◎伪经济局长许江的“德政”·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九·佚名
  第三三○禀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七·佚名
  提要·吕中
  提要·邵宝
  李平传·魏收
  王谦传·李延寿
  王景仁传·欧阳修
  何鼎传·张廷玉
  郡城炮位·佚名
  卷二百九·杨士奇
  卷首·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814_1 【奉和裴舍人春日杜城旧事】无可   早晚辞纶綍,观农下杜西。草新池似镜,麦暖土如泥。   鹓鹭依川宿,骅骝向野嘶。春来诗更苦,松韵亦含凄。   卷814_2 【酬厉侍御秋中思归树石所居见寄】无可   

  • 姚镛·唐圭璋

      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今浙江嵊县)人。嘉定十的年(1217)进士,为吉州判,擢赣州太守。坐事贬衡阳。   谒金门   吟院静。迟日自行花影。熏透水沉云满鼎。晚妆窥露井。   飞絮游丝无定。误了莺莺相等。欲唤海

  • ◆元叟禅师行端(寒拾里人稿)·顾嗣立

    行端,字景元,一字符叟,临海儒家何氏子。年十一,得度于余杭之化城院。初参藏叟和尚于径山,言下豁然顿悟,藏叟告寂,依净慈巩石林为记室。与陵虚谷、海东屿、熙晦机、永东州、真竹阁为莫逆交。寻挂锡灵隐伏虎岩,住径山。请居第一

  • 卷三十四·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四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之芳【大历三年作】补注【鹤曰诗云大水淼茫炎海接盖在江陵所见如此又首夏何须气郁蒸当是大历三年四月作】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

  • 卷一百四十七·徐世昌

    周寿昌周寿昌,字应甫,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长沙人。道光乙巳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署户部侍郎。有《思益堂诗钞》。秋夜独坐横胸五岳耸嵯峨,自剔残镫倚醉歌。阶下寒蛩楼上雁,十年消受此声多。山行杂

  • 二集卷七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五古今体八十首【戊寅一】戊寅元旦万爆鸣中九陌言宫声祥应岁朝论三阳和淖临寅月初旭闓披丽午门资始萝图钦御【音迓】景棣通玉烛庆调元贵山奉朔新驰使泽共

  • 卷六·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赵 汸【一首】汸字子常休宁人隠居东山元季辅元帅汪同起兵保乡井授江南行枢密院都事丙申内附洪武二年召修元史书成不愿仕还有东山集【汪仲鲁云子常诗因感发而形之咏歌虽不専

  • 列传第四十五 谢庄 王景文·沈约

    谢庄,字希逸,陈郡阳夏人,太常弘微子也。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行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

  • 明宫史卷五·吕毖

    ○内板书数五伦书计六十二本一千七百一页周易大全计十二本一千一百十八页书传大全计十本七百六十一页诗传大全计十二本九百九页春秋大全计十八本一千四百五十九页礼记大全计十八本一千二百五十九页书传计六本五百八十

  • 卷之二百八十五·佚名

    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壬申朔 上视郊祀牲○癸酉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刘昭被劾革太子少保致仕初狭西饥许民输粟授武职然例不得管事及支全俸时昭子绮纳粟授锦衣千户夤缘得全俸且典銮舆事至是事觉绮下狱六科给事中马铨等十三道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三·佚名

    万历七年十一月癸卯朔应天巡抚吴执礼直隶巡按田乐董光裕等题常镇府属江阴靖江金坛等州县水灾议以协济各驿递马价自万历五年以前未完者三县俱暂停徵部覆从之○以原任镇守镇守贵州总兵官吴国充镇守浙江地方总兵官○甲辰

  • 刘延明传·李延寿

    刘延明是敦煌人。父亲名宝,字子玉。以精通儒学而著称。刘延明十四岁时,就学于博士郭蠫家。郭蠫有学生五百多人,其中精通经典的有八十多人。郭蠫有个女儿刚刚成年,他想挑选好的女婿,便想到了刘延明。于是,他特地设一个席位,对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平原君赵胜者,【正义】:胜,式证反。赵之诸公子也。【集解】:徐广曰:“魏公子传曰赵惠文王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於东武城。【集解】:徐广曰:“属清河。”【正

  • 经说卷二·熊朋来

    宋 熊朋来 撰易诗书易诗书古韵古人用韵可以见当时字音之正书赓歌易爻辞彖象传及风雅颂之韵可参考而互证尚书有韵语处即与诗易相同股肱喜哉以下喜起熙爲韵熙字用上声飏言无韵而赓歌有韵元首明哉以下明爲弥良切与良康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落花生·许地山

    许地山散文是现代文学中的一方宝藏。《落花生:许地山散文菁华集》以他生前著作《空山灵雨》等为底稿,收集了许地山先生一生最菁华的散文、杂文创作,力图打造一本最具许地山风格的经典选本。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

  • 梵网六十二见经·佚名

    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六十二见经。三国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旨在显示佛陀悉知无上甚深微妙之法,既不执着于任何见解,亦不介意外道之毁谤或赞叹,而为诸比丘解说外道所耽着之六十

  •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无著

    梵名Maha^ya^na^bhidharma -samuccaya 。凡七卷。无著菩萨造,唐玄奘译。略称集论。乃集解大乘阿毗达磨诸要项而成。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内容分为本事分与决择分,前者有三法、摄、相应、成就等四品,后者有谛、法、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