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

杜君英久处山中,昼伏夜走,终无了期。寂寂深林,餱粮莫继;茫茫大海,插翼难飞,不旬日间将为蒿下枯骨矣!本镇哀其愚懵,仰体朝廷好生之德,欲为网开一面,该弁賫斯檄往谕之。

自古君臣大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作乱之贼咸膏斧鑕,苟可改过自新,即为弥天大幸。国家宽仁溥博,汝等匪类皆许归正,见奉有“若即就抚、谅原汝罪”之恩旨。浙闽总督觉罗满檄委候选通判何廷凤来台招抚;有“杜君英若降,题授副将”之语,君英其亦闻之矣!所以逡巡畏缩,未敢出而归正者惧诛耳。朝廷既许弗诛,总督复不忍诛;马下杀降,本镇又不为也。

君英悔悟来归,何诛之可惧?从来国法所加,必于穷凶怙恶,不在多杀一、二无用之人。君英昔日作乱,有党十数万人,不可不杀;今只身亡命、父子流离,穷蹙无所依归;如犬彘蝼蚁,罔关轻重,杀之不足以树威,则不杀亦无不可也。

但本镇总统大兵,杀贼安民,是其专责;断不容山陬海澨,尚有窜身草泽,伸头缩颈于光天化日之中,贻地方以“去恶未尽”之诮。君英一日不出,本镇一事未了,不杀不休;君英既出就抚,则为朝廷之良民,本镇不得擅杀,但靖疆以报竣事,便可班师去矣!君英自忖山中能住几时?出则生,不出则死,此理甚明,有何疑义!

陈福寿、江国论、刘国基、薛菊等,皆君英同党叛逆之人,罪应灭族,先后来归,俱皆不杀,美衣丰食,炫耀街衢,君英甯独异乎!且君英、福寿誓同生死,福寿今为良民,逍遥自在;君英一出,便可同生,何事株守空山?自速其死,以负初盟。君英惧诛,疑团未破,独不可向陈福寿一商酌乎?

本镇言出如山,要杀便杀,不杀便是不杀;豁达爽快,可对天日。若诈诱人降而复杀之以为功,此不肖小夫之所为,而谓本镇为之乎!况即杀君英,亦算不得功绩。日前临阵,斩获不知凡几,俱皆不以为意;复何有于孤穷垂毙之一贼,而绐而杀之,祗足为天下笑,何功之可言!君英静夜三思,山中能住几时?出则生、不出则死,死生惟汝自择,本镇不相强也。

该弁賫檄往谕,无得妄动。君英降则与之俱来,不降则听之去,不许擅杀。因檄谕而杀之,仍是诈诱故智,非大公至正之道也。该弁自归,本镇别遣人取其头来,君英勿悔!

原评:开诚布公,无微不到,是摘取恶人心肝大手段;宜其手到功成。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七 儒林 卢诞 卢光 沉重 樊深 熊安生 乐逊·令狐德棻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宦者·脱脱
  ●卷五·周密
  卷第一百六十六·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四·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佚名
  ●二四、三位老臣·秦翰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四十三·纪昀
  一二一○ 寄谕八阿哥永璇等将武英殿所刻《三史国语解》赶紧刊刻完竣·佚名
  卷二十四·高士奇
  一六六 北大感旧录十二·周作人
  卷九十三·赵汝愚
  卷六十八·徐天麟
  卷02·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一分儿·隋树森

    一分儿,姓王,大都角会,歌舞绝伦,聪慧无比。元.夏庭芝《青楼集》载:“一日,丁指挥会才人刘士昌、程继善等于江乡园小饮,王氏佐樽。时有小姬歌《菊花会》南吕曲云:'红叶落火龙裉甲,青松枯怪蟒张牙。'丁曰:'此

  • 卷二·叶昌炽

    六九、东丹王倍海上小山压大山,大山力比小山孱。穹庐未可藏书卷,望海堂中誓不还。《辽史》:“东丹王倍,小字图欲,太祖长子也。幼聪敏好学。太祖破渤海大諲譔,改其国曰‘东丹’,以倍为人皇王主之,建元甘露。后

  • 列传第五十二 郭祚 张彝·魏收

    冰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郭淮弟亮后也。祖逸,州别驾,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世祖时,浩亲宠用事,拜逸徐州刺史,假榆次侯,终赠光禄大夫。父洪之,坐浩事诛,祚亡窜得免。少而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也。有

  • ●卷九十一·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六。   七日丙寅张邦昌令寺观建乾龙节道场。   张邦昌遣蒋师愈等致书於大元帅。   邦昌遣蒋师愈程僎等赍咨目於康王曰:邦昌伏自拜违已而北去所遭祸难不可备详仰惟王慈必蒙矜悯昨自燕山九月馀日

  • 后汉孝献皇帝纪五卷第三十·袁宏

      十二年(丁亥、二〇七)  春,曹操上表曰:“昔袁绍入郊甸,战于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荀彧乃建进讨之规,遂摧大逆,覆取其 众。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一〕。绍既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图也,欲南讨刘表。彧复止

  • 第一百五十九回 石青阳团结西南 孙中山宣言北伐·蔡东藩

      却说卢永祥、何丰林、臧致平三人下野以后,战局的形势,大为变化。奉天和广东都是反曹助卢的,当然各有举动。那广东方面,东江的战事,因双方都已筋疲力尽,成了相持之局。吴佩孚见陈炯明不能得志,命广西的陆荣廷,江西的方本

  • 纲目分注补遗原序·芮长恤

    愚读子朱子通鉴纲目于其书法义理之有疑者既别录一册以识之矣至于分注之类文繁事杂疑殆尤多间尝合温公朱子两书互相质对而较其同异之致审其去取之宜始知修饰之功等于创造固非防常涉猎记识之学所能胜其任而无弊也王文宪

  • 卷二·陆以湉

    ◎忠义传卢奕在《忠义传》,其孙元辅以能绍其祖附焉,其子杞乃入《奸臣传》。得罪于名教,虽有贤父令子,不能逭其恶也。◎李方叔苏文忠公典贡举遗李方叔,吕大防有“失此奇才”之叹。文忠殁,方叔哭之恸,且为相地卜兆,作

  • ●自序·温睿临

    世之读「明史」者众矣。读「明史」而至闯献之毁邦国、毒人民而有不裂眦指发者乎?读「明史」而至我朝应运,振旅入关,于定鼎伊始,首褒殉难诸臣,而有不举手加额者乎?矧夫我纯庙钦定「明史」而于思宗之实不书亡、于赧王之贲方书

  • ●续吴先贤赞卷之二·刘凤

    刘凤 刘铉 仰瞻 陈镒 俞士悦 徐有贞 叶盛 徐俌蔡蒙蒋廷贵刘竑 陈鉴 ○刘铉 刘公讳铉余从祖永乐中以善书征预修史进侍讲 英皇帝深所眷知 天语褒之云铉开说简质大有裨益巳而 景皇帝称摄诸司劝进独不预名及易储事起时

  • 卷十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上     宋 沈枢 撰礼乐门 汉曹襃着成汉礼 元和三年博士曹襃上疏以为宜定文制着成汉礼大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襃所定不可许章帝知诸儒拘挛难与图始朝廷礼宪宜以时立乃拜襃侍中班固以

  • 120.陶侃运砖头·林汉达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兵攻进建康,杀了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元帝的儿子晋明帝即位后,王敦又一次攻打建康失败,自己病死了。到了晋成帝(明帝的儿子)的时候,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起兵

  • 定法第四十三·韩非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 ‘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

  • 第十四章 5·辜鸿铭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辜讲孔子说:“有道德价值观的人,说出的话总是值得去听听,但是有话要讲的人却不必是有道德价值观的人。有道德的人总是勇气十足,但是勇气十足的人却不一定

  • 卷二十·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二十    宋 吕祖谦 撰定公於越败吴于檇李【十四年】吴与越战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檇李勾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劒於颈而辞曰二君有治臣奸旗鼓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复次如佛世尊为出爱王所说经言。彼王一时往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来至我所。以不真实过失。现前呵谏于我。我于尔时其心

  • 夜读抄·周作人

    一九三四年九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除序与后记外,收文三十七篇,计一九三一年二篇,一九三二年一篇,一九三三年九篇,一九三四年一至七月二十五篇。主要是《看云集》之后的作品。“夜读抄”原是一九二八年为《北新》杂志所写

  • 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佚名

    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二卷」:《无上秘要》等书引《洞真外国放品经》,皆指此书,今本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经文乃高上玉帝授上相青童君,言诵音佩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