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383_1 【野居】张籍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暖我躯。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   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 
- 第一节时间 抗战第四年之秋。地点 重庆。人物 赵庠琛老先生——六十岁。幼读孔孟之书,壮存济世之志。游宦二十年,老而隐退,每以未能尽展怀抱为憾,因以诗酒自娱。赵老太太——庠琛之妻,五十八岁。佞佛好善,最恨空袭。儿女 
-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一五言古诗九贡师泰拟古二首东南有佳人逺在水一方绮疏粲飞楼曲防围洞房意态闲且靓气若兰蕙芳纤阿扬姣服杂佩悬明珰流风回皓雪明月舒其光白面谁家子锦鞍青丝缰翩然一见之下马立中堂可望不可 
-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弼裔孙。祖节,明法令,贞观中,为尚书右丞,谨干自将。江夏王道宗以事请节,节以闻,太宗喜,赉绢二百,劳之曰:“朕比不置左右仆射,正以公在省耳。永徽初,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代于志宁为侍中。坐房遗爱 
- 高俭,字士廉,以字显,齐清河王岳之孙,父励乐安王,入隋为洮州刺史。士廉敏惠有度量,状貌若画,观书一见辄诵,敏于占对。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皆宿臣显重,与为忘年友,繇是有名。自以齐宗室,不欲广交,屏居终南山下。吏部侍 
- 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江南太平无事。臣目下现在扬州造具钱粮销引各款清册,料理事竣,即星驰入都,叩觐天颜。 今将江宁十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其扬州晴雨录,已交与李煦启奏 
- 吕祖泰字泰然,寿州人,吕夷简六世孙,寓居在常州的宜兴。性情通达,崇尚义气友谊,学问广博。遍游江、淮地区,交结当代知名人士,得到钱物有时分给他们携带离去,毫无吝啬之气。饮酒至几斗不醉,议论时事无所忌讳,听说的人有的掩耳而走 
-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表一【封爵表】封建之制圣人之不得已也圣人立法恒鉴穷万里以外而虑周百世以後岂不知裂土分茅星罗碁布足以啓并吞割据之患哉惟是元萌黄牙肇生衆 
- 赉赐【宋会要】宋太祖建隆元年正月,赐宰相、枢密使、诸军列校袭衣、犀玉带、鞍勒马有差。 七月,宴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于礼贤讲武殿,赐袭衣、器(弊)[币]、鞍马有差。以赏泽潞之功(始)[也]。 十月,始赐宰相、枢 
-  凡四十六章。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能极其心之 
-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七     宋 卫湜 撰伯高之丧孔氏之使者未至冉子摄束帛乘马而将之孔子曰异哉徒使我不诚於伯高郑氏曰伯高死时在卫未闻何国人使者谓赙賵者冉子孔子弟子冉有摄犹贷也徒犹空也礼所以副忠信 
-                 ——师出必须有名目【原文】吴侵陈(2)。斩祀杀厉(3)。师还,出竟(4),陈太宰嚭使于师(5)。夫差谓行人仪曰(6):“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7):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太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 
-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序品第一之二  尔时金刚手菩萨。告自明王众言。汝等今者集会于净光天释迦牟尼佛所。今此明王具忿怒相。与摩贺努底等奉其教敕。各将眷属一念之间皆来集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四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正胜品第七之余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起欲发勤精进策心持心者。云何未生恶不善法。谓未来五盖。云何为令未生恶不善法不生故正胜。谓有苾刍 
-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八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八世天童杰禅师法嗣夔州卧龙山破庵祖先禅师蜀广安王氏子。闻缘老宿住昭觉往参扣语契。令奉圜悟香 
- 一卷。《附录》一卷。唐李频撰。李频,字德新,寿昌 (今属浙江省)人。大中进士,诗人,官至秘书郎、建州刺史。李频为人正直,做地方官时,能抑制豪强,赈济灾民,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死后,归葬故里,乡民在黎山立庙纪念他。著 
- 全一卷。清代守一空成重编。又称宗教律诸宗演派。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内容简介我国佛教诸宗派之宗旨大要及其传承。本书无明确之分科,约可大别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圣寿、天台、华严、南山律等九宗,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