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筹议目前酌济各条

一、为府库稍轻筹垫也。府中经征叛产,多在嘉、彰两县。自道光二十五年风灾案内,呈报水冲沙压者不可胜计;勘验清丈分别是否堪以垦复,一时未及详办。佃户拖欠有因,而司库则已全划;营饷即须全支,佃首不能垫纳,府中不得不筹款以应,以致日形支绌。可否将加饷六万四千两,除叛租征收五万四千两尽数支除,并盐课项下拨给一万两而外,再行加拨一万余两,减盐课应划之额,以补叛产短征之数?台地盐贩欠课,与内地盐商倒悬篷额无二。现在难于渎求者,以租产先其所亟而亦知更张之未易也。

一、为厅员稍轻赔累也。厅员承办配运,商船日见其少,每届奏销,即须由官雇运。鹿口向运本色,船儎之加贴、盘量之所耗、友丁押运之修伙,皆在其次;风涛之险,一船失事,则数千元去矣;盘榖之费,一船上仓,又数百元去矣。台、淡二口,向俱賫价赴买。而收榖者,以榖非台产不肯盘收,于是私自议折,每十石自十八九元至二十二元为止;县交一三,余俱厅贴。淡口并有收本色而交折价者,其赔贴尤重。可否将雇运之事,议一定章;或交榖而酌加仓费,或折价而按照时值?此非为内地收榖厅、县裁减规费,实由船少短配,逼于无可如何;尽归海外口员赔贴,似未足以示平允也。

一、为各县属库稍轻筹垫也。县征正供,皆以为每石折收银二元二角,并不为少。而供榖最多之台湾县已仅收二元;兰、淡则本收一元八角,经胥工伙食等项均出其中,即随征之耗美、各项之案费,亦出其中。其买米给兵、买谷配运,榖价既贱,非无羡余,而应买米榖祗十分之三,所余无几;雇运则须一三交价,眷榖半折则须一四划饷。而所收正供中之营租、学租、叛产等项则每石仅折纳一元,又勋业官租、书院寺庙等租均折一元一、二角不等,是名为有余,而实则不足。所划、所运、所给,俱应年清年款,方能抵兑。当此民力凋敝之时,彰化至多收七分,淡、兰、台、嘉至多收八分,惟凤山可收至九分,而各项支应不容稍短,是以地方一切公事有不暇兼顾者。可否将眷榖、半折两项量为减价,援内地部定例价每石七钱八分之数,照额划扣。盖兵祗领榖,近年米价大贱,按二榖一米,每石已得银一两五钱六分;银价大贵,每石已得钱三千二百余文。在内地足敷买给,似无用每石二两折钱四千二百余文之多也。

以上,姑为目前补救之计。府、厅、县办公稍裕,始得尽心于地方公事。即如防冬缉匪、稽查海口,一切须有余资,乃能应手;而催科听断中,不失抚字之道。庶几海外苍生,阴受其福,或可望其日久相安,不至生事。若徒恃兵刑,是遏其流而非清其源;且有事以后,必至糜帑殃民,幸而安定,隐患终在。更可虑者:即使地方无事,万一兵丁饷项支给不及,尤难约束。昔人所谓兵数不抽、军费不减,食既不足,众何以安?不安之中,何事不有也!今如期支放,近日虽稍形敛戢;而间有串通匪徒攘夺之时,饷项再不能随时应付,尚可问耶?至道署精兵之经费、船工之赔垫,以各前任捐摊每年须五、六千两;此职道己事,不敢晓渎。惟各属情形,为全台休戚所关,既有所见,不敢不据实直陈。为保全地方起见,非为见好属员,轻议纷更、喜事多言,上烦廑念也。此心无他,谅蒙涵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刘昫
  列传第九十七 于王二杜范·欧阳修
  ●卷七十八·徐梦莘
  ●卷十三·魏泰
  卷第二百一十七·胡三省
  卷第一百·胡三省
  卷之五百七十五·佚名
  稽古録卷十九·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八 贰臣传三·纪昀
  一一二七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三四三 谕内阁着总裁等编刊《四库全书考证》·佚名
  后晋纪·张居正
  ·上满制府论台湾寇变书·丁曰健
  周炅传·姚思廉
  卷六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萨都剌·隋树森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 答失蛮氏(回族)。其祖父徙居河间,萨都剌则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其生卒年不能确指。一说为至元九年(一二七二)生,一说为至元末(一二九四)或大德间生;卒年在至正间。萨都剌泰定四年(一三

  • 卷379 ·佚名

    王珪 春日郊外 十里烟郊书景和,春间流水绿生波。 楼前人意望无尽,柳上风光来最多。 雨歇陇云犹漭瀥,草薰村燕自经过。 匆匆归路迎残照,犹得桑间驻玉珂。 王珪 次胡则大赋雪韵 冻雀无声风叶乾,

  • 补遗卷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六都邑晋国赋【有序        明】张鳯翼余谫陋无能为乡国重亦不能以文重乡国客有难晋国天下莫强焉者一时不能对退而广子厚晋问为赋以识之至踳驳挂漏则才识之所不逮也粤若稽古晋

  • 卷八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四子兰子兰昭宗朝文章供奉诗一卷短歌行日月何忙忙出没住不得使我勇壮心少年如顷刻人生石火光通时少於塞四季倏往来寒暑变爲贼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饮马长城窟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马

  • 卷之一千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二十九·李锴

    列传七周诸臣传【以下战国时】司寇布【西周】司寇布事西周武公武公之共太子死有五庶子无适立司寇布为周最【即武公庶子】谓周君曰君使人告齐王以周最不肯为太子也臣为君不取也函冶氏为齐太公买良劔公不知善归其劔而

  •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九二 两淮盐政李质颖奏续进获旧板等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奴才李质颖谨奏,为恭进书籍事。窃奴才钦奉谕旨,采访遗书,设法搜求,今觅得旧板书十五种,仿旧板抄本书七种,敬谨装潢,恭进呈览。又觅得抄本书十六种。奴

  • 卷六十三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丧服之制,取其仁、义、礼、智四者也。《别录》属《丧礼》。’”)[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服四制》者,以其记丧服之制,取于仁、义、礼、知也。此于《别录》旧说属《丧服》。”郑云“旧说”,案

  • 物理·吕坤

      鸱鸦,其本声也如鹊鸠然,第其声可憎,闻者以为不祥,每弹杀之。夫物之飞鸣,何尝择地哉?集屋鸣屋,集树鸣树。  彼鸣屋者,主人疑之矣,不知其鸣于野树,主何人不祥也?至于犬人行、鼠人言、豕人立,真大异事,然不祥在物,无与于人。即使

  • (六)雍也篇·钱穆

    其心三月不违仁章。 或问仁人心也,则心与仁宜一矣。而又曰,心不违仁,则心之与仁,又若二物,何也。朱子曰:“孟子之言,非以仁训心,盖以仁为心之德也。人有是心,则有是德。然私欲乱之,则或有是心,而不能有是德。此众人之心,所以每至

  • 卷四·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人附见七人)○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中·佚名

        无著菩萨造    隋南天竺三藏法师达摩岌多译  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佛言。须菩提于

  • 卷第三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三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众不差辄教授苾刍尼学处第二十一之三尔时诸苾刍。见如上事咸复生疑。重白佛言。世尊。何意愚路苾刍因少教诫自发正勤。于生死中速能出离。证得究竟安隐涅槃。世尊

  • 唐文拾遗·陆心源

    七十二卷。清陆心源 (1834—1984)编辑。陆心源,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喜藏书,有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等,著《潜园总集》,陆氏嗜好藏书,曾广求书籍;选择家藏旧书一百五十种,计二千余卷,解官后潜心校

  • 论学绳尺·魏天应

    文章总集。宋魏天应编。十卷。 专为当时科举应试写作论说文而编写。所选之 文分为十卷,甲集十二篇,乙至癸集俱十六篇, 每两篇立为一格,如“立说贯题格”、“贯二为一 格”等,共七十八格。每题先标出处,次举立说 大意,而缀以

  • 目经大成·黄庭镜

    眼科著作。3卷。清·黄庭镜撰。初稿完成于1741年,经四次易稿,于1774年定稿。1804年黄庭镜之门生邓赞夫录读其书以《目科正宗》之名刊出,《目经大成》是中医眼科学一部总结性著作。全书纲目分明,次序井然。上卷总论,包

  • 玉镜台记·朱鼎

    明代传奇剧本。朱鼎撰。《曲品》著录。据《世说新语·假谲》及史传敷演。写晋代温峤奉母命探望姑母,姑托温为女刘润玉择婿。温毛遂自荐,以玉镜台为聘,娶表妹为妻。会石勒起兵,晋室南渡江左,祖逖、刘琨北伐,温峤被召为总兵司

  • 頞多和多耆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栴檀调弗天启请于佛,佛为诸弟子说布施八事,及说愚人不知布施,有十因缘。